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之中臟腑經脈均有特定的三陰三陽名稱

人身之中臟腑經脈均有特定的三陰三陽名稱。 如《靈樞·經脈》中提及「肺手太陰之脈」「大腸手陽 明之脈」「胃足陽明之脈」「脾足太陰之脈」等有關 手足十二經脈及相關臟腑之名,均直接以三陰三陽 之名,即太陰、少陰、厥陰、太陽、陽明、少陽冠之。 但是,在《黃帝內經》(以下簡稱《內經》)中,並無任 何篇章直接論及是依據什麼方法將不同的臟腑經脈 與三陰三陽聯繫起來,後世醫家亦未能就此有清晰 的補充。問題的提出1. 三陰三陽,氣有多少 三陰三陽之名是依據 《素問·至真要大論》所云「氣有多少異用」之原理 而來的。按陰陽氣由少而多排列,分別為厥陰(一 陰)、少陰(二陰)與太陰(三陰),及少陽(一陽)、 陽明(二陽)與太陽(三陽)。故《素問·天元紀大論》 云:「陰陽之氣,各有多少,故曰三陰三陽」。若以此 為標準來認識臟腑經脈之三陰三陽,則具有特定名 稱之臟腑及經脈應該能反映出其陰陽氣有多少不 同。譬如,肺手太陰之脈,應該是肺及其經脈之陰氣 最多,其餘依此類推。但實際上,在認識臟腑經脈之 陰陽氣時,並不能如此簡單地將其與所相關的三陰 三陽對等起來。《素問·血氣形志篇》又指出:「夫人之常數,太 陽常多血少氣,少陽常少血多氣,陽明常多氣多血; 少陰常少血多氣,厥陰常多血少氣,太陰常多氣少 血。此天之常數也」。若以此而言,則人身之三陰三 陽又不以陰陽氣之多少分,而是以氣血多少分。若將 氣血分陰陽,氣為陽而血為陰。再將「氣為陽」與「血 為陰」作一關聯,則會出現另一種狀態。即:太陽常 多血少氣,則太陽常多陰少陽;少陽常少血多氣,則 少陽常少陰多陽……如此一來,與上述三陰三陽所反 映之陰陽氣多少更加不一致。清朝醫家周學海在其《讀醫隨筆》中曾就《三 陰三陽名義》作專門論述,提出「三陰三陽者,天之 六氣也,而人身之血氣應焉。然血氣之行於身也,周 流而無定,而三陰三陽之在身也,有一定之部份…… 人身三陰三陽之名,因部位之分列而定名,非有血氣 之殊性以取義也」 [1] 。特彆強調「經絡之三陰三陽, 以其所行部位分表裡言之也;臟腑之陰陽,以其臟 腑之本氣剛柔清濁言之也」 [1] 。迄今為止,有關三陰 三陽之命名基本上都是從經脈所行之部位為認識的 切入點。2. 經脈名稱與循行位置 《中醫基礎理論》 教材在介紹十二經脈時會根據十二經脈在四肢的 循行部位,指出「分布於四肢內側面的經脈,屬陰 經;分布於四肢外側面的經脈,屬陽經」 [2] 。內側分 三陰,外側分三陽,則太陰、陽明在前緣;少陰、太 陽在後緣;厥陰、少陽在中央。當經脈之三陰三陽 確定之後,與經脈相關的臟腑就自然而然地隨之而 有同名。但教材卻沒有說明為什麼經脈會有如此的 循行分布。若果真依經脈所在位置而分三陽三陰, 則三陽之序為陽明(二陽)、少陽(一陽)與太陽(三 陽),而三陰之序則為太陰(三陰)、厥陰(一陰)與 少陰(二陰)。如此,則顯而易見與三陽三陰所代表 之「陰陽之氣,各有多少」之序並不相符。現代的一些研究曾試圖從陰陽氣之多少來解釋 手足三陰三陽經脈的這種分布特點,如趙喜新等 [3] 提出首先根據五臟六腑所處部位確定其陰陽氣之多 少,然後將之與相關的經脈相聯繫而確定經脈三陰 三陽之名;葉慶蓮 [4] 則認為先定下人身結構之三陰三 陽名稱,再結合陰陽氣之多少,根據經脈所在部位及陰 陽氣多少而命名經脈三陰三陽;朱小俊 [5] 則認為經脈 在四肢前、中、後的分布是遵照陰陽平衡之規律而形成 的。但無論那一種認識,都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在 陰陽氣多少與三陽命名上,都認為「陽明」之陽氣最 盛,為三陽;「太陽」次之,為二陽;「少陽」則最少, 而為一陽。