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一枚石頭

作者 | 畢競悅,神華研究院戰略研究人員

編輯 | 豆姑娘

坂本龍馬的「縱橫之策」無疑體現了東方智慧。縱橫之策如果只是為了滿足個人權欲,即使運用得再好,也不過是偽智慧。如果把這種策略運用於為國為民的大計,體現的則是真勇氣。

合縱連橫,簡稱縱橫,是中國戰國時期縱橫家所宣揚並推行的外交和軍事政策。縱橫之策作為一種手段既可以有利於世,也可能成為個別人滿足自己權欲的工具。日本近代轉型之時,坂本龍馬實際上就是使用了縱橫之策,雖然他個人未必有所意識。坂本龍馬的做法幫助日本順利實現了制度轉型,減少了流血傷亡。

坂本龍馬,被譽為日本近代改革的設計師。

背景

明治維新之前的日本危機重重。國內有天皇和幕府兩個核心,天皇徒有其名卻不擁有實權,幕府將軍實際上管理著日本。到了幕府末年,幕府的壓迫政策引起了各方的不滿。然而幕府在對外政策上確有開明之處,雖然幕府是被迫開國,但畢竟符合歷史潮流。然而幕府的舉措在當時的背景下難免被國人理解為賣國。隨著幕府的強權人物——大老井伊直弼被殺,幕府更加沒落,藉助法國人的勢力實行壓迫統治。幕府統治岌岌可危。當時日本有200多個藩國,每個藩國的統治者是大名,大名各自為政。當時尚無「日本人」的觀念,只有藩國的觀念,日本呈現一盤散沙的狀態。

幕府末年,日本出現了不同的派別,總體而言有幕府派和尊皇派。幕府派中有部分人是開國派。藩國受封於幕府,從道義上對幕府要忠誠,而各藩的尊皇派屬於反抗勢力,希望藉助天皇的名義統一日本,打破幕府的腐朽統治。尊皇派中大多持攘夷的態度,但也有人主張不要與外國人硬碰硬,應該學習外國的先進技術和文化。當時有的人比較激進,片面地主張排外。有些人只是出於義憤,就去暗殺主張開放的開明人士,毫無理性。有人魯莽地發動針對外國人的攻擊行為,結果招致西方人的報復,給國民帶來了更大的損失。其實這些派別也無所謂絕對的正確和錯誤,不同的作品對他們的態度也不同。但是對坂本龍馬的肯定卻基本是一致的。

在眾多的歷史人物中,日本人非常喜歡坂本龍馬。在日本人的心目中,坂本龍馬是一位永遠走在時代前面的英雄。圖為日本影視劇《 坂本龍馬傳》劇照。

坂本龍馬是日本明治維新時代的維新志士,原為土佐藩鄉士。面對當時日本的混亂局面,出於對國家民族命運的擔心,坂本龍馬認為首要的是讓日本人團結起來,不能搞「窩裡斗」。坂本龍馬是較早倡導「日本人」觀念的,他在介紹自己時開始改口稱自己為「日本人」。「日本人」體現了一種對於國家而不是藩國的身份認同。

促成薩摩與長州的結盟

和平、非暴力構成了坂本龍馬一生的主調。當時坂本龍馬的好友武市半平太組織了土佐勤王黨,採取暗殺等手段攘夷,坂本龍馬對此很是排斥。經過一番思想鬥爭,坂本龍馬打算以實際行動來踐行自己的「日本人」理念,他決定脫藩,去自己尋找日本轉型之路。脫藩在當時意味著放棄自己的一切身份、地位和家人,可見坂本龍馬的決心之大。

為了讓國人團結起來,坂本龍馬打算從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入手,先讓薩摩和長州團結起來,再不斷擴大團結的範圍。薩摩與長州是除幕府之外最具實力的兩個藩國。如果薩摩和長州兩強相爭,必然兩敗俱傷,給外國入侵以可乘之機。然而兩藩屬於不同陣營,恩怨由來已久。長州藩是激進的尊攘派,受朝廷倚重,但後來其在朝廷的地位被主張公武合體的薩摩藩取代,受到驅趕。長州藩打算劫持天皇,「挾天子以令諸侯」,來實現自己的理念。當長州藩衝到皇宮門口(御蛤門)時被薩摩藩擋住去路,長州藩於是朝薩摩藩所處的位置開炮,造成了炮轟天皇皇宮的後果,從而成為朝廷公敵。最後長州藩還是被薩摩藩打敗,屈辱地離開了京城。經歷失敗之後,長州藩痛定思痛,決定「師夷長技以制夷」,並且宣布脫離幕府統治。於是幕府舉兵征討長州,並讓薩摩藩做主力。薩摩藩的參謀西鄉隆盛意識到,如果長州被滅,幕府就會氣焰大漲,薩摩的勢力會被削弱;如果幕府失敗,難免不陷入諸侯爭霸的局面。鑒於此西鄉隆盛主張統一藩論。這讓坂本龍馬看到了促使兩個強藩結盟的契機。

