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戀市場」的兩張面孔:反婚潮流vs相親回潮

陳子豐 | 文

大銀幕上進行著一場草坪婚禮。突然,准婆婆在來賓的一片驚呼中衝上前對新娘又是捏鼻子又是掰牙口地檢查是否整容,然後又把懷疑的目光投向她的胸部。隨之,畫面切入一輛某品牌二手車,廣告詞響起:「重要決定必須謹慎」。

這則廣告迅速成為了輿論焦點,該汽車生產商的二手車業務部很快公開道歉,整個過程乾淨利索、一氣呵成。或許是因為這則廣告本身堪稱性別與身體方面的反面教科書,或許是因為在電影院播放時寬闊的大銀幕放大了內容的荒誕,幾乎一邊倒的輿論不免使人感到,在向來不以「政治正確」為意的中國,共識也正逐漸形成。因此,在孤立的事件中抓住某個水平堪憂的廣告策劃團隊不放也就無甚必要了。

婚戀廣告頻遭聲討,相親市場悄然崛起

我們稍加回顧就會發現,近幾年關涉婚戀題材的廣告頻頻引發聲討,已經成為輿論高危地帶:聲稱「你與岳母之間只有一棟房的距離」的房地產廣告;用外婆的催促綁架女主角匆忙結婚的婚戀網站宣傳片;把用戶和產品比作飯來張口的廢柴和他的女僕型完美女友的理財工具廣告……念及廣告行業內宣揚刻板印象、物化個人已成人們見怪不怪的老生常談,涉及婚戀題材時,大家(當然主要是年輕網友)表現出的深惡痛絕零容忍就成了有趣的現象。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網友對種種婚戀廣告同仇敵愾的同時,婚戀相親市場卻在國內悄然崛起,佔據越來越大的市場份額。前段時間,一篇名為《中國式相親價目表:我兒子才33,不考慮沒北京戶口的姑娘,有戶口殘疾也行》的文章席捲了都市男女的朋友圈。文章赤裸裸地展示了相親角上父母將兒女明碼標價、逛菜市場一樣貨比三家的駭人圖景,甚至為菜市場上年份不同、產地各異的「貨品」開出了通用的價目表。無論文中描寫的比魔幻現實主義更魔幻的細節是否屬實,只要在周末花點時間到北京朝陽公園轉一圈,就會收穫大致相似的第一手印象。

電視節目《中國式相親》。

相親作為社會事實一直存在,但是在經過了二十世紀若干輪席捲全國的自由戀愛運動後,相親在十年之內迅速回潮,湧入日常話語,乃至以《大女當嫁》、《中國式相親》等以各種形式堂皇進入公共視野,卻仍令人咋舌。默許父母在朝陽公園的烈日下日復一日兜售自己,甚至和父母一起出現在《中國式相親》嘉賓席上的年輕人,當然也包括他們的父母,受到的物化並不亞於廣告里拙劣的表演,他們為何能夠安之若素(或至少咬牙接受)呢?

《中國式相親價目表》一文選擇了一種世情小說的語調描繪「陳舊偏見」、「社會亂象」:「京籍」和「京戶」的血統論、「屬羊克夫」的迷信歧視、對房子在幾環的執念……塑造出了一組符合人們一貫印象的「老北京」、「老上海」的「破落貴族」群像。但這絕不是故事的全部,文章自身的態度也處在張力之中。畢竟,大多數人無法活在幻影里,尤其是當他們有了被稱為「剩男」、「剩女」的孩子時。

社會學家帕森斯總結了自然經濟和早期工業經濟社會的「勞動性別分工」:男性創造收入並處理外部事物;女性履行母職並進行家庭管理,「男主外、女主內」的分工維持了家庭最高的運轉效率,從而保證了社會的穩定。而在勞動分工日趨市場化、雙職工家庭在城鄉普及的現如今,人們希望婚姻扮演的社會功能開始從「分工協作」逐漸偏向「資源共享」。在資本邏輯佔主導的大城市,資源共享或者說資本共享的好處顯而易見,不少人相信結婚會提升生活層次,或至少比單身划算。然而交換遊戲中真正搶手的「硬通貨」只有那麼少:戶口和房。越是如此,父母們越是要躬親代勞,力圖兒女在這場交換中儘可能向上流動,獲得後半生保障。

大城市中反相親、反逼婚潮流的興起

如我們在關於此次二手車廣告和《中國式相親》的討論中所見,對這種功利婚姻觀的抵制廣泛存在。資本主導的婚姻市場上,每個人多少都像是毫無尊嚴地被掰開嘴看牙口的牲畜,戶口、房產、學歷和外貌就像是種馬的品種、體格、年齒和毛色。事實上,抵制相親、控訴逼婚,甚至進一步演化為反感雙方父母、警惕婚姻本身在互聯網上已經成為一種主流的政治正確,和傳統的「戀愛結婚天經地義」觀念分庭抗禮:不提因言論過激被關閉的「父母皆禍害」小組,豆瓣、天涯、知乎、微博上大量吐槽相親和父母逼婚的帖子往往一呼百應、盤踞熱點頭條;就連流量媒體深知公眾意見最大公約數的段子小編們也時常貼出有關婚後矛盾的社會新聞,並半開玩笑地戲稱「這是今日份的反婚廣告請查收」。