這與《內經》中有關太陽為三陽、陽明為 二陽之認識是完全不同的。例如《素問·陰陽類論》 中直接有「所謂三陽者,太陽為經」、「 所謂二陽者, 陽明也」以及「一陽者,少陽也」之提法。所以,建立 在以陽明為三陽、太陽為二陽基礎上的分析,其前提 必須是先修正太陽與陽明之屬性,這與《內經》是不 相符合的。臟腑經脈之三陰三陽命名到底是隨意而無特定 意義?抑或刻意而有其特殊意義?始終是中醫學在 理論層面需要解決的一個大問題。如果不能在理論 上說明臟腑經脈之三陰三陽命名的原理,就會導致 如周學海所說的「十二經之三陰三陽之為借名矣」 [1] 的結論,即十二經脈不過是借三陰三陽之名而實際 上與三陰三陽無關。從這一結論再推下去,則臟腑經 脈亦不過是借陰陽之名而已。如果處於人身功能系 統中心的臟腑經脈都只是借陰陽之名,那麼,整個中 醫學中陰陽這一最核心的概念恐怕就沒有意義了。所 以說,這是中醫學在理論層面需要解決的一個大問 題。而對於這麼大的一個學術問題,竟然甚少有專門 的研究報告,不能不說是很大的遺憾。天地陰陽與臟腑之相應關係《靈樞·海論》指出:「夫十二經脈者,內屬於腑 臟,外絡於肢節」。在《靈樞·經脈》中論及手足十二 經脈之循行時,最後必定要將其「屬」於某一特定 的臟腑,譬如「肺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下絡大腸, 還循胃口,上膈屬肺」。由於臟腑是經脈之根本,因 此,要思考臟腑經脈是如何與三陰三陽發生特定關 系這一問題,就必須先回到天地陰陽與臟腑的關係 上來。1. 五臟應四時、五行 《素問·寶命全形論》 謂:「人生於地,懸命於天」,指出了應該將生命置於 整個自然之中來認識其現象與過程。當將生命置於 自然之中時,就會發現人之陰陽是本於天地之陰陽 這一根本特徵。所以,不僅是「人生有形,不離陰陽」 (《素問·寶命全形論》),更重要的是「自古通天者, 生之本,本於陰陽」(《素問·生氣通天論》)。既然天地陰陽是人體生命之本,認識以臟腑為 中心的人體生命時就必然會將天地之陰陽與臟腑相 應。一年之中,天有四時陰陽之變,人身之氣與之相 通,故《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在論述四時陰陽為萬 物之根本時,根據春、夏、秋、冬之陰陽升降將肝、 心、肺、腎分別與之相應,而此四臟則分別有少陽、 太陽、太陰及少陰之名。人身有五臟,四時只與四臟 相應,必有所缺。要解決人身只有四臟與天之陰陽變 化相應的問題,還應該將人與地之陰陽變化相應起 來。地之陰陽變化在五方,即東、南、西、北、中。五 方之應,實則在於五行。故《素問·六節藏象論》在論 藏象時除了言心(太陽)通於夏氣、肝(少陽)通於春 氣、肺(太陰)通於秋氣、腎(少陰)通於冬氣之外, 又增加了脾胃等(至陰之類)而通於土氣。「此至陰之類,通於土氣」一句非常有深意。此 句在體例上與前四臟之象不同,前四臟(心、肺、腎、 肝)之象皆與四時之氣通,而「至陰之類」則「通於土 氣」。土乃五行之一,此句的重要性在於將臟腑與五 行直接聯繫起來。如此,則形成了「陰陽-四時-五行- 臟腑」這一在《內經》中,亦是在中醫學中最核心的 理論支柱。見圖1。

