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繪畫簡介(六):岩畫

岩畫和畫像石皆是是以石為地,用刀代筆的繪畫。兩者的區別是:畫像石多見於墓室、享祠、石棺、石闕、石碑等石質建築中;岩畫則是雕刻於裸露的山崖石頭表面,比畫像石的畫面要大得多,時間也早得多:畫像石一般是見於秦漢時代;中國早期的岩畫,則始於舊石器時代晚期與新石器時代初期,屬於我國繪畫藝術的萌芽時期,可以說是中國原始圖畫之首。最早的據說已有四萬年的歷史,而且綿延至今,現代的原始部族仍有製作。

  今天被人們發現的岩畫遍及世界五大洲150多個國家和地區,主要集中分布於歐洲、非洲、亞洲的印度和中國。中國岩畫為世界岩畫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境內至少存有約十萬餘幅古代岩畫,其分布地區,東起大海之濱,西達藏西阿里的日土,北至大興安嶺,南到左江沿岸,包括20個省區,遍及於100個以上的縣旗。由於中國幅員遼闊,山川隔阻,交通困難,遠古時代各部族之生活環境不同,各部族文化發展之先後及速度亦存有懸殊,因此各地區岩畫的題材內容和製作方法也各具特色。中國岩畫的分布與多種民族傳統文化大體相一致,根據岩畫作品的內容與風格,以及它所處的文化地區,大致可以劃分為北方、西南、東南、西藏四個系統:

  北方系統的岩畫,主要分布內蒙、新疆、寧夏、甘肅、青海等地,以內蒙古陰山岩畫為代表,多表現狩獵、游牧、戰爭、舞蹈等,圖形有穹廬、氈帳、車輪、車輛等器物,還有天神、地祗、祖先、日月星辰、原始數碼以及手印、足印、動物蹄印等。與中亞、西伯利亞等地的岩畫有相似之處。北系岩畫大都是刻制的,其手法有三種:一是磨刻,線條無明顯的凹陷,畫面平整光潔;二是敲鑿,用堅硬器物在岩石上敲擊出許多點窩;三是線刻,似用金屬鑿頭勾勒出形象輪廓,然後掏深線條。作品風格具有粗獷、簡潔、明快的特點。製作時間的跨度很大,最早的可能在新石器時代,最晚的在元代。在黑龍江、內蒙古陰山山脈、賀蘭山北部烏蘭察布高原等地是北系岩畫集中的地區。

  西南系統的岩畫,主要分布在雲南、廣西、貴州、四川等地,大都是在江河沿岸的懸崖絕壁處,崖壁上部往往突將出來形成「岩廈」,既可以躲避風雨,又可以防止陽光直射。岩畫點前常常有一平台,作為人們祭祀、集會的用途。西南系統的岩畫以雲南滄源岩畫和廣西左江岩畫為代表,表現內容以人物的活動為主,特別是宗教活動為其主要的表現內容,同時又與當地的農耕生活相聯繫。作畫方法是岩繪,普遍採用以紅色塗畫,這同原始藝術中習慣使用紅色的現象是一致的。顏料經取樣化驗,證明內含較多的鐵質,以赤鐵礦粉調合牛血等調合料較為可能。色彩穩定,經久不變。有用手指蘸著顏料繪製的,某些較大的圖形也可能是使用羽毛或其他工具塗刷的。表現手法古拙獨特,畫人物大都不表現五官,只通過四肢位置以表現動作、體態和感情,其中以上舉雙臂、屈蹲雙腿、猶如蛙式的「蹲形」人物最為突出。畫動物亦僅重點刻畫出角、尾、耳等特徵部位,即可辨認出是何種動物。

  東南沿海系統的岩畫,分布在江蘇、安徽、福建、廣州、香港、澳門、台灣等地區,主要反映人類與出海活動有關的事件。現已發現著名的岩畫點有∶江蘇連雲港將軍崖岩畫、福建華安縣仙字潭摩崖石刻、廣東省珠海市高欄島石刻畫、台灣高雄縣萬山岩雕群等等。其中江蘇連雲港岩畫的製作時間較早,與六千年以前的東夷族有關。安徽淮北岩畫由於可用來論證的資料較少,它們的年代族屬還沒有最後定論。港、澳、台、廣州、福建的岩畫都與古代的越人有關,越人是在使用文字之前,站在自已的文化圈裡創造了這些岩畫。東南沿海的岩畫還可納入太平洋岩畫圈的範圍之內,這些岩畫點現在或過去都緊依海岸線,離海岸線較遠的岩畫點的分布明顯稀少,但也都傍依在入海的河流。近海的岩畫點大多分布於半山或山麓的岩面之間,也有的分布在山麓的沖積台地之上。岩畫內容大都與古代先民們的出海活動有關。以抽象的圖案為主,其中「杯狀形」「同心園」「蹲形」人物及抽象線性符號都是這些岩畫點所共有的。都採用鑿刻的技法。

  河南具茨山岩畫和方城岩畫,皆是2009年後發現,基本上屬於東南岩畫系列。這兩處岩畫的發現填補了我國中部地區岩刻、岩畫考古發現的空白,也豐富了中原地區古文化的內涵。

  西藏地區的岩畫兼有北方系統和南方系統的特色。其內容以反映狩獵與畜牧的生活為主,與北方系統相近。但由於它的地理位置與中國西南地區相連,某些作品又帶有西南系統岩畫的風格,如西藏岩畫許多是繪刻的;也有部分岩畫是由紅色顏料繪製的。  

  四個系統的分布範圍和數量很不相同。北方系統範圍最大,數量最多;東南沿海地區河西藏岩畫雖不能與之相比,但不管在內容上還是形式上卻都能自成體系。

  目前,我國岩畫的保存狀態堪憂,由於經歷了漫長歲月的風吹日晒、自然腐蝕,再加上日益頻繁的人類活動,損毀的程度正在逐步加劇。。由於缺乏有效的保護,這裡的一些岩畫已風化脫落,個別岩畫還被人為剝落,農民也常在刻有岩畫的岩石上休息、踐踏。如有名的賀蘭山岩畫,原寧夏博物館館長、副研究員周興華說,岩畫的保存狀況令人心急如焚,在尋覓岩畫的過程中,經常發現熟悉的畫面已風化脫落成碎塊,原本完整的岩畫已變得殘破不全,因無知或有意毀壞的人為因素,往往發生在保護措施到位之前。據寧夏自治區文物局多年統計,賀蘭山的古代岩畫與崖刻題記,自從發現以來就遭到極為嚴重的破壞。1998年慶祝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40周年,發行的一套三枚《賀蘭山岩畫》特種郵票,郵票圖名分別為人面、射獵、公牛,其中最珍貴的公牛岩畫現在已蕩然無存。賀蘭山中寧縣黃羊灣岩畫曾是寧夏岩畫中保存較好的一處,然而由於修建鐵路炸山採石,致使大批岩畫損失殆盡。20世紀90年代這裡尚有部分岩畫留存,而現在完好的岩畫已寥寥無幾,因此進行搶救性保護已迫在眉睫。由於岩畫遺存的特殊性,目前切實的措施是在岩畫分布相對集中的區域建立岩畫保護區,就地由專人保護,而對於散布易搬動的小塊岩畫,應登記建檔採取易地保護辦法,同時對於自然破壞嚴重且研究價值大的,應該採取物理、化學或生物工程的方法進行加固與保護。

  下面簡介我國主要的岩畫分布地及代表之作:

(一)內蒙古岩畫

  主要分布地有四處:一是內蒙古自治區西北烏爾特旗內的「陰山岩畫」,二是西南阿拉善右旗的「曼德拉山岩畫」,三是自治區西南阿拉善右旗之東烏海市境內的「桌子山岩畫」,四是自治區東南部赤峰附近的「翁牛特旗岩畫」。其中「陰山岩畫」早在南北朝時就已被發現,是我國岩畫的傑出代表之一。「桌子山岩畫」發現於1973年;「翁牛特旗岩畫」則是2007年前後才發現的。

  1、陰山岩畫 分布於內蒙古狼山地區一條幾百公里的狹長地帶的岩畫,統稱為「陰山岩畫」。早在公元5世紀時,陰山岩畫就被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所發現。他在著名的《水經注》中作了詳細的記述,這些記載是世界上對陰山岩畫最早的記錄。然而在其後長達1400多年間再無人問津。直到本世紀30年代未,中瑞西北科學考察團才發現了幾幅岩畫。對岩畫的全面考察是從1976年開始的,先後共發現岩畫1萬多幅,其中做過拍照和臨摹的岩畫有近千幅。這些岩畫不僅反映了陰山地區古代居民的信仰、美學觀和世界觀,同時也揭示了他們的游牧生活狀況。

  陰山岩畫分布非常廣泛,最多的地方在烏拉特中旗南部的地里哈日山的黑山上,東西延伸5公里多。僅此一處,岩畫就在千幅以上。在地里哈日山東北不遠的山南坡和山頂部也有大量岩畫和地里哈日山岩畫毗連一起,成為一個岩畫分布區。地里哈日山西南約8公里的瓦窯溝北山,每隔2至10米或稍遠一些便有一處岩畫,總數在9百幅以上。其次在蹬口縣默勒赫圖溝一處迎北的崖壁上,東西長約50米,高約20米,有80個人頭像組成。另一處在蹬口縣格和尚德溝中段的一塊迎西的石壁上,寬約5米,高約15米,由50個單體畫組成,兩處已均被被列為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岩畫面積最大的是烏拉特後旗大壩溝口西畔石頭上的正方形岩畫,面積約400平方米,被列為自治區重點保護文物。2008年又在該縣沙金蘇木托林溝新發現又一處岩畫群,數量達300多幅左右。

  岩畫的題材從總體上看,取材於游牧民族的狩獵活動。其中數量最多、鑿刻最精的是動物岩畫。畫中動物有山羊、綿羊、盤羊、羚羊、岩羊、大角鹿、白唇鹿、赤鹿、糜鹿、駝鹿(罕達犴)、狍子、馬、騾、驢、駝、牛、野牛、羚牛、狗、龜、野豬、兔、狐狸、蛇、狼、虎、豹等。其次,是狩獵的畫面也佔有特殊的地位,數量可觀,表現了史前民族的社會生活,這是整個岩畫中最絢麗的部分。狩獵畫中表現了各種各樣的獵手、武器、狩獵方式等場面性圖像,無論陰山動物岩畫獨獵或眾獵,還是引弓射獵或圍捕野獸的畫面,通常都表現其最緊張的一剎那,突出獵手對野獸致命處的打擊過程,表現獵人獲得野獸的強烈願望。反映出原始人類的文化藝術來源於人類同大自然的鬥爭這一根本途徑。除動物畫和狩獵畫外,數量上佔有較大比例的是放牧畫。放牧畫大約在青銅器時代晚期產生,並一直延續到元、明、清。雖然時間相距很遠,但其內容卻大體相近,一般有出牧圖、倒場圖、一條鞭式和滿天星式牧羊圖、牧馬圖等。這些放牧方式在今日的內蒙古草原仍然比較流行。此外,人物舞蹈、車輛及出行、騎士、騎士列隊、征戰圖、穹廬氈帳、人面形、人手足印、獸禽蹄足印、原始數碼、圖畫文字、星圖等岩畫,以及反映原始宗教的神靈圖像,在整個岩畫中也佔有一定的比例,它們直接反映了原始民族和部落的思想意識和社會生活。特別是幾處天體星象岩畫,在世界岩畫中也是少見的。

  陰山岩畫大體分為四個時代、五個時期:

  第一代岩畫,是舊石器時代晚期至青銅器時代中期原始氏族部落的岩畫。這是岩畫的鼎盛時期,數量多,分布廣,製作認真;

  第二代岩畫是春秋時期至兩漢時期匈奴人的岩畫;

  第三代岩畫為中世紀岩畫。這代岩畫又可分為兩個時期,即:北朝至唐代突厥人岩畫和五代至宋代回鶻、党項人的岩畫。突厥人岩畫數量較少、內容以表現家畜為主,其中山羊佔有突出地位。表現手法有抽象化、圖像化的特徵;回鶻岩畫的突出特點是用鐵刃畫刻而成,線條細而淺,題材多為仿前代作品,並有少數植物圖案和回鶻文字。党項人岩畫大都是敲鑿而成,做工粗糙但色澤新鮮,多如新作一般,並伴有西夏文字。其藝術特點是形象性很強;

  第四代岩畫是元代以後蒙古族的作品,稱為近代岩畫。岩畫分敲鑿岩畫和顏料岩畫兩種。顏料岩畫為蒙古民族所特有,岩畫內容除一部分反映生活、生產(如奔馬、雙峰駝、牧工圖等)之外,多數是與喇嘛教有關的圖案。

  陰山岩畫的藝術特色質樸、生動,並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岩畫多以寫實為基礎,記錄了人類童年及各個歷史階段的社會生活。題材來源於自然,來源於生活,再現作者親身所處的自然環境。在構思、技巧和表現力諸方面,均顯示出作者敏銳的觀察力、樸實健康的美學觀和驚人的藝術才華。陰山岩畫並不是對自然原封不動的照搬,作者往往把從生活中捕捉來的形象給予想像性的加工,把表現對象簡化到不能再簡化的程度,並竭力突出作者的意圖,因而使作品非常生動。許多運動物像動感強烈,或引頸長嘶,或回首短嗚,或慢步緩行,或四蹄騰躍;有的彼此含怒欲斗,有的相與舔吻親呢。作者為了強調某一事物,運用誇張、對比和襯托的手法,突出作者表現的中心,如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間鬥爭的圖畫,均在構圖和比例上往往突出勝利者的形象,因而產生了強烈的藝術效果。

  陰山岩畫的作畫方式主要有敲鑿法和磨刻法兩種。敲鑿法是利用比畫面石料硬度高的金屬器或石器,在畫面上打擊成點,點連成畫。用敲鑿法製成的岩畫,線條深淺不一,疏密不均。磨刻法亦稱研磨法,用此法做成的岩畫,痕深面光,斷面成「U」形。此外,還有劃刻法,即用金屬工具劃刻,其劃痕細而淺,此類作品多為晚期作品。

  磴口縣岩畫在陰山岩畫之中居於重要地位,它不僅時代早,題材豐富,分布密集。①哈日干那溝及其支溝的岩畫分布在磴口縣的西北以及與烏拉特後旗毗鄰的地方。②格爾敖包溝岩畫該地的岩畫點由哈日干那溝南口,順著巴盟的臨河至額濟納旗的公路西行可至。岩畫均為鑿刻,比較有特色的是它反映了祭祀、圍獵及狩獵的生活場面。③默勒赫圖溝岩畫是以各種人面像為主要題材的。眾神像彙集之處往往是高山深谷之所。④托林溝岩畫托林溝全長不過15公里左右,發現的岩畫有千幅以上,是陰山岩畫中最密集的地方。岩畫主要表現了動物(包括帶有幻想性質的動物形象),騎者,人面像和符號。⑤阿貴溝岩畫內容以各種羊的表現為主,還有許多野生的動物,如狐狸、免、狼、氂牛、鹿、駝鹿、野馬等。也有馴養的家畜,如狗和馬等形象。人物表現有騎者、獵人(一般為執弓的獵人)、車輪。也有人面像和星辰等內容。⑥烏斯台溝岩畫位於磴口縣西北部,內容十分廣泛。其中比較有意義的是人面像,攻戰場面,祈雨情

  烏拉特中旗岩畫位於烏拉特中旗南部的地里哈日山的黑山上,東西延伸5公里多。僅此一處,岩畫就在千幅以上。在地里哈日山東北不遠的山南坡和山頂部也有大量岩畫和地里哈日山岩畫毗連一起,成為一個岩畫分布區。在陰山狼山岩畫系列中,烏拉特中旗岩畫,無論從那一方面來說都是主要的。鑿刻年代有早有晚,大多屬於青銅時代,只有個別畫面屬於晚期。主要有三個岩畫區:①幾公海勒斯太岩畫:位於烏拉特中旗的西南部。這裡不僅是岩畫最集中的地方,共有18個地點,也是陰山岩畫最東的地點。作畫時代大約從青銅時代到鐵器時代。通常是鑿刻於光滑的黑石上;岩畫一般分布在山南的山腰至山頂上。②韓烏拉山峰岩畫:韓烏拉意為眾山之王。在古代這裡是我國北方民族與漢民族頻繁接觸的地區。至今遺留著他們活動的遺迹如石圍牆、墓地等。這一帶的岩畫分布在22個地點上。③烏珠爾岩畫:分布在7個地點。其岩畫內容以表現動物為主,其次便是牧人舞蹈者的形象。

