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地球進化史綱

前幾天在豆瓣上看到有人發這樣的日誌。但我覺得不夠詳盡,而且似乎是沒有附圖的版本,所以轉過來配上圖。原文在這裡。

冥古宙的地球

一、冥古宙(地球形成——38億年前)1.古地理地球從46億年前形成,從一個熾熱的岩漿球逐漸冷卻固化(計算表明僅需1億年),出現原始的海洋、大氣與陸地,但仍然是地質活動劇烈、火山噴發遍布、熔岩四處流淌,在41億年前到38億年前地球持續遭到了大量小行星與彗星的轟擊。冥古宙在38億年前結束後,內太陽系不再有大規模撞擊事件。因為這個時期的岩石几乎沒有保存到現在的(已知的地球最古老的岩石位於北美地台蓋層的艾加斯塔片麻岩及西澳洲那瑞爾片麻岩層的傑克希爾斯部分),所以並沒有正式的細分。但月岩從40多億年前就比較好的保存下來,因此月球地質年代的某些主要劃分可參照用於地球的冥古宙劃代。冥古宙的最後一個代對應為月球地質年代中的早雨海世,以月球的東海撞擊事件為結束時間(約為38.4億年),這也是內太陽系的後期重轟擊期的結束標誌。零散的鋯石結晶沉積在西加拿大和西澳的傑克山中的沉積物里,對鋯石的研究發現,液態水必然已存在了有四十四億年之久,非常接近地球形成的時刻。2.氣候在形成地球的物質當中,曾經存在過大量的水。在地球的形成時期,其質量比現在的小,水分子也就更容易掙脫重力。據推測,當時氫氣和氦氣在大氣層中持續不斷地逸散,然而,現時大氣中高密度的稀有氣體卻相對缺乏,這表明,在早期大氣層中可能發生過什麼劇變。有理論認為,在地球的年輕時期,它的一部分曾受過撞擊而分裂,分裂出去的部分後來形成了月球。然而,在這種說法下,撞擊應該會令一到兩個大區域融化,現時的組成成份卻與完全融化的假設並不相符,事實上也很難將巨大的岩石完全融化並混在一起。不過相當一部分的物質仍被此次撞擊所蒸發,在這顆年輕的行星周圍形成了一個由岩石蒸汽組成的大氣層。岩石蒸汽在兩千年間逐漸凝固,留下了高溫的易揮發物,之後有可能形成了一個混有氫氣和水蒸氣的高密度二氧化碳大氣層。另外,儘管當時表面溫度有230℃,但液態的海洋依然能夠存在,這得益於CO2大氣層帶來的高氣壓。隨著冷凝過程繼續進行,海水通過溶解作用除去了大氣中的大部分CO2,不過其含量水平在新地層和地幔循環出現時產生了激烈的震蕩。

太古宙的地球

二、太古宙(38-25億年前)1.古地理太古宙起始於內太陽系晚期重轟擊期的結束,地球岩石開始穩定存在並可以保留到現在。太古宙結束於25億年前的大氧化事件,以甲烷為主的還原性的太古宙原始大氣轉變為氧氣豐富的氧化性的元古宙大氣,並導致了持續3億年的地球第一個冰期——休倫冰期。太古宙形成的地殼厚度還不大,同時尚未進行充分的分異過程。由於地殼厚度較小,幔源物質容易沿裂隙上行,常有大規模的超基性、基性斷裂噴溢活動。此外,也有頻繁的中酸性岩漿活動和火山活動。多次的岩漿活動、構造運動使岩石變質很深,再加上缺少生物化石,給恢復古地理面貌和沉積環境造成很大困難。在當今大陸殼的範圍內,長期處於活動不穩定狀態,陸表海占絕對優勢。 在太古代中晚期,隨著陸殼某些部分開始固結硬化,終於形成了穩定的基底地塊——陸核。陸核的形成標誌著地殼構造發展的第一大階段的結束。太古宙有多少次構造運動,目前研究的很不清楚。在世界範圍內可能有3次主要的構造運動,在中國比較確認的是太古宙晚期的阜平運動。大約在30億年前,出現了目前已知最早的大陸——烏爾大陸(Ur),它可能是當時地表上面積最大的大陸,甚至是唯一的大陸,但其面積可能比今日的澳洲大陸還小。其名稱是以希臘神話中的烏拉諾斯(Uranus)為名。烏爾大陸後來分裂成Nena大陸與Atlantica大陸,經過長期演變後,這些大陸在10億年前形成新的超大陸,羅迪尼亞大陸。烏爾大陸的殘餘部份經歷長時間的演變,仍可在斯堪地那維亞、非洲、印度、馬達加斯加、澳洲等地,找到找到昔日烏爾大陸的岩石。而超大陸瓦巴拉大陸則存在於約36億至28億年前。再往後的超大陸叫凱諾蘭大陸,存在於約27億至21億年前。2.氣候在太古宙,海水中所含的鹽分比現在要低,富含氯化物。大氣成分以水蒸氣、二氧化碳、硫化氫、氨、甲烷、氯化氫等為主,處於缺氧的還原狀態,由此在太古宙地層中形成了豐富的普遍由低價鐵沉積而成的鐵礦。3.生物研究者認為最早的生命誕生於距今約36億年前,但已知最古老的化石在南非發現的32億年前的超微化石——古桿菌和巴貝通球藻。這是最原始的原核生物。在南非的布拉維群灰岩中,還發現了31億年前的藍綠藻類形成的大型化石疊層石。

