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刺活檢=打移動靶】北醫三院柳晨:如何實施穿刺活檢?穿刺會造成癌症轉移嗎?

穿刺活檢就像射擊打靶一樣,但不是固定的靶而是移動的靶。奧運會移動靶射擊項目的冠軍經常易主,就是因為打移動靶的變數非常大,肺穿刺活檢的難度就在這裡。

穿刺活檢是怎樣實施的

穿刺手術不像傳統開刀手術一樣可以直接看到人體內部的組織器官,而需要藉助影像學成像來代替我們的眼睛,指導我們完成手術。臨床上最常用的方法有超聲引導和CT引導下穿刺兩種方式。超聲引導更適合淺表淋巴結和腹部的一些器官如肝臟、腎臟等;骨頭、肺臟一般採取CT引導方式。以CT引導下肺部腫瘤穿刺活檢為例:我們會讓患者以一個舒適的體位,平靜地躺或趴在CT掃描床上,對病變區域進行局部CT掃描,確認腫瘤的位置後,設計穿刺到腫瘤的路徑和穿刺到腫瘤的哪一個部位。這個設計非常複雜,為確保在這個部位穿刺最有可能獲取腫瘤標本,並且保證患者安全舒適,我們要考慮很多細節問題。

穿刺過程是分步進行的。在進行每個步驟前,醫生都會告知患者接下來要做什麼、可能會有什麼不適的感受,取得患者配合之後再進行下一步的操作,這樣一步步穿刺進入腫瘤組織內部。當然,在穿刺時會打麻藥,患者不會感到很痛苦。

和肝臟、骨骼的穿刺活檢不同,我們認為肺是最複雜的穿刺活檢部位,其中有幾個難點:

第一,肺是一個因呼吸而不斷活動的器官,在呼吸的過程中肺組織是一起一伏的,腫瘤也隨之起伏,位置並不固定。實施穿刺活檢手術期間為了讓肺組織儘可能穩定,我們會讓患者短時間憋住氣。但患者在每次憋氣時很難保證吸入氣體的量完全一致,即使對沒有疾病的成年人來講也很難控制,這樣就會造成穿刺時的誤差。

第二,對於位處肺內深方的腫瘤,如果臨近心臟和大血管部位,由於心臟持續跳動,腫瘤也會在肺內有一個活動範圍,但CT只能掃描到其中某一個時刻的位置,醫生需要抓住它的活動規律進行準確穿刺。這是一個特別複雜的過程。

第三,肺部穿刺活檢過程中出現併發症的種類遠遠多於其它部位,受到併發症引起的不適感覺的刺激,患者的配合度可能會下降,穿刺操作也要及時、適時調整。

綜上所述:肺的穿刺活檢是在一定的動態規律下完成的,不像做骨穿刺一樣把骨頭固定在掃描床上就可以非常精準地完成。我們經常打一個比喻:穿刺活檢就像射擊打靶一樣,但肺不是固定的靶而是移動的靶。奧運會移動靶射擊項目的冠軍經常易主,就是因為打移動靶的變數非常大,肺穿刺活檢的難度就在這裡。

我們通過穿刺活檢取得肺腫瘤標本之後,將其送到病理科進行甄別和檢測,不同需求的患者檢測的項目不一樣,對後續治療的指導意義也不同。

穿刺會造成癌症的轉移嗎?

有很多患者不願意穿刺活檢,其實最擔心的一點就是穿刺後會發生癌症的轉移。在穿刺過程中會不會發生這種情況,應該如何避免?

