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我國古代的「九拜」嗎
07-04
2012年05月27日 星期日 上午 8:12你知道我國古代的「九拜」嗎文/曹斌鋒「九拜」是我國古代特有的向對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禮。《周禮·春官·太祝》:「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動,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肅拜,以享右祭祀。」這是不同等級、不同身份的社會成員,在不同場合所使用的規定禮儀。古人認為,不跪不叫拜。拜,在古代就是行敬禮的意思。按照周代禮儀的規定,當時對跪拜的動作和對象,作了嚴格的規範,共有「九拜」。一、稽首(qǐ shǒu),是指行禮時,施禮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於地,頭也緩緩至於地。頭至地須停留一段時間,手在膝前,頭在手後。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禮,常為臣子拜見君王時所用。後來,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婦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廟,拜師,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禮。(後來,用於僧人舉一手向人們行禮,也稱「稽首」。)二、頓首,就是叩頭(註:不是點頭),「頓」是稍停的意思。古人席地而座,姿勢和跪差不多。行頓首禮時,取跪姿,先拱手,下至於地,然後引頭至地,就立即舉起,是拜禮中次重者。行禮時,頭碰地即起,因其頭接觸地面時間短暫,故稱頓首。行頓首禮時,其他和稽首相同,不同者拜時必須急叩頭,其額觸地而拜。(「頓首」兩字,後來也用於書信中的起頭或末尾,也有首尾都用的,表示對人家恭敬。)通常用於下對上及平輩間的敬禮。如官僚間的拜迎、拜送,民間的拜賀、拜望、拜別等。也常用於書信的開頭或末尾。如「……丘遲頓首」(《與陳伯之書》)。三、空首,是兩手拱地,引頭至手而不著地,是拜禮中較輕者。這三拜是正拜。「《周禮》謂『頭不至於地為空手。』空手者,對於稽首、頓首之頭著地而言也。拜本專為空手之稱,拜之禮,即空手之禮。周之九拜,之曰空手,唯其他經曰拜手。曰拜,無曰空首者,故知空首即拜手也。」 行空首禮時,雙膝著地,兩手拱合,俯頭到手,與心平而不到地,故稱「空首」,又叫「拜手」。四、振動,是兩手相擊,振動其身而拜。不僅要跪拜、頓首,拜後還要「踴」,即跳踴,一般都在喪事時,拜者往往捶胸、頓足,跳躍而哭,表示極度悲哀。五、吉拜,是先拜而後稽顙,即將額頭觸地。 「三年之喪,以其喪拜;非三年之喪,以吉拜。」禮有「吉凶之分,吉事為吉拜,凶事為凶拜,至於奇拜、褒拜,奇者獨而無偶,即一拜也。褒字之義,鄭大夫云:『褒讀為報,報拜再拜是也。』段玉裁亦云:『褒者,大也,有所多大之辭也。』大同小異,皆系多拜之意。」六、凶拜,是先稽顙而後再拜,頭觸地時表情嚴肅。七、奇拜,先屈一膝而拜,又稱「雅拜」。八、褒拜,是行拜禮後為回報他人行禮的再拜,也稱「報拜」。九、肅拜,是拱手禮,並不下跪,俯身拱身行禮。推手為揖,引手為肅。其實也就是揖。這是軍禮,軍人身披甲胄,不便跪拜,所以用肅拜。其他幾種拜禮都是正拜的變通。是九拜中最輕者。〈朱子語類〉云:「兩膝跪地,手至地而頭不下。」《周禮·春官·大祝》疏:「肅拜者,拜中最輕,唯軍中有此肅拜。婦人亦以肅拜為正。」理由在於軍士身披貴胄重甲,不便於拜。還記得〈史記〉中記載的周亞夫對文王說的嗎?「貴胄之士不拜,請已軍禮見」就是不行「空首」禮,而行軍禮--就是肅拜了。肅拜,是古代女子跪拜禮的一種。拜時跪雙膝後,兩手先到地,再拱手,同時低下頭去,到手為止,故又稱「手拜」。肅,手到地的意思。所以後來在書信來往中,為了表示對對方的尊敬,往往上「謹肅」。婦女行禮也稱「端肅」,即源於此。「肅拜專行於婦女,雅拜,獨行於夷狄,兩者為禮,各具特性,解者多誤。例如鄭玄注《周禮》云:『肅拜,但俯下手,今時撎是也。』鄭注《少儀》曰:『肅拜,拜不低頭也。』《說文》撎下曰:『舉首下手也。』「《左傳·成公十六年》正義所引亦同,潘安仁《西征賦》李善注引拜:『舉手下也。』(蕭統編《文選》卷十)統謂婦女拜,見舉首下手,而不跪拜。至其原因,《朱熹》注云:『古者,婦女首飾盛多,如副笄六珈之類伏於地上。』其實不然,肅拜與肅不同,肅如揖,立而行禮,不跪拜,肅拜如稽首頓首,跪坐而行禮。前注蓋誤,以肅為肅拜也。段玉裁釋拜云:『肅與肅拜,當為二,《左傳》之肅,不言拜,則肅而不拜,未嘗跪也。』《禮記·曲禮》曰:『為其夔拜。」陸德明《經典釋文》曰:「夔,子卧反又例嫁反,詐也,挫也……盧本作蹲。』按渭甲胄在身,不能折腰,欲拜則如則如蹲踞然,故不拜。段玉裁按《公羊傳》註:作為其如蹲,此皆言不便於跪,故肅以為禮,肅,蓋如後世長揖……肅拜者,跪而舉首下手也。揖者,立而舉頭推手也,肅者,立而低頭下手,如今人之揖也。跪而舉頭下手為肅拜,下手如拱,並未分散。《禮記·內則》凡女拜尚右手,疏:『右,陰。』漢時行肅拜,手不至地。然所謂及地拜,則無不至地矣。段氏釋拜又云:『婦人以肅拜,拜男子之空手,以手拜當男子之稽首。』鄭注《少儀》曰:『手拜至地,手至地如男子稽首,然則婦人敬之至,而手拜,正猶男子必敬之至,乃稽首也,其拜如舅姑,亦寸肅拜而已。』注云:『婦人以肅拜為正,凶拜乃手拜。』鄭意謂婦人為夫與長子稽顙,為他喪則雖不頭叩地,而亦手至地。非也。手至地為婦人之吉拜。猶稽首為男子之吉拜,皆不用於喪。」到了漢代以後。才漸漸有高座,凳椅先後問世,人們不再「席地而坐」,因而使原來生活中的「跪坐」起了很大變化。但跪拜禮仍然存在,卻變成了等級差別的標誌,主要廣泛運用於官場之中。如臣子拜皇帝,小官拜大官,奴才拜主子等。有時都要行三叩九拜之禮。在民間,如祭祀、祝壽等風俗中,仍世代相傳。後來,又增加了打千(行禮時左膝前屈,右腿後彎,上體稍向前俯,右手下垂)、作揖(兩手合抱,拱手為禮)、鞠躬(彎身行禮)等禮節,直到辛亥革命勝利,隨著幾千年封建君主制度的覆滅,才結束了這種跪拜禮,今在拜神、拜祖時仍有殘留。
推薦閱讀:
※古代魚尾奸門面相歌訣註解
※銷魂獨我情何限——淺談宋士人格與宋詞「悲美」之風的關係 - 文賦 - 中國古代文學 - 北...
※每個省都有這樣一個地方,古代皇帝最害怕看到!
※古代詠蘭短詩15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