元古代晚期,成冰季

三、元古宙(25——5.4億年前)1.地台的形成通過元古宙的兩次主要的構造運動,陸核進一步擴大,形成規模較大的穩定地區,成為原地台。到中元古代晚期,原地台進一步擴大,在世界上終於出現了若干大規模穩定的古地台。由陸核到原地台和古地台,是陸殼構造發展的第二個階段。2.哥倫比亞大陸的形成新的超大陸哥倫比亞大陸(Columbia supercontinent,或稱為Nuna、Hudsonland)一般認為存在於古元古代的15到18億年前。該大陸由許多後來形成勞倫大陸、波羅地大陸、烏克蘭地盾、亞馬遜克拉通、澳洲大陸,可能還包含西伯利亞大陸、華北陸塊、喀拉哈里克拉通的許多原始克拉通組成。哥倫比亞大陸目前是依照古地磁資料證明其存在。([注]克拉通:地台和地盾的統稱,僅在大陸使用。)哥倫比亞大陸預測從北到南跨越12900公里,從東到西最寬處4800公里。今日印度東岸與北美洲西岸相連,而澳洲大陸南部與今日加拿大西部相連。南美洲因為旋轉的關係,今日巴西的西緣和北美洲東部排在一起,形成了延伸至今日斯堪地納維亞的大陸邊緣。哥倫比亞大陸於16億年前開始分裂。相關的大陸漂移有沿著勞倫大陸西緣(荷貝爾特—普爾瑟爾超群)、印度東部(默哈訥迪與哥達瓦里)、波羅地大陸南緣(泰勒馬克超群)、西伯利亞東南緣(里菲超群)、南非東北緣(喀拉哈里銅礦帶)與華北陸塊北緣(渣爾泰-白雲鄂博帶)。分裂原因一般認為是非造山的岩漿活動相當普遍。分裂的各陸塊則在約5億年後形成羅迪尼亞大陸。3.羅迪尼亞大陸的形成羅迪尼亞大陸(Rodinia,來自俄語 родина,祖國)是古代地球曾經存在的超大陸。根據板塊重構,羅迪尼亞大陸存在於新元古代(11.5億到7億年前)。羅迪尼亞大陸的分布可能以赤道以南為中心。而羅迪尼亞大陸的中心一般認為是北美洲克拉通,在東南側則是東歐克拉通(之後形成波羅地大陸)、亞馬遜克拉通和西非克拉通環繞。在南邊則是拉普拉塔克拉通和聖法蘭西斯科克拉通;在西南則是剛果克拉通和喀拉哈里克拉通;在東北則是澳洲大陸、印度次大陸和東南極克拉通。北邊則是西伯利亞大陸、華北陸塊、華南陸塊,但確定位置還難以判定。羅迪尼亞大陸形成前的古地理所知甚少,古地磁和地質資料僅能讓我們完整重構羅迪尼亞大陸分裂之後的狀態。目前能確定的是羅迪尼亞大陸大約在11到10億年前形成,7億5千萬年前分裂。羅迪尼亞大陸則是由超級海洋米洛維亞(來自俄語 мировой,全球的)環繞。4.氣候由於藻類植物日益繁盛,它們通過光合作用不斷吸收大氣中的CO2,放出O2,從中元古代開始,地層開始有含鐵紫紅色石英砂岩及赤鐵礦層形成,說明當時大氣中已含有相當多的遊離氧。大氣及水體中氧的增多,給生物的發展和演化準備了物質條件。5.從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從單細胞到多細胞太古宙出現的菌類和藍綠藻類,到元古宙得到進一步發展,藍綠藻群體活動所形成的疊層石在岩層中廣泛分布。近年在中國北部中元古代地層發現了最古老的真核細胞生物化石丘阿爾藻,距今16-17億年。而在新元古代,則出現了最早的多細胞宏觀藻類植物群。(一)成冰紀(Cryogenian,符號NP2)(8.5——6.3億年前)1.大冰期的到來前寒武紀晚期的地球氣候是非常寒冷的。