長恨歌第一部分玄宗出世7、榮登大寶(視頻、講稿)
7、榮登大寶(講稿)畫外音:在上一集節目中,蒙曼副教授講到,李隆基成為唐睿宗李旦的太子之後,與太平公主之間展開了一場暗流涌動的權力鬥爭。而唐睿宗李旦出於國家穩定的需要,決定讓李隆基實行太子監國,而將太平公主趕出京城。那麼,面對這樣截然相反的安排,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會有怎樣的表現?太平公主是否會就此甘心被冷落?蒙曼教授:咱們都知道有一個成語叫作否極泰來,就是說一個人如果點背到一定程度的話,也就要時來運轉了,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這個否極泰來可能有好多因素,比方說自身努力啦,貴人搭救啦,環境改變了等等,都有可能。但是我要說一個人否極泰來是因為另外一個人看了看星星所致,這個大家恐怕就覺得玄而又玄了。事實上,李隆基否極泰來在很大程度上還真就和太平公主觀測星象有關。上一集咱們講到唐睿宗聽從了姚崇、宋璟等等幾個大臣的建議,讓李隆基作為太子監國了,與此同時,他就把太平公主安置到了蒲州,又把李隆基的兩個哥哥,宋王李成器和豳王李守禮安置到地方去當刺史。這個詔令一出來,太平公主可真是心裡一驚,怎麼回事啊?平常哥哥不是挺倚仗自己的嗎?怎麼突然這樣無情,下這樣的詔令?太平公主一打聽,原來這個詔令不是唐睿宗李旦的原創性想法,而是姚崇和宋璟的主意,打聽明白了,太平公主可不幹了。她沒有去找姚崇和宋璟,但是她直接跑到太子李隆基那兒,對著李隆基就是一通大吼大叫,說:你為什麼讓你的心腹去挑唆皇帝?你眼裡怎麼就容不下我這個姑姑和你的哥哥?咱們平心而論,姚崇和宋璟是不是李隆基的心腹,是不是在李隆基的挑唆之下去跟唐睿宗那兒去那主意的?咱們上集講過,不是,姚崇和宋璟完全是出於維護政治穩定的一番考慮,這才向唐睿宗提這個建議。可是這個建議它畢竟對李隆基有利,所以李隆基這兒也是百口莫辨,而且太平公主這個指控太有殺傷力了,說他眼裡心裡容不下姑姑容不下哥哥,這太厲害了,為什麼?因為李隆基不僅得罪不起姑姑,連哥哥他也得罪不起啊。我們講過,當時李隆基做得很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加強自己和哥哥之間的感情,不要讓大哥李成器在那兒惹事。那現在如果姑姑認為他眼裡容不下這個哥哥,那哥哥本人會不會也這樣想啊?如果哥哥也這樣想了,那麼他此前做的好多努力,像上次講的長枕大被等等努力不就白費了嗎?不是又給自己樹了一個強敵嗎?這時候,李隆基他性格里阿瞞的那一面復活了,他覺得寧可我負人,千萬不要讓人負我,他決定丟卒保帥,到唐睿宗那兒上了一封奏疏,說姚崇和宋璟這兩個人那就是奸臣,是他們挑撥離間我和我的姑姑以及我和我的哥哥之間的關係,因此我請求皇帝把他們處於極刑。畫外音:蒙曼老師認為,此時的李隆基二十六歲,他雖然是太子監國,但是羽翼尚未豐滿,相反,太平公主倚仗著皇帝妹妹的特殊身份,卻不斷使出咄咄逼人的手段。因此,當太平公主對李隆基一番大呼小叫之後,李隆基只好丟卒保帥,提出了處死姚崇和宋璟的奏疏,那麼,唐睿宗收到李隆基的奏疏之後,又會作出怎樣的決斷?李隆基與太平公主的鬥法還將發生怎樣的故事呢?