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育的父母

  家庭是社會的最基本的單位,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庭教育伴隨孩子一生。孩子就是一張白紙,家庭的環境就像一個隱形的模子,在不斷地塑造著孩子的未來性格和品性,孩子未來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和家庭教育有千絲萬縷的關係。父母作為孩子最直接的教育者,父母對孩子的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孩子作為受教的主體,雖然部分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但其本身的出生都具有唯一性,生而平等、潛力驚人。其未來的社會地位的高低、平等與否,心智的優劣,成就的好壞與父母的教育、家庭環境有著非常重要的關係。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古語云:養不教,父之過,父母責無旁貸!著名的德國教育家福祿培爾曾說:「國家的命運與其說掌握在執政者手裡,不如說是掌握在父母手中」。這從本源上說明了家長家庭教育的關鍵性!同時也說明父母教育的不僅僅是孩子,而是一個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因此,正確的家庭教育對孩子來說至關重要。可以這麼說,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育的父母!

  在北歐一些發達國家,大約70%的家長經過專業的家庭教育培訓,家庭教育指導已深入到每個家庭。而在我國,根據國家教育科學研究機構一項調查表明:70%以上的家長承認自己不懂家庭教育;絕大多數為人父母者,不知如何有效教育自己的孩子。

  簡單歸納以下幾種不當的家庭教育類型並進行簡單分析:

  一、望子成龍型。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態可以理解,這就好比是希望,農民不會種下一粒種子,如果他不曾希望收穫;商人也不會去工作乃至鑽營,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有獲利;科學家不會去發明,如果他不曾希望讓人類社會有更先進的文明。沒有希望,就沒有社會前進的動力!作為承載父輩自身生命和理想的延續,一個家庭乃至家族未來的希望,孩子被賦予了太多!望子成龍也就自然而然了。但是,正因為這種自然而然的認識,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一種強大的壓力和強烈的不安。「龍」應該怎麼界定,怎樣才能達到所謂的「龍」的狀態?人人都可以成為英雄,望子成龍的心態可以有,但是成為哪一種「龍」,有多能耐的「龍」因人而異!孩子在未來社會成就及社會貢獻的高低不應以父母的標準來衡量。如果說「龍」是成功的標誌,與之對應的「蟲」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嗎?如果所有的都是「龍」,「龍」又有何意義?

  二、拔苗助長型。

  我們都學過拔苗助長的故事,說的是在古代宋國,有個急性子的農民,總嫌田裡的秧苗長得太慢。他成天圍著那塊田轉悠,隔一會兒就蹲下去,用手量量秧苗長高了沒有,但秧苗好像總是那麼高。用什麼辦法可以讓苗長得快一些呢?他轉啊想啊,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把苗往高處拔拔,秧苗不就一下子長高了一大截嗎?說干就干,他就動手把秧苗一棵一棵拔高。可不過三天秧苗全都死了。拔苗助長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急於求成,反而壞事。我想,循序漸進,順其自然,按照客觀規律來對孩子的正確家庭教育才能實現好的收穫。

  三、狼爸虎媽型。

  我們從媒體都看到或聽到令人咋舌的狼爸虎媽的故事,說的是一個孩子或幾個孩子在父母的集權高壓教育方法下實現了人生的蛻變,化繭成蝶,慾火重生。我們不可否認這種教育方法所帶來的社會普遍意義所追求的成功的結果,但是這種功利性的結果對於素質教育大環境下的孩子來說,對於更長久的未來說是否是成功還有一個大大的問號。與狼爸虎媽對立的是過分寵溺,過分寵溺的後果:要麼造就的是紈絝子弟,要麼就是唯唯諾諾的一個未來。

  四、放任自流型。

  很多孩子在父母外出打工後成為了留守兒童,許多孩子也在父母忙於經商圖利間成為了問題孩子。孩子從小到成年需要經歷一段認知歷程,它需要父母的正確引導和細心照料與良好溝通矯正,重生不重養對於孩子成長來講是一個巨大的災難。這种放任不管的家庭教育(家庭環境)是對自己、對家庭、對孩子的當下及未來極度的不負責任!

  五、簡單粗暴型。

  家長用武力高壓的手段制勝不聽話的孩子,居高臨下,盛氣凌人,動則拳腳相加。這種教育方式會產生很多惡劣後果。它會使孩子學會用暴力解決問題,以暴制暴,以毒攻毒,同時會產生與父母的尖銳對立,甚至會有極端行為。其次,在這種家庭成長的孩子,常常會感到家庭冷酷無情,這嚴重的刺傷了孩子的自尊心,於是選擇離家出走,流落到社會去找小兄弟取得「同情」,有的在別有用心的教唆犯的引誘、威脅下,墮落成罪犯。

  家庭教育對孩子一生的成長至關重要,家庭教育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最重要的啟蒙老師,也是伴隨終生的老師。從某種意義上講,未來的競爭與其說是孩子們的競爭,不如說是一代又一代的家長們的競爭。

  那麼作為孩子的天然老師,人生最基礎的老師應該如何教育好孩子呢?我覺得這個問題是開放式的,應該會有以下關鍵詞:溝通、興趣培養、道德、理想、激勵、吃苦吃虧、孝、誠信、勤奮、自立自強等等。每一位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天使,每一位天使都有一對天使般的父母,我相信,一千對天使般的父母擁有一千個天使般的教育方法。

  有這樣一個故事:兒子三歲時,父親買了一隻小烏龜送給他。烏龜一直養在陽台上,兒子很愛這隻烏龜,每天都惦記著烏龜的飽暖。兒子一天天長大,烏龜也一天天長大。兒子從幼兒園進入學校,烏龜卻一直呆在陽台上的那個罐子里。有一天,不幸的事情發生了。烏龜爬出了那個安身的罐子,掉到樓下摔死了。兒子哭紅了眼,十分傷心。父親走到陽台上,看到了那隻養著烏龜的罐子,恍然大悟,烏龜早已不是當初的小烏龜,而罐子卻還是原來的罐子。

  沒有一成不變的孩子,也沒有從一而終的教育方法。父母對子女不能永遠停留在一種過往的認識中,對孩子的教育不能始終停留在簡單的思維中,家庭教育應隨著孩子自身的長大和認知能力的提高而變化發展。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是父母希望的寄託。英國著名文學家哈伯特說過:一個父親勝過100個校長。好的家庭教育為孩子的未來奠定了一個堅實的基礎,父母通過言傳、身教,正確引導、培養,以身作則,身先垂範,「正能量」就能在孩子身上傳承並使之光大,或許這也是對「家風」最好的詮釋。


推薦閱讀:

妙招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沒有QQ號的日子
媽媽老了,孩子大了,愛人冷了,我想要的擁抱至死都沒有了
沒有名字的傍晚
多久沒有伸出舌頭,好好看看它了呢? 圖

TAG:教育 | 孩子 | 父母 | 沒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