我們可以在所有鄰近大陸上找到冰河的證據,但是為什麼嚴寒的氣候如此廣泛地分布各地,至今仍困惑著地質學家們,曾經有很多假設被提出來,卻一一都被否定。其中一個假設認為:地球曾經傾斜到北極一側向著太陽,而南極一側則背對著太陽,這樣的情形導致地球有一半會受到太陽持續燒烤6個月,而另一半的地球則有6個月冷到結冰。雖然可能,但是並沒有任何一種機制可以說明地球的自轉軸可以傾斜到如此極端的狀況。 另一個不盡相同的假設認為地球曾經被由岩石或冰所組成的"環"所圍繞,就像今天的土星和海王星一樣,這個"環"造成了地球上的陰影,冷卻了地球上的氣候。然而並沒有任何有關這個環的遺迹曾經被發現過。 而目前最受認同的假設則是認為,當時整個地球的海洋都被冰凍,成為一個巨大的雪球,這個雪球假說(Snowball Earth)同時可以解釋表層岩石中,同位素異常的特徵。 現在我們知道在前寒武紀的晚期其實並沒有不尋常的現象進行,這三個假說由於沒有把當時古地理圖分析仔細,而顯得有些解釋得太過頭,對於前寒武紀"冰室世界"的神秘,我們今天已經能夠加以解釋,那是因為當時大陸的碰撞與超大陸的形成,許多大陸不是緊鄰北極就是南極,導致全世界進入一個全球的"冰室"(就像今天的世界),不過當時位於赤道附近的澳洲卻出現冰的遺迹,則是個很有趣的例外。2.羅迪尼亞大陸的分裂早在8億到8.5億年前,,一道斷裂帶在今日的澳洲大陸、南極洲東部、印度、剛果克拉通、喀拉哈里克拉通之間形成,之後在勞倫大陸、波羅地大陸、亞馬遜克拉通、西非克拉通、聖弗朗西斯科克拉通也形成斷裂帶,斷裂後形成埃迪卡拉紀的阿達馬斯托洋。大約7.5億年前,羅迪尼亞大陸分裂成原勞亞大陸、剛果克拉通、原岡瓦那大陸(岡瓦那大陸除去剛果地盾與南極洲)。原勞亞大陸進一步分裂,朝南極移動。原岡瓦納大陸逆時針反轉。在6億年前,剛果克拉通位於原勞亞大陸各大陸與原岡瓦那大陸之間,三者聚合成潘諾西亞大陸。(二)埃迪卡拉紀(Ediacaran)又稱震旦紀(6.2——5.4億年前)1.潘諾西亞大陸的形成與分裂潘諾西亞大陸(Pannotia)是個理論上的史前超大陸,形成於6億年前的泛非造山作用,並在5億4000萬年前的前寒武紀分裂。潘諾西亞大陸的大部分位於極區之內,而證據顯示這個時代有大面積的冰河覆蓋者,遠大於地質時代的任何時期。潘諾西亞大陸的形狀類似V字形,開口往東北。開口內側為泛大洋,海底有中洋脊,是今日太平洋的前身。潘諾西亞大陸的外側環繞者泛非洋。潘諾西亞大陸的存在時間很短。組合潘諾西亞的各大陸,是以錯動方式聚合。在5.4億年前,或潘諾西亞大陸形成的6000萬年後,潘諾西亞大陸分裂成四個大陸:勞倫大陸、波羅地大陸、西伯利亞大陸、岡瓦那大陸。2.最早的動物出現最古老的動物遺迹可追溯至十億年前,但最早的動物化石出現於約六億年前的埃迪卡拉紀。埃迪卡拉動物群因為發現於南澳的埃迪卡拉山而得名。埃迪卡拉動物和今天的大多數動物不同,它們既沒頭、尾、四肢,又沒嘴巴和消化器官,因此它們大概只能從水中攝取養份。大多的埃迪卡拉動物固著在海底,和植物十分相近,其他的則平躺在淺海處,等待營養順水流而送上門來。埃迪卡拉動物化石出土越多,反而越沒有規律。有幾種化石比較像後來動物的先驅。在埃迪卡拉紀末期,埃迪卡拉動物分成兩支,它們有的成功演化成更有活力,更具進攻性的動物,有的則走向滅亡。而它們的特徵也永遠消失於歷史舞台上。四、顯生宙(5.4億年前——現在)(一)古生代(5.4——2.5億年前)