  2、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沙漠岩畫 包括曼德拉山岩畫、蘇海賽岩畫和雅布賴山布布岩畫三個岩畫點:

  曼德拉山岩畫曼德拉山岩畫是內蒙古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阿拉善右旗孟根布拉格蘇木西南14公里境內的曼德拉山中,距旗府所在地210公里。曼德拉系蒙古語,意為升起、興旺、騰飛,在這裡具有山勢高峻之意。岩畫分布於東西3公里、南北6公里的山地上,面積約18平方公里,共4234幅岩畫。岩畫形象生動地記錄了遠古及近代阿拉善地區的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的形態、自然環境風貌。其題材之廣泛、內容之豐富、堪稱中國西北古代藝術的畫廊,是世界最古老的藝術珍品之一。岩畫的造型技法有鑿刻、磨刻和線刻。畫面內容為狩獵、放牧、戰鬥、神佛、日月星辰、寺廟建築、舞蹈、競技以及遊樂等。以刻畫動物為主,如北山羊、盤羊、青羊、石羊、綿羊、黃羊、羚羊、馬、驢、騾、駝、牛、鹿、水牛、狗、狼、虎、豹、兔、狐狸、蛇、龜和飛禽等。其形象或靜或動、或站或卧、或單或多,其物種之多樣、形態之各異,令人嘆為觀止。岩畫中也有表現人類活動的畫面,畫中的人們有的在放牧,有的在狩獵、有的在對搏,有的在歌舞。莊嚴中見活躍,方正中見變化;古樸粗獷,像兒童筆下的形象,頗得天真自然之美。岩畫中,還有一部分刻畫的是日、月、星辰等天體圖象,另外還有部分是各族各代、各式各樣的文字圖案。

  其作畫時間延續時間較長,多出於商、周、秦、漢時代並一直延續至明、清。作者主要是歷代活動在此的少數民族如匈奴、羌、突厥、蒙古、滿等民族,至於作畫時間的上限,至今尚不可考。據史書記載,最早生活在阿拉善及巴丹吉林地區的民族是大月氐。大約遠在戰國初年。與月氐同時活動在這一地區的還有羌人曼德拉岩畫反映了古代游牧民的生活,岩畫中表現馬匹、馬鐙、騎馬、騎駝內容的作品,是青銅時代

  3、翁牛特旗岩畫 2007年3月發現於於翁牛特旗烏丹鎮北約20公里一座荒山的山腳下。岩畫用磨刻的方式畫在一塊巨石上。從位置上看,這塊巨石應該是很久以前從山上崩落下來的山岩。岩畫可以清晰地看到三組畫面,最突出的部分就是紅山文化時期岩畫最常見的兩個並列的同心圓,其中一組畫面的同心圓上方還刻有一個圓,下方有一個「四」字型的圖案。在這組畫面的右面和下方還有另外兩組畫面也是同心圓圖案。

  據赤峰博物館館員張松柏介紹,這次發現的紅山文化時期岩畫畫面之大、圖案之清晰是罕見的。據他分析,同心圓圖案和下方的「四」字圖案顯示出人面部的形狀,上面的同心圓表示眼睛,下面的「四」字圖案則是一張猙獰的嘴。應該是一處史前先人祭祀的地方,巨石上的岩畫與祭祀有著密切的關係。

  4、烏海市岩畫 包括桌子山、苦菜溝、毛爾溝、蘇白音溝、蘇白音後溝、雀兒溝等五處岩畫點,共有一百多幅較清晰的畫面。其中以桌子山岩畫較為著名。

  桌子山岩畫時間距今已有六七千年的歷史。位於內蒙古烏海市東南15公里處桌子山。1973年,首先被發現於桌子山間的召燒溝。桌子山岩畫分為兩種類型:第一種為山地緩坡岩畫,即召燒溝岩畫;第二種類型為懸崖峭壁岩畫,即苦菜溝、毛爾溝、蘇白音溝、蘇白音後溝、雀兒溝岩畫。其中,岩畫為磨劃的陰紋,以召燒溝岩畫最為著名。大多數為神靈像,還有動物和太陽圖案等,從題材和藝術風格推斷,召燒溝岩畫系青銅器時代我國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遺迹,現已發掘出可辨認圖形十幅。畫面磨刻在較為平緩的石灰岩坡面上大多為神態各異的人面像,太陽神圖案。其餘岩畫多是動物圖形和騎馬人圖形,反映的內容有祭祀,行獵,遷徙,家庭聚會和舞蹈等場面,對研究古代北方游牧人的審美觀念、宗教信仰等意識形態,具有重要意其內容多為人面像,動物圖形和人物狩獵圖,還有一些怪異圖案。畫面筆法古樸,形象誇張,人面像多為四目雙眉者。召燒溝岩畫群中,有一幅一米見方的畫面,描繪的是個四口之家。其中男性圖像高大雄赳赳,十分突出,女性則矮小而苗條,中間是兩個孩子。這幅畫顯示了這是個以男性為主的家庭。

  5、克什克騰旗岩畫 有白岔河和砧子山兩個岩畫點。白岔河岩畫位於昭烏達盟克什克騰旗與河北省圍場縣交界處的七老圖山脈。1981年,在克什克騰旗境內的白岔河流域,發現9處48組岩畫,分布有永興岩畫、板石房岩畫、榆樹林子岩畫、廣義岩畫、烏蘭壩底岩畫、雙合岩畫、大河隆岩畫、胡角吐岩畫、溝門岩畫、哥佬營子岩畫等。砧子山岩畫位於克什克騰旗西部,達里諾爾湖北岸5公里的砧子山東南側石崖上,描繪了人物、馬、鹿、虎等動物的形象。

  6、蘇尼特左旗岩畫 位於內蒙古錫林郭勒盟的蘇尼特左旗。岩畫內容相當豐富,岩畫最為集中的是呼和楚魯岩畫點,現已發現的岩畫近千幅,以動物為主,同時也有騎者、天體、文字、馬鐙以及舞者、男女交媾等畫面,運用鑿刻和磨刻兩種文法,有的具象也有抽象圖案。

  7、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岩畫 分布於烏蘭察布盟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三個地段:推喇嘛廟岩畫,有42個岩畫點,是烏蘭察布岩畫主要分布的地方;沙很岩畫,在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百靈廟東北部,有四個岩畫點;南吉板登岩畫南吉板登位於達爾罕茂明聯合旗之北,由滿都拉蘇木往東北行約35公里即至。這裡丘陵連綿,有5個岩畫點。

(二)寧夏岩畫

  主要分布於寧夏境內黃河兩岸,包括大麥地、香山、西山、賀蘭山、靈武在內的5個岩畫區。5個岩畫區的岩畫包括採集、狩獵、巫術、祭祀、動植物崇拜等內容。其中舊石器晚期到新石器時代的岩畫,表現了原始社會人類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的主要內容,是研究重建人類史前史的珍稀資料。其分布的地理環境包括乾旱半乾旱地區、戈壁草原地區、低山丘陵地區和崇山峻岭地區。

  8、賀蘭山岩畫 分布在賀蘭山全長250餘公里、從北到南的樹林口、黑石峁、歸德溝、賀蘭口、蘇峪口、回回溝、插旗口、西蕃口、口子門溝、雙龍山、黃羊山、苦井溝等十多個山口中,共20多處,畫面總數約在萬幅以上。賀蘭山在古代是匈奴、鮮卑、突厥、回鶻、吐蕃、党項等北方少數民族駐牧遊獵、生息繁衍的地方。他們把生產生活的場景,鑿刻在賀蘭山的岩石上,來表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再現了他們當時的審美觀、社會習俗和生活情趣。時間大致從春秋戰國到西夏時期。賀蘭山岩畫在不同的地點有著不同的內容:石嘴山一帶以森林草原動物為主,如北山羊、岩羊、狼等形象;賀蘭山一帶多以形形色色的類人首為題材;青銅峽、中衛、中寧一帶的岩畫則以放牧及草原動物北山羊為主。在賀蘭山白芨溝等地,還發現了成片彩繪岩畫,內容以乘騎征戰人物形象及北山羊、馬等動物形象為主。彩繪岩畫的發現,為賀蘭山岩畫增添了新的內容和形式

  人首像畫面簡單、奇異,有的人首長著犄角,有的插著羽毛,有的戴尖形或圓頂帽。表現女性的岩畫,有的戴著頭飾,有的挽著髮髻,風姿秀逸,再現了幾千年前古代婦女對美的追求。有的大耳高鼻滿臉生毛,有的口銜骨頭,有的面部有條形紋或弧形紋。還有幾幅面部五官似一個站立人形,雙臂彎曲,兩腿叉開,腰佩長刀,表現了圖騰巫覡的造型形象。在賀蘭山上萬幅的岩畫中,人面像極具特色。在全球的岩畫圖系中,最普遍的是人面像,大多集中於環太平洋的11個國家和地區,但在遠離環太平洋的賀蘭山卻以近千幅的數量成為世界上人面像最集中、圖形最豐富的地區是不可思議的,其中經歷的何種地質變遷,值得探尋。

  動物圖形構圖粗獷,形象生動,栩栩如生。有奔跑的鹿,有雙角突出的岩羊,有飛馳的駿馬,有搖尾巴的狗,有飛鳥的圖形和猛獸的形象,有部分人的手和太陽的畫面,還有原始宗教活動的場面。

  賀蘭山岩畫刻制方法有鑿刻和磨製兩種:鑿刻痕迹清晰,較淺;磨製法是先鑿後磨,線條較粗深,凹槽光潔。賀蘭山的岩畫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游牧民族的藝術畫廊。

  9、中衛縣岩畫 中衛縣地處黃河前套上首,西臨騰格里沙漠。其岩畫分布於苦井溝、大麥地、東溝岩、鑽洞子溝和大通溝五個岩畫點。其中以大麥地岩畫最為著名。苦井溝岩畫位於賀蘭山南端的衛寧北山裡,岩畫分布極廣,也比較密集。幾乎每一條岩脈上都鑿刻有岩畫。它的製作絕大多數使用的是敲鑿法。岩畫從題材內容、構圖、鑿刻方法以及刻痕顏色等觀察,其它早晚關係十分明顯,打破關係的圖像也常見。東溝岩畫山溝呈南北走向,俗名為中豁子口。岩畫分東側和西側兩個部分鑽洞子溝岩畫製作于山溝北側的崖壁上面。內容包括羊群和馬群,鹿和駝等動物;騎獵射獵的場面中有獵鹿和獵羊的情景,還有部落戰爭的場面;另有雙人舞、符號和人面像(或類人面像)等。大通溝岩畫其岩畫點與大麥地相望,彼此之間相距5公里。這裡有31組岩畫,鑿刻著動物(也有些植物)、人物與人面像或符號。

  大麥地岩畫在中衛市沙坡頭境內衛寧北山上。約有一萬多幅岩畫。其中創作最早者為舊石器時代至新石器時代,中晚期距今4000年到1000年。衛寧北山岩畫以大麥地為代表。大麥地位於寧夏靈武水洞溝舊石器時代遺址的西北部,在十幾道浪起潮湧般的山樑崖壁上,連綿不絕地陳列著各種岩畫,內容有狩獵畜牧、戰爭舞蹈、牛羊虎狼、日月星辰、天地神靈、手足蹄印、男根女陰、圖案符號等,可以說是豐富的人類早期的畫廊。該處岩畫的特點一是數量多、分布密集:集中分布在15平方千米的範圍內,有3000多組,展現個體形象8453個,平均每平方公里遺存圖像到200多組。在岩畫密集地段,幾乎每塊石頭上都有岩畫,而且不少岩畫還是畫在其他岩畫上,畫面極具層疊感。按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岩畫委員會的規定,每1000平方千米的範圍內有10000幅圖形則可稱為世界岩畫的重點地區。大麥地岩畫則超出了世界公認的判定岩畫「主要分布區」限定標準的20倍。二是創作時間最早。水洞溝舊石器時代遺址下層文化距今4萬年至1.5萬年,屬第四紀更新世晚期。水洞溝原始先民的足跡,通過賀蘭山與衛寧北山一直到達西伯利亞貝加爾湖地區和葉尼塞河上游地區,這一行程路線早已被20世紀30年代初期的考古發現所證明。賀蘭山與衛寧北山是古代原始先民北上的重要通道之一,大麥地又是這一通道上的一個重要驛站,因此人們經常在這裡憩息、休整、打獵、準備遠征,還製作了岩畫,記錄了他們的生產生活。三是多是實物的象徵圖形,雖為鑿刻和敲擊而成,但製作精美,形象拙樸、生動。和賀蘭山岩畫比,大麥地岩畫的群體性場面更多。放羊群的、圍獵的、動物爭鬥的,無不是狩獵與游牧生活的寫照。其中最大的一幅長達9米,高1.2米,有近百個圖形,描繪了游牧、狩獵、舞蹈各種場景,表現了先民多姿多彩的生活,被研究者稱為「游牧長卷」。而其中刻畫最多的是羊,有不同的物種:北山羊、盤羊和大角羊,各種羊的表現風格也各有不同。另外一幅「神龍」岩畫,鑿刻在長110厘米、寬70厘米的紅砂岩面上。由一條巨龍、一個「神人」頭像和四條小龍組成。巨龍位居中央,龍頭高昂,龍口大張,兩隻短角上豎,一縷額發後揚;龍頸短促前曲;龍體蜿蜒曲折,呈長蛇狀;龍尾尖細下卷;龍腿前後各一,粗短無爪。「神人」為半身頭像,頭頂上有芒線冠飾,面部眉、眼、鼻、口俱全,「神人」頭像騎乘於龍身尾部。四條小龍從上到下,緊靠巨龍,第一條列居巨龍前身之上,第二條與巨龍前身纏繞,第三、四條龍尾相交,列居巨龍下方。四是有類似文字的圖畫符號。大麥地岩畫中有少量的表意圖形與符號。它是通過抽象成象形、會意,可以表達一個較完整的意思,最終演變成為遠古原始符號。如岩畫《田園》,此圖右上部為一隻羊,左上部為一個人面,其中部為S形符號,下部為一橫符號。這幅圖畫與符號組合的符號文字,描述了一個寧靜的田園生活場景。這些文字的來源可能與中華民族的先民有關,也與傳說中的三皇五帝有關,甚至更早,可能是中國最古老的圖畫文字。中國文字的產生、發展、演變的過程,經歷了悠久而漫長的時間。甲骨文雖然是中國較早較成熟的文字,但甲骨文不可能是憑空而來的,它必定有一個繼承發展的過程。2005年5月,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岩畫研究中心深入大麥地,用時3個月,收集岩畫考古線圖3172組、8453個個體岩畫圖形,發現符號1500個。最引人注目的是這些符號有類似文字的圖畫符號,並且還發現了圖畫文字與符號相混合使用的古文字,即圖畫文字向符號文字過渡階段的文字。這種早期岩畫文字的象形性與漢字中的象形文字非常接近。由此,我們推斷它是古漢字的前身,應該屬於早於甲骨文字的原始漢字。這種岩畫文字或詞、片語的發現,無疑對研究中國文字的起源具有重要意義。因為很有可能將中國文字的起源往前推5000年,而備受矚目。