圖1 陰陽-四時-五行-臟腑圖2. 陰陽化六氣,六氣化五行 人居天地之間, 稟天地之氣而生,人身之氣必與天地之陰陽相應,故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黃帝有「余聞上古聖人, 論理人形,列別藏府,端絡經脈,會通六合,各從其 經。氣穴所發,各有處名。溪谷屬骨,皆有所起。分部 逆從,各有條理。四時陰陽,盡有經紀。外內之應,皆 有表裡。其信然乎」之問,而岐伯則以「五行十三屬」 答之,以盡天人相應之理。譬如,通過「東方生風, 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而將臟腑與四方、五行、六 氣直接聯繫起來。《道德經》謂:「道生一,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萬物」,則「道生萬物」而萬物皆歸於 「道」。一陰一陽之謂道,只有將有形之人體與天地 之陰陽相應,才能從陰陽層面來深刻認識人體之生 命。正如《靈樞·刺節真邪》所說:「與天地相應,與 四時相副,人蔘天地,故可為解」。天之陰陽,化為六氣;地之陰陽,化為五行,故 《素問·天元紀大論》曰:「寒暑燥濕風火,天之陰 陽也,三陰三陽上奉之。木火土金水,地之陰陽也, 生長化收藏下應之」。天之三陰三陽所化之氣,即 《素問·天元紀大論》所云:「厥陰之上,風氣主之。 少陰之上,熱氣主之。太陰之上,濕氣主之。少陽之 上,相火主之。陽明之上,燥氣主之。太陽之上,寒 氣主之」。而在天之六氣則進而化為在地之五行,即 《素問·天元紀大論》所謂:「在天為風,在地為木; 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天為 燥,在地為金;在天為寒,在地為水。故在天為氣,在 地成形。形氣相感而化生萬物矣」。《素問·陰陽應 象大論》則以「風生木」「熱生火」「濕生土」「燥生 金」「寒生水」稱之。正因為天地陰陽之氣相感,於 是在《素問·至真要大論》中有「風木」「火熱」「土 濕」「金燥」及「寒水」之名,而後世醫家則直接以厥 陰風木、少陰君火、太陰濕土、少陽相火、陽明燥金、 太陽寒水稱之。在《素問·五運行大論》中,當黃帝有 「寒暑燥濕風火,在人合之奈何」之問時,岐伯仍以 「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之答而將臟 腑與五行、六氣直接聯繫起來,實際上已經將天地之 陰陽屬性直接賦予人之五臟六腑。見圖2。

圖2 三陰三陽化生六氣五行圖3. 臟腑分屬陰陽,相合而為表裡 在進一步討 論人體之五臟六腑是如何體現天地之陰陽屬性之 前,先回到臟腑的一般關係上來。若以陰陽而言人 身之臟腑,則「肝心脾肺腎五藏皆為陰,膽胃大腸小 腸膀胱三焦六府皆為陽」(《素問·金匱真言論》)。 這種「藏者為陰,府者為陽」的認識不僅以陰陽分臟 腑之屬性,更重要的是以此為基礎而將臟腑形成了 陰陽相配之表裡關係,又稱為「相合」關係,即《靈 樞·本輸》及《靈樞·本臟》所言之「肺合大腸」「心合 小腸」「肝合膽」「脾合胃」及「腎合膀胱」。除此之 外,還有心包與三焦。由於心包只是代心受邪,所以 附屬於心而不在五臟六腑之列。而三焦為「決瀆之 官,水道出焉,是孤之府」,所以屬膀胱而與腎相合, 即《本臟》所言「腎合三焦膀胱」。這種以陰陽為基礎的 臟腑相合關係,雖然未涉及陰陽氣之多少,但對於認識 三陽三陰是如何與臟腑發生關係則是至關重要的。 4. 三陰三陽各有表裡關係 當我們認識到天之 三陰三陽化為地之木火土金水時,就已經看到與六 氣、五行相應之臟腑應該具備三陰三陽之特點,但只 是部分臟腑所具備的三陰三陽特點,如風木為肝屬 厥陰,君火為心屬少陰,濕土為脾屬太陰,相火為三 焦屬少陽,燥金為大腸屬陽明,寒水為膀胱屬太陽。 見圖3。在此情況下,有2個顯而易見的問題尚須解 決。其一,如何認識尚未提及的其它臟腑之三陰三陽 特點?其二,如何進一步建立以三陰三陽為基礎的臟 腑對應關係?從陰陽互根而言,三陰三陽之間必然要有清晰的 對應關係,否則就不能保持陰陽在不停消長過程中的 平和狀態。《素問·六微旨大論》通過「標、本、中見」 清楚地表達了三陰三陽之間的對應關係,即「少陽之 上,火氣治之,中見厥陰。陽明之上,燥氣治之,中見太 陰。太陽之上,寒氣治之,中見少陰。厥陰之上,風氣 治之,中見少陽。少陰之上,熱氣治之,中見太陽。太 陰之上,濕氣治之,中見陽明」。正是因為三陰三陽所 化之六氣俱有「中見」之氣,才能保持天地陰陽消長 而萬物生化不息,如張景岳所註:「言三陰三陽各有表 里,其氣相通,故各有互根之中氣也」 [6] 。