寒武紀晚期

(1)寒武紀(5.43——4.9億年前)寒武紀(Cambrian)是顯生宙(Phanerozoic)的開始,名字來自於英國威爾士的一個古代地名羅馬名稱「Cambria」,該地的寒武紀地層被最早研究。中文名稱源自舊時日本人使用日語漢字音讀的音譯名「寒武紀」(音讀:カンブキ 羅馬字:kan bu ki)。1.海洋佔優勢的世界在5.4億年前,或潘諾西亞大陸形成的6000萬年後,潘諾西亞大陸分裂成四個大陸:勞倫大陸、波羅地大陸、西伯利亞大陸、岡瓦那大陸。泛大洋隨者潘諾西亞大陸的分裂而擴張。寒武紀氣候溫暖,海平面升高,淺海淹沒了大片的低洼地。這種淺海地帶為新的物種誕生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2.寒武紀生命「大爆炸」在寒武紀開始後的短短數百萬年時間裡,包括現生動物幾乎所有類群祖先在內的大量多細胞生物突然出現,這一爆髮式的生物演化事件被稱為寒武紀生命「大爆炸」。帶殼、具骨骼的海洋無脊椎動物趨向繁榮,它們營底棲生活,以微小的海藻和有機質顆粒為食物,其中,最繁盛的是節肢動物三葉蟲,故寒武紀又稱為「三葉蟲時代」,其次是腕足動物、古杯動物、棘皮動物和腹足動物。

奧陶紀中期

(2)奧陶紀(4.9——4.38億年前)奧陶紀(Ordovician)是英國地質學家C.拉普沃思於1879年用Ordovices命名的,Ordovices是威爾士地區的一古民族名「奧陶」一詞系Ordovices的日文漢語音譯。1.古地理在奧陶紀時,許多張裂的海盆使得古大陸勞倫西亞、波羅的、西伯利亞和岡瓦納大陸分離開來,包括古大西洋(Iapetus Ocean)隔開了波羅的和西伯利亞大陸,後來古大西洋閉合時,形成了加里東山脈(Caledonide Mts.)以及北阿巴拉契亞山脈(Appalachian Mts.)。還有古地中海(Paleo-Teyhys Ocean)把岡瓦納大陸從波羅的和西伯利亞大陸分隔了開來,而巨大的古大洋(Panthalassic Ocean)則覆蓋了當時大部分的北半球。2.氣候——從溫暖到嚴寒奧陶紀早、中期繼承了寒武紀的氣候,氣候溫暖、海侵廣泛,溫暖的海水把石灰岩和鹽岩沉澱在岡瓦納大陸的赤道地區(Australia澳洲、India印度、China中國與Antarctica南極洲);奧陶紀晚期則進入了一個大冰期。冰原的厚度可以達到3 km,覆蓋了非洲(Africa)的北部與中部的大部分以及部分的南美洲(Amazonia,亞馬遜盆地)。3.生物——最早的魚類出現奧陶紀中期,在北美落基山脈地區出現了原始脊椎動物異甲魚類——星甲魚和顯褶魚,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亞也出現了異甲魚類。海生無脊椎動物空前發展,其中以筆石、三葉蟲、鸚鵡螺類和腕足類最為重要。珊瑚自中奧陶世開始大量出現,復體的珊瑚雖說還較原始,但已能夠形成小型的礁體。植物仍以海生藻類為主,但淡水植物據推測可能在奧陶紀也已經出現。4.第一次物種大滅絕在距今4.4億年前的奧陶紀末期,是地球史上第三大的物種滅絕事件,約85%的物種滅亡。古生物學家認為這次物種滅絕是由全球氣候變冷造成的。在大約4.4億年前,現在的撒哈拉所在的陸地曾經位於南極,當陸地彙集在極點附近時,容易造成厚厚的積冰---奧陶紀正是這種情形。大片的冰川使洋流和大氣環流變冷,整個地球的溫度下降了, 冰川鎖住了水,海平面也降低了,原先豐富的沿海生物圈被破壞了,導致了85%的物種滅絕。

