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七遷,曾國藩的平步青雲之路(六)
導讀:曾國藩向唐鑒虛心請教讀書、修身之道,唐鑒盡心點撥,指導曾國藩立下「修身十二條」,並建議他向倭仁學習。曾國藩被唐鑒、倭仁兩人的「修身大法」搞得精神恍惚,終於確定自己無法成為聖人。因囊中羞澀,曾國藩謀劃外出主考鄉試,因緣際會結識了未來的權臣肅順,從而為未來湘軍的發展壯大布下關鍵一枚棋子。
(接上期)
修身之道 唐鑒點撥曾國藩拜唐鑒為師後,開始認真向唐鑒學習學問、修身之道。
又是一個休沐日(類似於周末休息),曾國藩來到唐鑒家中,兩人敘過師生之禮後,在會客廳坐下喝茶。
曾國藩向唐鑒請教:「恩師,請問您一下如果我想在讀書、修身方面出類拔萃,成為一名優秀的知識分子,讀哪些書最好呢?(檢身之要,讀書之法究在何處)
唐鑒喝了一口茶,悠然說道:「當然是《朱熹全集》了,這本先賢巨著是我們理學的集大成之作,也是我們『理學學派』開展學習的綱領性書籍。這本書你一定要認真讀熟、讀透,並且以之指導你的學問、實踐、為人、處世,你千萬不可以一目十行、囫圇吞棗。」(當以《朱子全書》為宗,最宜熟讀,身體力行,切不可瀏覽)
唐鑒又說道:「知識分子修身的辦法,主要是『整齊嚴肅、慎獨自省』八個字,你只要好好領悟,未來肯定會有大收穫的。而對於讀書來說,要一本一本地讀透,未來才可能融會貫通。」(檢身之要,檢攝在外,持守於內。讀書之法,在專一經,能通則諸經可旁及)
曾國藩聽了唐鑒的這番話,頭腦更加懵了,弱弱地問道:「恩師,您是理學宗師,思想深邃,學問精深,但弟子才疏學淺,聽您這樣一說,我更失去了方向。您是否能能幫我制定一套可執行性強的『讀書、修身條例』,我直接按計劃執行就好。」(昭然發懵,言弟子如迷途之孩童,不知從何起步)
唐鑒聞言,給了曾國藩一個鄙視的眼神,恨鐵不成鋼地說道:「滌生啊,我原來聽說你的學問功底很不錯,很多同鄉友人都向我書信推薦說『你在理學方面有深刻的見解』,想不到你的學問、見解才剛剛達到入門的水平。這說明你的人脈不錯,情商很高,大家都願意為你說好話。既然已經這樣,以後你要一定加倍努力,不要讓我失望。」
曾國藩聽了唐鑒的這一番話,臉一下就紅了,心裡暗想:季高(左宗棠的字,但實際上是胡林翼在背後出謀劃策,曾國藩現在還不知道)的謀劃是沒問題的,但打鐵還要自身硬啊。現在有點穿幫,還好生米已經煮成熟飯,你也不可能把我逐出師門,我厚著臉皮就是了,呵呵。
於是,曾國藩站起來恭敬地說道:「恩師的話,我一定認真記住,並努力去做到最好。」(先生教誨,生銘記於心)
唐鑒再喝了一口茶,對曾國藩說道:「滌生,過去的事就不說了。從目前情況來看,你雖然很勤奮好學,但是讀書、修身有點雜亂無章,不夠系統,所以我建議你重新開始讀書。
你就從《朱子全集》入手,先專一經,力行修身,再循序漸進,以讀史書為主,批判吸收其他著作,最後與自己的心交流,達到聖賢的地步。
另外,你有機會要多讀讀地理、兵法,有朝一日,萬一有風雲際會之時,可當大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知識分子的人生追求,缺一不可。
同時,寫日記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但是寫日記你不要記流水賬,要有格式和規劃,這樣才有價值。
一方面你可以記錄自己做過的事,以後能通過這些事項的後續發展不斷揣摩前面做法的對錯,引以為鑒;
另一方面你能夠對自己的隱秘思想、人性弱點進行拷問、剖析,直面內心。對傳統知識分子來說,君子慎獨、自省是修身的關鍵。」(鑒於往事,問於陰思,達之道也)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聽了恩師唐鑒諄諄教誨的一番話,曾國藩茅塞頓開、醍醐灌頂(聽之,昭然若發矇也)。