圖3 三陰三陽-六氣-五行-臟腑相關圖(一)臟腑應陰陽,經脈屬臟腑天地間三陰三陽之氣所存在的陰陽互根關係必 然會體現在人身上,而以臟腑為核心的生命活動亦 必然會自然而然地反映出這種關係。如果以五行歸 屬為基礎而將互為表裡的臟腑相合關係與互為表裡 的三陰三陽進行整合,則所有臟腑之三陰三陽屬性 就會一目了然。譬如厥陰之上,中見少陽,則厥陰與 少陽為表裡,而風木為肝,肝與膽為表裡,則肝為厥 陰與膽為少陽。其餘皆以此類推。顯而易見,三陰三 陽之表裡關係與臟腑之表裡關係是一致的,並因此 而得到了統一。由此可見,三陰三陽之應於人身,首先 是與臟腑相應。見圖4。

圖4 三陰三陽-六氣-五行-臟腑相關圖(二)由於十二經脈內屬於腑臟,外絡於肢節,所以當 建立起臟腑所具有的三陰三陽屬性之後,則屬於臟 腑之十二經脈亦必隨所屬之臟腑而具相應的三陰三 陽之名。十二經脈有手、足經之分,故應於人身之三 陰三陽亦有手、足之分,而各自形成其表裡關係,即 《素問·血氣形志篇》所云:「足太陽與少陰為表裡, 少陽與厥陰為表裡,陽明與太陰為表裡,是為足陰陽 也。手太陽與少陰為表裡,少陽與心主為表裡,陽明 與太陰為表裡,是為手之陰陽也」。見圖5。《靈樞·本藏》云:「經脈者,所以行血氣而營 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通過經脈與臟腑間的 聯繫而使陰陽氣可以周流於全身,手足相連而如環 無端。《靈樞·逆順肥瘦》所謂:「手之三陰,從藏走 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 之三陰,從足走腹」,只是對經氣流行的一般性描 述,而《靈樞·經脈》則通過對十二經脈循行部位的 詳細描述而展現了十二經脈之間首尾相貫及臟腑經 脈之間通過經脈絡屬所構成的完整的陰陽表裡關 系。正是因為先有臟腑與天地三陰三陽之相應,而 後與臟腑相屬之經脈乃有其三陰三陽之名,所以在 《靈樞·經脈》中有關十二經脈之名皆以臟腑為始, 三陰三陽隨之,最後方具經脈之名,即「肺-手太陰- 脈」「大腸-手陽明-脈」之例。後世將此改為「手太 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等,則失去了經脈命名之 本義。

圖5 三陰三陽-臟腑-經脈表裡相配圖三陰三陽,分則為三,合則為一 一陰一陽之謂道,道生萬物,則萬物盡從陰陽之 變。故若以數分陰陽,則「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 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然其要 一也」(《素問·陰陽離合論》)。當將天地之陰陽一 分為三而只有三陰三陽之數時,《陰陽離合論》中黃 帝就又有了「三陰三陽,不應陰陽,其故何也」之問。 這個問題的提出,主要針對十二經脈已具三陰 三陽的名稱之後而在其循行路線上所呈現出來的不 同部位。「聖人南面而立,前曰廣明,後曰太沖。太沖 之地,名曰少陰。少陰之上,名曰太陽……中身而上, 名曰廣明。廣明之下,名曰太陰。太陰之前,名曰陽 明……厥陰之表,名曰少陽」。這段文字通常被認為 是以經脈之循行部位而確立經脈三陰三陽之名的依 據。