志留紀中期

(3)志留紀(4.38——4.1億年前)志留紀(Silurian)是古生代的第三個紀。「志留」一詞源自英國東南威爾士一個古代部族(Silures)居住的地方名「Siluria」。日文音譯,我國沿用。1.古地理志留紀時期全球主要的地塊有岡瓦納、勞倫、歐洲(波羅的海)、西伯利亞、科累馬、哈薩克、中朝、塔里木、華南等9個。其中最大的是岡瓦納地塊,集中在南半球的高緯度區。其他地塊則分布在當時的中、低緯度區,特別是低緯度區。介於勞倫和歐洲兩大板塊之間的海洋為古大西洋(加里東海)。這一古洋在加里東末期一度閉合,形成加里東褶皺帶。勞倫板塊與之間的前阿巴拉契亞洋閉合後形成阿巴拉契亞褶皺帶。勞倫板塊與歐洲板塊在志留紀末期相遇碰撞,形成廣泛沉積老紅砂岩的歐美大陸。當時的西伯利亞板塊與現今的地理方位幾乎轉了180°哈薩克板塊是由數個中間地塊聯合而成,介於西伯利亞與塔里木兩個板塊之間。無論從動物群特徵或海相紅層等沉積特徵來看,都表明塔里木介於中朝與華南二板塊之間。中朝與華南兩個板塊之間為秦嶺洋。2.氣候志留紀初期,南極冰蓋迅速消融,導致志留紀海洋和大氣環流減弱,緯向氣候分帶不明顯,深海部分相對較暖,含氧量較低,易成滯流。因此,除高緯度的岡瓦納大陸外,其他各板塊大都處於乾熱或溫暖的氣候條件下。3.生物——最早的陸地植物出現這個時期最大的特點是植物開始登上陸地。作為陸生高等植物的先驅,低等維管束植物開始出現並逐漸佔領陸地,其中,裸蕨類和石松類是目前已知最早的陸生植物。伴隨著陸生植物的發展,志留紀晚期還出現了最早的昆蟲和蛛形類節肢動物。在海中出現了有頜骨的魚類--棘魚類,棘魚類演化出了鰓蓋骨,為隨後魚類等高等脊椎動物的大發展奠定了基礎。海洋無脊椎動物發生了重要的更新,繁盛一時的三葉蟲逐漸衰退,板足鱟類開始興起,是當時海洋節肢動物中個體最大的種類。海中有成群的珊瑚聚集生活,最後形成珊瑚礁。