蒙曼教授:其實唐睿宗李旦對於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那是心知肚明,他也知道,從理智上判斷,姚崇、宋璟他們說得沒有錯,正因為他們說得沒有錯,他才會採納他們的意見。可是,妹妹當年為了讓自己當皇帝立了大功,而且當了皇帝之後,在維護統治這個過程中,自己對妹妹也是多有倚仗,所以妹妹也是不好得罪的。唐睿宗李旦決定平衡一下關係,姚崇和宋璟殺也不用殺了,那太嚴重了,把他們貶到地方當刺史算了。李隆基的兩個哥哥也不用到地方去當刺史,還是留在中央。但是只有太平公主還是維持原旨,一定要到蒲州去。這個決定,可以想像當然讓太平公主非常地不愉快,可是她沒有想到讓她更不痛快人的事情還在後頭呢。就在太平公主到了山西兩個月之後,唐睿宗李旦有一次召集三品以上的大員商議一件事,他對這些大臣們講,朕素懷澹泊,不以萬乘為貴,曩為皇嗣,又為皇太弟,皆辭不處,今欲傳位太子,何如?——《資治通鑒》。說我這個人是一個很淡泊的人,我就不喜歡權力,我過去當過皇嗣,我還當過皇太弟,我都推辭了,我不願意要這個位置,如今讓我當皇帝我覺得勉為其難,我還是不想干,我想傳位給我兒子,大家覺得怎麼樣啊?他提出了一個傳位的想法,李旦為什麼這時候要提了傳位呢?因為面對著當時紛紜複雜的政治局勢,面對著兒子和妹妹反覆的鬥爭,李旦覺得自己實力不夠,擺不平這個局面,心裡一煩,覺得撂挑子不幹算了,打算不當這個皇帝。當然我們也講過,這個傳位的意圖因為太平公主的拚命阻撓,所以並沒有實施,後來就不了了之,但是,沒過多久唐睿宗李旦還是頒布了一道詔令,凡政事皆取太子處分,其軍旅死刑及五品已上除授,皆先與太子議之,然後以聞——《資治通鑒》。把李隆基的權力給大大提高了,以後軍國大事都先請太子處理,如果遇到大的軍事征伐或者大的犯罪案件的審理或者是五品以上官員的重大人事任命,也都先跟太子商量一下然後再通報給我,這是把太子的權力大大地提高了一步,從原有監國的基礎上又提高了。這個詔令一頒布下來,太平公主又是什麼感覺啊?我覺得太平公主心裡肯定堵得慌,她想我跟這個太子李隆基鬥法,一直是咄咄逼人處於上風,怎麼現在太子的地位不降反升,我倒落得一個發配蒲州的下場,我怎麼就混得這麼慘?畫外音:在蒙曼老師看來,唐睿宗作出的決斷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特別是對太平公主來說,發配蒲州的下場簡直是一種莫大的侮辱,身為大唐王朝政治核心的一個關鍵人物,太平公主與她的母親武則天一樣,有著極強的權力欲。此時,太平公主會甘於接受發配異鄉的待遇嗎?她是否會調整自己的鬥爭策略呢?蒙曼教授:我們要知道太平公主也是一個有本事的人,痛定思痛,她開始反思自己了,她要反思一下我以前跟太子鬥法我的失誤在哪裡?當時她經過一番反思,得出兩個結論。第一個失誤是什麼?雖然她咄咄逼人,但一直是孤軍奮戰,沒有什麼太過硬的人幫她的忙,而太子李隆基雖然看起來處於守勢,但是背後有一個強大的宰相後援團,以她一個人來對抗太子加宰相後援團,那當然她的實力不行了。第二個失誤在哪裡呢?她對李隆基的進攻雖然火力兇猛,但是其實都是一些人身攻擊,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內容。哪裡跌倒就中哪裡爬起來,太平公主意識到自己的失誤之後,馬上就開始著手改變戰略了。