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晶:淺談中國社會階層分化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北京 100038)

中圖分類號:C9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738(2011)12-0028-02

摘要:隨著社會主義物質、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入探索,各種社會資源也隨之繁榮發展。權力、財富、聲望在社會上不均勻的分布就使得社會人群分為不同的層次。社會分層也隨之產生。本文即通過對這種現象的分析與研究,展開論述。關鍵詞:社會階層;利益分化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伴隨著社會主義物質、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入探索,各種社會資源也隨之繁榮發展。權力、財富、聲望在社會上不均勻的分布就使得社會人群分為不同的層次。社會分層是客觀存在的,也是社會正常運轉的必要條件。通過客觀存在並發展中的各階層的分析和研究對緩和階層矛盾,找到協調社會各階層利益的途徑,對社會的穩定和和諧發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現實意義。 當前中國正處於社會改革時期,社會結構和社會階層還在變動之中。有些社會階層還沒有成型,有些社會階層還在分化,在這種情況下很難做出一個比較成型的模型。考慮各個階層的職業內容,以財富(收入)為基礎,再參照權力、聲望因素,直觀地把當前中國社會分為以下幾個階層: 一、社會階層 1.上等階層--政府中、高級官員、國家銀行、國有大型事業單位正副領導成員,國有及國有控股大型壟斷企業的正副領導成員,大中型私有企業主,他們的總人數在1200萬左右,約佔全國經濟活動人口總數79243萬的1.5%。 2.中上層--高級知識分子(約300萬)、中高層幹部(約200萬)國家和省屬事業單位中高級管理人員(約100萬)、中型企業經理和大型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約500萬)、中型私有企業主(約150萬)、外資企業的白領僱員(約200萬)、國家壟斷行業的白領職員和自身藍領員工(金融保險、電信、電力、鐵路等行業,約1000萬)總共大約2500多玩人左右,佔全國經濟活動人口79243萬的3.2%左右。 3.中等階層--主要包括公有經濟企事業單位中就業的專業技術人員約2882.6萬人,在非公有經濟單位就業的專業技術人員約1500萬人,黨政機關公務員約1100萬人,國有壟斷企業的普通職工1000萬人。 4.中下階層—農民階層(農村穩定勞動力階層,主要是指在農村從事農林牧漁業勞動約28363.6萬人。扣除專業技術人員,這個行業的體力勞動者為2.75億人);城鄉兩棲階層(即農民工,約2.35億人)。這兩部分共有51863萬人,扣除農民和農民工人數重複統計的大約5000萬人還有46000萬人。工人階層8000萬人。綜上,農民、農民工、藍領工人共有54000萬人。 5.下等階層—城鄉貧困人口,如農村無地、無業者、和城市下崗、失業人員。這部分人約14500萬人。其中城鎮貧困人口近2000萬人,進城民工貧困人口2500萬人,農村貧困人口約1億。 二、當前中國階層利益分化對政治穩定的積極影響 1.有利於避免社會的簡單二元對立。新的社會發展需求與舊的體制的矛盾是二元結構導致的直接衝突。在當前中國社會轉型期,由於出現新的體制空間,大量的、前所未有的社會發展需求不斷湧現,這自然和舊體制的遲鈍保守形成衝突,要求突破舊體制的束縛和羈絆。社會二元主體利益必然會尖銳對立,在城鄉、地區、貧富群體及產業群體之間在轉型過程中的地位差異懸殊,機會上不平等,利益獲取的結果自然會失衡。 2.有利於促進民主與發展的發展。對待分歧和衝突,民主是最好的解決方式。民主制度在近現代得到了應有的研究和發展,協商拓展了民主的形式,可以很好地增進社會成員間的信任、尊重和互惠,衝突和矛盾就會得到更合理的解決。 3.有利於形成維繫政治穩定的主要力量。政治精英、經濟精英和知識精英組成的精英聯盟正在形成中,此類精英結盟顯示出一定範圍內社會團結度的加強,社會緊張度的減少,對於政治穩定和社會發展有明顯的積極作用參與方式來進行利益表達,從而對其他群體的政治參與起到良性示範作用,能有效地緩衝利益階層多元化對政治體系的壓力,維護政治穩定。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三、當前中國階層利益分化對政治穩定的消極影響 社會階層分化帶來的社會問題是當前社會的一些重要矛盾點,社會矛盾在合理範圍內就會促使社會健康穩定發展,超出社會能夠承受的範圍,就會破壞社會的現有體系和秩序。 1.政治治理難度加大。政府的工作效率是從政府內部管理角度來衡量的,它側重與運行時間和完成預定任務的考察;而政府的效能是從政府履行提供公共物品之恩那個的角度來衡量,它更側重於成本和收益的比較。 2.政治合法性面臨考驗。政治是具有理想特點的,但政治更是現實的,完全沒有個體利益或完全沒有公共利益的政治現象是不存在的。公共利益的提供主要是國家和政府的職責,無論它是強國還是弱政府。政府要提供公共利益就必須要擁有相應的資源,這種公共資源一般可以分為兩類:權力和經濟資源。