  10、青銅峽市岩畫 包括:口子門溝岩畫:內容以動物表現為主,製作手法為鑿刻法。岩畫主要散布在一座座山樑上,每一座山樑上的岩畫數量都較少,而且比較分散。四眼井岩畫:鑿刻於賀蘭山山體東側的一道道的崖壁和岩石上,每一岩畫點的岩畫相對比較密集。蘆溝湖岩畫:岩畫散布在溝兩側山崖上。砂石樑岩畫:石質為紅色,作畫於岩石自然平整處。廣武口子門溝砂石樑子山岩畫:位於賀蘭山余脈的內蒙古阿拉善左旗頭道鄉與青銅峽市廣武鄉的鄰接處。鑿刻著頂角的北山羊與狼,人騎、手印和腳印等。

(三)新疆岩畫

  新疆岩畫主要分布在阿爾泰山、天山、昆崙山,以及三山環抱的準噶爾盆地、塔里木盆地周緣的丘陵山地。上述地區的自然條件優越,有豐盛的牧草,自古以來就是各族人民狩獵、放牧的理想天地,岩畫反映出人們生產活動和社會生活善,以及對人類祖先圖騰崇拜的畫面。其中阿爾泰山岩畫、天山中部呼圖壁縣康家石門子壁畫、阿勒泰地區布爾津縣沖乎爾鄉岩畫、烏勒蓋岩畫,布爾津縣闊斯特克鄉和也格孜托別鄉一帶的岩畫、吉木乃縣阿吾爾山岩畫,哈密沁城折腰溝的騎兵征戰圖岩畫最為集中或突出:阿爾泰山岩畫數量最多,內容多為奔跑的駿馬、鹿和羊群,其線條簡練、造型生動。有數以千計的岩畫雕刻在山體的岩壁或較大的岩石面上,非常壯觀;天山中部呼圖壁縣康家石門子男性生殖崇拜岩畫;阿勒泰地區布爾津縣沖乎爾鄉反映古代游牧民族的石刻大型岩畫中,有一幅13米長、7米寬,是目前新疆已知的岩畫里最大的一幅;布爾津縣闊斯特克鄉和也格孜托別鄉一帶的動物和人的圖像岩畫,綿延5公里,約近百幅;吉木乃縣阿吾爾山岩畫是目前新疆面積最大的岩畫群;烏勒蓋近20幅表現狩獵活動的岩畫;哈密沁城折腰溝的騎兵征戰圖岩畫等皆是新疆岩畫的代表之作。

  新疆岩畫最早可追溯到石器時代,下至公元十二、十三世紀的蒙古時期。岩畫作為早期游牧人的藝術語言,蘊涵了十分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是原始社會居民用獨特的方式對歷史的紀錄,是刻繪在岩石上的史書,是對文字資料的補充。新疆廣大草原是狩獵和游牧民族生息之地,沒有正史記載,岩畫是研究那時文明的寶貴資料。新疆岩畫記述的時代,是宗教巫術、薩滿信仰盛行的時代。由於原始思維能力的提高,產生許多怪誕奇異的神靈形象化圖像,這是信仰的具體表現,用以反映未知精神世界,把人們帶到冥想的世界之中。這是新疆岩畫的主題。這些岩畫大部分鑿刻在黑砂岩、花崗岩和板岩的岩面上,岩面大多朝東向陽,岩畫採用粗線條的陰刻。另外在昆崙山、天山、阿爾泰山都發現了年代特別久遠的洞窟彩繪岩畫,大多用一種儲石色的礦物作原料,朱紅彩、或黑、白色彩。

  新疆岩畫的加工方法主要採用點鑿法,即以硬度較大的石塊或金屬工具,按畫面要求在動物、人物之輪廓線上連續鑿點,由點構成線,形成畫面。有時也採用磨蝕的方法,這樣產生的岩畫線條、畫面,是在設計構圖的基礎上,經硬物磨擦,將原來深色石面去除一薄層,磨蝕部分色澤稍淺,而顯示出物體圖像。同時還有二者結合,在鑿點成線、體後,對輪廓線或輪廓線內人物、動物整體畫面作研磨。遠看如淺浮雕,光潔平整。從加工工藝角度分析,鑿點較為原始、粗糙,時代相對稍早;鑿點後研磨,較之單純鑿點前進了一步;而磨蝕成圖,工具工藝要求更高,相對時代應更晚。

  新疆岩畫不僅數量多,而且內容也極為豐富,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生殖崇拜。這類岩畫不僅數量多、質量高、年代久,而且畫面熱烈、健美。是新疆岩畫中最有價值的部分。其分布地點主要有八處:阿爾泰山富蘊縣唐勒塔斯洞窟正壁上畫有四個橢圓型的女性生殖器;阿勒泰市阿克塔斯在顯著地位畫有一個女性陰戶;表現這一生殖主題的還有該縣的夾西哈拉海與哈巴河縣的杜阿特松哈爾溝;天山特克斯縣的阿克塔斯;昆崙山帕米爾高原東麓喀什噶爾、皮山縣的阿日希翁庫爾。這些洞窟岩畫,皆在洞窟內,而且皆在洞窟內,均為彩繪。以赭紅色為主,雜以少量的白色或黑色。畫面上的女性生殖器顯得莊嚴、神聖,給人一種神秘感,突現對女性生殖崇拜的崇高感。有專家認為是在舊石器晚期,距今1萬年左右,是非常珍稀的母系社會的形象實錄。到目前為止,在全國其它省區尚未發現。

  隨著母系社會時期人們從群婚制逐步向對偶婚發展。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就開始過渡了,女性生殖崇拜也開始向男性生殖崇拜轉變。這些圖像大都鑿刻在深灰或灰藍色的岩石上,鑿刻或磨刻的圖像斑駁、稚拙、粗獷、簡潔、渾然而多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近年來在天山中部呼圖壁縣康家石門子發現的大型岩畫。這些男性生殖崇拜岩畫,規模之恢宏,造型之優美,人體之碩大,技藝之嫻熟,堪稱舉世無雙之精品。整個岩畫在120平方米左右的巨大畫面上,雕刻出數百個男女互相交媾他舞蹈的情景,其中不少男性形象,生殖器官刻畫十分突出,陽具極度誇張地勃起。表現交媾動作的畫面下端則是群列的小人,顯示了人們對強大生殖力和種族繁衍的渴望,以及對在人口繁殖中男性地位的肯定。

  第二、放牧、動物。放牧畫在北疆的裕民、富蘊、哈巴河等地都有發現。如哈巴河縣發現一幅岩畫,畫面有眾多的岩山羊,還有鹿、駱駝等,大小參差、緩慢行進,畜群之後有一獵狗尾隨。兩名放牧者,一上一下步行於畜群中。上邊一人手執長鞭,下邊一人似戴一尖帽,兩手張開作驅趕狀,畫面生動活潑,反映了游牧生活面貌。動物岩畫中最常見面的是牛、馬、羊、鹿,也有狗、熊、駱駝。如霍城縣乾溝岩畫,在一塊岩石上刻有形狀不同的十七隻大頭羊和山羊,其中一隻體形較大的山羊,羊角較長,一角向後彎曲,一角前翹,驚覺地抬頭注視前方,粗礦的線條勾繪出了一副草原生活景象。布爾津縣闊斯特克鄉和也格孜托別鄉一帶的岩畫則以北山羊為主,畫面錯落有致,形態各異,走筆流暢,線條清晰明快,栩栩如生。在沖乎爾鄉,喀納斯湖景區正南50公里的一處牧羊小道上,造型古樸的動物和人的圖像綿延5公里,約近百幅。

  第三,狩獵畫。在古代游牧民族的經濟生活中,狩獵具有重要地位。在已經發現的大量岩畫資料中,狩獵畫面比重很大。狩獵圖景,刻畫得也相當細緻,可以幫助我們具體認識當年曾在山地、草原上展開過的一幕幕狩獵場景常見畫面是錯人手持弓箭向獵物射擊的形象。如撒爾喬湖的一幅狩獵圖,畫面有一獵人,雙手前曲握住弓弦,他所射出的箭已擊中了一頭黑熊,黑熊掙扎逃竄,獵人則緊追不放,畫面形象清晰,神態逼真。。如烏勒蓋岩畫,刻畫狩獵活動的畫面,幾近20幅。有的表現獵人潛藏匍匐在草叢中持弓狩獵北山羊,多人圍獵鹿群等,均具特色。巴里坤縣莫欽烏拉山中段庫克托貝岩畫遺址點,十多名騎士圍獵鹿、羊,騎士飛馳,鹿、羊狂奔,部分鹿只中箭,負箭奔跑,場面十分生動。

  第四,車輛。古代游牧民族,畜群轉移、較長距離內運輸往來,車是不可或缺的交通手段。在阿勒泰、塔爾巴哈台、天山北麓不少岩畫點,都見到表現古代車輛的畫面。阿勒泰地區布爾津縣沖乎爾鄉岩畫中有幅車輛圖:表現御者徒步駕車,頭戴尖帽,手執長級繩,作嗆喝狀。「車」以兩個圓輪與長轡表示。拉車牲畜,作賓士狀,長尾系三角墜,頭上有一長角。車輛之下,還刻有一些對羊圖案。這幅岩畫在阿勒泰岩畫中是十分罕見的,它反映了阿勒泰古代游牧民族的一個重要的生活側面。天山北麓巴里坤縣李家灣子所見車輛圖,線條雖十分簡單,卻清楚勾勒了雙輪、軸、橢圓形車篷、單轅及駕牛的圖像。天山南麓溫宿縣包孜東車輛圖,也是典型的線刻,顯示了輪、輻、長方形車篷、單轅。

  第五,戰爭岩畫。戰爭,作為社會矛盾衝突的最劇烈的形式,在岩畫中也有一定的表現。新疆地區見到的戰爭岩畫,最典型的代表應數哈密沁城折腰溝保留的幾幅相關圖像:在一塊長140厘米、寬110厘米的黑色岩石上,刻畫了一幅十分生動的騎兵征戰圖。戰鬥雙方雖力量相近,但精神有別。右側7騎鬥志昂揚,戰馬奔騰,騎士個個爭先舉長兵器向敵人衝刺,其激越高昂的鬥志躍然於石面;左側5騎則鬥志已懈,精神完全被對方壓垮了。岩畫作者的傾向是十分清楚的。

  除此之外,新疆岩畫中還有格鬥畫、舞蹈畫、神靈畫等,如在富蘊縣唐巴勒岩洞中發現一幅彩繪岩畫,上部繪兩個同心圓,旁繪雲彩圖,下部繪一人頭像,頭戴插翎的帽子,額部繪有幾十道短線,臉部給眉、眼、嘴,未繪耳朵。與此相似的畫面,在內蒙古陰山岩畫中也有發現。岩畫上兩同心圓,旁有雲彩,應代表日、月,下面奇異的人頭像,似為神靈。原始的宗教觀念常表現為對自然神靈的崇拜,新疆北部發現這類岩畫,同樣反映。

(四)山西岩畫

  僅存一處,吉縣柿子灘岩畫。

  11、吉縣柿子灘岩畫 位於距黃河兩公里的柿子灘。這裡曾發現一處中石器時代的遺址,岩畫就位於遺址後面的岩壁上。岩畫為塗繪的圖像。岩畫風化嚴重,但形象尚依可見。屬於北方岩畫系列。

(五)黑龍江省岩畫

  僅發現一處:牡丹江岩畫。

  12、牡丹江岩畫 位於黑龍江省海林縣境內的柴河公社群力大隊,在牡丹江右岸。這裡的岩畫以表現人物、船隻和鹿為主,反映的是漁獵生活方式。岩畫為紅色的塗繪。屬於北方岩畫系列。

(六)青海岩畫

  屬於北方岩畫系列,比起寧夏賀蘭山岩畫、內蒙陰山岩畫、新疆阿勒泰岩畫,它在中國岩畫譜系中位置相對要低一些,分布比較零散,也不夠集中,缺少有典型意義的代表性作品。包括湖裡木溝岩畫、野牛溝岩畫、舍布棋溝岩畫、哈龍溝岩畫、盧山岩畫、勒巴溝岩畫、魯茫溝岩畫、巴哈莫力溝岩畫、切吉岩畫盧絲溝岩畫等近十處。

  13、湖裡木溝岩畫 位於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黑馬河鄉然去乎東村約1.5公里處。岩畫布在兩級台地銜接處的紅砂岩斷面上,高於河床約20米。岩畫內容有牛、馬、鹿、狗、豹、狼等,共約50餘幅動物圖像,採取垂直鑿刻法。初步定為唐代作品,是青海岩畫的典型代表。湖裡木溝岩畫系青海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4、野牛溝岩畫 位於青海省海西州格爾木市郭勒木得鄉西北約140公里處的昆崙山腳下奈齊郭勒河谷四道梁。該河谷又名野牛溝,約海拔3900米。東北距格爾木市120公里左右。有三十多幅,二百多個個體形象。創作時間約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商代。野牛溝岩畫內容多為動物岩畫,有牛、鹿、駱駝、狼、豹、鷹等,此外尚有放牧、出行、狩獵、舞蹈等場景。牛的形象在岩畫中占很大的比例。除了少數野牛處於被狩獵狀態外,大多為單獨的、靜態的牛。其創作手法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在現在藏傳佛教寺院中,幾乎所有的護法神都是以牛的形象出現。在藏傳佛教特有的做為祛災禳禍的跳神活動中,牛的形象亦屢屢出現。在玉樹一帶,許多嘛尼石堆和住戶大門上方都置放一個繪有六字真言的牛頭枯骨。顯然,牛在草原游牧部落中,除了經濟諸因素外,還帶有宗教神話的意味。牛以岩畫形式出現,顯然是受了吐蕃王朝初期佛教傳入的影響。其中有一幅舞蹈岩畫,是眾人手拉手舞蹈的場面,這與在大通和宗日發現的馬家窯彩陶盆上的舞蹈場面非常相似,彌足珍貴。四道梁的周圍已有沙化的痕迹,岩畫保護工作已刻不容緩。

  15、剛察縣岩畫 包括哈龍溝和舍布齊溝溝口兩處岩畫點。

  哈龍溝岩畫位於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泉吉鄉哈龍溝內。岩畫在兩座海拔3500米高的石山上。甲山有6組岩畫,內容有牛、鹿、羊、虎、野豬、獐子和豹等動物;而乙山有2組岩畫,內容以駱駝和鹿為主。製作手法為磨刻。原有畫面較多,修築青藏鐵路時,因取用石料部分遭破壞,現存有5幅圖像。技法採用磨劃方法,其時代初步斷定為南北朝至唐代。哈龍溝岩畫為青海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舍布棋溝岩畫位於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吉爾孟鄉的青海湖西山舍布齊溝溝口山頂之上,部分畫面風蝕剝落,現存畫面約30幅,內容有牛、羊、狼、馬拉車、狩獵等,多刻在山峰或接近山峰的地方,因為那裡動物經常出沒,便於表達人們對於動物的佔有心理。技法多為垂直打擊點刻方法,個別的為陰刻線雕方法。其時代初步斷定為南北朝至唐代,但這裡有後期所刻的藏文六字真言,因此不排除有晚期作品。舍布棋溝岩畫為青海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6、天峻縣岩畫 包括魯芝溝和盧山兩處岩畫點。其中著名的是盧山岩畫在江河鄉。