正在這時候,李隆基也出於緩解關係的考慮,又給他的父親唐睿宗李旦上奏,要求讓太平公主回到長安,李旦也批准了這份上奏,所以太平公主當然也是當仁不讓,回來了。再次回到長安之後,太平公主的戰略可就變了。首先,太平公主回到長安之後,絕口不提更換太子的事情。以前自己鬧得太凶,以至於讓哥哥李旦都反感了,這得不償失,這次不提了,維持表面和平。第二件事,她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延攬人才還有安插親信上。換句話說,她要在實力上下功夫,向李隆基學習,爭取展開合法鬥爭。那太平公主究竟都網羅了哪些人才?舉兩個人。第一個是竇懷貞,我們的老朋友了,在《太平公主》系列裡經常提到這個人,他這個人娶了韋皇后的老奶媽,以後一上表就自稱皇后阿 *,還被人諷刺為「國 *」,就這個竇懷貞。竇懷貞其實是出身於高幹子弟,是個公子哥,為了權力他什麼事都敢做。唐中宗的時候,宦官的勢力特別盛,這竇懷貞就想巴結宦官,可是這個宦官他也不掛牌子也不插草標,有時候特徵還真不大明顯,竇懷貞就怕自己哪天走在街上萬一過來一個宦官,自己沒認出來怎麼辦?那不是失了禮數得罪人了嗎?不就巴結不成了嗎?怎麼樣才能確保自己萬無一失呢?竇懷貞就想啊,寧可看錯千人,也不可看漏一個,所以以後一走在街上,他要看見哪個人沒鬍子,趕緊就過去對這個人點頭哈腰,這樣一來,好多毛髮不發達的人就跟著沾光了。那我們看竇懷貞這個作法,我們一般人覺得不地道,不是好人,可是太平公主覺得這是個人才,為什麼呢?一個人有愛好,這是好事情,他愛權力,正好用權力去打動他。竇懷貞當時的處境怎麼樣?竇懷貞本來是「國 *」,那是韋皇后的黨羽,所以韋皇后被殺之後,竇懷貞就被貶到地方去了,現在就在太平公主的親切關懷之下,這個竇懷貞又從地方給撈回中央來了,而且很快就官復原職,又榮升為宰相。那既然太平公主能讓竇懷貞當官,竇懷貞的性格也是投桃報李,每天下班之後定時定點就到太平公主的府上去彙報,這樣一來,朝廷里的大事小事就沒有太平公主不掌握的,等於說太平公主在朝廷里安插了一個可靠的眼線,也有了一個可靠的傳聲筒。我們再舉一個人,也是太平公主發現的人才,這個叫陸象先,我說這個名字可能大多數人都沒有概念,但是我要說一句話,說一個成語,那麼基本上大家就都有概念了,哪句話呢?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這成語就是這句話的簡化版,叫作「庸人自擾」。這成語就是從陸象先這兒來的,就是陸象先說出來的,當時陸象先在擔任河東按察使,他手下有一個小吏有一次犯了一點小錯,陸象先就把他叫過來批評教育了一頓,就放他走了。可是小吏之上還有一個大吏,就是比小吏級別高一點的那個人,這個人是一個挑事的人,沒事找事,他就找到陸象先,說按照這個小吏所犯的過錯那應該是打板子的,您怎麼批評教育兩句就放他走了呢?陸象先這個人偏偏最看不上這種無事生非的人,所以他就跟那個大吏講,你以為剛才那個小吏他不是人嗎?你以為他就聽不懂人話嗎?你以為一個人要是犯了錯誤就非得打板子才能教育好嗎?你要是這麼迷信打板子的話,那下次我就從你打起,天下本來什麼事都沒有,都是你們這些庸人自擾,這才找出來的事。陸象先的這段事情就記載在《新唐書陸象先傳》裡頭了,所以此後就出現了「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這個說法。