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之「源」:傳統衣冠是一種信仰
YT CREATIVE MEDIA - 源
若說起「源 Blanc de Chine」這個中式服裝品牌,可能人們並不熟知。但如果提起梅艷芳2003年在香港紅磡的那場絕唱,一定會有人記得,燈光打下來,她穿著絕美的旗袍款款而來的樣子。給梅姑留下絕世風韻的那幾件旗袍,正是出自「源」。
梅艷芳2003年香港紅磡演唱會身著「源 Blanc de Chine」旗袍
這個創立於1993年的服裝品牌,雖然從未大張旗鼓的宣傳,卻用它對中華傳統服飾工藝的傳承,以最高品質與符合東方哲學的衣冠吸引著謙謙君子與其結緣。成龍曾穿它去領取奧斯卡終身成就獎,蔡瀾先生用自己買的布料找它為自己量體裁衣,2014年APEC會議中的男裝由它製作,2017年7月1日香港新特首林鄭月娥穿它宣誓就職……毫無疑問「源」已經成為社會名流與文人雅士的中式服裝首選。
成龍領取奧斯卡終身成就獎時身著「源 Blanc de Chine」
李想(字允中),最早也是「源」的客人之一,有一天卻從創始人楊秉堅先生手中接過這個品牌,成為「源 Blanc de Chine」的第二代掌門人。自小在日本留學的他,對中華傳統文化始終有解不開的疑問,終在成年後幸遇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得以解答。但自從接手「源」,面對一份實業,又有諸多新的疑問與抉擇等待著他——如何在喧囂浮躁的快消時代堅守對傳統的信仰?
「源 Blanc de Chine」第二代掌門人 李想先生
我們來到「源 Blanc de Chine」在廣州南沙區的工坊時,工匠師傅們正在各自忙著手頭的工作,縫製、包扣、補珠片,把他們眼中「不合格」的衣服退回工人處重新返工……伴著師傅們忙碌的工作,李允中先生與我們分享了「源」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源 Blanc de Chine」工坊
一
李允中的尋根之旅——
直至幸遇南懷瑾先生,一切終得解答
在李允中小學時,舉家遷往日本。看著京都、奈良那些上千年的寺廟,一直保留到今天的古代從中國流傳過去的技術,李允中承受著一場曠日持久的文化衝擊——我們的教育中把日本描述得種種不好,但他們卻對中華傳統文化如此重視,甚至勝過我們自己。
慢慢的,他開始有危機感。他不明白,我們的根在哪裡?
與很多人的留學道路正好相反,李允中在國外度過自己的大部分學生時光,大學回國在人民大學學習法律。2000年前後,他像周圍的很多人一樣投身金融業,可是這期間李允中總覺得,金融可以給企業創造某種附加值,但是卻不能創造價值,所以在兩年之後,他開始自己嘗試創業。
在這尋尋覓覓的幾年,雖然工作一直忙碌著,但李允中始終覺得心裡很空。可能是由於常年在國外的種種經歷,他一直在思考,中國人自己的文化是什麼樣的?很多中國人看不起自己這些舊的東西,但學習西方卻也只學到一些表面現象,我們自己的價值觀呢?直到有一天,當李允中遇到南懷瑾先生,豁然開朗。
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
2009年,李允中的父親去世了。父親走後,他讓自己停下來,思考自己接下來要走什麼樣的路。在這段時間裡,他反覆觀看南懷瑾先生的《南禪七日》,越來越覺得必須親自拜見這位先生。「人總要聽其言,觀其行。」於是李允中托許多朋友,找了各種關係,最終見到了南懷瑾先生。
在初次拜見南懷瑾先生的飯局上,南先生說:「李想,出手太早,你應該再錘鍊錘鍊。」但李允中不甘心,回到家後他給南先生寫了一封信,想要留在南先生身邊學習。就這樣,他在太湖大學堂追隨南懷瑾先生三年,直至先生辭世。
有一段時間,南先生想重新研究中國的服飾,但苦於找不到傳統裁縫,這時李允中跟老師說,「我認識一家做中式服裝的品牌,叫『源』。」
「源 Blanc de Chine」服裝細節
二
成為「源」的第二代掌門——
「不能賣給那個要開一百家分店的人。」
以前從事金融行業時李允中自然是穿西裝、打領帶,但當他自己開始做公司他就在想,如何才能找到一個代表自己身份的服飾?他嘗試過很多中式的服裝,但是總是感覺不對。直到有一天,母親在紐約逛街,帶回一件衣服,他當時一穿就覺得對了。這件衣服就是「源」。
1994年 紐約「源 Blanc de Chine」第五大道673號三層開業
南先生讓李允中去跟「源」談一談,於是他找到了香港店的店長。有一天店長對他說:「李先生你趕緊來,我們楊先生要把這個品牌賣掉了。」
楊秉堅先生是「源」的創始人。他出生在殖民地時期的香港,從小受西方教育。他也曾有著和李允中同樣的困惑:為什麼外國製造就代表高檔,而「Made in China」卻總帶著貶義?於是他創立了「源」,堅持純手工製作,不惜成本買全世界最好的布料,希望自己可以做出最高的品質。他把「源」的外文名取為「Blanc de Chine」,這是法語中德化白瓷的意思。因為在明代,德化白瓷風靡全球,當時的「Made in China」就代表著最高品質。
「源 Blanc de Chine」品牌創始人楊秉堅先生(右)
