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饋的解釋

<書>(1)指婦女在家裡主管的飲食等事:主~。(2)借指妻:~猶虛。中饋擴展閱讀古時把女性為家人烹飪的勞動稱為「主中饋」。與女紅一樣,中饋是古代女性對於家庭的職責所在,即使對於鐘鼎世家的女性,也是在相夫教子之外必須掌握的本領,連《紅樓夢》里凡事有人侍侯的璉二奶奶都能細細說出茄鯗的做法:「你把才下來的茄子把皮削了,只要凈肉,切成碎釘子,用雞油炸了,再用雞脯子肉並香蕈、新筍、蘑菇、五香腐乾、各色乾果子,俱切成釘子,用雞湯煨乾,將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嚴,要吃時拿出來,用炒的雞瓜一拌就是。」唬得劉姥姥直咋舌,書中雖沒寫王熙鳳親自下廚,但肯定也是對廚藝大有心得的,一齣紅樓出現了多少次盛宴,描述了多少玉盤金饌的美食,而最讓人神往的卻仍是經她口所說的那道茄子。    現在知道的我國最早系統論述烹飪技藝的書是北魏崔浩的《食經》,它被記載在《隋書·經籍志》上,早已失傳,只有少數內容出現在《齊民要術》的引文里。崔浩是北魏道武帝時代的大臣,這一本書實際是他母親盧氏夫人豐富的中饋經驗的記錄。據《魏書·崔浩傳》所收崔浩寫的《食經敘》,崔母與家中的其他女性長輩,「所修婦功,無不蘊習酒食。朝夕養舅姑,四時祭祀,雖有功力,不任僮使,常手自親焉。」後來,崔母「慮久廢忘,後生無所見,而少習業書,乃占授為九篇,文辭約舉,婉而成章」。可見崔浩的《食經》,實際是他母親對自己一生烹飪經驗的總結。以後,出現了由有文采,又兼廚藝的女性親自撰寫的烹飪書,如南宋浦江吳氏的《中饋錄》、晚清成都女子曾懿的《中饋錄》等。曾懿的父親和丈夫雖然都是官員,但她仍然要在家主中饋與習女紅,她在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寫成的《中饋錄》中說:「古之賢媛淑女,無有不嫻於中饋者,故女子宜練習于于歸之先也。」說古代的賢淑女子沒有不善於中饋的,強調女子在出嫁前就要以烹飪為必修課,為以後在夫家主持中饋作準備。這也一直是古代女性的閨教之一,晉代詩人左思的《嬌女詩》中說他的兩個天真爛漫的小女兒跑到廚房裡幫倒忙:「止為荼菽據,吹吁對鼎鑠。脂膩漫白袖,煙薰染阿錫。衣被皆重地,難與沉水碧。」可等她們再大一些,想不去幫忙都不行了,因為終有一天,她要面臨另一個陌生家庭的考驗呢,這是每個古代女子都要走過的路。《晉書》中曾記載了一個因廚藝而結緣的故事:安東將軍周浚有一次外出打獵,路上遇雨,於是到附近李家造訪。雨一直未停,人馬困頓,這家的小姐李絡秀於是帶著一個婢女,不聲不響地準備出幾十個人的飯菜,而且精美可口,讓周浚大為驚訝,後來因此向李家提親,但是周浚已經有了妻室,李家雖然在門第上比不上周家,也堅決不同意女兒做妾,反而是絡秀自己一定要嫁周浚,大約是二人在雨中已經一見鍾情了,家人只好同意了親事。李絡秀在家中不聲不響能做出數十人的豐盛筵席,固然與她的個人能力有關,也可見當時李家平日里對女兒廚藝的培養是很用心的。三日入廚下,洗手做羹湯。未諳姑食性,先譴小姑嘗。----王建,《新嫁娘》這位唐朝時的新娘子在出嫁前已經有過必要的中饋訓練,所以出嫁三天後便下了廚房,但又不知做好的飯菜究竟合不合婆婆的口味?