那我們從這個小事情里能夠分析出陸象先這個人有什麼樣的性格特徵啊?可以看出來陸象先這個人是一個非常清高非常洒脫的一個人,按照當時的說法叫作「恬靜寡慾,議論高簡」,人望很高。那可能有人有疑問,說陸象先這樣性格的恐怕不會巴結太平公主吧?太平公主怎麼發現他這麼一個人才呢?這個說起來還和太平公主的一個男寵叫作崔湜有關係,這個人我們也在《太平公主》系列裡講過,他不僅是個男寵,還是一個文人型的官僚,太平公主當時想提拔他做宰相。這個崔湜就提要求了,說做宰相是一個好事啊,可是我希望能夠把我和陸象先一塊兒任命為宰相,因為這個人名氣太大了,我要是能跟他成為同僚,我會覺得很有面子,所以我請求您把我們兩個一塊兒任命。太平公主說這沒問題,那就兩個一塊兒推薦了了。我們從這兩個例子,把它放在一起綜合考慮一下,我們能夠得出什麼樣的結論?太平公主用人有什麼特點?很明顯,太平公主用的是兩類人,第一類就是像竇懷貞那樣是非不分人品不好但是能夠死心塌地替太平公主賣命的;第二類就是像陸象先這樣超凡脫俗清心寡欲,雖然不可能無原則地聽命於太平公主,但是可以校正太平公主的一些過失,並且給她提高聲望改善形象。畫外音:李隆基與太平公主鬥智斗勇的一段歷史,在大唐王朝的發展中堪稱奇特,他們為了各自的利益,採取了不同的應對策略。此時太平公主延攬人才的做法,無疑是明智的,可謂是亡羊補牢,未為晚也。但是,大唐王朝的最高權力掌握在唐睿宗李旦的手中,那麼太平公主將會如何安排她延攬的這些人呢?唐睿宗會聽她的嗎?而李隆基在這場人才大戰中又將會何去何從呢?蒙曼教授:我們都知道好鋼要用在刀刃上,朝廷里哪個位置叫作刀刃啊?那就是宰相。太平公主這時候就想把自己發現的這些人才都放到宰相崗位上去。可能有人也不理解,說難道誰當宰相,太平公主能說了算哪?這在當時還真差不多,因為雖然說李隆基已經以太子的身份監國,處理一些政事了,但是大的人事任免權還在唐睿宗李旦手裡,而對付李旦,太平公主是最有辦法的,什麼辦法?實在不行,她還可以哭嘛。比方說她想任命崔湜當宰相的時候,本來李旦是不太同意的,於是太平公主就「泣涕以請」,一把鼻涕一把淚來跟哥哥說這個事。哥哥妹妹嘛,這樣的關係能怎麼樣啊?所以李旦最後沒辦法,還是滿足了太平公主的要求。就這樣,經過一番軟磨硬泡,太平公主就把像竇懷貞、岑羲、崔湜、陸象先等等四五個發現的人才都安插到宰相的崗位上去了。有了宰相做後盾,太平公主在朝廷里的聲音可就一下子大起來了。太平公主安插了親信做宰相了,李隆基這邊情況怎麼樣啊?咱們知道,凡事都是此消彼漲的,既然太平公主的勢力漲上去了,那麼李隆基這邊的勢力也就下來了。曾經幫過他忙的那四大宰相,當時就都從宰相崗位上被調離了,咱們一個一個看一看。姚崇和宋璟,因為他們建議唐睿宗把太平公主放到蒲州去,建議唐睿宗讓李隆基的兩個哥哥也到地方,所以讓太平公主給咬住了,李隆基被迫丟卒保帥,主動上表,要求把他們發落了,發落到地方當刺史去了,這兩個人先下去了。還有一個老臣韋安石,這也是屢次保護過太子的,他怎麼樣了呢?他就因為屢次保護太子,被太平公主明升暗降,本來是三品的宰相,這時候給他榮升為二品的左僕射,可是剝奪了實權了。還有一個是老臣張說,就是提出讓太子監國的那一個,這個時候被任命為尚書左丞,給發配到東都洛陽去了。那你看太平公主回來沒多久,李隆基原本能夠得到支持的這四大宰相就都離開了宰相崗位。