分配過程中的公正成分度決定公民的政治態度。 3.政治權威性受到挑戰。 階層分化導致利益分化,必然會使更多的人,主要是那些處於弱勢經濟地位的人,對自己的現實環境產生不滿情緒,這種不滿情緒在一定程度上集中於政府。處於弱勢地位的社會成員在其主張和訴求從政府不能得到滿足的時候,就會在社會其他方面尋求救助。 4.政治主流文化動搖。每個時代和社會都需要一種能為社會絕大多數社會成員普遍認同和接受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並以此作為人民行動的導向去協調他們的行為,推動整個社會的穩定和發展。當出現多種學說並存的情形是,就必須要有一種主導政治文化來對政治行為起規範作用。這種文化作為一種對特定政治經濟實踐的反映,因得到執政者的支持,必然會打上意識形態的烙印。 四、社會階層分化背景下構建和諧社會的對策研究 1.牢同樹立公平正義理念。追求公平正義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種進步的價值取向,公平正義就是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係得到妥善協調.人民內部矛盾和其他社會矛盾得到正確處理。同時還需要樹立保障公平正義的制度建設意識,加強制度保障觀念。公平正義的實現必須由制度來保障,為此應當樹立保障公平正義的制度建設意識,從思想觀念上對制疫建設予以足夠重視。 2.大力發展生產力。社會階層分化基於社會利益關係的改變,現存社會階層矛盾在很大程度,是由於相當一部分階層的物質文化需要得不到完全的滿足造成的,其根源在於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不足,尤其是弱勢階層生產力水平的低下。生產力水平的高低,發展速度的快慢,直接制約著社會階層矛盾的存在與發展。 3.培育和擴大中間階層。社會結構優化合理是社會和諧的前提和基礎。以中間階層為主體的社會階層結構是一個現代化國家社會穩定的基礎,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社會基礎。我們必須在經濟、政治、文化方面採取措施,力培育和擴大中間階層,構建中間大、兩頭小的橄欖型的現代社會階層結構。 4.建立健全不同階層之間的利益協調機制。轉型期各階層之間的緊張關係越來越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阻力,特別是各階層之間的矛盾日益成為和諧社會建設的嚴重障礙。因此,正確處理轉型期社會各階層的關係,保護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對維護社會穩定,推動和諧社會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綜上所述,客觀全面分析轉型期我國社會階層分化的現狀和原因,探討轉型期我國社會階層分化與和諧社會建設之間的關係,預先採取積極有效的應對措施,正確處理社會階層分化中的各種矛盾和衝突,對於調動社會各階層的積極性,促進生產力的不斷發展,推動和諧社會建設,將有著十分重大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1] 胡錦濤,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鬥[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8.[2]楊繼繩,中國當代社會各階層分析[M],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6[3]陸學藝,當代中國社會階層研究報告[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4] 王笑鴻,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階層結構變化的原因、特點及結果[J],前沿,2005(12):178[5] 李強,生命的歷程:重大社會事件與中國人的生命軌跡[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6]孫立平,斷裂: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中國[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7] 顧傑善.劉紀星,當代中國利益群體分析[M],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5.4

作者簡介:薛晶,山東德州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09級偵查系國內安全保衛方向碩士研究生。

推薦閱讀:

中國為什麼出不了比爾蓋茨(2)
吳敬璉:中國經濟今年將非常困難 房價還會漲
中國經改的致命傷
印度踩著澳大利亞向中國示好?莫迪成功避開美日的圈套
永載中國郵史![中國郵幣卡投資論壇]

TAG:社會 | 中國 | 中國社會 | 階層 | 社會階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