  盧山岩畫位於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縣江河鄉。盧山山丘上,距江河鄉政府所在地約8公里。山丘位於江河之上,岩畫分布在山丘南面山坡上。岩畫鑿刻於40餘塊大小不等的花崗岩上。分多組畫面,計有30餘幅。內容以動物表現為主,有氂牛、馬、羊、豹、鷹等,兼有狩獵,戰爭,生殖等內容,還有藏文字的鑿刻畫面內容。技法採用垂直鑿刻和磨刻法。是青海省保存最好的一處岩畫。其時代稍晚於野牛溝岩畫,內容上也比野牛溝岩畫豐富一些,除動物、放牧等內容外,還有不多見的生殖崇拜和戰爭場面。製作技法也不相同。盧山岩畫多為傾斜輪廓打擊法,而野牛溝岩畫則多為垂直通體打擊。因此在製作技法,繪製風格上,盧山岩畫都比野牛溝岩畫要精緻一些。在盧山岩畫中,形象最多最集中的為一號岩畫,岩面面積約20米見方,其上有150多個形象。使人們頗感興趣的是車獵和生殖圖。車獵為雙轅位馬,人立車上,引弓如月。箭射向車後的野牛。為了形象地表達射獵的意圖,製作者將箭矢飛行的弧線也打鑿上去。這幅圖打制精細,形象準確,特別是圖中由於車的形象的出現,使這幅圖在青海交通史上佔有一席之地。盧山岩畫中的生殖圖,亦可稱為青海岩畫中的珍品。畫面雖然有些漫漶不清,但其繪製意圖卻依然可以看得清楚。畫面一男一女。女的正面,雙腿微曲向兩邊分開。在兩腿之間、臀部下面,打鑿出一直徑約3厘米的圓點,以象徵女性生殖器;男的在女的左面,從側面繪製,生殖器很突出。緊接著男女圖的下面,有一條打製得很規範的曲線,兩邊分布有許多圓點。由於對男女生殖器的強調,故其交媾場面不易直接表現,而採用象徵性的符號(圓點代表女性,曲線代表男性)的集合來表示。這種用符號來表現交媾的思維方式,在我國其它地方如內蒙陰山也有發現,即岩畫界所謂的「蹄印」或「穴」。達幅畫的意義在於使我們對吐蕃的某些文化觀念和觀念的表達方式有所了解。這裡的交媾,無疑帶有刺激牲畜生產的巫術意義;而符號象徵的表現方式,則使我們對如何理解所有岩畫形象有所啟示。我們在這幅畫中已經看到,製作者借「有形」的交媾,來表達「無形」的生殖崇拜。盧山岩畫系青海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7、巴哈毛力溝岩畫 該岩畫點在海西州蒙古族藏族哈薩克族自治州都蘭縣香加鄉巴哈毛力溝內。巴哈毛力在蒙語中為「小馬」之意。由南口向北進,距南口4公里有一個火成岩山嘴,藏語稱為牙瑪嘴(意為山羊嘴),漢語畫石嘴,岩畫就刻在山嘴石面上,岩畫分布得比較集中。岩畫製作手法一般有鑿刻和磨刻兩種方法。石色呈黑色,線條呈黃褐色。岩畫動物有駱駝、山羊、狗、馬、大象、鹿、野羊、蛇、獐子、牛等,還有三角形圖案和太陽圖案,有狗守護著圈欄,馬背上負有馬鞍和韁繩等畫面。

  18、勒巴溝岩畫 位於玉樹州境內的通天河畔。位於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巴塘鄉勒巴溝內。岩畫刻在衛溝溝崖岩石上,總面積約900平方米。其內容主要為佛教故事及經文。勒巴溝岩畫共三個地點,分別編號為一、二、三號。一號岩畫畫面鐫有佛、菩薩、香客、瑞獸等。技法為陰線輪腳打擊。佛為立像,低肉髻,身著通肩圓領大衣,右袒,衣服貼身。菩薩均結跏跌坐。供養人的製作比佛小三分之二。這幅岩畫帶有濃郁的晚唐漢族佛教造像的風格。如三號香客,髮式為唐代侍女流行的雙鬢抱面的拋家髻。衣服為唐開元、天寶間流行的小翻領、對襟胡服。這幅岩畫的發現,對漢、藏歷史上文化交流和唐蕃古道等方面的研究,彌足珍貴。二號岩畫中有一幅為文成公主禮佛圖,高出地面3.5米、寬2.5米。畫面右為釋迦牟尼佛,立在仰蓮座上,背有焰紋背光和頭光,其左為祿東贊,頭戴幘巾,身著小翻領胡袍,手持盂缽。左第二位為文成公主,身穿斗篷、頭梳雙髻,手持蓮花。第三位為侍從,身著斗篷,手持盂缽,皆為陰線雕法。三號岩畫為藏地製法,時代顯然比一號晚得多。東、西石壁各一菩薩,結跏跌坐。頭戴寶冠,身披瓔珞。西壁菩薩上方用陰線打制出一飛天,身著披巾、瓔珞。披巾因風盪起,翩若驚鴻。形象異常生動。勒巴溝岩畫系青海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9、魯茫溝岩畫 位於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縣天棚鄉魯茫溝內。岩畫刻在溝內東側石山根塌落的三塊大石塊上,面積約20餘平方米,共計刻有牛、馬、羊、野豬、狐狸、虎、蛇等動物圖案近80個,岩畫採取鑿刻手法。其時代初步研究定為唐代,系青海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巴哈莫力溝岩畫 位於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香加鄉巴哈莫力溝的山羊嘴,又稱畫石嘴。岩畫主要分布於畫石嘴西部的石壁上部。畫面長7米、寬4米,鑿刻有鹿、羊、蛇、馬、驢、雞、太陽、「卍」字紋等圖案。創作時代為唐代,為青海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1、切吉岩畫 位於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切吉鄉東科村三社。岩畫刻在山頂上零散的細砂岩石上,共有畫面10餘幅,內容有羚羊、氂牛、鹿等。系採用垂直敲擊點刻與磨刻方法。系青海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2、盧絲溝岩畫 位於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熱水鄉盧絲溝內。岩畫刻在山崖岩石上,分三組,一組為三尊佛像,幅面長5.6米、寬4.5米,採用線雕方法;一組為四尊菩薩像,幅面長2.6米、寬1.4米,用淺浮雕方法;另一組為雙馬,亦系淺浮雕方法。經研究,其時代初步認定為唐代。

  23、黑山溝岩畫 在青海剛察縣泉吉黑山溝口轉彎處,在一高50多米、寬約10米的山坡崖壁面上,密密麻麻地刻滿了氂牛、野牛、狼、馬、羊、狩獵等圖象。這裡是放牧的必經之地,人們經常看到這些形象,會不斷誘發人們對於狩獵放牧生活的聯想、回憶,激發對於動物的佔有慾望。

(七)甘肅岩畫

  甘肅岩畫分布從靖遠縣吳家川到河西走廊西端的安西縣,大體成一條帶狀,另外在甘南藏族自治州瑪曲縣齊哈瑪鄉也有少量岩畫,但數量最多,內容最豐富的要數肅北蒙古族自治縣。屬於西北系列岩畫。

  24、肅北蒙古族自治縣岩畫 肅北縣位於河西走廊的最西端。該縣祁連山地區已發現大量古代游牧民族的岩畫,稱祁連山岩畫。它包括五個岩畫點:①馬宗山鄉岩畫計有二處:一是黑馬宗岩畫;二是格格烏蘇岩畫,內容以狩獵和放牧等內容為主,動物圖形有駱駝、紅羊、牛、馬和驢等。②明水鄉岩畫計有三處:一是霍勒扎德格岩畫,刻划動物有大頭羊、紅羊、黃羊等。另有放牧等圖像。二是上哈然扎德格岩畫,該地的岩畫可辨認者有5組畫面,畫面風化嚴重。三是山德爾鄉岩畫,共有54組,內容各不相同,鑿刻動物、人物個體圖達204幅之多,其中還有場面宏大的狩獵圖和放牧圖。③別蓋鄉岩畫有67組,人與動物個體共有362個,有些畫面還表現出大規模的狩獵場面,其中第38組中有一人身穿長袍,頭戴尖帽,還有幾組系尾飾的舞者,特別是第9組中有一大象。④石包城鄉岩畫計二處:一是灰灣子岩畫,岩畫題材以放牧為主,畫面上有成群的鹿和岩羊,還有騎馬者。二是七個驢溝岩畫,位於灰灣子岩畫的西北側,刻在一條東西向的河谷北壁。這裡的岩畫有20組,共有人物、動物個體圖像101幅,製作手法為鑿刻,內容以放牧為主,有大量的岩羊、駱駝,奔跑的馬和飛翔著的鷹。⑤大黑溝布爾汗哈達岩畫,位於布爾汗哈達向南行1公里處。岩畫鑿刻著張弓射獵和騎馬放牧的內容,還有不少動物的表現,如梅花鹿、大角羊、野氂牛和野駱駝等,除此之外還有大象和老虎的形象。

  25、嘉峪關市岩畫 嘉峪關市發現的岩畫集中在黑山之中,稱黑山岩畫。共有兩處:①四道鼓心溝岩畫是黑山岩畫分布較多的主溝之一,這裡鑿刻了人物、動物和車輛的圖像。有人們群舞的場面,舞蹈者身著裙裝,束腰並佩戴頭飾;動物有飛鷹、大牛、小羊和小鹿,老虎和駱駝等;岩畫還表現了騎馬狩獵、群體狩獵和單轅車和溝等圖像。②紅柳溝岩畫位於黑山南部,為一東西走向的峽谷地帶,最東頭峽口處,有烽火台,岩畫內容以表現動物為主,製作較簡單粗糙,有的畫面動物圖像,僅用點擊法敲鑿成粗獷的輪廓而連不成線。

  26、玉門市岩畫 共有兩處:①石墩子梁岩畫位於昌馬鄉南30公里處的石墩子樑上。岩畫為單線刻畫和通體平磨手法,內容以放牧為主,動物有山羊、大角羊、鹿和駱駝等,共有20多個動物個體。②鹿子溝岩畫位於昌馬鄉水峽村西的三家灘鹿子溝內,溝內有一青色石壁,岩畫共有3處,均為鑿刻。以放牧為主,動物有鹿、駱駝、老虎和狗。其中有一人騎於駱駝之上驅趕著鹿、駱駝等動物,岩畫表現手法有單線刻劃,也有通體鑿刻與石墩子梁岩畫手法一致。

(八)廣西岩畫

  廣西岩畫具有我國西南岩畫的代表地之一,也是我國岩畫地點最多、最密集的分布地區之一。屬於西南系列岩畫典型代表之一。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初期發現,到目前為止,已在廣西左江流域的寧明、龍州、崇左、扶綏、大新、天等、憑祥等縣市的沿江崖壁上發現岩畫79個地點、178處、280組、人像3000多個,綿延200多公里。畫面一般距江面20~40米,最高者達120米左右。內容包括人物、動物、器物圖像。圖像大小不一,大者約3米;小者約0.4~0.5米。畫面大小亦相差很大。這些崖壁畫多集中在江河轉彎處寬大、平整、垂直壁上,陸地石壁和洞穴也有少量分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寧明花山崖畫,亦稱花山岩畫。

  27、寧明縣岩畫 包括達佞山岩畫,花山岩畫、龍峽岩畫和珠山岩畫,其中以花山岩畫最為著名:

  花山岩畫花山位於寧明縣城北面15公里處明江畔的一座石山,海拔345米,岩畫就繪製在臨江一面的巨大而陡峭的懸崖絕壁上,山因此被稱為「岜來」(壯語),意為「畫有圖畫的大山」。壁畫畫面高40米~50米,寬210米,面積8400平方米~10500平方米,是目前為止中國發現的單體最大、內容最豐富、保存最完好的一處岩畫。岩畫呈赭紅色。顏料是赤鐵礦粉,用動物脂肪稀釋調勻,用草把或鳥羽直接刷繪在天然崖壁上。畫法採用單一色塊平塗法,只表現所畫對象的外部輪廓,沒有細部描繪。風格古樸,線條粗獷有力,形象原始。

  岩畫尚存畫像1800多個,現存圖像1900多個,包括人物、動物和器物三類,以人物為主。人物只畫出頭、頸、軀體和四肢,無五官等細部。基本造型分正身和側身兩種。正身人像形體高大,最大的高達3米,皆雙臂向兩側平伸,曲肘上舉,雙腿叉開,屈膝半蹲,腰間橫佩長刀或長劍。側身人像數量眾多,形體較小,最小的約0.3米。多為雙臂自胸前伸出上舉,雙腿前邁,面向一側,作跳躍狀。動物圖像主要是狗,皆側向,作小跑狀。器物圖像主要有刀、劍、銅鼓、銅羊角鈕鍾。刀、劍一般佩帶在正身人腰部。銅鼓數量多,只畫出鼓面,有的鼓面中心有芒,個別鼓面側邊有耳。這些圖像在畫面上交錯並存,組合成一個個單元,排滿整幅畫面。典型的組合是:以一個高大魁偉、身佩刀劍的正身人為中心,腳下有一狗,胯下或身旁置一面或數面銅鼓,四周或左右兩側有眾多的形體矮小的側身人。整幅岩畫氣勢恢弘,熱情奔放,內容豐富且帶有神秘色彩。其繪製年代和製作工程技術、主題涵義和製作目的以及顏料配方等,皆存在爭議。但被公認為壯族先民壯族先民駱越人繪製,繪製年代早期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距今已2500多年的歷史。歷經了戰國、西漢、東漢等多個歷史時期的不斷完善,才形成這震撼人心的宏篇巨著。有人認為這些畫面可能是一場祭祀活動儀式的記錄,是壯族先民通過圖騰崇拜以祈求五穀豐登、人丁興旺,是巫術文化的遺迹。

  龍峽岩畫位於明江右岸,岩畫共有14組56個圖象,其中人物形象50個,馬的圖象3,銅鼓的圖象2個,船的圖象1個,各種圖形分布於六處。⑤高山岩畫,明江右岸,在江水轉彎處,山有兩峰突出。岩畫分布於北峰中部有兩個岩洞的附近,共有5處,計有191個人物圖象。

  達倭山岩畫、珠山岩畫達倭山在左江支流明江的右岸,南面臨江,峭壁高約150米。岩畫畫於峭壁中部近山腳處,高距江面約40米,畫面呈斜橫幅狀,中部岩畫被岩面膠結的石鐘乳石覆蓋,兩端風化嚴重。珠山岩畫是明江流域最上游的一個岩畫點。由於岩表受嚴重風化,許多圖像已漫漶不清,難以辨認。

  28、扶綏縣岩畫 共有岩畫點22處:①小銀瓮山岩畫該岩畫位於左江左岸,岩畫分為兩處,一處現存18個人像,有騎馬人物和銅鼓。另一處在西側上方,現存9個正面人像。②銀瓮山岩畫位於左江右岸,岩畫除人物外,有懸掛三個大小相近的銅鼓,紋飾有的是日體,也有五芒太陽紋。③七星山岩畫該岩畫位於左江左岸渠舊鄉境內。④合頭山岩畫位於左江北岸的渠黎鄉岜桑村境內。⑤茭杯山岩畫岩畫多為黑色物覆蓋,少部分露出淡黃色。⑥馱潭山岩畫該岩畫位於左江渠黎鄉那勒新安村3公里內。⑦下垌山岩畫該岩畫位於扶南鄉下垌村內。岩畫多為正面像,最大的人物為一位佩戴環首刀者。高1。4米,頭作圓形,舉手作蹲腿似弓形。⑧新灣山岩畫這裡有兩處岩畫均已殘缺。⑨岜來山岩畫在山偏西端的陡坡上有一個橢圓形口淺洞,岩畫主要集中在洞內壁或洞外的岩壁上。

  29、崇左縣岩畫 共有岩畫點26個:①燈籠山岩畫,距隱士山東南2公里,共有5組26個人像。②馱柏山岩畫(銀山岩畫),分為數組,大小不一,大的有數十人,小的只有一兩人。③白鶴岩山岩畫(觀音山岩畫),山高200多米,頂上六峰,第二峰以後岩畫有6組共計43個人像。④隴狗山岩畫(弄玖山岩畫),在山之兩端距江30米高處,各有一處岩畫,在近山中部,距水面約20米處,有一組岩畫,只有一個正面人像,其頭部園大,上有雙羽彎曲臂向上舉不對稱,腰間佩劍腿半蹲。右腿與一似動物的圖形相連。⑤崇左花山岩畫(馱角山岩畫),位於左江右岸上,該山岩表多為黑色覆蓋物,表面風化嚴重。峭壁左端,距水面約20多米處,一塊突出的平整岩面上,有一處岩畫,畫面高約6米,寬10米,原畫比較多,現所存無幾。且顏色較淡,可辨有16人像。此處畫面右下方有一楷書的「魁」字