經過太平公主的一番努力,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之間的力量就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當時社會上一些政治敏感度高的人也就看出來了,比方說當時有一個書生名字叫作王琚,本來參加過反對武三思的鬥爭,後來被迫流落江湖了,這時候唐睿宗即位,他又從地方回到中央,然後被任命為九品的縣主簿。我們也知道,李隆基監國六品以下的官員他是有任免權的,所以王琚這個九品的主簿理論上講也是李隆基任命的,王琚就跑來給李隆基謝恩來了。可是,別看他說是謝恩,他可一點也沒有謝恩的樣子,他來到了太子李隆基所在的這個殿廷之後,他就故意高視闊步,擺出一副目中無人的樣子。這不符合禮數啊,當時有一個宦官看到了,就提醒他,說你幹嘛吶,太子殿下就在帘子後頭呢,你怎麼這麼沒規矩啊。沒想到王琚冷冷一笑,高場說了一句,誰是太子殿下呀,當今天下,只有一個太平公主罷了。那麼仔細琢磨琢磨王琚這個口吻是什麼人的口吻啊?這典型的一種戰國時期縱橫家的口吻,一種策士的口吻,蘇秦張儀他們這種口吻。縱橫家有什麼特點?一方面他們是嘴尖舌利,說話難免比較偏激,但是在另外一方面,他們又是目光如炬,能一下子看透問題的實質。現在王琚看到的一點錯都沒有,他對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地位的判斷也是一點錯都沒有,李隆基雖然身為太子而且還在監國,但是實際上實力是相當的衰弱。畫外音:經過幾個回合的較量,太平公主有了唐睿宗的庇護,有了眾多宰相的支持,似乎已經勝券在握了。可是,就在她準備反戈一擊,徹底擊垮李隆基的時候,一個特殊天象的出現,卻改變了這一切。那麼,究竟是什麼奇怪的天象,竟然能夠擊破太平公主的黃粱美夢?事情的變數又到底出在什麼人的身上呢? 什麼天象呢?蒙曼教授:當時有一顆彗星突然出現在西邊的天空之中,按照中國古代的傳統想法,彗星出現意味著除舊布新,太平公主一看彗星,她樂了,這星星也太善解人意了,這得利用。所以第二天她馬上找了一個術士去勸說唐睿宗去了,這個術士見到唐睿宗怎麼說的呢?術士說,陛下看到彗星沒有啊?唐睿宗說,看見了。這個術士說,這可是除舊布新的徵兆,另外臣這幾天夜觀天象,發現了一個更加厲害的天象,我發現現在帝座以及前星都有變化,這意味著太子要當天子了,不能再住在東宮裡。我們仔細分析一下,我們應該怎麼評價術士這番高論呢?應該說術士這番高論是太惡毒了,這番高論是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是根據天象太子要當皇帝了,第二層意思如果太子不能當皇帝的話,也不能當太子了。那麼這兩層意思重點落在哪一層呢?當然落在第二層,因為按照太平公主的想法,此刻唐睿宗李旦當皇帝才剛剛二年,皇帝癮肯定還沒有過夠,他怎麼可能這時候就讓兒子當皇帝呢?這個不可能,那麼如果兒子不能當皇帝,按照天象,他也不能繼續當太子。所以通觀全局,這個術士以及術士的背後太平公主想說什麼話?想說的就是廢黜太子李隆基。另外,太平公主這一招其實算得也是很厲害的,因為她知道唐睿宗李旦和這個太子李隆基在權力分割上一直是有矛盾的,李旦對自己的兒子一直是有猜忌的,現在派一個術士去再挑動一下,他肯定很敏感了,他動搖了,而太子身邊現在已經沒有什麼人可以維護他了,那麼太子的位置不穩,這不是想當然的結果了嗎?