這個誤區的形成實際上已經有很長時間了。很多老百姓有這樣一種觀點,認為腫瘤最好不要去動,一動就會生長得非常迅速,就會發生轉移。當然大家認為穿刺也是一種刺激,所以經常會有人說,做了穿刺一定會造成轉移。

首先我來解釋一下這個誤區,為什麼患者會把這兩件事情聯繫到一起?在二十年以前穿刺這項技術就存在於臨床當中,但那時的肺癌患者不像現在,會做一個PET-CT評估全身有沒有轉移。以前的臨床檢查做得並不很全面,可能只拿到一個普通CT片子就做了穿刺活檢,而這時候身體上可能已經發生了腫瘤的轉移,只是沒有表現出癥狀。那麼在做完穿刺活檢後的一段時間裡,轉移的腫瘤細胞在身體的其它部位繼續生長,並且表現出了癥狀,這時再做檢查才發現了腫瘤的轉移,由於這些部位在穿刺之前並沒有進行影像學檢查,患者自然而然認為是穿刺造成了腫瘤的轉移。如今醫學的發展已經對這種誤區做出了很好的解釋。

另外我們的穿刺針進入到瘤體里,再把標本取出來的過程中,大家認為避免不了「拔起蘿蔔帶出泥」的現象,這點可以從兩方面解釋讓大家安心。

第一,人體血液循環中本身有很多的腫瘤細胞,即使正常人也是一樣的,只不過腫瘤細胞會被人體的「清道夫」——免疫系統清除掉,並不表現為腫瘤。腫瘤患者通過穿刺針帶出來的腫瘤細胞非常非常少,遠遠達不到人體正常血液循環中的數量,所以造成轉移的幾率微乎其微。

第二,在最近的十年內,穿刺活檢的理念和所用的器械也在發展中做了改進。我們在穿刺取材的裝置外面加了一個保護裝置,真正取材的器械像我們的圓珠筆一樣,筆頭貼到腫瘤表面後,一按開關讓裡面的筆芯穿刺到腫瘤裡面,取材結束後「筆芯」會退回到圓珠筆的外殼中。這個外殼就是一個保護通道,不進入瘤體,這樣在穿刺針拔出的過程中,就避免了腫瘤細胞的外漏,對人體做了最大程度的保護。

基於這幾點,我認為從理論上,現在的穿刺技術、理念還有器械幾乎不會發生把腫瘤細胞帶到人體正常組織上,從而導致轉移的情況。當然即使帶出來很小的一部分腫瘤細胞也不足以造成轉移,這一點我覺得大家可以放心。

已經得了腫瘤的患者他的免疫系統不足以清除帶出的這些腫瘤細胞?

在做穿刺活檢之前我們會明確這個患者的癌症分期:如果是一個中晚期的患者,因為他本身已經發生了區域或者遠處的轉移,我們在做完穿刺活檢後,即使因為帶出少量癌細胞發生了轉移,也不會影響患者對於後期治療方式的選擇。

對於早期的患者就需要格外的小心,需要考慮穿刺活檢過程中可能會帶出一些癌細胞。這種情況下,我們會對穿刺針的通道做一些特殊處理,比如在其中注射一些可以殺死癌細胞的藥物,或者用射頻消融的方式,對所有的穿刺通道做熱消融,將腫瘤細胞殺死在通道當中。

如果有些地區技術達不到上述標準,穿刺的時候帶出一些腫瘤細胞到別的地方,並且沒有對這條通道進行清掃,那麼出現什麼癥狀的時候要考慮是腫瘤發生了轉移?

這時候有可能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患者可能沒有任何錶現,只是在複查CT的時候,發現在當時穿刺肺葉的通道中,出現一條像細線一樣的小顆粒、小結節,因為結節很小,所以不會引起患者的任何癥狀。

另外一種是有癥狀的表現。穿刺針馬上要拔出人體時,腫瘤細胞在患者的肌肉、皮膚下安營紮寨生長了起來,這時皮下會出現可以觸及的,像小淋巴結一樣硬硬的小疙瘩,早期通過觸摸可以發現。這時就要及時就醫了。

(文章摘自「好大夫在線」專家訪談)


推薦閱讀:

生命不易——淋巴瘤晚期治療記(18)
面對癌症,如果「放棄治療」,剩餘的時光應該如何安排?
常吃它,癌症不來找你
21位國際癌症專家歷時5年總結:最權威的食物防癌榜
細腰的人不易患癌症

TAG:癌症 | 實施 | 轉移 | 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