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粉是麵包的根

 愛好烘焙烹飪的人家裡肯定模具多、原料多,若是做麵包,那粉就更多了,小麥粉加上其他穀物粉真是堆積如山,而今天的主角就是這「相傳」很難搞定的黑麥粉。

  今天這款麵包用的是黑麥麵粉(裸麥),它筋度低,且含有一種在加熱過程中消耗澱粉、破壞筋度的成分Dentosans(戊聚糖),處理不當甚至會在烘焙過程中「吃」掉澱粉!但這並不表示黑麥麵包不可嘗試,在東歐、北歐都有很悠久的黑麥麵包的製作傳統。黑麥本身有很強烈的香甜風味,口感濕潤、保鮮期長,又含有很多纖維和營養,是難得的健康美味。

  製作時不能把做小麥麵包的經驗照搬,必須「對症下藥」。黑麥占麵粉50%以上的必須用天然酵種,其酸性可抵消pentosans,保證組織均勻濕潤;若黑麥佔20%以下的,則對麵糰無太大影響,可照常用乾酵母製作;黑麥佔20%到50%之間時用天然酵種固然最好,但也可用乾酵母,再加一些酸性原料來模仿天然酵種的效果,常用到的有酸奶等。這裡介紹的40%黑麥麵包配方就別出心裁地用腌黃瓜汁作為液體,既保持酸度,又有蒔蘿等香料增加風味呢!

  腌黃瓜汁蒔蘿黑麥麵包

  用料:

  高粉(60%)300克、黑麥粉(40%)200克、新鮮蒔蘿(2%)(dill)10克切碎、腌黃瓜汁(pickle juica)(78%)390毫升、鹽(1.6%)8克、乾酵母(0.6%)3克

  做法:

  1 先把黑麥粉在200℃的烤箱內烤15分鐘至香氣溢出。放涼後,把除了鹽和酵母以外所有原料混合,揉成團,放置30-60分鐘。加入鹽和酵母揉至光滑,略有筋度。

  2 放入抹油容器,蓋保鮮膜,室溫發酵至體積膨脹50%左右,在22℃左右大概2小時。每30分鐘摺疊1次,一共3次,此時麵糰非常黏濕。

  3 案板撒粉或抹油,倒出麵糰,分2份,滾圓,放鬆,整形成祁有圓,注意繃緊表面張力時保留內部氣泡,光滑面向下放入撒粉的發酵籃進行第二次發酵。

  4 石板放入烤箱,下層還要放一個烤盤,用來裝水產生蒸汽。烤箱連石板和烤盤一起預熱到290℃,這個過程大概需要40分鐘到1小時,有熱容量大的石板在內,要預熱比較久才會到達預定溫度。

  5 二次發酵至手指按下慢慢彈回一部分,室溫22℃約需1小時。這個麵糰含大量黑麥,酵母含量少,比較緊密,故不會膨脹很多。將麵糰倒在烘焙紙上,割包。

  6 往烤箱內的烤盤裡澆一點沸水,關門。取麵糰,開門,連烘焙紙一起轉移石板上,烤盤內再澆一杯熱水,關門。烤溫降到220℃烤約10分鐘,降低到210℃繼續烤35分鐘左右,至深色。

  7 如果想要表面特別光亮,可以把20克黑麥粉與150克水混合,一邊攪拌,一邊加熱至沸騰,放涼後,在烘烤結束前15分鐘取出麵包,均勻抹在表面,然後放回烤箱,繼續烤15分鐘。

  現在是答疑時間

  Q:「筋度」二字在做法中反覆出現,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A:筋度是指小麥中的蛋白質被水激活後,形成筋度鏈,它像橡皮筋那樣可延展可收縮。在發酵和烘烤中,筋度鏈在拉長的同時也包裹住氣體,使麵包變大,組織蓬鬆有彈性,所以麵糰的筋度強弱決定了成品的體積和組織。把麵粉和水充分混合,筋度就開始形成。摺疊也可加強筋度,且不破壞麵糰內的氣泡。

  Q:割包僅僅是為了在麵包表面製造花紋嗎?

  A:割包也有實際作用。歐包在高溫烤箱內會急速膨脹,如果表面繃緊,內部的麵糰脹無可脹,就會在薄弱處衝破表面,造成難看的「裂痕」和「腫瘤」。適當割包可以把膨脹力引導到這些割痕,有效地控制成品形狀,這也是為什麼割包成功的標準是看割痕是否完全膨脹。

  Q:這款麵包中用到的腌黃瓜汁為何物?

  A:腌黃瓜是歐美常見小食,酸酸成成,多用來搭配油膩的漢堡。腌黃瓜吃完後腌汁通常就倒了,其實腌汁中有大量蒜末和蒔蘿,強烈的口感融入麵糰也不會消失,用來做麵包可謂兩全其美。


推薦閱讀:

如果媽媽要拿你的麵包拜神,你給還是不給?
奶油芝麻小餐包
縱使相逢應不識,還是會請你吃個肉桂卷
麵包·酒·咖啡
烘焙的實用意義,實用派烘焙

TAG:麵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