那麼事情是不是按照太平公主想像得那樣發展了呢?還真沒有。變數就出在了唐睿宗李旦身上,唐睿宗李旦聽術士這麼一講,馬上表態了,說既然天象都是這麼個意思,那麼傳德避災,吾志決矣——《資治通鑒》。我就按這意思辦吧,我就傳位吧。這可是太平公主沒有想到的局面,趕緊跑來了,勸啊,左勸右勸,您可千萬別這麼辦,可是這次唐睿宗李旦他可鐵了心了,他跟太平公主這樣講,在我一生中,類似的天象變動可不是第一次經歷了,中宗之時,群奸用事,天變屢臻,朕時請中宗擇賢子立之以應災異,中宗不悅,朕憂恐,數日不食,豈可在彼則能勸之,在已則不能邪——《資治通鑒》。他說這樣的事過去有過啊,在我哥哥中宗李顯還活著的時候,就出現過類似的天象變化,當時我就勸我哥哥,我說你趕緊立一個好兒子當太子來避一避災,可是我哥哥以為我心術不正,他沒聽我的還挺不高興,結果我一害怕好幾天都沒吃下飯去,那你看中宗的結果果然是不怎麼樣嘛,那怎麼在別人的時候我就能勸,在我自己我就不能夠這樣去行用一下呢?不行啊,我得畏懼上天,所以我已經確定了我就是要傳位。畫外音:唐睿宗李旦決定傳位在大唐歷史上,絕對可以稱得上是石破天驚的一筆,唐睿宗可能自己根本沒有意識到,他的這個決定徹底改變了大唐王朝的歷史進程。那麼,唐睿宗的這個讓太平公主大跌眼鏡的決定,又會讓李隆基有怎樣的表現?李隆基會順利地登上皇帝寶座嗎?蒙曼教授:應該說這個決定對李隆基也是一樣很意外,本來他覺得自己太子之位都汲汲可危了,怎麼一下子當皇帝了呢?這不大說得通啊,怎麼表態呢?聽到唐睿宗要傳位的消息之後,李隆基就趕緊騎著馬往宮裡趕,跑到唐睿宗面前是以頭搶地,一頭就磕在唐睿宗的腳下了,說,臣以微功,不次為嗣,懼不克堪,未審陛下遽以大位傳之,何也?——《資治通鑒》。我不過就是立了點小功勞,您讓我當太子本來已經是過分了,因為我不是嫡長子,我已經害怕自己做不好了,您現在又突然說把皇帝之位傳給我,您這是什麼意思呀?拒絕,這當然是一定要表態的。聽了兒子這一番表態,唐睿宗回答,也說了一大篇話,社稷所以再安,吾之所以得天下,皆汝力也,今帝座有災,故以授汝,轉禍為福,汝何疑邪?汝為孝子,何必待柩前然後即位邪?——《資治通鑒》。他說國家能夠再次安定下來,我能夠當上皇帝,不都是拜你所賜嗎?現在天象有變,我就決定傳位給你,來避一避這個災禍求一求這個福氣,你還懷疑什麼呀?你要是能當孝子,何必一定等我死了再即位呢?唐睿宗這話說得很明白而且都有點尖酸刻薄了,直指人心,直指太子的懷疑情緒,說你不要懷疑我,我這次是來真的了,而且我就是想避災嘛,你連這都懷疑嗎?那話說到這份上,李隆基也不好再說什麼,流涕而出,流著喜悅的興奮的詫異的不知所措的各種各樣情緒的眼淚就出去了。就這樣,因為唐睿宗李旦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整個局勢就給扭轉過來了,本來太平公主是羽翼豐滿勝算很大,而李隆基這邊是損兵折將自身難保,可是現在一下子突然又翻盤了。太平公主再次白忙活了一場,而李隆基則穩穩地接住了上天掉下來的一塊大餡餅,當了皇帝了,由太子又晉陞了,這一年他才剛剛二十七歲。現在我們就來分析一下,李隆基為什麼就能在如此不利的條件下榮登大寶呢?