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都有相親角存在。

反婚不全是網路媒體上的口舌之快。根據民政部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儘管適齡未婚人口一直增加,結婚登記對數卻從2013年起呈現負增長。反相親、反逼婚伴隨著結婚意願的降低,一方面是因為女性作為婚姻中傳統上被物化、視為財產的一方、更多承擔被低估的家務勞動的一方、其個人福利不被計入婚姻收益的一方,意識到並開始抵制不平等的婚姻安排——關於這一點已經有很多討論。而筆者認為,重要的另一方面是婚姻本身作為保障性的社會制度安排,功能正在弱化。

首先,婚姻作為生產生活協作單位的地位正在下降。在人類歷史上,如帕森斯和貝克爾所言,婚姻一直配合性別的專門化分工,承擔組織男女合作的功能,所謂「男女搭配,幹活不累」。我們時常聽到老人描述單身生活的悲慘:不娶媳婦的男人衣服沒人洗、飯沒人做,沒有丈夫的女人連煤氣罐都要自己扛,等等。但是在性別分工的專門化減弱、第三產業發達的情況下,這種威脅缺乏效力——家庭外大部分男女都能獨立獲得收入;家庭內各種電器、高度普及的外賣送餐、名目繁多的上門服務和養老機構,使以往來自婚姻的協助如今都可以用金錢購得——連母職的履行都能夠轉化為月嫂和保姆的專業服務。

當今社會中,婚姻的另一重要誘惑是合作買房。現代生活方式創造出的對私密室內空間的極度重視,加深了人們一直以來對「家」的渴望。無論是一起攢錢還是共同還貸,同甘共苦的小夫妻(尤其當其中至少一人擁有本地戶口時)都能指望更快地擁有自己的小巢。可是,在人口、土地和各種資源都在持續向城市集中的中國,房地產作為經濟命脈同時也扼住了近億有購房剛需的青年人的命脈——北京目前平均平方米房價與平均月收入之比約為7:1,對此雙份收入的加成效果就非常有限了。學者於嘉、謝宇通過分析中國綜合社會調查(CGSS)的數據證實了人們的猜測:初婚年齡和房價之間的正相關的確存在,迫於購房壓力,更多年輕人推遲了進入婚姻的時間。

購房能力的下降直接影響了婚姻最核心的功能——「生育」的實現。對於房都買不起的年輕人來說,「學區房」三個字無異於重磅炸彈,擲地就是一片哀鴻遍野。儘管缺乏大範圍調查數據,但經驗告訴我們身邊越來越多的年輕女性、以及一般較少參與直接撫養的男性都表示「不想要孩子」,有限的實證研究也表明房價抑制了生育意願——隨著「租售同權」政策的推廣,情況或許會發生改變。然而,學區房只是龐大教育投資的一部分。中國擁有信仰「教育改變命運」的文化,龐大的人口基數下教育資源的相對稀缺、就業市場的緊張和獨生子女家庭對教育必然的加倍投入使得教育一個子女的成本水漲船高。教育成本對生育意願的影響至少有兩方面:一邊,幼兒園、補習班、特長班、擇校費等一筆大過一筆的開支讓潛在的年輕父母望而卻步;另一邊,他們本身已經是以相對高昂的價格精耕細作出來的獨生一代,哪怕部分地犧牲事業照顧孩子,無論是出於情感還是經濟的考慮都不那麼容易接受。生育意願一旦降低,婚姻就更不是必須之物了。總而言之,城市的生活壓力迫使步入社會的年輕人開始反思傳統上認為天經地義必須達成的人生成就,並將它們一項項從列表上抹去,在收益減少、代價過高的情況下,婚姻乃至核心家庭並不能承擔風險、提供保障,反感逼婚、推遲乃至拒絕進入婚姻即便偏激,也是一種合乎邏輯的結果。

故事的另一面:「啃老」和相親文化的回潮

細心的讀者或許已經發現,以上描述和分析都主要針對房價高昂、服務業便利的大中城市、中等或以上收入的青年人群。他們是媒介產品的製作者、傳播者和消費者,是這個時代有能力發出最大聲音的人,但並不是所有人。宣稱「老娘不結婚一樣過得很好」的大部分是白領女性。購買服務的前提是有錢,對於中小城市、中等以下收入的人來說,家政、外賣、送貨上門等花哨的服務在承受力之外,疾病風險難以負擔,公辦養老院一床難求,稍好的民辦養老院又價格昂貴,在生活中以社會協作取代家庭協作並不現實。尤其是,趕在人口紅利期退休的一代人享受到了社會養老的福利,配合獨生子女政策落實,「養兒防老」觀念逐漸淡化。但在「80後」作為相親市場主體、「90後」迎頭跟進的今天,人口紅利逐漸變為人口負債,社會養老壓力越來越大,結婚養老、養兒(女)防老就又回到了視野。