楊先生用非常高的成本,去實現「給中國人穿自己的衣服」的夢想。為了想盡辦法維持這個品牌,他一直在虧損經營。在李允中遇見楊先生的時候,楊先生已經身患癌症十年,這時候他的身體、精神、資金,各方面都跟不上了。由於楊先生沒有孩子,他做出了把這個品牌賣掉的決定。
有的收購者說,「你賣給我,我保證給你更高的價錢」,也有人說,「我保證三年給你開一百家店!」但李允中覺得,如果這麼做,這個品牌就完了。看著楊先生無奈的樣子,李允中說,「楊先生,那我來吧。」
李允中對自己沒有信心。但他知道,如果讓他來做,他一定會按照楊先生最初的夢想把它做下去。
對於這個決定,南先生有種種擔憂。但從那之後,不管是誰到南先生那裡,他都會告訴他們,「我們這裡有個同學,正在做一個中式的服裝品牌。」有時候南先生還會把自己的長袍、中山裝拿出來,給李允中講這些衣服都是怎麼做的。南先生那些長袍,有些已經穿了40年了。
身著長衫的南懷瑾先生
三
哪裡要「守」,哪裡要「破」?——
符合時代又不失東方氣韻,是「源」的追求
在今天,幾乎沒有人會把旗袍和中山裝當做日常穿著。如何才能做出既符合今天的時代,又不失東方氣韻的衣冠?哪裡要「守」,哪裡要「破」?堅持太多是頑固不化,創新太快又怕隨波逐流——這是最難拿捏的分寸。而現在的「源」只能在矛盾中努力找到一條自己的路。
當年孫中山發明中山裝時,為它設計了四個口袋,分別代表著「禮、義、廉、恥」。今天卻有人覺得四個口袋「太土了」。「源」為此做出改良,把四個口袋從明變到暗;或者把兩個放在裡面,兩個放在外面。但有一些東西卻是要守住的底線——李允中說:「禮義廉恥,你不要哪一個?」
旗袍也是一樣。「源」的創始人楊秉堅先生最反感好萊塢電影塑造的華人「蘇絲黃」的形象。穿著貼身旗袍的蘇西黃,用異域衣襟包裹著西方風情的火辣性感。但那不是中國的旗袍,也不代表中華的文化。所以「源」的旗袍相對寬鬆,含而不露,溫潤內斂。
蘇絲黃的世界 The World of Suzie Wong劇照
為了讓衣服不起皺,有垂墜感,他們也會放下對純天然材料的執著而選擇用高檔化纖;為了讓一件衣服符合布料的紋理,也可以不受只用上好布料的局限。但總還要有一些堅持,如包扣、絎綿、中國紐,這些傳統工藝,都是「源」要守住的地方。
「源 Blanc de Chine」包扣工藝
與那些流水線作業的工廠不同,在「源」工坊中,從布料到成衣,每件衣服都要由同一個師傅從頭到尾全權負責。每件衣服的針腳細密、布料平整,最適宜的布料、最細緻的手工,他們對待每一件衣服都像對待藝術品一樣苛求,力求完美。李允中知道這是在與時代的大勢拉鋸,但他仍然選擇堅持。
「源 Blanc de Chine」補珠片工藝
四
「源」的今天與未來——
「青年一代的迴流,讓我們很欣慰。」
二十餘年來,「源」在香港已經成為出席場合的首選中裝品牌。不管是明星還是上流社會的人士,「源」在他們心中都有著不可取代的位置。不僅如此,很多歐美的音樂家、藝術家,也會選擇「源」作為自己的服飾。「源」的品質有目共睹,這也就是為什麼成龍在遇到「源」之後會把它推薦給包括張藝謀在內的眾多朋友。一方面,「源」已經得到了一批客戶的認可,但另一方面,在今天的時代中「源」也在接受著挑戰。
郭晶晶女士身著「源 Blanc de Chine」
霍啟剛先生身著「源 Blanc de Chine」
李允中告訴我們,現在有一些客人的搭配都打破了他們對於傳統中裝的觀念。比如劉德華先生曾經用正裝褲配球鞋,曾經有位客人用「源」的燕尾服搭配牛仔褲和波鞋,讓李允中驚奇的是,這些搭配居然看起來也十分協調自然。今天人們對款式、顏色的接受度都更高了,而且正式場合服的需求也越來越少,所以「源」在設計上也開始考慮現代人的日常著裝習慣所,比如我們會把旗袍調短一點、甚至調到半身,讓你去搭配一條褲子。
劉德華先生中央電視台羊年春節聯歡晚會上身著「源 Blanc de
張藝謀先生身著「源Blanc-de-Chine」
一個品牌如果想持續下去,必然需要在時代的推進中更新迭代。曾經人們擔心年輕人無法駕馭中式服裝的沉穩與厚重,但今天這一切發生了改變。李允中發現,今天有很多年輕的客人也會走進「源」的店鋪。上一代的人們在軍裝和藍色工作服的時代長大,所以當他們突然接受到西方文化與服飾時,一切都顯得那麼新奇。但是今天的90後,卻是在改革開放之後成長起來的,他們什麼樣的文化都見過了,沒有必要再說什麼都學習西方,所以反倒是有很多年輕人對往回找,對中國的傳統文化與審美觀更敏感。
有更多喜歡中國文化的年輕人來穿「源」的衣服,達到「源」所追求的「自得其樂、自在其中」,也是讓「源」十分欣慰的地方。
梅艷芳女士在演唱會中身著「源 Blanc de Chine」品牌服裝
林志玲女士身著「源 Blanc de Chine」品
南懷瑾先生曾經說,「中庸」的「中」,不是「中間」,而是「中和」。中國文化不像西方文化那樣有著「1+1=2」的邏輯,它永遠在尋求和把握一個平衡點。李允中就這樣帶領著「源」,天天在矛盾中摸索尋找著。
李允中為品牌提了三個字:謙、雅、和。他不希望「源」的服裝是「中國元素」的堆砌,恰恰相反,他希望我們找到自己血液里的東西、自己的根,帶著屬於我們自己文化的自信來看待這個世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