泥盆紀早期

(4)泥盆紀(4.1——3.54億年前)「泥盆」(Devon)來自日語,是英國英格蘭西南半島上的一個郡名的日語音譯(現稱德文郡,Devonshire),日語中「泥」讀dee,「盆」讀bon,所以日本人就用漢字「泥盆」翻譯英文Devon。泥盆紀是英國地質學家塞奇威克(A.Sedgwick)和默奇森(R.I.Muchison)研究了該郡的「老紅砂岩」後,於1839年命名的。1.古地理由於早古生代加里東運動影響的結果,同時,從泥盆紀開始,地球又開始發生了海西運動。因此,泥盆紀時許多地區升起,露出海面成為陸地,古地理面貌與早古生代相比有很大的變化。岡瓦納古陸是最完整、最大的古陸,包括已知大陸殼的一半以上,圍繞南極地區分布。由現在的非洲、阿拉伯半島、馬達加斯加、南美、印度、澳大利亞、紐西蘭、南極和可能的南歐、土耳其、阿富、伊朗、中國西藏等組成。勞亞大陸的西部,由勞倫古陸和波羅的古陸構成超大陸,亦稱歐美聯合大陸。勞倫古陸以北美地台為主體,加上蘇格蘭、部分的愛爾蘭。波羅的古陸主要包括烏拉爾以西的俄羅斯地台、芬蘭、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歐美聯合大陸的陸相沉積含有近似的非海相和淡水的魚化石、植物化石。歐美聯合大陸以東為一些分散的大型陸塊或小型至微型陸地群組成,其中,以西伯利亞、哈薩克、華北和華南古陸較大。後者的位置接近赤道附近和北半球中緯帶。西伯利亞則處於高緯帶。泥盆紀時的海水覆蓋面積約佔地球的85%,其分布特點包括廣闊的構成北半球的古太平洋,位於岡瓦納古陸以北的古地中海和各陸塊之間狹窄的陸間海,以及大陸之上的陸表海。2.氣候化石記錄說明遠至北極的地區當時處於溫帶氣候。3.生物——最早的兩棲類和裸子植物出現脊椎動物中魚類(包括甲胄魚、盾皮魚、總鰭魚等)空前發展,故泥盆紀又有「魚類時代」之稱。晚期甲胄魚趨於絕滅,原始兩棲類(迷齒類(Labyrinthodontia)(亦稱堅頭類)開始出現。無脊椎動物除珊瑚、腕足類和層孔蟲(Stromatoporoidea,腔腸動物門,水螅蟲綱的一個目)等繼續繁盛外,還出現了原始的菊石(Ammonites,屬軟體動物門,頭足綱的一個亞綱)和昆蟲。早期裸蕨繁茂,中期以後,蕨類和原始裸子植物出現。4.第二次物種大滅絕第二次物種大滅絕發生在泥盆紀晚期,其原因也是地球氣候變冷和海洋退卻。   在距今約3.65萬年前的泥盆紀後期,歷經兩個高峰,中間間隔100萬年,是地球史上第四大的物種滅絕事件,海洋生物遭到重創。

石炭紀早期

(5)石炭紀(3.54——2.95億年前)石炭紀的名字來自於上石炭紀時期在全世界各地形成的煤,1822年首見於科尼比爾 W D《英格蘭和威爾士的地質報告》。在西歐石炭紀一般被分為上下兩個亞紀,在美國分密西西比亞紀和賓夕法尼亞亞紀,在俄羅斯分上中下三個亞紀。1.古地理在泥盆紀中北美地塊和北歐-俄羅斯地塊結合到一起。這塊大陸與後來的岡瓦那大陸的其它部分(今天的非洲、南美洲、南極洲、澳大利亞和印度)之間部分是由不同的地形組成的海洋。在上泥盆紀這些地區與北美-北歐-俄羅斯組成的大陸已開始有接觸。石炭紀內這個過程繼續發展,到上、下石炭紀交界的時期這個過程達到一個高潮。直到上石炭紀非洲西北部與北美之間的空隙才被填補。阿巴拉契亞山脈的造山運動完成。二疊紀內今天的西伯利亞與俄羅斯相接,烏拉爾山脈形成,盤古大陸形成。2.氣候——石炭-二疊紀大冰期開始石炭紀開始時非洲的南角位於地球的南極。石炭紀中岡瓦納超大陸按順時鐘方向旋轉,到二疊紀時南極洲位於南極。石炭紀開始後氣溫下降,在下石炭紀就已經有冰川形成,但到石炭紀/二疊紀間期冰川發展到了高潮期。在岡瓦納超大陸到處都可以找到冰川的痕迹。地質分析證明在石炭紀中氣溫比較溫暖的時期與氣溫比較寒冷的時期不斷交替。上石炭紀的大量煤的沉積可能與海面的不斷上下波動。這個波動可能是由於岡瓦納超大陸南部冰川的融化和延長而造成的。3.生物——最早的爬行類出現在上石炭紀的末期找到了最古老的可以算作爬行動物的骨骼化石。這時也出現了最早的帶有硬殼的蛋。上石炭紀時的蕨類植物森林的規模可以從今天煤層的規模中看出來。這些成為今天的煤的植物中最主要的是鱗木目和封印木屬的植物。最早的無翼的昆蟲在下泥盆紀時代就出現了,到上石炭紀已有有翼的昆蟲。這些昆蟲還無法摺疊它們的翅膀(如蜻蜓等),石炭統煤系地層中發現超過500種的昆蟲。泥盆紀海中占支配作用的帶有硬骨裝甲的魚在泥盆紀-石炭紀的大滅絕後沒有再恢復過來。石炭紀海中的主要魚類是活動靈便的輻鰭魚類。海百合是石炭紀出現的新生物,它們屬於棘皮動物。其它留下許多化石的動物有苔蘚蟲動物門的動物和希瓦格蜓和紡錘蜒,後兩者是單細胞動物,但它們可以達到10厘米大。石炭紀時在陸地上生活的唯一的脊椎動物是兩棲動物,但它們還保存著相當的水生習性。由於它們在陸地上還沒有競爭對手,因此它們的種類非常多,有些一直長到6米長。

