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中國茶藝基礎篇1

實踐證明,如欲學好茶,需要先築好雙基,即茶葉及其相關的基礎知識和茶藝的基本技能,然後再以茶文化貫穿之,這樣才能最終登堂入室,領略倒茶的真正風韻。從茶的定義可知,「選茶、擇水、配具、沖泡」屬於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範疇;「品飲、感悟」則屬於更深層面的範疇。

茶的基本概念

1、茶的定義

茶的自然科學定義:茶是多年生木本常綠植物,在植物分類系統中屬被子植物們,雙子葉植物綱,原始花被亞綱,山茶目、山茶科。茶屬。

茶樹的三種形態 喬木型大葉茶種(野生大茶樹);半喬木型中大葉種;灌木型中小葉種。

喬木型大葉茶種(野生大茶樹)

茶樹的基本性狀 葉邊緣有明顯的鋸齒,有明顯葉脈,葉脈呈互生狀,網脈由葉緣又回生形成封閉網狀脈。一對主葉脈有7~13對。

茶樹果子

茶樹茶花

茶樹嫩芽

茶樹鮮葉

茶葉基本成分 茶的葉片所含物質多達八大類,但構成茶的特點主要有兩類,一是茶多酚,二是生物鹼(主要是咖啡鹼、茶鹼、可可鹼)

茶葉的適制性 由於芽葉內多種物質含量比例不同,適宜製成不同茶品。

判斷茶葉好壞的兩個標準 對於茶葉好壞的判斷要從品質與級別兩方面來看,即:品質的好與壞、級別的高與低。

2、中國茶區

中國茶區分布在北緯18°~37°、東經94°~122°的廣闊範圍內,有浙江、湖南、湖北、安徽、四川、福建、雲南、廣東、廣西、貴州、江蘇、江西、陝西、河南、台灣、山東、西藏、甘肅、海南等19個省(自治區)的上千個縣市,地跨中熱帶、邊緣熱帶、南亞熱帶、中亞熱帶、北亞熱帶和暖日溫帶。在垂直分布上,茶樹最高種植在海拔2600米的高地,而最低僅距海平面幾十米。

我國茶區遼闊,茶區劃分採取3個級別,即一級茶區,系全國性劃分,用以宏觀指導;二級茶區,系由各產茶省劃分,進行省(自治區)內生產指導;三級茶區,系由各地縣劃分,具體指揮茶葉生產。

國家一級茶區分為4個,即華南茶區、西南茶區、江南茶區、江北茶區。

江北茶區 南起長江,北至秦嶺,西起大巴山,東至山東半島,包括甘南、陝西、鄂北、豫南、皖北、蘇北、魯東南等地,是我國最北的茶區。該茶區地形複雜,茶區多為黃棕色,這類土壤常出現黏盤層;肥力欠高,但有些山區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高,種茶品質較優異。茶樹大多為灌木型中葉種和小葉種。江北茶區適制綠茶,該茶區所產名茶有信陽毛尖、六安瓜片等。

江南茶區 在長江以南,大樟溪、雁石溪、梅江、連江以北,包括粵北、桂北、閩中北、湘、浙、贛、鄂南、皖南、蘇南等地。該茶區大多處於低丘低山地區,也有海拔在1000米的高山,如浙江天目山、福建武夷山、江西廬山、安徽黃山等。該茶區基本為紅壤,部分為黃壤。種植的茶樹大多為灌木型中葉種和小葉種,以及少部分小喬木型中葉種和大葉種。該茶園是發展綠茶、烏龍茶、花茶、名特茶的適宜區域。該茶區名茶較多,有西湖龍井、黃山毛峰、洞庭碧螺春、顧渚紫筍、祁門紅茶等。

西南茶區 包括黔、川、滇中北和藏東南。西南茶區地形複雜,大部分地區為盆地、高原,土壤類型亦多。在滇中北多為赤紅壤、山地紅壤和棕壤;在川、黔及藏南則以黃壤為主。西南茶區栽培茶樹的種類也多,有灌木型和小喬型茶樹,部分地區還有喬木型茶樹。該茶區適制紅茶、綠茶、普洱茶、邊銷茶和名特茶等。代表名茶有:滇紅、普洱茶、蒙頂茶、都勻毛尖等。

華南茶區 包括閩中南、台、粵中南、海南、桂南、滇南。華南茶區水熱資源豐富,在有森林覆蓋下的茶園,土壤肥沃,有機物含量高。全區大多為赤紅壤,部分黃壤。茶區彙集了中國的許多的大葉種(喬木型和小喬木型)茶樹,適宜制紅茶、普洱茶、六堡茶、大葉青、烏龍茶等。


推薦閱讀:

錄:茶藝表演
茶藝交流——茶香與品茶
【茶藝茶道】A
茶藝表演:花茶茶藝解說詞----三才杯

TAG:中國 | 轉載 | 中國茶藝 | 茶藝 | 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