然後他在唐鑒的指導下立下「修身十二條」,又寫下《立志箴》、《居敬箴》、《主敬箴》、《謹言箴》、《有恆箴》各一首,懸掛於書房,開始堅持修身。
一、主敬。整齊嚴肅,應事不雜。(制定規劃,做事有條理)
二、主靜。每日靜坐,如鼎之鎮。(每天靜坐冥思,保持思想空靈)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後不沾。(每天早起,絕不戀床)
四、主專。讀書不二,不可它循。(專心致志,讀完一本再讀其它書)
五、主恆。每日讀史十頁,有事不斷。(每天不間斷地研究歷史)
六、主省。堅持日記,三省吾身。(寫日記,有針對性地自我反省)
七、主文。每月詩文數首,不忘其本。(堅持寫作,鍛煉筆杆子能力)
八、謹言。刻刻留心,惜字如金。(說話謹慎,小心多言誤事)
九、養氣。氣藏丹田,光明正大。(修養知識分子的氣度)
十、保身。謹遵大人手諭,節慾、節勞、節食。(減少慾望、不加班、不暴飲暴食)
十一、作字。飯後作字,筆墨應酬,皆為功課。(勤練書法,不間斷)
十二、早息。夜不出門,切戒宴飲通宵達旦。(不參加夜生活,早睡早起)
曾國藩一看這麼嚴格的讀書、修身計劃,倒吸了一口氣,諾諾地說道:「恩師,這個要求有些嚴苛,學生怕一時無法達到。」
唐鑒捋了捋鬍鬚,調整了一下面部表情,嚴肅地說:「滌生啊,孟子云『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將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既然你立下聖賢志向,就應該更加嚴格要求自己。不應有畏難情緒,這是為學、修身之大忌。今天回去把《孟子篇》抄十遍明天交給我。」曾國藩馬上額頭出汗,鞠躬應是。
唐鑒聞言,捋須微笑,心想:「小子哎,你也有今天?當年我就是被老師這樣激勵的,律己、修身過程差點把我搞得精神崩潰。現在終於輪到我來正義凜然、斬釘截鐵地跟你說這種話了,哈哈哈。多年媳婦熬成婆,你怎麼可能逃過這一關?暢快,爽氣!」
唐鑒又調整了一下心理活動,說道:「滌生,在修身之道上,倭仁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你要向他多多學習。」曾國藩站起身來,恭敬地說道:「謹遵恩師教誨。」(宜問於倭仁,砥礪求教)
求教倭仁 亦師亦友按照唐鑒的指點堅持了一段時間「修身」,曾國藩感到很痛苦,彷彿人生失去了意義。
更關鍵的是這種痛苦的日子根本看不到頭,所以他捋了一下思路,覺得也許倭仁的辦法更靠譜一些。於是,曾國藩上門拜訪倭仁,請教「修身之道」。
想不到的是倭仁在「修身之道」上更加「高標準、嚴要求」,再加上他自己有超人的毅力,以身作則,導致曾國藩後來進退兩難,直接被搞崩潰了。
比如,唐鑒和倭仁都建議「靜坐冥想」,但唐鑒規定的時間是半小時,而倭仁的規定是半天。「靜坐冥想」看似簡單其實非常困難,沒有專業素養的話很容易睡著。
曾國藩有時「靜坐冥想」睡著了,如果唐鑒看見會給他披上一件衣裳,如果倭仁看見會直接踹曾國藩一腳,然後再勉勵他一番:「滌生啊,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將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你連這點小事都做不了,還說什麼胸懷大志、成為聖賢?今天回去把《孟子篇》抄十遍明天交給我。」
倭仁像唐鑒一樣激勵了曾國藩一下,心中暗爽。而在這麼「高大上」的理由之下,曾國藩不得不苦苦堅持。
每次睡著醒來後,曾國藩都會把自己夢中的事情和當時心中體會寫到筆記上,比如升官發財、位列人臣、娶妾生子的美夢等等。然後面對自己不純潔的心靈,邊翻筆記邊罵自己,還找來倭仁老師一起罵。
從此,翰林院多出了一道亮麗的風景:倭仁和曾國藩師徒邊走邊「對罵」,吃瓜群眾紛紛像看見國寶大熊貓似的地圍觀(倭仁、國藩修身,道路言爭,時時忿然,眾人側目)。