明治維新前的日本形勢。

然而好事多磨。由於出現姦細,西鄉隆盛出於謹慎的考慮,沒有赴約締盟。本來長州與薩摩就有勢同水火,西鄉隆盛的出爾反爾使得長州藩非常惱火。但坂本龍馬並不放棄,他繼續從中斡旋。要想讓雙方順利締約,必須互惠,尤其是曾爽約的薩摩藩需要拿出誠意。長州藩起事和自衛都需要購買武器,但看好幕府的洋人不願賣給長州藩武器。而薩摩藩可以征討長州藩為名購買武器。坂本龍馬靈機一動,建議薩摩藩幫長州藩購買武器。坂本龍馬隨後開始遊說外國商人,對他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令他們看清日本未來的形勢,終於談成了買賣武器的生意。之後,坂本龍馬冒著生命危險,來到京都撮合兩家結盟,險些被幕府勢力所殺。最終,以坂本龍馬的人格擔保,在效忠天皇的名義下,薩摩與長州結盟了,倒幕的最大勢力也就此結成,「薩長」構成了後來明治新政府的主要勢力。

促成土佐和長州的聯盟

薩長結盟未能阻止幕府對長州的征討。為了保護結盟的成果,坂本龍馬早年學習海軍的技能派上了用場,他組織海軍支援長州,擊退了幕府軍。但武力討幕並非坂本龍馬的本願,他希望實現和平轉型,讓幕府主動還政於天皇。坂本龍馬的想法在薩摩和長州看來都無異於天方夜譚,幕府怎麼可能主動放棄權力呢?要想讓當權者做出讓步,必須擁有足夠的抗衡實力。

隨著長州與幕府開戰,戰爭日益逼近土佐藩。土佐藩大名山內容堂是一個非常會審時度勢的人,他清醒地意識到,幕府統治已是日薄西山,擔心土佐受幕府牽連而勞民傷財,於是讓參政後藤象二郎接觸薩摩和長州。這正和坂本龍馬之意,如果能拉土佐藩加入聯盟,那麼就有三個強藩結盟了,倒幕的力量足夠強大,足以迫使幕府主動交權。

後藤象二郎曾是幕府派,作為上士階層,他經常欺壓下士階層,還殺害了土佐藩的攘夷志士,而這些志士是坂本龍馬的兒時好友。但是為了大局,坂本龍馬放棄私人恩怨,坐下來與後藤象二郎談判。

這裡出現了一段插曲。幕府對土佐藩大名山內容堂有恩,因而土佐並不想一下子步子邁得太大,他們想先與坂本龍馬進行貿易合作,等待合適的時機再進行下一步。坂本龍馬接下的第一單貿易是駕駛伊呂波號運送貨物到大阪,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伊呂波號在途中被紀州藩的大型船隻撞沉。紀州藩是幕府御三家之一,地位尊貴。似乎脫藩浪人坂本龍馬只能認輸。這時坂本龍馬想起了國際法,他運用法律知識據理力爭,最後竟然讓紀州藩拿出了巨額賠償。坂本龍馬說服對方的理由是:日本要與國際接軌,不能成為野蠻國家。坂本龍馬成為日本活學活用國際法的第一人,這種對法律精神、現代規則的重視對於日本日後的發展意義重大。

在坂本龍馬的聯絡下,土佐藩代表與薩摩藩代表坐在了一起,雙方同意共進退,勸幕府奉還大政,如果幕府不答應,就武力討幕。

「船中八策」與大政奉還

在與後藤象二郎暢談的過程中,坂本龍馬開始憧憬幕府推翻之後日本的建設問題。坂本龍馬把自己多年來從各方學到的知識進行歸納總結,提出了著名的「船中八策」,因為是在船上提出的,共有八條設想,因而得名。

「船中八策」的大體內容是:

(1)建立單一制國家,天下政權還於朝廷,政令應當出於朝廷,去除藩鎮的權力;

(2)建立議會制度,設上下議政局,置議員以參萬機,展公議以決萬機;(3)廢除公武制度,四民平等,廣招有志之士任官;

(4)修改不平等條約,實現主權平等,與外國交際,廣采公議;

(5)折衷古來之律令,新撰永恆之大典,即制定憲法、修訂法律;