(九)雲南岩畫

  屬於西南系列岩畫。雲南岩畫分布很廣,包括麗江納西族自治縣金沙江岩畫,滄源佤族自治縣滄源崖畫,漾濞彝族自治縣蒼山岩畫,福貢縣怒江岩畫,瀘水縣古登岩畫,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大芒光岩畫,元江縣岩畫它克岩畫,麻栗坡縣麻栗坡大王崖岩畫,西疇縣獅子山岩畫,彌勒縣金子洞坡岩畫,邱北縣獅子洞岩畫,路南縣石林岩畫,宜良縣阿陸籠河岩畫等十多處。其中以滄源崖畫、金沙江岩畫、怒江岩畫更具代表性。

  30、滄源岩畫 分布在雲南臨滄市境內猛來、猛省、丁來等地,共15處。後來在滄源阿佤山調查時發現了九處,分別是耿馬2個,永德2個,雙江4個,臨翔區1個,統稱滄源岩畫。滄源岩畫分布在滄源佤族自治縣猛省、糯良、猛來、猛角四個鄉區域內,地處小黑江及其支流的峽谷地區,該區有著發育較好的岩溶地貌、溶洞、蜂林地層,岩畫便繪製於峰林的岩面上,新石器文化遺址即分布在岩廈下或岩洞中。這一帶最高海拔1759、最低海拔989米。前15個點岩畫面積約4712平方米,共有圖形1200多個岩畫以赤鐵礦顏料繪製於內傾或垂直的石灰岩岩面上,十五個點岩畫面積共約470平方米,共有圖形約1200多個。

  滄源岩畫亦帶有西南岩畫的典型特徵。畫面布局多採用圖解、示意的形式處理空間。圖形描繪均作剪影式。人物和動物分別嚴守正面律和側面律,強調主觀意趣。表現方法以單線為主,或輔以平塗法表現大塊的形體。畫面內容反映了一定的宗教觀念,作畫的意圖和功能具有明顯的記事性質。全部岩畫均為紅色。因顏料配製有濃淡之分或保存情況不同而呈紫紅色和硃紅色。岩畫第五、第十地點均有赤鐵礦藴藏。第五地點岩壁上還有一個人工挖鑿而成的洞穴,內有較純凈的赤鐵礦。可能就是繪畫顏料。繪畫採用二維空間的表現手法,物體不分遠近,都畫成一平面。這種平面造型的效果,能給人一種明了的視覺印象。畫中人物、動物全部塗色﹙剪影﹚,岩畫圖形較小、排列密集。如人物圖形,大者高約30厘米,小者僅3~4厘米,在約1平方米的範圍內,描繪圖形近30個。繪畫風格比較單純、原始,具有一種檏素美。

  岩畫內容多為狩獵、舞蹈、放牧、雜技、戰爭、原始宗教、採集、建築和村落等。可分為人物、器物、動物、房屋、自然物、符號和手印七大類。

  人物是岩畫表現的主要對象,人物圖形佔全部圖形的70%左右。男性繪有巨大生殖器,女性個別圖形上繪有女陰,乳房或作大肚狀,是先民時代生殖崇拜的表現。滄源岩畫幾乎所有人物形象都是圓頭型,創作岩畫的民族應屬於南方蒙古人種。人物形狀均作「大」字或「文」字的正面形象。注重四肢動態及頭上、身上飾物。以反映其活動和身份。突出主要人物,如神只﹙巫師﹚圖形比其它稍大一些,以其來顯示特殊的身份地位。還有個別圖形,人物上面繪有動物「發光體」和「太陽人」等,可能源於神話傳說。岩畫中人物使用的器物計有弓弩、盾牌、矛槍、牛角、杵臼、棒、木柵欄等。另外,還有頭飾、耳飾、尾飾等。動物圖形約佔總數的20%。動物強調鼻、角、耳、尾的特徵,以表現其種屬。可辨認種屬者有牛、猿猴類、鹿類、鳥類,大部分與人物狩獵活動有關。房屋見於滄源岩畫第二、四、五地點,可分為樹上干欄﹙巢居﹚和干欄﹙村落﹚二種。岩畫所描繪的自然物計有道路、山巒、山洞﹙穴居﹚和樹木等。滄源岩畫第五地點,耿馬岩畫和永德紅岩岩畫均為手印。手印分為陰陽二式,分別以手按於石壁再噴塗顏料和以手蘸顏料直接按捺而成。符號類的圖形共有10多種,有的已模糊不清。有的石壁剝脫後殘缺不全。岩畫中還有一定數量的幾何圖形,種類有方形、三角形、和梯形等。上述內容分別出現在以下具體地點:

  祭祀(猛來第一地點2區﹚第一地點有畫岩面全長達30米,由於山頂雨水常年沖刷,部分圖形已模糊不清。計有6個區。畫面左下有一較大的人形,頭繪成扁帶狀,雙手叉腰而立。頭部上方有兩個上下相反的捲雲紋圖案,從畫面分析,此人應為巫師。在巫師的下面繪有14個身體未塗實呈「文」字形的小人和一剪影羽人。羽人上方有兩組動作整齊的舞者。畫面記録了當時部落先民的一次祭典活動。

  狩獵、放牧﹙猛來第一地點5區﹚畫面上端用一條彎曲的線表示山路起伏彎曲,上立15隻猴子向左行進。再往下有二人用繩索系牛脖,有獵手持弩弓射殺野獸。該畫面描繪了部落先民狩獵的精彩場景。

  村落(丁來第二地點)畫面正中為以示村落範圍的橢圓形,其間沿周圍或正或側或倒描繪了干欄建築十餘間,中心兩座房屋較大,近旁有兩人正在舂臼。村落以正中為界,左側房屋作輪廓狀描繪,右側作塗實,村落呈半陰半陽,恰如夕陽西下時的山寨景色。村落四周若干表示道路的線條向外延伸,眾多人群從道路上徐徐歸來。畫面以散點透視表現全景的構圖形式,描繪出村落暮歸的廣闊場景。

  狩獵舞(猛省第三地點)岩畫繪於一塊平整光滑的石壁上,畫面中的十三人均作舞蹈狀。中部有一組圖形,帶鳥飾的房屋,屋內有二人。右下端有一頭呈三角形、身著羽毛之衣的偽裝人物「鳥形人」。偽裝人物較多地出現在其他地點的狩獵畫面中,係為偽裝的獵人。該地點畫面所表現的或許是狩獵舞蹈。

  捕猴(猛省第四地點)這是西南特有的狩獵場面。畫面有二人共持一柵欄在捕捉猴群。在滄源岩畫眾多表現狩獵的畫面中,柵欄捕獵僅此一例。此畫面應為描繪一種狩獵方法或是一次以柵欄捕猴成功的記録。

  手印(猛省第五地點)手印系以左手按於岩壁上噴洒顏料而成,如成年男子之手。手印或是代表作者的簽名,又有勝利、佔有、力量等意義。手印岩畫在全世界都有發現,由此可見,原始民族的圖畫語言是無國界的。

  巢居(猛省第五地點)在一棵畫有樹根的大樹上,架著一個長方形的小屋,屋內開有一門,大樹旁斜放一竿,可能是人上下的通道。南方多雨,叢林又多野獸,為防止野獸的侵襲和避免地面潮濕,古代南方民族有著「依樹搭巢而居」的習俗。畫面表現的這是這種巢居生活。

  生殖崇拜(猛省第六地點)該畫面為一幅崖畫右上角的一部分,右上端為一人,雙臂平伸,雙腳叉開,胸部繪有雙乳,胯間繪一圓孔,當為女性。女性右下有一圓形物,其下二人雙手揚舉,五指張開,呈拋接狀,似為生殖場面。左側三人,二大一小,其一胸部繪有乳房,胯間繪有圓孔,其一手持盾牌狀物,一手持短棒,似為侍從護衛。其內容應與母系社會和生殖崇拜有關。

  穴居(猛省第六地點)畫面中心繪有一圓形山洞,洞口左側有一人作進(出)狀,山洞周圍有活動人群。在滄源岩畫分布區域內,有著若干以山洞為居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畫面所描繪的場景,當是這種原始社會穴居生活的寫照,反映了當時人群對防止野獸侵襲和躲避風雨而賴以生存的山洞崇拜信仰意識。佤族有著名的史詩《司崗里》,相傳佤族就是從山洞裡走出來的。

  勞動(猛省第六地點)這幅岩畫表現的是西南先民捕捉野捕牛、採集果實和獵鳥勞動場面。畫面上部表現牛群進入偽裝獵人的埋伏區,其中一牛已被捕獲拴縛;中部人群間的圓點,應是表現採集果實;下部為獵人引弓獵射長尾鳥。

  戰爭(猛省第六地點)畫面之人群有以弓箭相向者,有徒手相交搏鬥者,有倒於地亡傷者,表現了古代戰爭的一個場面。古代滇西地區部族間戰爭頻繁,滇西古代民族以勇敢善戰而著稱。畫面表現的當是古代部族之間一次重要戰爭場景,得勝者以繪畫記録其事,以炫耀勝利。

  圓圈舞(猛省第七地點)畫面表現五人圍成一圈翩然起舞的場景。布局以一單線圓圈為中心,沿圈外繪有一手高揚一手下襬的5人,以示圓圈舞蹈。五人中有一人比較特殊,表示領舞者。此畫面應是當時人群自娛性舞蹈的寫照。現今滄源佤族舞蹈《圓圈舞》是一種娛樂性很強的集體舞。舞蹈時男女老少以箐火為中心圍成一圈,在樂器的伴奏下跟著領舞者朝逆時針方向轉動。

  太陽人和羽人(猛省第七地點)這是滄源岩畫的經典圖像,稱為「太陽人和羽人」。畫面所描繪的二人均作雙手平舉、一手持弓一手執箭(或短棒)狀,左側人物置身於一繪有若干放射狀短線的圓周內,右側人物則頭部佩戴長羽毛。學術界一般解釋為「太陽人」和「羽人」。但也有人認為是隱蔽於草叢或偽裝進行狩獵圖形。

  馴牛(猛省壤典姆山崖)畫面中心為一牛,隆背、長尾、牛角細長彎曲,當為瘤牛。其頭部系一長繩,牛前三人共持牛繩,牛後牛上三人作牽引、驅趕狀。該地點岩畫中,繪有圍捕、射殺野牛的畫面多處,該畫面所反映的當是古代人類捕獲野牛或捕獲野牛後進行馴養的活動場面。

  牛崇拜(猛省壤典姆山崖)畫面為一牛一人組成,牛居人上,似為公牛。人物頭部帶圓形飾物,作蹲踞狀,一手持短棒,一手執牛角,牛角尖部似有一裝飾物。該畫面位於該地點大幅岩畫的最高處,其下畫面應具有一定宗教性質,反映了西南先民對牛的崇拜、祭祀心理,這與印度、西藏習俗相同。

  31、金沙江岩畫 在金沙江流域的雲南省的中甸、麗江、寧蒗三縣境內,先後發現了30多個岩畫點,其中,以夯桑柯岩畫點圖像較為清晰完整,崖壁畫所反映的內容也更為典型。夯桑柯納西語意是淘金沙的地方,因古代曾有人在此淘金沙而得名。它位於從南向北流去的金沙江畔,其南面,即江上游,是麗江縣寶山鄉柱古行政村和大具鄉的虎跳峽段。夯桑柯岩畫點除了許多野生動物的圖像之外,野牛的崖壁畫是特別值得重視的,而且往往是被畫在岩壁的中心位置上。野牛畫得很大,很醒目。在這些洞窟中,其它動物或畫在大野牛的旁邊,或畫在大野牛的身上。岩畫點前面都有能容幾十個人站立的平台空地,先民們當時可能就是站立在這些平台上,面對著崖壁畫上的圖騰形象,舉行著集體的宗教祭祀活動的。

  32、怒江岩畫 位於雲南省福貢縣境內,共有兩處:①臘斯底岩畫,位於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貢縣匹河鄉東部碧羅雪山中臘斯底村南岩壁上。有150餘個圖象,其中抽象的符號就有90多個,還有動物與人物,人與其它事物的圖象,此外還有不少日月星辰的圖象。②匹河岩畫(依洛夫洞岩畫)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貢縣匹河鄉,怒江西岸的岩壁上,用土紅色作畫,由於風蝕作用,畫面已模糊。但可見內容有太陽、月亮、山川、洞穴以及鳥獸魚蟲等物象。

(十)四川岩畫

  屬於西南岩畫系列,共兩處:珙縣麻塘壩岩畫和博什瓦黑岩畫。前者繪於懸棺兩側,為中國岩畫中獨特的一支。後者在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解放溝區的彎長鄉境內,為單線淺刻。

  33、珙縣麻塘壩岩畫 位於珙縣原勝利鄉麻塘壩。麻塘壩一帶是「僰人"懸棺葬的集中地之一。壩的兩側高山聳立,岩壁陡峭。岩間多有天然岩洞,懸棺及岩畫分布在這裡的岩壁上。東岩有棺材鋪、獅子岩、大洞、九盞燈、豬圈門、磨盤山、龔家溝的硝洞、鄧家岩、三眼洞、瑪瑙坡共十處;西岩有龍洞溝、陋風岩(天星頂)及付大田、白馬洞、倒洞、馬槽洞、珍珠傘、貓兒坑、九顆印、雞冠嶺、地宮廟、劉家溝(棺木岩)共十二處。麻塘壩的懸棺由於歷經風雨,曾墜毀不少。岩畫用紅色塗繪,繪製在懸棺旁的岩壁上,岩畫中以單個人物畫最多,騎馬者次之。動物有虎、犀牛、魚、鳥等,還有符號。動物中又以單身馬為多,另畫有馬廄。

(十一)貴州省岩畫

  屬於西南岩畫系列,包括貞豐縣七馬圖岩畫,關嶺縣花江岩畫,赤水縣官渡岩畫,六枝特區桃花洞岩畫,開陽縣畫馬崖岩畫,丹寨縣銀子洞岩畫,長順縣傅家院鄉岩畫,冊享縣冊享岩畫位,其中以花江岩畫、畫馬崖岩畫、官渡岩畫較有代表性。

  34、關嶺縣花江岩畫 有馬馬崖岩畫和牛角井岩畫兩個岩畫點。馬馬崖壁畫位於北盤江北側江岸上,當地人稱它為「馬馬崖」,岩畫共計3幅,畫馬為主,以赭色塗繪。牛角井岩畫牛角井在關嶺縣城東南40多公里牛角井附近的白岩腳、三面坡、後頭灣和曾家屋基等地。這裡的岩畫畫有人、馬、魚、鳥等內容,有的用紅色畫成,也有的用黑色繪製。

  35、赤水縣官渡岩畫 位於習水河右岸大石壁上。,岩畫既有象形的刻劃,又有抽象的符號,主要內容為橫卧的人形、房屋、田地、耕具、戰車、弓箭、斧鉞、以及鳥獸蟲魚等。

  36、開陽縣畫馬崖岩畫 位於開陽縣城東南90餘公里處的平寨鄉頂趴村附近。畫壁南向,其下為烏江支流清水江。岩畫分布在大崖口及小崖口,岩畫亦為赭色塗繪,畫面各種圖象百多個。內容有包括馬、樹、洞、仙鶴、小鳥、太陽、星星、山路以及符號等,人物的形象較多,有騎馬者,牽馬者,還有行走、歡迎、對飲、舞蹈的人們,有些人手持弓箭,頭上頂物。

(十二)西藏岩畫

  西藏岩畫的早期發現集中在20世紀的前40年,發現者大都是在西藏境內進行考察的外國學者。如19世紀末的英國考古學家弗蘭克,20世紀前期的義大利藏學家G.杜齊、彼得·奧夫施萊特(Peter Aufshnaiter),都曾幾次深入西藏腹地進行考察,並獲得極為豐富的第一手資料。

