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二胎政策開放的第三年 新生人口數為何面臨雪崩?
GIF
小七在逛知乎的時候偶然看到這樣一篇文章——
於是翻了翻底下的文章和評論,發現褒貶不一,甚至有語言激烈者直言「李女士為什麼對於中國二胎開放恨之入骨,而對西方早幾十年就出台的生育獎勵制度避而不談?口口聲聲說中國要西化,為什麼不推動中國也搞西方的生育獎勵制度?」
且先不論究竟是誰又是否套用了所謂的「性解放和馬爾薩斯謬論」,李銀河的這篇文章正是對中國自上世紀以來爭議性始終不減的計劃生育政策的直觀討論。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最新數據:我國2017年出生人口數1723萬人,而去年出生人口1786萬,今年比去年少了63萬嬰兒。小七在查閱大量數據資料後,表示十分震驚,有人預測,2018年的新生人口數目大約低於1500萬。
而全面放開二胎政策後,新生兒的人口數卻不升反降。2013年到2015年,一胎孩子數量每年少7%,而2016還比2015多了一百萬,所以專家們前年預測2017一胎孩子至少900萬,再加上二胎的,也許會在1800萬~2000萬。結果大家發現,二胎增加不多,一胎數量直線下降。而二胎數目呢?2017年二孩人數為883萬,比2016年增加了162萬,但是按月來看,是上半年比下半年多。也就是說二胎出生數量已經見頂,以後可能會一個月比一個月少。
按數據來分析,人口上的老齡化趨勢似乎已成為定局,等過些年出生人口依然下降,但死亡人數預計突破2000萬,到那時中國人口便呈現負增長。
面對這樣的現象,有人提議全面開放三胎政策,但社會普遍不對此給予看好的態度。這是為什麼呢?
1
從90年代開始,中國的出生人數猛降,90年後的男女比例嚴重愈趨失調,同時年輕人的生育意願持續下降,十三五期間的初婚年齡不斷推遲。我們不難發現,近年來,由於養育成本高、托育服務短缺、房價高企,經濟壓力大增等原因90後中大約有5%的人選擇做「丁克」。
其實不僅僅是這些外在的客觀因素,年輕人生活態度的變化和女權意識的愈漸增強也是很多人選擇不生寶寶的重要原因。如今的「佛系青年們」希望為自己而活,他們認為孩子在很大程度上會成為自己的羈絆。同時,都市女性希望保持身材和年輕的狀態,生育帶來的身體失衡也需要很長的時間去恢復。
2
對於已經有一胎的媽媽們,「是否生育二胎」對她們來說也是個需要思考的難題。
「全面兩孩政策背景下配偶對職業女性的支持」調查發現:配偶支持水平與職業媽媽的期待還有差距; 經濟壓力和照料難題阻礙雙薪家庭的二孩意願;男性支持意識弱化、形式簡化,難以滿足二孩家庭需求;工作場所和生活社區的福利項目缺乏,難以支持員工/居民兼顧工作和育兒。」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法學院公共管理學系副教授、博士蔣萊
經研究,雙薪家庭總體二孩意願偏低,不過明確表達想要二孩的男性還是多於女性,對二孩持模糊態度的女性則多於男性。二孩出生後的照料問題,男性更傾向於雇請月嫂或育兒嫂照料,女性則傾向於本人或配偶的父母照料,此外還有比女性高5.3%的男性選擇「還沒想好」這個問題。
而男性支持意識弱化、形式簡化,同時難以滿足二孩家庭的需求。數據顯示——雖然爸爸們想要二孩,但是媽媽們才是要考慮生育二孩相關的一系列後續難題的群體。
3
對於職業女性來說,在傳統性別角色分工觀念的影響下,女性是家務勞動的主要承擔者,並擔負著生育與養育職責。不少人會擔心如果嬰幼兒主要由家庭提供照料,會給自己造成沉重負擔,阻礙其就業或事業發展。
根據以上現狀,我們不難發現不論是沒有孩子的年輕人還是有過一個寶寶的媽媽們,對於再次生育帶來的巨大壓力,都還保持在徘徊階段或直接表示拒絕。
類似的問題,其它國家正經歷或也曾經歷過。它們從男性分擔養育責任、推行家庭友好政策以及重視托幼保育等方面重點入手,從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英國政府實施了多項全國計劃來促進幼兒教育發展,規模較大的有早期發展合作計劃(EYDP)。
該計劃要求各個地方政府通過多種途徑和措施發展本地區的幼兒教育,明確提出要實行政府、志願組織以及私人一起開辦和經營學前教育機構的政策。
後來,英國政府又制定了規模龐大的「全國兒童保育戰略」(National Childcare Strategy),並將EYDP計劃擴充為早期發展和兒童保育合作計劃(EYDCP),要求各地方教育當局制定年度具體方案,通過多樣化合作途徑和措施大力發展幼兒教育。
日本還實行了「臨時保育」措施,為鐘點工的子女和生病無人照看的孩子提供臨時保育。此外,日本政府還倡導「兼顧工作與家庭的特別援助事業」,原則上在人口超過5萬的市、町、村設立「家庭支援中心」,採取此措施的地方政府可以獲得相關支持。
到這裡,我們便能明白為何那麼多人並不看好「三胎政策」。若要促進人口平衡發展,並不是靠政府一味地打開「生孩子」的大門,面對複雜的生育國情,各部門必須切實地做好生育理念的教育傳播。
隨著時間的推移,「計劃生育」政策也在不斷地變化著。正所謂「時間是最大的革新家」,那些貼在鄉村小屋牆壁上的宣傳標語正反映著一個又一個時代的更迭與發展。
素材圖片來自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1867的鯨整理編輯
> 七日談
編輯:貝弗利
聲明:圖片以及部分素材來源於網路,任何人轉載請聯繫我們,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最終解釋權歸本公眾號所有。
推薦閱讀:
※致新生家長的一封信
※新生命誕生及胎兒生長完整過程(圖)
※中戲北電新生代絕美校花[22P]
※人造卵子孕育新生命
※最全的新生寶寶常見病症的科學居家防治,一定要為寶寶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