中小城市居住和養育成本相對較低,人們仍然能夠順著慣性生兒育女、養老送終,完成人生必做清單上的每一件事。男主外女主內的分工合作和資源共享相混合是普遍的結合方式(當然,這無形中就對婚內女性造成了雙重壓力)。房價雖然超出了青年人的承受範圍,他們的父母,或者男女雙方父母卻通常可以負擔——這是不同於北上廣深的另一個故事,但兩個故事卻不無聯繫:因為種種挫折逃離了北上廣的年輕人中,相當一部分最後落定在老家父母準備的住房裡。

「啃老」這個對經濟上依賴父母持明確批評態度的詞不過誕生於2005年,今天就已經因為成為最廣泛、習以為常的社會事實而淡出了公共話語。很多觀察都指出,「90後」比起「80後」對父母更少叛逆而更多依賴——毫不奇怪,叛逆是需要經濟底氣的,而太多「90後」靠父母提攜才能維持原有階層不至沉淪,他們在包括婚戀在內的方方面面更多聽取父母安排就自然而然了。被「錯誤」的婚姻拉下好不容易保住的階層地位,不僅是父母不願意看到的,也是他們自己無力承擔的。因此,「門當戶對」這個老詞開始越來越頻繁地從二十幾歲的人口中說出,當然人們也時常像《歡樂頌》那樣將「門」與「戶」包裝成更好聽的眼界層次和共同語言。

今天的人們面臨著和集體主義公有制時代,甚至和上世紀九十年代完全不同的焦慮,這或許能夠部分說明父母主導、經濟決定的新時代婚姻觀和相親的回潮。尋求門當戶對、資源匹配的婚姻,信息的獲取是關鍵,單憑父母人脈和婚介所介紹逐漸不能滿足需求,興起於21世紀初的婚戀相親網站抓住時機填補了市場空白——沒錯,在「世紀佳緣」、「百合網」、「嫁我網」初創時,「婚戀市場」指的僅僅是婚戀需求催生的盈利行業,直到2007年,這個詞才開始引申出今天常用的象徵義:《十年間婚戀市場變遷縱覽》、《你們身邊的上海男生,在婚姻市場上搶手不?》……「婚戀催生的市場」逐漸變成了「婚戀作為市場」。

客觀地說,婚戀相親網站的出現是信息時代的必然,本身可以適應多樣的婚戀觀,但人氣靠前的相親網站幾經改版,卻基本都定位成了電商版「婚姻市場」。註冊成功後,可以看到和淘寶網極為相似的頁面上分布著異性會員的照片,點進詳情可以了解到每個人的體貌、學歷、工作、收入、戶口、房產等信息,具體到房產大小、是否有貸款未清……甚至可以了解到父母的醫保情況。用戶還可以進行條件搜索和排序,比如「公務員,收入從高到低」,操作幾乎和淘寶一模一樣。這個市場不僅可以提高資源匹配的效率,讓會員在父母陪同的相親之外有更多的選擇空間;在很多第一人稱敘述中,更重要的功能是讓他們直觀了解自己「幾斤幾兩」,在所有「商品」中處於什麼位置,從而避免高攀低就,精準匹配。對於父母來說,公園相親角熙熙攘攘的人群有著同樣的作用,微博上幫男女打分,套用公式測量般配度的ayawawa等「情感專家」也很走俏——資料庫、標準化、精確化,這就是新時代的「門當戶對」最大的新意了。

一個無聊的廣告下面有龐大的冰山,然而這甚至仍然不是婚戀故事的全部。根據普查數據,農村人口的生育意願正在下降,同時,快速相親和閃婚正成為工作強度大、缺少假期的青年農民工的慣常選擇。相親網站上寫有大段情感獨白,卻因為經濟情況欄的空白鮮有人關注的Tony老師,服裝廠流水線上因為沒機會見外人而忘掉如何化妝的打工妹,他們的婚戀故事是筆者希望了解,卻還不夠了解的。可以確定的是,無論抗拒還是渴望,婚姻總是出現在年輕人的生活中,或是作為在場的缺席,或是作為缺席的在場。

然而愛情呢?這個在文章末尾才獲得一個位置的詞在大部分人的現實中有位置嗎?電視劇中,剩男剩女經歷了一系列尷尬的相親最後總能找到真愛,但實際上尷尬時常一直延續到互換婚戒之後。當「嫁給愛情」已經成為飽含艷羨的由衷稱讚,答案已不言自明。誠然,生活艱難、市場殘酷,沒有人有立場要求餓肚子的鳥兒唱情歌。但是我們仍需明白,在婚戀市場里,每一個商品也都是買主,每一個人都是市場本身。在或賠或賺的買賣中,交換的不僅僅是勞工和資源,還有不漫長,可能也不太美好,但仍舊是唯一的人生。


本期編輯 邢潭


推薦閱讀:

怕是石樂志的推薦
乾貨||「你穿的襪子怎麼越來越騷啊」
站在巨人肩膀?lil正面對飈IQOS~
一雙能讓我膨脹的球鞋,不知道你有沒有?

TAG:市場 | 婚戀 | 相親 | 潮流 | 婚戀市場 | 面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