  西藏岩畫的題材涉及狩獵、畜牧、爭戰、自然崇拜及神靈崇拜、舞蹈等方面,其中狩獵、畜牧是主要內容。它在題材、製作技法、岩畫中出現的動物群種,尤其是部分動物身上出現的裝飾性紋樣等方面與與北方系統的岩畫最為接近,因此西藏岩畫的作者很有可能是古代羌人,羌人在西北強盛以後,進入甘、青河西走廊一帶,後來到了西藏高原。對西北高原的岩畫做深入研究或許可以畫出古代民族的遷徙圖。同時,研究歐亞草原岩畫的國外學者們也發現,藏西日土岩畫與早年弗蘭克在拉達克等地發現的岩畫風格也有許多相似之處,而這種岩畫的風格可能是在公元前1000年間流行於歐亞大草原的游牧部族的重要風格。這樣,北方歐亞草原岩畫的風格又因為西藏西部岩畫的發現而向東南延續了一段距離,更重要的是,學者們認為找到了歐亞北方草原岩畫青藏高原大陸架上一個重要缺環,有了這個點的存在,整個中亞及東北亞岩畫的統一風格便得以建立了。

  西藏岩畫的分期大致可以分為早、中、晚三個時期,早期大致為吐蕃王朝之前早期金屬時代,主要分布在西藏的西北包括阿里地區和藏北部分地區早期的岩畫,圖像只有單個的動物和人物,布置分散零亂,沒有統一的構思,造型採用簡單的粗線條刻畫,符號式的造型方法,例如用圓點表示頭部,直線表示軀幹和四肢等。中期的岩畫,數量少於早期。除原有的題材外,增加了魚鷹、雁、野豬及陶罐等新內容。人物圖像日趨寫實,並能較好地表化現動態。動物的身軀,如牛、羊、鹿則多飾以橫置的「S」紋,豹和狼又飾以較為規整的豎線紋。刻制的方法多為敲鑿輪廓線,通體敲鑿的很少。作品已能有整體的布局安排,如表現群鹿爭雄,人物舞蹈,祭祀活動等大場面。晚期岩畫大致為吐蕃及以後時期,主要分布於包括藏北的大部分地區及藏南、藏東南地區。表現的方法趨於裝飾。鹿的身上飾以繁縟的雙鉤旋渦紋,鹿角和鹿尾也用雙線鉤勒,眼睛、關節和蹄爪等細部的刻畫也都非常精細。

  基於岩畫發現的一般規律:岩畫密集的地區往往都是游牧民族活動的區域,藏北高原在地理上屬於牧業經濟區域,這一區域早期為游牧民族活動的重要舞台;另外,原始或早期宗教也是岩畫創作的重要動力:青藏高原北部地區早期曾是古象雄王國。原始宗教發展特盛,因此,西藏可能存在更多岩畫。我國對西藏岩畫的考古發現,在20世紀80年代逐漸拉開帷幕。1985年,西藏文物考古隊在藏西日土縣境內發現了魯日朗卡、任姆棟、恰克桑這三處古代岩畫點,在國內外岩畫學界引起很大反響。20世紀90年代前後,又分別發現了近60處新的岩畫點,計5000餘幅畫面,分布在自治區的14個縣境內。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集中在西藏的西部阿里和北部那曲的高海拔地區,即通常所謂的北部「羌塘」一帶。這些新的岩畫點發現,使中國的北方獵牧人岩畫從青海與新疆兩省區又向西延伸了相當長的一段距離,至此,中國北方岩畫囊括了中國北部的所有地區,甚至是它的最西端——藏西阿里的日土。

  下面介紹西藏一些主要的岩畫點:

  37、日土縣岩畫 縣內原有阿壟溝、扎布岩、蘆布湖、左用湖、康巴熱久、那布龍、塔康巴、曲嘎爾羌八個岩畫點。1985年,西藏文物考古隊在縣境內又發現了魯日朗卡、任姆棟、恰克桑、三處新的岩畫點。

  魯日朗卡岩畫位於日土縣的日土區,東距日土區公所約12公里,海拔6000米。岩刻分布在魯日朗卡山的北面山腳下的六個崖壁上,距地表不超過4米的地方,有10多組畫面,大的畫面有2—3米,小的只有0.2—0.15米。圖形中除動物外,還有持矛或弓箭的人物。其中最西端的一組,距地面約1.9米,刻著人和羊的圖像。人物刻在羊的右側,張開雙臂,兩腿分立,似在驅趕羊群。畫幅下部有一氂牛,牛的下面是兩個人在舞蹈,其中一人著長袍,左臂下垂,右手平伸,其左側也刻有一動物。這組岩刻,上部的圖形採取單線刻制的方法,下部的圖像輪廓內通體敲鑿,形成剪影狀,內容是表現畜牧生活。技法是採用單線刻畫動物和人物,造型古樸,有著強烈的符號形式。就其內容而言,不僅沒有絲毫喇嘛教的宗教色彩,連西藏早期宗教——本教的痕迹也找不到,大約是遠古時期藏族先民們的遺存。

  任姆棟岩畫位於日土縣西南30公里處,屬日松區,海拔6000米。任姆棟藏語的意思是「畫面」,可見山名是根據岩畫而命名的。岩畫在公路旁的陡崖上,最高的畫面距地表約10餘米,最低幾與地面齊。岩刻可分四組,共40多個畫面,大小不一,每個畫面的圖形,少則一個,多則幾十個。製作的方法,是先用硬石塊在崖面上划出細線輪廓,然後沿細線敲鑿,形成粗輪廓線,或在輪廓內通體敲鑿。岩刻的內容,包括太陽、月亮、動物、人物、武器和器皿。其中以動物居多,有牛、馬、羊、鹿、豹、狼、狗、龜、駱駝等等。人物有雙手上舉,有搭弓射箭,也有手持帶穗長杖,頭戴羽狀裝飾的。器皿最少,有一種長頸圓腹的容器,可能是陶罐。此外,還有像是本教的宗教符號。有一幅較大的岩刻,高2.7米,寬1.4米,畫面表現的可能是,原始宗教為祈求人畜興旺而進行祭祀活動的宏大場面。上部有日、月的圖形,並有男女生殖器都刻得很大。右面有一條大魚,首尾相接呈圓形,腹內孕有10條小魚。大魚的左下方,是戴鳥頭面具的人正在舞蹈,周圍還刻著三條小魚。這些圖形下面有10個陶罐,橫列一排,都是侈口、高領、圓腹、環底,腹部飾有豎繩紋。這些陶罐大約是盛祭品用的。畫面下部,分九排刻有125隻羊頭,大約是祭禮的犧牲。在佛教傳入以前,西藏有自己的原始宗教——本教,崇拜鬼神和自然物。西藏岩畫中將牛、羊、鹿的形象鑿刻在山崖上,可能是本教祭祀觀念的反映,而這幅作品鑿刻了一百多個羊頭,正是當時大批殺牲、以頭祭祀的寫照。技法上一部分岩刻和魯日朗卡相同,用粗拙的線條刻畫形象。另有一部份岩刻已用雙線鉤勒,來刻畫動物的身體輪廓,而四肢部分仍用單線。也有一部分形象,各部位都已用雙鉤造型,動物的蹄趾分開,關節處也能表現,甚至軀幹部位還加上裝飾性的花紋,風格相當細緻,大約是屬於晚期的作品。

  恰克桑岩畫位於日土縣的多瑪區。多瑪區在日土縣東北約95公里,岩畫點又在多瑪區南約25公里。恰克桑的主峰高5881米,山腳下是寬闊的答波草場,數股清泉匯成小河,向西流入多瑪河。是一個理想的牧場。恰克桑現已發現的岩畫有三處,分布在恰克桑山余脈的崖壁上和山洞中。

  主要的一處岩畫,位於一個突出的山崖上。畫面的左方,繪有太陽和殘月,太陽裡面有小圓圈,外邊放射出十道光芒。太陽的右側,有一棵大樹,布滿枝葉,枝葉之外又有若干小圓點,可能是結出的果實。再往右,繪西藏本教的符號,線條之間和周圍也都有許多小圓點。畫面的右下方,又有兩個射出光芒的太陽。這幅作品顯然屬於原始宗教中自然崇拜的產物。岩畫是用暗紅色的粗線條畫成,當是礦物質顏料繪製的,目前在西藏發現的塗繪岩畫還僅此一處。其它兩處岩畫,內容都是佛像、菩薩像和喇嘛塔等,有畫的,也有刻的,還有一些藏文的「六字真言」,是近代佛教徒製作的,可以不屬於古代岩畫研究的範圍。

  任姆棟岩畫點可以看到西藏各期岩畫的重迭現象,諸如中期的狗覆蓋在早期的圖象上,晚期的豹重刻在中期的羚羊身上,或是晚期的鹿疊壓在中期的鹿上,這些都可以作為分期的依據。

  日土縣這三處新的岩畫點,題材和風格上都較一致,如早期以單線表現動物的雙角和雙耳,腿襠間不相連。中期動物身上飾橫置的「S」紋,晚期動物身上出現繁縟的旋渦文,這些手法在我國其它地區是很少見到的。製作的方法為鑿刻法,先用尖銳的石器砸擊,當砸出一個個小點後,再連結成線條,有的繼續加工,使線條深凹或通體鑿成平面。這三個岩畫點鑿刻的技法是相同的。

  左用湖岩畫位於日土縣熱邦區的左用湖北岸,岩畫分布在山腳岩石面上,共計10組畫面。一幅狩獵岩畫,正中有兩個執箭獵人圍射一鹿,鹿的背部及腹下已中三箭;右側有一騎馬獵人及氂牛,左側也有一氂牛。

  塔康巴岩畫(齊吾普岩畫)該岩畫點在那布龍岩畫點以南約1公里處,岩畫分布在山谷朝南的岩壁上,共有20多組畫面,內容豐富,以表現人物與動物為主,主要表現了古代部落的遷移、狩獵、祭祀、演武角力等生活場面。

  38、當雄「納木錯」岩畫 位於當雄縣和班戈縣間納木錯扎西島古代洞穴岩壁上,西藏文物考察隊1991年8月發現。納木錯藏語意為「天湖」或「天池」。扎西半島中間斷開,分成東島和西島,兩者相距約300米,東島藏語又稱「恰妥朗卡朵」。調查時共發現岩畫地點12處,其中第1至第3地點位於西島,第4至第12地點位於東島。岩畫圖像較多的第1一,、10一12等八個地點在洞穴中,圖像較少的6一9共四個地點不在洞穴中。第1、3、11、12四個地點的洞穴較深,其餘洞穴均較淺。除第1地點和第11地點的部分圖像用黑色礦物顏料繪畫外,其餘各地點的絕大多數圖像皆為赭紅色礦物顏料繪畫,技法分為線描和平塗兩種,而刻鑿作畫的方法在此處無一使用,這與西藏已經發現的阿里日土、定日門吉、那曲加林山、貢噶昌果溝等處岩畫的作畫方法迥然不同。

  納木錯扎西島岩畫內容豐富,題材多樣,其單幅圖像有牛、鹿、馬鳥、人、猴、羊、犬、狼、狐狸、豹、象、駱駝有耗、鷹、、騎者、樹、太陽、塔、經幡、「卍」符號、弓箭等,表現的題材有射獵、圍獵、放牧、捕鳥、斗獸、頂鹿、舞蹈、祭祀、戰爭及佛教的吉祥物等,其作畫年代,根據圖像色彩的濃淡及重疊關係,岩畫的內容布局,及其繪畫技法等多方面的觀察,可將其分為早、中、晚三期。早期時代當在吐蕃王朝建立以前,岩畫內容有人、猴、鹿、馬、羚羊、野牛、野豬、太陽、「卍」字元號、人騎牛、人騎象、駱駝、鷹、巫師等。表現的題材有射獵、舞蹈、祭祀、放牧等。作畫方法以粗線描繪為主,平塗較少。人物、動物皆術刻劃細部,人物也多不著裝,且有部分繪出生殖器,舞蹈者主要為單人或雙人舞,不表現宏大場面;中期岩畫時代約相當於吐蕃王朝時期,岩畫內容有人物、鹿、耗牛、馬、狼、豹、人騎馬、鳥、樹、塔等。表現的題材主要為舞蹈、頂鹿、捕鳥、斗獸、戰爭等。作畫方法以大塊面平塗為主。人物形像已比較真實,且均已繪有服飾。動物造型亦比較生動。圖像色彩比早期的要稍深一些。晚期岩畫時代可能為吐蕃王朝滅亡以後。岩畫內容有經幡、佛像、八吉祥、雲朵等,表現的題材主要是佛教內容。納木錯扎西島岩畫中的人物,凡著裝者皆為寬鬆式長袍,與藏民族古老的著裝習俗相一致,圖像中所見的動物也多是當地現在或者以前均可見到的,因而,這批岩畫的作者應是當地的遠古牧民。藏文史籍和有關學術研究證明納木錯一帶古時曾為蘇毗部落所統領,因而這批岩畫的族屬也許與蘇毗有關。納木錯扎西島岩畫的發現,尤其是洞穴岩畫的發現,不但擴大了岩畫的地域範圍。它的發現對於西藏的藝術淵流、宗教演變、風情民俗、生態環境、民族遷徙、社會生活、經濟形態等多方面的研究都將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下面按地點分別作以介紹:

  第1地點位於西島西側一小狹谷內,洞口向西,寬2.55、高1.9、進深3.7米。岩畫主要分布於岩洞的後壁及北壁上。後壁左端上部塗繪一耗牛,軀體肥壯,形象逼真,雙角內彎向上,顯得威猛有力,左前單線勾勒一執弓箭的騎馬者造型簡單技法較差,二者之間有一形似人面蠋身的怪物。耗牛右側繪有金剛佛像,高1.3米。北壁圖像可看清者10幅。中間頂部距地面1.2米處有一單線勾勒的動物,背有雙峰,似為駱駝,此下一組二鹿,左者較大,前腿抬起,軀體似直立,雙角有枝叉,體飾「卍」紋。右者稍小,雙尖角不起叉,靜立狀。以上幾幅圖像皆用線條勾勒輪廓,不描繪細部。再下還有三組圖像,左邊一組僅繪一鹿,亦系單線描繪,雙角有枝叉,作行走狀。中間一組與左邊一組相距1.13米。倒三角形分布,上為二鹿,一大一小,下有一騎馬者執弓箭,此組圖像皆為全身平塗,表現射獵之情景。右邊一組與中間一組相隔0.7米,3幅圖像皆為鹿,居上者體飾「卍」紋,雙角有枝叉,下端二鹿一前一後行走,前者較小角不起叉,回首相顧,軀體平塗,後者形體較大,角起枝叉,顯為一雄一雌。

  第2地點位於西山北側東段,洞口向北,洞穴略呈「八」形,口寬1、高2.6、進深2.8米。圖像可看清者20幅,其中17幅分布於天然洞穴內,3幅繪於洞穴外東側一小凹槽中。洞穴東壁有圖像5幅,外端三幅基本平列,前二幅雙尖角彎曲向上,當為耗牛,其中之一背有鞍具,靠里一幅雙耳豎立,屬性不明。最里端向上有一鷹,鷹上繪一耗牛殘軀。洞穴西壁有圖像12幅,最外端為一耗牛,雙尖角前抵,呈發怒狀,中間4人騎於馬上,手執長桿,圍趕三獸,其中二人頭有代表飾物的線條,座騎頭前有向下彎曲的雙線,似為大象。最里端四人並列,其淵、中二人一組,雙手插腰,作舞蹈狀,另二人站立一旁作觀望狀。該地點岩畫皆為儲紅色礦物顏料塗繪,由於流水沖刷,部分已較模糊。洞穴外側凹槽中的3幅圖像皆為人騎獸,座騎之一長鼻捲曲,當為大象,另二尊皆為牛。