(6)擴張海軍,控制海權;

(7)置親兵,使之守衛帝都,實際上強調建立現代軍隊,軍隊對國家、而不是對幕府和各藩負責;

(8)主張關稅、貨幣政策的自主權。

「船中八策」絲毫沒有談及對幕府的處罰,體現了一種妥協的精神。「船中八策」雖然是即興之作,但可以說是日本的《獨立宣言》,致力於建設一個獨立統一的新日本。

兩個核心造成了國家的混亂,而大政奉還有利於實現日本國內的和平與穩定,走向近代民族國家。大政奉還將意味著幕府制度以及其背後的領主-家臣制、武士制度的結束。那麼新國家將是什麼樣子的呢?坂本龍馬僅將天皇作為大政奉還的手段,他認為治理國家的權力不在於天皇,而在於人。坂本龍馬所構想的國家並不將天皇絕對化,而是想建立一個擁有上下兩院構成的議會、國家的權力來源於每個國民的近代立憲制國家。在小冊子《藩論》中,坂本龍馬論述了在當時日本實現人民主權的途徑:第一,藩主和藩士在「新契約」的基礎上建立新的主從關係;第二,破除原來的身份制度,重視個人的能力;第三,在建立了新的社會氛圍的提前下,通過普選、再選、決選一次次反覆選舉克服初次選舉中存在的失誤,最終選出能夠代表人民意願的人來代表人民行使權力。

土佐藩大名山內容堂看到「船中八策」後,決定上書給幕府將軍德川慶喜,促使其主動交權,以實現「無血革命」,避免發生內戰。「船中八策」沒有提對幕府的懲罰,只是提議建立有限的君主制,日後一旦建立議院,在當時的背景下,幕府仍會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如果死扛到底,對幕府也沒有什麼好處,想當年荷蘭大議長德·維特始終不願還政於執政威廉,使得國內充滿權斗,結果自己落了個被民眾分屍的下場。因而德川慶喜以勇氣和智慧順勢而為,於1867年10月24日舉行了大政奉還的儀式,天皇頒布《王政復古令》,廢除幕府,日本進入明治新政府時代。大政奉還可以說是日本的「光榮革命」。

大政奉還之後,坂本龍馬在「船中八策」的基礎上,擬定了更為完善的「新政府綱領八策」,並把它送給各藩要人,請他們到京都召開「制憲會議」。坂本龍馬還提出了新的政治機構的領導人名單,但是沒有列上自己的名字,體現了一片公心。

大政奉還後,日本在「船中八策」和「新政府綱領八策」的基礎上完成了新政府的組織綱領,順利地建立起君主立憲制,這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結果。首先,日本的維新派多是像坂本龍馬這樣的下級武士,如果日本實行絕對君主制,這些人顯然瞎忙活了,廢除等級制才能順應民心。其次,如果日本實行封建君主制,那麼倒幕的各藩也等於瞎忙活了。最後,日本有長久的「虛君」傳統,如果天皇一下子走向君主專制,那麼顯然阻力太大,不如藉助民主的力量制衡藩邦的既有力量。

挾天皇以倒幕。

出身平凡的坂本龍馬改變了日本的歷史。然而坂本龍馬的做法動了許多人的乳酪,他未能看到明治維新的成效就被暗殺了。之後,幕府還是與朝廷開戰了,不過既然還政大局已定,幕府絕不可能再重新掌權了,其失勢成為必然,就像中國的清帝退位了就不可能再成功復辟一樣。坂本龍馬的策略無疑體現了東方智慧。縱橫之策如果只是為了滿足個人權欲,即使運用得再好,也不過是偽智慧。如果把這種策略運用於為國為民的大計,體現的則是真勇氣。弔詭的是,和平換來的明治維新使得日本逐步強大,同時日本也在逐漸走向軍國主義,引發了更大的戰爭,這是後話了。(完)

(本篇文章版權歸屬本賬號,轉載、合作請留言。編輯:豆姑娘。)

作者介紹

畢競悅,現為神華集團研究院戰略研究人員,上海交通大學法學院憲法與國家治理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有多年智庫工作經歷,曾任《改革內參》執行主編、華中科技大學普通法研究所研究員。主要學術興趣為能源與環境政策、公法與規制。

推薦閱讀:

這塊石頭剛打撈出來就被搶著買走了,石農卻再也沒有醒來
《奇怪的大石頭》一課課堂實錄
把這些石頭都收藏齊,您就賺大了~
小故事:石頭與小溪
黃龍玉石頭價漲至每克幾萬 真正的藏家都不收

TAG:石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