過了一段時間,這種「自虐式修行」把曾國藩折磨得精神恍惚、疲憊不堪,崩潰了。
他躺在床上捋了一下思路,幡然醒悟,終於確定自己做不了聖人,這種事以後還是激勵更年輕的「有志青年」去干最好。
於是,曾國藩決定把修身的難度減半,而把精力主要放在「理學之道」的研究上。
這樣一來反而讓曾國藩的學識蒸蒸日上,成為翰林院數一數二的人物。這期間胡林翼通過左宗棠的多次介紹和鼎力推薦,終於決定跟他心目中的「二愣子」曾國藩交流一下。
於是,胡林翼跟曾國藩開始書信往來成為「筆友」,並贈送給他一套《陶文毅公文集》。曾國藩如獲至寶,整天愛不釋手,精心研究。
通過一年半左右的時間跟隨唐鑒、倭仁(亦師亦友)兩位老師的深造(後期曾國藩把難度減半),修身的效果顯現,這讓曾國藩減少了很多倔強之氣,增加了知識分子的溫和之氣。
嚴格的自律修身既讓曾國藩的儒家思想得到升華,也吸收了很多理學之風的「為官之道」。
身體、精神洗禮式的的歷練改變了曾國藩的很多缺點,讓他的學識和人格更加飽滿,更加符合傳統知識分子的標準,從而在京城名聲鵲起,獲得翰林院上司、同僚的好評。
國藩升遷 四川鄉試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曾國藩升遷為翰林院侍講(正六品),職責是為皇帝和太子講學,講論文史以備君王顧問。
可以說,如果沒有後來胡林翼的點撥和湘軍戰場的歷練,曾國藩只會成為一個優秀的傳統知識分子(這種人在歷史上不勝枚舉,曾國藩在學識、修養上甚至算不上傑出人物),而不會成為改變歷史的大人物。
時勢造英雄,因為湘軍崛起曾國藩無意中成為了「跨界人才」——文化界軍事能力最強的人和軍事界文化水平最高的人。
赫赫軍功之下凸顯的自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讓他像埋藏在沙中的金子一樣高出同儕、熠熠生輝,從而名載史冊。
這期間曾國藩的手頭又開始拮据起來,以前左宗棠支助他的那筆錢經過請客、拜師、送禮基本已經花的七七八八,他尋思要想點辦法撈點正常的外快。
曾國藩跟倭仁等好友商量了一下,決定想辦法謀划去外地出差任鄉試主考(相當於現在的省級公務員考試主考官,當時的出差補助和福利待遇很高)。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七月,經過謀劃曾國藩被任命為四川鄉試正考官,開始了人生的另一個重要歷程。
鄉試是中國古代的重要科舉考試之一。明、清兩代定為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舉行,凡本省生員(秀才)與監生、蔭生、貢生等,經科考、歲科、錄遺合格者,均可應試。逢子、午、卯、酉年為正科,遇慶典加科為恩科,考期時間都在八月,故又稱為「秋試」、「秋闈」。
鄉試各省主考官均由皇帝欽派。中式者稱為「舉人」,第一名稱「解元」,第二名稱為「亞元」,第三、四、五名稱為「經魁」,第六名稱為「亞魁」。中試舉人原則上即獲得了選官資格,凡中舉人者均可參加次年在京師舉行的會試。
因此,「鄉試主考官」某種意義上相當於欽差大臣,去到地方主考時地位尊崇,有很多潛規則的灰色收入。為了保護鄉試主考官的人身安全,彰顯天恩浩蕩,按照規定會有兩個大內侍衛跟主考官一起出差。
而偏偏巧得很,這次跟曾國藩一起出差的兩個侍衛中有一個名字叫做「愛新覺羅·肅順」。曾國藩因緣際會與肅順有了一段共同的人生經歷,從而為湘軍的未來發展壯大布下了關鍵一枚棋子。
推薦閱讀:
※曾國藩家書第七卷03-30
※曾國藩和呂蒙正論命運(圖)
※曾國藩創建湘軍
※曾國藩:一輩子不要瞎忙,首先做對這四件事
※真實的曾國藩,其實是一個著名的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