  第3地點納木錯扎西島岩畫地點中圖像最多者。位於西島北側東端,西距第2地點10餘米,洞口向北,較為高大寬敞,口寬8、高2.3、進深3米。岩畫主要分布在洞穴後壁及東壁上,洞穴後壁與東壁相接處呈弧形,拐彎處亦有畫。根據岩畫的分布情況和壁面的自然形狀可分為11組:第1組在後壁最西端,僅見一猴(?),兩前肢抬起,近似站立姿勢。系單線描繪;第2組在第1組東約0.4米處,從西向東繪一寶瓶,一塔,瓶高0.56、塔高0.4米。塔下一馬昂首佇立。塔東二鹿,一鹿雙角有枝叉,作奔跑狀,一鹿雙耳豎起靜立,雙腿間不連。鹿後稍上繪一物,意義不明。此組圖像中鹿角有枝叉者和馬全身平塗,余皆粗線描繪;第3組在第2組上端0.3米處。最上端繪書臃腫符號「卍」字,稍下一馬昂首奮蹄,疾馳狀,形象生動,再下一獸逆向站立,被上馬三蹄疊壓,上馬後緊跟一雛馬。此組圖像中,被疊壓者系全身平塗,余皆為描繪;4組:在2、3組東。最上部一騎獸者執弓搭箭欲射,其左下有圓圈和幾道放射線,代表太陽及其光芒。太陽右下一騎馬者手執游桿,拚桿上有五道平行短線向後,可能表示迎風飄揚。太陽下端一人雙臂平舉,雙腿叉開,中間一點表示男性生殖器。人右不遠繪有四獸,從上往下依次為羊、馬、野牛、野豬等。第5組在第4組右下。最上一鹿,雙角有枝叉,軀體後部已不顯。下繪一人仰面朝天,雙腿彎曲,雙臂伸直頭後垂,當為表示死者,其旁見一巫師。巫師一手抓住死者頭髮,一手曲臂上舉似在作法祭祀。其下四騎馬者,有的執弓箭,有的執長桿,騎馬者左後有犬、岩羊、馬等動物圖像。再下一著袍人物手持盾牌,一手曲臂上舉至頭部,頭頂有代表飾物的二條短線。騎馬者右前一著袍人物左手牽拉一駱駝,右手執一長桿。其下另有一著袍人物站立,再下見一耗牛。此組圖像中多數平徐,少數描繪。第6組在第5組東凹槽外。此組兩幅引人注目的圖像是耗牛和鹿。耗牛軀體健壯,鹿靈巧驕捷。鹿上部有一騎馬者,下部有一雛駒,此組圖像中,除騎馬者外均作上坡行走狀,所有圖像皆系全身平塗。第7組在6組和5組以東。最高處為一野豬,其下一獸撲向一人。人左下方共有三獸,皆種屬不明。最高處野豬右後見二鹿相頂,居左者站立向前,居右者前腿抬起,後體蹲地,軀體前沖,奮力相抵,形象生動,富有情趣。頂鹿下一走獸,圓頭卷尾種屬不明。此前一鹿翹首靜立,再下一牛一馬,牛頭抵馬尾,馬回首相望。頂鹿右後一耗牛作憤怒狂奔狀,其後一騎者似在追趕。騎者右後站立一人,手扶游桿,游桿頂和右側各有一符號,意義不清,其下另有一獸,種屬不明。此組圖像中,站鹿走獸及執拚人物為線描,余皆為平塗;第8組在7組上端。最上部繪一佛塔,三級塔座遞減上升,覆缽形塔瓶設有方形焰光門,上有一豎線與五條橫短線相交代表十三天,左下有一光芒四射的太陽,太陽右下站立一人,雙腿叉開,左手執物指向太陽,右手曲臂至頭部。左下見一羚羊,昂首靜立,形象簡潔逼真。第9組在7組東。左上一鹿昂首奮蹄,下見一大樹,多層枝葉佈於枝桿兩側,樹下站立一鹿,樹右共見六獸,圖像均比較模糊,可辨識者皆為鹿,兩兩一組益每組中有角和無角者各一,有角者體大,無角者休小,顯為雄雄相伴。群鹿後見一著袍人物,只繪身體上半部分。其右一獸,種屬不明。再右有一騎馬者。群鹿下有一人一馬,人伸臂闊步,臉間飾有帶狀物。此組圖像中除馬為線描外,余皆為平塗;第10組在岩洞的東壁拐彎處,此組與9組之間,原還有部分圖像,已模糊木顯。此組共見圖像6幅,豎向排列成3行。左為二騎馬者,皆手執長桿,中行上為耗牛下為馬,耗牛全身平塗,作奮力前抵狀,馬昂首豎耳,闊步行走,右有二人站立,皆作舞蹈狀,居上者左臂彎曲向上,右臂下垂,居下者雙臂平舉,面部兩點一圓代表眼睛和嘴;第11組位於東壁上,此組圖像多數已不完整,可辨識者有羊、馬、人物等。人物中最高者0.7米。均舉臂甩手,跨步,皆作舞蹈狀。這一地點至今是朝聖者朝拜的重要場所,信徒們給洞穴壁上書寫、刻鑿藏文六字真言,塗抹酥油,致使相當一部分圖像被毀壞或模糊不顯。

  第4地點位於東島北側西端,與第3地點相距約500米,岩畫依洞壁形狀分布。西角最上部繪有一鷹,作展翅飛翔狀,鷹下一鹿雙免起枝叉,雙線勾勒軀體,腿根部不連。鹿下一組8人,6人圍著一堆髯火舞蹈,右旁二人手牽手佇立,似在觀看,人物皆著長袍,舉臂甩袖,表現出歡快的氣氛,其中二人頭有燕尾形飾物,一人身後站立一頭小牛,另一人手持木棍轉身似在軀趕。舞者下見一鹿一豬(?),其右橫列四騎馬者,左起第2與第3騎馬者之間夾繪一羚羊,四騎馬者中除第3位手執弓箭外,余皆手拿長桿。舞者右側繪一大樹,多層枝葉佈於枝桿兩側,樹頂棲有一鳥,另有五隻飛於空中,一鳥落於地上,再右站立一著袍人物,手執長索,似在捕鳥。群鳥左上繪有二馬殘軀,上端一馬似有騎者,二馬右端有一狐狸,豎耳卷尾。捕鳥人物下一人站立於馬背,左手插腰,右手執一短棍,其稍下另繪一馬疊壓上馬。其右一馬一人,馬作行走狀,人著長袍站立。捕鳥人物上部繪有一圖像,呈棱形,周有射線,中有一道豎線,不知是表示女性生殖器還是魚形,再上繪有一花木狀供物。旁有一鹿二人物。鹿系雙線勾描,線條較細,技法粗糙,前腿疊壓供物,顯系後繪。二人物皆身著長袍,頭有代表飾物的線條,其一僅繪上半身。以上岩畫圖像的間隙中還有部分圖像,已模糊不顯,但可看出此處岩畫系多次重複繪畫而成。

  第5地點與第4地點緊相毗鄰,相距不足2米。洞口向北,洞寬1.7、高14、進深1.5米,該洞東壁已殘,與另一大洞相接。岩畫分布以後壁最為集中。共可分為5組:第1組在西壁上,僅有圖像4幅,上見一人,單線勾描,長袍覆地,不刻劃細部,人左一羊,形體極小。其下有一弓箭,箭頭指向羊,再下一人騎馬;第2組在後壁與西壁相接處,上見一獸,翹尾伸頸,作奔跑狀,下有一臃腫「卍」字,再下有一馬,繪畫出後蹄,作奔跑狀,其後為一羊殘軀;第3組位於後壁中央。圖形比較密集,顯系多次繪製而成,部分圖形疊壓,覆蓋了早期塗抹的一些含義不明的線條和色塊。現保存較好或可辨識者有19幅、最上端見一羚羊,下有4棵大樹表示森林,其一頂部有旗迎風飄揚,樹右一人雙臂平舉,雙腿又開,腿間繪有突出男性生殖器。另一樹頂棲有一鳥,二樹之間站立二人手拉手似在舞蹈。樹下是一宏大的圍獵場景,7位騎馬或羊或驢的射手,個個執弓搭箭,散布成圈,圍捕二牛一羊於中間。下端空間地帶繪有弓箭,箭頭指向獵物。弓箭下還有一羊;第4組在後壁的左下角,僅有圖像2幅,一人騎於耗牛上手執弓箭逐鹿,鹿背上有一短線示意已被射中;第5組位於東壁,有圖像8幅,頂部一騎象者與一騎牛者相對,皆手持長桿,不知是否代表兵器。下見一犬卷尾低首,半蹲狀。犬前一鹿站立,其下二獸相鬥,右者似為狼,左者似為豹,形象生動,栩栩如生。豹下站立一人,頭有弓形飾物,身著長袍至足。其左原似有一人,已模糊不顯。人右還有一牛;

  第6幅至第9幅皆位於東島北側,分布在第5至第10地點之間的天然崖壁上,各地點圖像皆很少,最多的第7地點也僅有4幅。內容有騎牛者、狼、狐狸、人、鷹、樹、拚等。第10地點位於東島北側中段偏東處,西距第,地點約1公里。洞口向北,二洞並列且相通,平面呈「M」形。岩畫分別分布於東西兩洞的東西二壁上。西洞口寬3、高2.5、進深3.4米。西壁左上角繪一牽羊人物,似為鳥首人身;胸肌發達,全身袒裸,一手執刀,一手握繩牽羊,腿較短粗,雙腿間繪有垂物,表示男性,作行走狀,像旁有後世人們繪書的藏文六字真言,顏色較人物圖像淺淡。中部下端有鹿、羊、牛、馬及騎馬者,圖像皆很小,另在騎馬者下部繪有一獸,四肢叉開,仰面躺地,不知何義,後部上端還有一人,左臂彎曲上舉,右手插腰,雙腿交錯,身體傾斜而立。西洞東壁里端有藏文字和漢字,藏文字含義不清,漢文可辨識者有「大夫」等。藏文和漢字顏色與圖像顏色不同。稍前上部繪有一牛,作行走狀。牛右下一塔,形制與第3地點8組佛塔形制大同小異。塔的左下有一組圖像,其中一人擺臂闊步行走,周有馬、牛、羊,其下一人馬步站立,雙臂上舉作吐喝狀,物群中間有一張口卷尾的獵犬,整幅畫面渾然一體,似為放牧圖。此組圖像以外還零散見有鹿、鷹、經幅等。

  第10地點位於東洞口,洞口寬2.7、高1.8、進深1.7米。西壁上繪有海螺、寶瓶、魚、盤腸、傘蓋、雲朵等佛教吉祥物。此下見有鹿、馬、著袍人物、牛、樹等。從傘蓋疊壓鹿和馬、盤腸疊壓著袍人物看,佛教吉祥物系後繪。東洞東壁里端拐彎處一人跪地手中執物,頭前另有一框架,不知是否表示房屋。框內有倒放的蘑菇狀物,外有一巫師,似在祭祀。其左有一人,頭有兔耳形飾物,長袍覆腳,手執三叉物,三叉物上有一圓球,前端有一獸。左旁有一穗狀物,再左見一馬。東壁的前端中下部是一組描繪戰爭的圖像,畫面上共有5人,一人懷抱戰旗站立,一人雙手插腰,另三人皆一二手執兵器,一手執盾牌,相對欲搏。

  第11地點位於東島南側中段,此處為一較大的岩洞,洞口向南,寬約5、高3.5、進深9米。西壁前端有一拐洞。岩畫分別分布在大洞的東西兩壁及拐洞的南北二壁上,其中拐洞北壁較多。拐洞北壁有圖像20餘幅,內容多為馬、鹿、羊等,多與前見相同。唯東端部分圖像比較特別,一人躺倒在地,身體臃腫,不知是否表示死亡。旁有一獸,豎耳,長尾,似為狐狸。前有網格狀符號,其西有一耗牛、一羊,再西有豎耳、大頭、瘦身的動物慢步走來,屬性不明。其下有一藏文字母和一臃腫卍符號。大洞東壁中段距地面0.7米處有圖像3幅,一騎馬者持弓箭回身射向趕來的兩頭耗牛。

  第12地點位於第11地點之西,相距約30米洞口向南寬21高23進深35米有圖像一3幅『東壁僅見一性失;西壁有一耗牛一人,耗牛與第11地點所見耗牛形象相同。人頭圓大,身長腿短,細部已不清楚,高0.8米。

  39、尼瑪縣岩畫 岩畫位於尼瑪縣夏桑和加林山一帶,為西藏那曲無人區科考隊在2001年7月發現。包括夏桑和加林山兩個岩畫點。

  夏桑岩畫點位於距離尼瑪縣123公里的崗龍鄉境內。夏桑岩畫點的內容有多種樣式的鷹、卍符號、氂牛、獵狗追鹿、騎士拉弓獵鹿、雙馬挽車、魚刺骨形符號、佛教內容的印刷體文字(即藏文烏金體)以及幾種含義不明的簡單符號。其中,鹿的岩畫佔有相當大的比例,多為公鹿。其中有一幅一頭鹿和雙馬挽車的岩畫,在西藏屬首次發現,位於距離夏桑岩畫集中點東北方向約50米處。車輛畫面積約為18×20cm。該車為兩輪、一輿、單轅、雙馬挽車,挽車的為兩匹馬,好像在爭先恐後地猛拉。夏桑的馬車與青海野牛溝的馬車比較,首先,兩車的車網不同。夏桑馬車的車網是半圓形,而野牛溝馬車的車網是圓形;夏桑的挽車馬匹是側俯視的角度刻畫,而野牛溝的挽車馬匹是雙角度的正側面刻畫形式,從而形成雙馬對稱的典型裝飾化圖型。相同之處是,兩處馬車均為雙馬挽車、單轅、雙輪,表現形式均為鑿刻手法。從造型藝術的角度分析,兩處的馬車造型同屬一類。有的學者認為:野牛溝岩畫中的車應是青銅時代晚期北方草原文化進入青藏高原的一種現象。秦漢匈奴人統治整個北方草原時,祁連山以南的羌人曾北上橫穿河西走廊與匈奴人發生過聯繫;而匈奴人亦曾自大漠經由延海南下進入羌中,兩種文化都是通過祁連山通道而發生聯繫。這條聯繫北方草原和青藏高原的祁連山通道,被稱為「羌胡道」。西藏的北部那曲地區恰好與青海的西部、新疆的南部地區相接壤,又同屬畜牧經濟為主的地區,早期游牧形式的遷移,必然為文化上的相互交流和影響提供了機會。夏桑的馬車與青海野牛溝馬車相似與與區別為這一文化溝通提供了證明。

  在刻有車輛岩畫的岩石面上,同時刻有氂牛、四頭奔跑的鹿、一個騎在馬背上的騎士。從表面「石銹」的顏色深度上看,顯得比較古老,而且外觀上有明顯的鑿刻年代的區別。

  夏桑的岩畫在手法上均屬於鑿刻法,鑿刻地點都在斷崖上。

  加林山岩畫點位於尼瑪縣絨馬鄉加林山中段的南坡,名為俄冬溝。對面是益布擦卡湖。1976年前曾是「無人區」,與夏桑岩畫點相隔數百里。該處岩畫都敲鑿在散亂在山坡的石頭上。岩畫的內容大致有氂牛、馬、藏文字、犬、羚羊、人和車輛等。有的是單幅,有的則是一組或幾組圖像。其中的車輛岩畫鑿刻在山坡上一塊孤立的岩石上。面積約為18×25cm。該車為兩輪、一輿、單轅,僅有車身,未刻馬匹,似是未完工的畫面。與夏桑的馬車相比有很大區別:夏桑的馬車是雙馬挽車、半圓形車網、十字車輪;而加林山馬車未出現馬匹、圓形車網,車輪是單線切半圓形。但也有很多共同之處:俯視的角度、對稱的雙輪、單轅、一輿、均為鑿刻表現手法等。

  40、其多山岩畫 位於班戈縣境內的納木湖西岸,岩畫分布在其多山的兩個天然洞穴之中。所有岩畫均用紅色顏料繪成。其一號洞穴共繪有動物、人物、符號等圖像200多個,內容豐富,系多次繪成。

  41、申扎縣岩畫 包括拉木羊和拉錯龍巴溝兩個岩畫點。拉木羊岩畫在申扎縣麥巴鄉行政所在地以南10里處有乃納溝,岩畫分布在山溝里的一個天然洞穴中,用紅色顏料繪成。拉錯龍巴溝岩畫位於申扎縣麥巴鄉拉錯龍巴溝一個天然洞穴中。內容有鷹,氂牛、羚羊、驢及人物、符號等,共20多個圖像。