直接原因當然是唐睿宗那個戲劇性的傳位決定,可是我們再分析一下唐睿宗李旦為什麼會突然做出這樣的決定呢?有兩個原因值得我們關注。第一個原因,應該承認唐睿宗李旦還是一個性格相對恬淡的人。他這個恬淡來自於他的生活經歷,來自於他實力不強的這種現實,也來自於他的道家思想。唐睿宗李旦崇道,這在唐史上是出了名的,就在景雲二年也就是他決定傳位之前的那一年,唐睿宗李旦還有一次召見了天台山著名的高道叫作司馬承禎,問他:先生,道是什麼呀?司馬先生說:道就是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唐睿宗就問了,說:一個人要是修行的話,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是好的,可是要是治理國家呢?司馬承禎說:治理國家和個人修行是一個道理,只要你摒除私心雜念,順應萬事萬物的自然狀態就好了。聽得唐睿宗是頻頻點頭。那我們看從景雲二年以後唐睿宗屢次提出傳位,固然每次都有現實政治鬥爭的背景,但是不可否認道家損之又損清靜無為的思想對於唐睿宗也是有影響的。第二個原因就在於唐睿宗對大唐王朝有一份責任心。我們都說皇權至上,這個沒錯。從私利的角度來講,哪一個皇帝都希望自己的統治永遠維持下去乃至於千年萬年,唐睿宗李旦也不例外。另外在權力鬥爭這個問題上,唐睿宗李旦和太子李隆基也確確實實有矛盾,可以毫不懷疑地說,太平公主架空太子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唐睿宗縱容的結果。可是唐睿宗這一切私心雜念都有一個底線,就是太子之位絕不能動搖,因為如果太子之位動搖,整個李唐王朝也就會陷入動蕩之中。自從武則天以來,李唐王朝已經動蕩了幾十年了,作為一個皇帝唐睿宗不希望它繼續動蕩下去。這就是一種政治家的責任感。在當時的情況下,怎麼才能保證太子的地位不動搖呢?如果想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那麼唐睿宗李旦能夠想出來的出路就是給太子李隆基一個不可撼動不容置疑的名分,這個名分是什麼?這個名分就是皇帝。所以正是出於這種保護太子也保護大唐王朝的心理,唐睿宗是痛下決心做出了提前傳位的決定。那如果我這個分析成立的話,我覺得太平公主都覺得可以安慰了,因為太平公主是以謀略著稱的,她這次輸得確確實實並沒有輸在謀略上,而是輸在她低估了唐睿宗為大唐王朝做出自我犧牲的決心和勇氣。就這樣,因為唐睿宗的自我犧牲,李隆基榮登大寶了,那麼這個二十七歲的新皇帝還會遇到哪些挑戰呢?
轉發至微博
轉發至微博推送到小組閱讀(157)| 評論(0)用微信「掃一掃」將文章分享到朋友圈。用易信「掃一掃」將文章分享到朋友圈。喜歡 推薦 轉載長恨歌第一部分玄宗出世6、太子監國(視頻、講稿)長恨歌第一部分玄宗出世8、巔峰對決(視
推薦閱讀:
※精準控糖血要學會醣類計算!美女營養師給您講講!【視頻講糖】
※視頻 | 傅清泉老師示範太極八勢套路
※20131113健康之路視頻:糖尿病,你不知道的事兒(中)許樟榮談糖尿病人吃什麼好
※2011年最新潮的領帶打法圖解,附領帶打法圖解視頻!
※中華風水教學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