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調兵遣將的玄機(發展期,連載二)
07-04
[圖] 評論/瀏覽(521/209571)發表時間:2007年9月3日 19時55分 | ||||
[%repeat_0 match="/data/option"%] [%_repeat_0%]
|
||||
本篇是繼續上一篇《水滸調兵遣將玄機(創業期,連載一)》 第二階段,從宋江上山到晁蓋死去,我們稱之為梁山的發展期 1、第一戰,打無為軍 白龍廟小聚義時,其時有29人。梁山上去劫法場的,有17人,分別是晁蓋、花榮、黃信、呂方、郭盛、燕順、劉唐、杜遷、宋萬、朱貴、王矮虎、鄭天壽、石勇、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白勝。江州派的,有9人,分別是李俊、張順、張橫、童威、童猛、穆弘、穆春、薛永、李立。再加上宋江、戴宗、李逵3人。後又加了侯健一人,共是30人。 宋江派兵時,兵力分配如下: 江面巡邏:李俊、張順 偵察小分隊:侯健、薛永、白勝 潛伏:石勇、杜遷 後勤:朱貴、宋萬 先鋒:童猛 第一船(旗艦):晁蓋、宋江、花榮、童威(船長) 第二船:燕順、王矮虎、鄭天壽、張橫(船長) 第三船:戴宗、劉唐、黃信、阮小二(船長)。 第四船:呂方、郭盛、李立、阮小五(船長)。 第五船:穆弘、穆春、李逵、阮小七(船長)。 戰績:大獲全勝。 分析:1、此時宋江儼然是眾頭領之主;2、此時,晁派與宋派將領,仍然親密無間。可以看到,兩派都是混著坐船的,沒有明顯的分界;3、預先派出江面巡邏,最後捉住黃文炳的,是宋江在揭陽鎮認識的兩位水軍牛人。此時不派三阮也是正常的,畢竟不熟悉地形。但是如果知道是最後是這兩個捉住黃文炳的話,宋江有將功勞往自家兄弟攬的嫌疑。4、地位高的還是地位高,如晁蓋、宋江、花榮同坐一船,而前去偵察、潛伏的,都是排名較後的頭領。 2、第二戰:分兵回梁山 總兵力:仍是上述30人。 通訊員:朱貴、宋萬 頭一起:晁蓋、宋江、花榮、戴宗、李逵 第二起:劉唐、杜遷、石勇、薛永、侯健 第三起:李俊、李立、呂方、郭盛、童威、童猛 第四起:黃信、張順、張橫、阮家三弟兄 第五起:燕順、王矮虎、穆弘、穆春、鄭天壽、白勝。 分析: 朱貴和宋萬看來地位實在是太低,是個供人差使的命,前者打無為軍,沒有上場立功的份,此番又只能做通訊員回去梁山報信。 頭一起中,就是晁蓋一人和宋江及宋派嫡系。此時宋江的實力明顯超過晁蓋,但晁蓋應該不會太有感覺。後四起,晁派與宋派將領混編行軍。 如果此時晁蓋對宋江的咄咄逼人之勢還不是很有感覺的話,在回家的路上發生的一件事情,必然導致晁蓋心裡不爽。 那便是行軍至黃門山,歐鵬、蔣敬、馬麟、陶宗旺四人劫道時,晁蓋如臨大敵,「晁蓋、戴宗,各執朴刀」,可是宋江一通姓名,對方立馬說,「俺弟兄四個,只聞山東及時雨宋公明大名,想殺也不能夠見面……」。只聞山東及時雨啊,不知此時的帶頭大哥晁蓋聽見此句,有何感想?! 及到梁山上,宋江假惺惺地讓晁蓋坐了第一把金交椅之後,自己坐了第二把金交椅。吳用,公孫勝分列三四。 此時又有意思了,晁蓋還沒有發話,宋江發話了,吩咐大家,老人坐左邊,新人坐右邊。 左邊,林沖、劉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杜遷、宋萬、朱貴、白勝,共9人,都是梁山元老及奪生辰綱的晁派親信,而右邊呢?足足坐了花榮、秦明、黃信、戴宗、李逵、李俊、穆弘、張橫、張順、燕順、呂方、郭盛、蕭讓、王矮虎、薛永、金大堅、穆春、李立、歐鵬、蔣敬、童威、童猛、馬麟、石勇、侯健、鄭天壽、陶宗旺,共27人。加上晁蓋等,共40人。 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情。要知道,花榮、秦明、黃信等,是早於宋江上梁山的,此時,將他們作「新頭領」,放在坐右邊,這不是明擺著和晁蓋過不去嗎?再者,左邊是9人,右邊剛才是左邊的3倍,27人,坐著彆扭不彆扭啊?? 看看這圖,是不是覺得很搞笑? 我這張圖畫得還算給點面子,要是27人一路順溜排下來,不知是什麼樣子?? |
推薦閱讀:
※《易經》的存在與發展具有非凡的意義(第2部分)
※2008回顧與2009展望:盈利增速放緩 中國銀行業多元化發展提速_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張寶通:新時代大關中發展的方向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於建議糾正山東省交通運輸廳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有關行為的函
※兩宋墨花墨禽的發展
TAG: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