但事實上,這段文字只是陳述了經脈循行於體表 的一般部位特點。從各經脈之分布而言,似乎具不同 三陰三陽之名的經脈有其特定的循行路線。但如果 經脈之不同循行路線確實是因為其所具三陰三陽之 名不同,那麼,一、二、三之間的區分就應該十分明 顯了。而如果陰陽之一、二、三之間確有明顯的區分, 那麼就會出現黃帝所擔心的「三陰三陽,不應陰陽」 的局面。該篇以《陰陽離合》為名,就是為了探討陰陽似 離而實合的狀態。從經脈之分布看,三陰三陽似乎處 在分離的狀態。但經脈之根屬於臟腑,臟腑之氣應 於天地之陰陽,而通過經脈與臟腑間的聯繫則可以 使陰陽之氣周流於全身,使五臟六腑之間相使而不 相失。故曰:「三陽之離合也,太陽為開,陽明為合, 少陽為樞。三經者,不得相失也……三陰之離合也, 太陰為開,厥陰為合,少陰為樞。三經者,不得相失 也」。五臟六腑、十二經脈,其分雖為三陰三陽,其合 實則為一。三陰、三陽不能截然分離,各因其「樞」而 使「開」「合」相連。而三陰三陽之間,則「外者為陽, 內者為陰」,看似陰陽相離而亦實不可分,故全篇以 「陰陽 ,積傳為一周,氣里形表而為相成也」作 總結,與《陰陽離合》之篇名相應。結論《素問·生氣通天論》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 本,本於陰陽……五臟十二節,皆通乎天氣。其生五, 其氣三」。天有三陰三陽,則有風、寒、暑、濕、燥、 火六氣之化而為一年六節之本;地有三陰三陽,則有 木、火、土、金、水五行之運而成萬物制衡之理;人 稟天地三陰三陽之氣,則有五臟六腑之用及十二經 脈表裡陰陽之相使相成。故人身之臟腑經脈,不得 不有三陰三陽之名。其名之由來,先因於臟腑之應 於陰陽、四時、六氣與五行,而後經脈隨其內屬之臟 腑而各得其三陰三陽之名。陰陽雖分為三,其要總歸 為一。臟腑、經脈雖各具三陰三陽之名,但是不能只 因其數之多少而論其陰陽氣之多少。若欲論臟腑陰 陽之氣,不僅當從三陰三陽求之,亦須從臟腑之本 氣求之,故《內經》有「六節藏象」之論。至於經脈, 並非以所行之部而定其三陰三陽之名,更不得因其 名而定其陰陽氣之多少。論及於此,因思《傷寒雜病 論》原序中所云「夫天布五行,以運萬類。人稟五常, 以有五臟。經絡府俞,陰陽會通。玄冥幽微,變化難 極」數語,不得不嘆為觀止!參 考 文 獻[1] 清·周學海.中國醫學大成·讀醫隨筆.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 版社,1990:147-148[2] 孫廣仁.中醫基礎理論.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2:130[3] 趙喜新,王雪霞,趙昭,等.從量化陰陽的角度看十二經脈的命名. 中國針灸,2009,29(3):227-230[4] 葉慶蓮.陰陽理論與《內經》十二經脈命名初探.河南中醫, 2007,27(3):14-16[5] 朱小俊.淺談十二經脈的命名.黑龍江中醫藥,2005(3):43-44[6] 明·張介賓.類經.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65:824
推薦閱讀:

名稱用字的筆畫取數法則
好聽的宮殿名稱 亭台樓閣
【銀】的種類及名稱您知多少?
《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相關的術語及名稱
漲姿勢 | 你有所不知的五種面料名稱

TAG:經脈 | 名稱 | 三陽 | 三陰三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