她很聰明地先請小姑子嘗一嘗。以後,她就不僅僅是親自下廚,以表現自己持家的本事,還要處理好與家庭成員的人際關係,才能贏得日後在家人的尊敬和在家中的地位。我國古代的婚姻通常是一對從未見過面的青年男女第一次見面就要在一起生活。在以後的時間裡,在一晝一夜,一日三餐的瑣碎里,去相互認識對方,幸運的女子可以在這種瑣碎里積攢起愛情,自此後大可以如孟光一樣對丈夫「舉案齊眉」,再辛苦也覺得甘之如飴。而一味的付出仍得不到認同的女子,中饋依然是逃不開的責任。痛苦無依的賀雙卿,在病中掙扎著為家人做飯,給丈夫送飯稍晚些,還要被丈夫打罵,一番苦楚只好訴之於筆,寫下《孤鸞》:算一生凄楚也拼忍,便化粉成灰,嫁時先忖錦思花情,敢被爨煙熏盡。東風卻嫌遲緩,冷潮回,熱潮誰問?歸去將棉曬取,又晚炊將近。在歷代男性眼裡,女性主中饋更是天職,漢代張衡的《同聲歌》里擬一個女子的口氣寫「不才勉自竭、賤妾職所當。綢繆主中饋,奉禮助蒸嘗。」南北朝時顏之推《顏氏家訓·治家》有云:「婦主中饋,唯事酒食衣服之禮耳。」作為家訓,強調了主中饋是婦女在家庭內應擔起的職責。南宋時浙江浦東人鄭綺建立了一個不分家的家族,經過元代,到了明代中期依然全家族共同生活,家中管理規範如同公府一般,有「浙東第一家」的美譽。全家族的女子都要必須輪流當班主中饋,鄭氏家規《鄭氏家范》里規定:「諸婦主饋,十日一輪,年至六十者免之。新娶之婦,與假三月,三月之外,即當主饋。主饋之時,外則告於祠堂,內則會茶以聞於眾。託故不至者,罰其夫。膳堂所有鎖鑰及具器之類,主饋者次第交之。」這個龐大的共食家族,前後延綿240年之久,女性的中饋做了很大貢獻。古代社會許多家族都像鄭家這樣,鄭重其事地將中饋寫入治家訓條。明許相卿的《許雲貽謀》也寫有「主婦職在中饋,烹飪必親,米鹽必課,勿離灶前。」清曾國藩在給家人的家書中,談到這個問題更為透徹:吾家門第鼎盛,而居家規模禮節總求認真講求。歷觀古來世家久長者,男子須講求耕讀二事,婦女須講求紡績酒食二事。《斯平》之詩,言帝王居室之事,而女乾重在酒食是議。《家人》卦以二支為主,重在中饋。《內則》一篇,言酒食者居半。故吾屢教兒婦造女親主中饋,後輩視之若不要緊。此後還鄉屬家,婦女縱不能精於烹調,必須常至廚房,必須講求作酒作醯醯小菜換茶之類。爾等亦須留心於蒔蔬養魚,此一家興旺氣象,斷不可忽。曾國藩把家中女性中饋與家庭興旺聯繫到一起,在古代社會,這的確是很重要的問題,他信中引到的《周易·家人卦》:「六二:無攸遂,在中饋,貞吉。」說的是家中主婦要認真對待中饋,一個家才能呈現出祥和吉利的景象。原本一個興旺的家因為主婦的缺失也會顯得冷清敗落,唐段成式《酉陽雜俎》記載:江淮王生貼告示說自己會替人解夢。商人張瞻在此漂泊日久,非常想念家人,有回鄉的打算,有一天晚上夢見自己用石臼做飯,便去請教王生。王生告訴他,這夢是說他妻子死了:在石臼里做飯,是因為沒有鍋了。張瞻趕到家中,妻子果然已經去世,一個夢竟預示著夫妻間死別。即便到了現代社會,不幸失去女主人的家庭往往也被形容為「清鍋冷灶」。來源於:http://ciyu.wx6.org/show_e4b8ade9a688.aspx
推薦閱讀:

古詩出塞解釋
比肩劫財解釋
八字神煞速查解釋表
對四柱純陰的八字的解釋
大佛頂首楞嚴經解釋

TAG:解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