(十三)江蘇岩畫

  包括連雲港市將軍崖岩畫、太陽石岩畫和灌雲縣星相石岩畫、梅花鹿岩畫。其中以將軍崖岩畫最為著名。

  42、連雲港將軍崖岩畫 屬於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岩畫系列,位於連雲港市海州區錦屏鎮桃花村錦屏山南麓的後小山西端,一塊南北長22.1米、東西寬15米的一塊黑色花崗岩構成的將軍崖上,又稱將軍崖岩畫,發現於1979年冬。將軍崖岩畫是東南沿海地區首次發現的岩畫,內容反映了原始先民對土地、造物神以及天體的崇拜意識,是中國目前發現的最早反映農業部落社會生活的石刻畫面,距今約4000年的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山周圍分布著二澗村等11處新石器時代遺址和桃花澗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連雲港岩畫按其內容和位置可分為三組:第一組岩畫在山坡西側,南北長4米、東西寬2.8米,刻有人面、獸面和禾苗圖案,並有9個符號。最大的人面高90厘米,寬110厘米。頭上刻一高32厘米、寬88厘米的尖圓頂飾物,上部為一複線半圓形圖案,沿部刻有上下相對菱形的複線三角紋,中以弦紋分開。人面的口部與另一個人面的頭部相接。眼睛以兩條線勾出眼皮,再以3條橫線表示眼睛。腮部刻有許多與五官無關的雜亂線條。其他人面的眼睛皆是在同心圓中加一圓點表示。人面大都有一條貫通的直線向下與禾苗圖案相連。這一組還有兩個不加臉框的人面圖案,與龍山文化玉器、良渚文化玉器上的獸面紋極相似。禾苗圖案分為兩種:一種由下向上刻4~8根呈輻射狀的線條;另一種是在第一種圖案的下部加一個三角形,中刻幾條橫線或圓點(見圖)。第二組在山坡南側,南北長8米,東西寬6米,以星象、鳥獸圖案為主。第三組在山坡頂部,由人面像和各種符號組成。另外,在山坡頂部還有一大三小四塊大石頭,其中一塊上有許多人工鑿磨而成的圓窩,直徑在3——7厘米之間。

  三組岩畫的中心相互倚迭著3塊從別處搬來的石頭,每塊大小為長2米、寬1.5米左右,石表面分布著對稱的圓圈圖案,直徑3~7厘米不等。東側有一未脫離基岩的大石,長3.7米,高2.5米,上述遺迹似與東夷先民奉大石為社神「下有三小石為足」的祭祀風俗有關。

  43、太陽石岩畫 位於將軍崖岩畫東22公里處,岩畫刻在雲台山脈東南漁灣山腰的一塊"A"形的巨石上,畫面以太陽圖為主,其間散布著18個較小的象形圖案和文字元號。獨立的農田圖,呈「井」字形;朝陽圖和午日圖,表現了太陽、農田、圓圈等圖案。在大伊山西麓,這裡人稱"一人路",梅花鹿岩畫就在其東側懸崖上。陰線手法。

(十四)安徽岩畫

  僅在淮北發現一處。屬於東南岩畫系列。

  44、淮北市淮北岩畫 岩畫點位於淮北市北郊的石台鎮古樓鄉境內的樓頂山上。畫面向東,較集中分布五處,有四處圖像輪廓線的邊緣有突隆起的線條,有人稱是動物爬行而引起的地質變化。依刻痕的深度分兩類。一類刻痕較深、較寬,有4幅。第一幅內容有似飛鳥的線條。第二幅線條較流暢,圖形抽象。第三幅、第四幅畫刻痕漶漫難辨。另一類刻痕較淺,較窄。畫面似兩個大小不等相交的圓圈。上部圓圈略小,中有許多表意不明的刻劃

(十五)浙江岩畫

  僅在仙居縣發現一處。屬於東南岩畫系列。

  45、仙居岩畫 位於仙居縣西淡竹鄉128米高的蝌蚪崖上,1985年經文物部門調查發現,為在長方形崖內有人工鐫刻的日紋、蟲紋、魚紋、草紋。

(十六)福建岩畫

  福建省岩畫在東南地區相對較為豐富,有福州市九曲山岩畫、華安縣岩畫、東山縣峋嶁山岩畫、南靖縣村雅村岩畫、仙腳印岩畫,詔安縣龍山岩畫,溪口岩畫等十多處。其中以華安縣岩畫、東山縣峋嶁山岩畫和漳浦縣岩畫富有代表性。

  46、華安縣岩畫 廣泛地分布於福建南部九龍江下游及其以東地區,除仙字潭之外,沒有大面積多圖形的地點,一般是在孤零零的一塊岩石上刻石作畫。計有以下九處:①石井岩畫石井岩畫位於華安縣湖彬鄉石井村(後溪林)內,主要鑿刻著五個大小不等的圓形凹穴。②石門坑岩畫,該岩畫點在華安縣城東北約10公里處的地方,九龍江在其西側流過。岩畫磨刻在山上路邊的一塊孤石上,孤石旁邊有深溝。畫面最右邊是套在一起的兩個蹄印形。下邊圖象較密集,是11個蹄印。③草仔山岩畫,該岩畫點位於華安縣馬坑鄉,岩畫磨刻在一塊孤石上。畫面由五個蹄形組成,另有數個蛇形圖案。④官畲岩畫,在華安縣東南15公里處的新圩鄉官畲村。岩畫鑿刻在官畲村墳仔翰稻田邊的一塊孤石上。畫面由7個符號構成,符號大致表現了蹄印和動物形。⑤蕉林岩畫,蕉林岩畫位於華安縣之南稍偏西約10公里處的新圩鄉蕉林村。這裡巨石棋布,岩畫主要反映了蛇的題材。⑥高安岩畫,該岩畫點在縣城西南50公里的臨溪。岩畫由大小均等的11個圓穴組成,可能是星象圖。⑦良村岩畫,岩畫點在良村鄉芹嶺村,畫面的主題圖案為十字形,除此之外還散布著圓穴、足印,以及類似鳥形的刻劃。⑧仙字潭岩畫,在九龍江支流汰溪的北岸,地屬華安縣沙建鄉苦田村。九龍江的支流汰溪由此流過,並折而東流,形成一個較大的河灣。岩畫刻於臨水的石壁上,人們以為「仙人題字」,故名仙字潭。岩畫分布在長約30米,高約2.5米至5米,從西向東依次分為數組,以人面像、舞蹈以及其它人物活動為主,圖象中還散布著各種符號。⑨湖林腳印岩畫,在華安縣湖林鄉中心小學嶺下溪邊的石橋頭,有男女足跡各一個,相距約1米;湖林鄉猴仔樹嶺中段,也有一腳印。

  47、東山縣峋嶁山岩畫 該岩畫點在東山島銅山古城東門海濱的峋嶁山上。共兩幅:第1幅位於一塊巨石上。鑿刻以女性生殖器為主題的圖案;第2幅位於一巨石之頂,在石頂正中有一圓形的大凹穴。坑底有一人足印。

  48、漳浦縣岩畫 共五處:①墓坑岩畫,在漳浦縣石榴鄉寸石山上,鑿刻在農田中一塊孤石之頂,岩畫已破壞。據縣文化館的拓片,左邊一個雙臂上舉的人,兩腿開叉成一條直線。畫面中部似一動物的形狀,右邊還有些符號形。在這些圖像之間,還有一些不規則的雜亂符號。②海月岩岩畫,鑿刻在海月岩南邊的山頂岩盤上。岩畫內容為一些腳印,腳印走向朝南。③趙家堡岩畫,內容為人的腳印,不過畫面已漫患殆盡。④石媽堡岩畫,在縣城東面10公里處的山腳下,山下有一巨石,巨石周圍又有小石圍繞,似為一「社神石」的遺迹,石上刻有高浮雕,其狀似女性生殖器。⑤大薈山岩畫,在縣東45公里的佛壇鎮下坑村,與金門島隔海相望。這裡鑿刻了2組岩畫,共6幅畫面,內容有馬蹄形、小圓穴、同心半圓形、蛇形線刻等,似有不少星座的圖象,如北斗星座的刻畫,表現了濃郁的天體崇拜意識。

(十七)廣東岩畫

  49、珠海市岩畫 珠海市有岩畫5處,其中在高欄島寶鏡灣的4處:①藏寶洞岩畫,在寶鏡灣北側的風猛鷹山的半山腰處,兩巨石相夾成一洞。頂部有兩塊巨石覆蓋。東西兩壁均有刻畫。東壁岩畫長約5米,高約2.9米。畫麵線條繁複,圖形反映了出海的船隊、人物和雲紋、水波紋等紋樣,組成一個完整的巨大的圖案。西壁岩畫的畫面受損較為嚴重,長約4.5米,高約1.5米,刻痕的風格與東壁畫面相近。②大坪石岩畫,在寶鏡灣藏寶洞頂部南邊,畫面中心的圖案似為兩條船形,船下刻有類似人物或動物。該畫面所反映的內容似與古人出海前為祈求平安而舉行的祭祀活動有關。目前岩畫已極模糊難以辨認。③天才石岩畫,岩畫被刻於寶鏡灣的沙灘南端的巨石上,但也因岩面模糊,其意難以辨識。④寶鏡石岩畫,在寶鏡灣岸邊有一塊孤立的石頭,現已毀。岩畫的內容主要是一個圓圈,圓圈內又有半月形弧線,並有圓點和短線。民間以為樣子似一面古鏡,故稱「寶鏡石」。⑤葫蘆石岩畫,在珠海市平沙區連灣山腰處的西北斜坡上,有一處岩畫:岩畫上主要刻畫了兩個橢圓形圖案,因略似葫蘆,人稱葫蘆石。畫面右上角,有一圓穴的鑿刻點。

(十八)台灣岩畫

  50、高雄縣萬山岩雕群 在高雄縣鐲口溪上源的萬山溪北岸,該地為萬山舊社,附近有三處岩畫:①孤巴察峨岩畫,「孤巴察峨」原意是指有花紋的石頭。這裡的岩畫也是這一帶岩畫中最精彩的一幅。略可分為:蛇紋、人頭像、全身人像、雲紋、園渦紋、重園、杯狀坑(小圓穴)、凹點等十幾類。②祖布里里岩畫,該畫面以圓穴、足掌紋為其表現的主題。並有幾十個凹點零星散置著,整個圖象分布在橫向的帶狀區域中。③莎娜奇勒娥岩畫,岩石的上方為一自然凹坑,坑內又有敲鑿著密集的小凹坑。從大凹坑內引伸出許多呈放射狀的長線條,其間雜布著一些彎曲的交叉的線條以及小凹坑。所有的刻痕都很抽象,很難辨認出圖形或物像。

(十九)港澳岩畫

  51、香港岩畫 共有八處①石壁岩畫,有下石壁和上石壁兩處:下石壁岩畫在香港大嶼山南端。岩畫表現的主題是正方形螺紋飾和同心圓,其中最大一幅岩畫由6個正方形的螺紋組成。上石壁畫面上刻於一塊扁平圓石上,圖形由細小的方格組成的兩個正方形。②長洲岩畫,位於長洲島的東南部,離海岸線4米。石刻是在一塊露頭的大石上,因為高出海岸線不多,圖案現在侵蝕嚴重。這裡有兩組畫面,均由一些曲線和圓穴構成。似有兩蛇相間的圖形,畫面中間還散布著一些小圓穴。③大浪灣岩畫,該岩畫點在香港島東南大浪灣海灘的東側,圖形以曲線組成,形狀抽象,中央圖案似為雙「眼」,也有學者認為是有眼的蛇頭。其左右及下方均有複雜的幾何紋線。這裡的石刻面積較大,高90、闊180厘米,可能是表現鳥獸的圖形,反映了原始的圖騰崇拜。④黃竹坑岩畫,該岩畫在香港島南黃竹坑的一小溪邊。香港的岩畫大都在海濱,唯此刻深入內陸1公里。岩畫畫面上以一些方形或圓形的渦旋紋圖案刻畫為主,還有一些符號,圖案內容比較抽象,有的似為獸面,有的像是一個舞蹈的女人。⑤蒲台島岩畫,該岩畫點在香港島東南海中蒲台島南端。是一朝南的石刻,離開水面約5米,幾乎垂直,這裡有一條石縫隔開兩組岩畫,西側的一組高約1.35米、寬約0.50米,主題仍是一些紋飾,有些紋飾貌似獸面,有的似動物形象;還有一些為螺紋。⑥東龍岩畫,該岩畫點在香港島東面海中孤島東龍洲。距海5米,刻面高約1.80米、寬約2.40米。該岩畫被一岩石裂縫隔成兩半,右邊的一半畫面上有一羽毛豐潤、冠飾奢華的鳥,刻畫的線條很流暢。左側的一半畫面十分抽象,有的學者認為是鳥捕魚的情景;或認為是一個帶有頭飾的人面像。⑦龍蝦灣岩畫,該岩畫點在九龍東部海邊的龍蝦灣路北側。岩畫刻於面東的一塊大石上。該岩畫的刻痕已經很模糊,畫面上鑿刻著大量繁密的橫向曲線,粗看似群蛇奔走,細細審之似有人面像和鳥獸紋樣,無法確認。⑧滘西洲岩畫,該岩畫點在香港滘西洲北岸上。離最高水位僅2米。該岩畫風化得極為嚴重,下半部分已漫患難識,只是依稀可見一些鳥獸圖紋。⑨大廟灣岩畫,該岩畫為幾條抽象的長曲線,含義不清。

  52、澳門寇婁島岩畫 該岩畫點在寇婁島卡括灣朝南的山谷里。岩畫主要表現了船隻,另外還有一些排列得井然有序的小圓穴(杯狀穴)。

(二十)河南岩畫

  包括具茨山岩畫和方城岩畫,皆是2009年後發現。這兩處岩畫的發現填補了我國中部地區岩刻、岩畫考古發現的空白,也豐富了中原地區古文化的內涵。

  53、具茨山岩畫 2009年在河南禹州、新鄭、新密境內均有發現,其中絕大部分在禹州市境內,共有岩畫3000多處。圖形為圓形、方形、條形以及網狀等岩畫符號及其排列組合形式,具有特殊的文化含義和鮮明的特色,與中原上古文化當有密切的淵源關係。其年代當不晚於4000年之前的新石器中期。

  54、方城岩畫 2010年1月首先在清河鄉沙庄、張庄一帶山岡上發現。在一片裸露的岩石,上面鑿刻著幾十處圓形凹穴,有單個凹穴、雙連凹穴、三連六連凹穴及多穴組合圖案,這些凹穴深淺不一、排列有序,與具茨山岩畫相似。其後又陸續在方城縣四里店、柳河、袁店、拐河、古庄店等鄉鎮發現五處。方城岩畫很多內容可能是當時祭祀的一種記錄。其中比較少見的米格形圖案、方格形圖案都很像古時候的陣勢圖,可能與戰爭有關,後來的棋盤或許就是由這樣的陣勢圖演變過來的。在古庄店鄉劉崗村一塊大石上,除鑿磨了成組而又排列規整的凹穴星紋外,還錯落有致地布滿了幾十個凹穴星紋。在凹穴間,又穿插鑿刻了四五個方槽。在凹穴、方槽之間,又鑿刻了不同方向的溝槽線,連接貫通,組成了一個極為複雜的圖形,可能是星象圖或示意圖。有的學者認為:「這幅遠古示意圖之完整,在世界範圍內發現的岩畫中也不多見。」方城岩畫群與其他地方發現的岩畫相比,特色鮮明,既有抽象的,又有具象的,涉及自然崇拜、生殖崇拜、日常生產生活記錄等,內容豐富多彩。但在具體解讀上還有待於進一步深入探討。


推薦閱讀:

辟穀-清靈辟穀簡介
法身佛密壇城(主體三層)供奉佛像簡介|緣起功德|緣起功德|熱克更慶寺·心想事成蓮師壇城
小清新經典網站大全(簡介版)
牧羊犬組簡介
唐睿宗李旦簡介

TAG:中國 | 繪畫 | 岩畫 | 簡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