石炭紀晚期

(6)二疊紀(2.95——2.5億年前)二疊紀(Permian)是古生代的最後一個紀,也是重要的成煤期。1841年英國地質學家在烏拉爾山脈西坡發現一套發育完整,含有化石較多的地層,可以作為二疊紀標準剖面,並依出露地點卡瑪河上游的彼爾姆地區命名為Permian系,英文Permian即源於俄文的音譯。中譯二疊系是根據二分性明顯的德國地方性名稱Dyas的意譯而來。1.古地理二疊紀的地殼運動比較活躍,古板塊間的相對運動加劇,世界範圍內的許多地槽封閉並陸續地形成褶皺山系,古板塊間逐漸拚接形成聯合古大陸(盤古大陸)。陸地面積的進一步擴大,海洋範圍的縮小,自然地理環境的變化,促進了生物界的重要演化,預示著生物發展史上一個新時期的到來。2.氣候早二疊世的氣溫被認為是相當低的,其後才逐漸改變。巨大的沙漠覆蓋了盤古大陸(Pangea)的西半部,南半球廣泛的含煤建造則標示一種溫濕的氣候。3.生物脊椎動物在二疊紀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獸孔類是二疊紀中、晚期和三疊紀的似哺乳爬行動物,世界各地皆有發現。爬行動物中的杯龍類在二疊紀有了新發展;中龍類游泳於河流或湖泊中,以巴西和南非的中龍為代表;盤龍類見於石炭紀晚期和二疊紀早期。兩棲類進一步繁盛。魚類中的軟骨魚類和硬骨魚類等有了新發展,軟骨魚類中出現了許多新類型,軟骨硬鱗魚類迅速發展。二疊紀末,海生無脊椎動物中,四射珊瑚、橫板珊瑚、筳類、三葉蟲全都絕滅;腕足類大大減少,僅存少數類別。早二疊世的植物界面貌與晚二疊世相似,仍以節蕨、石松、真蕨、種子蕨類為主。晚二疊世出現了銀杏、蘇鐵、本內蘇鐵、松柏類等裸子植物,開始呈現中生帶的面貌。4.第三次物種大滅絕——地球歷史上最嚴重的大滅絕事件二疊紀末生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大滅絕事件,估計地球上有96%的物種滅絕,其中95%的海洋生物和75%的陸地脊椎動物滅絕。三葉蟲、海蠍以及重要珊瑚類群全部消失。陸棲的單弓類群動物和許多爬行類群也滅絕了。這次大滅絕使得佔領海洋近3億年的主要生物從此衰敗並消失,讓位於新生物種類,生態系統也獲得了一次最徹底的更新,為恐龍類等爬行類動物的進化鋪平了道路。科學界普遍認為,這一大滅絕是地球歷史從古生代向中生代轉折的里程碑。其他各次大滅絕所引起的海洋生物種類的下降幅度都不及其1/6,也沒有使生物演化進程產生如此重大的轉折。 科學家認為,在二疊紀曾經發生海平面下降和大陸漂移,這造成了最嚴重的物種大滅絕。那時,所有的大陸聚集成了一個聯合的古陸,富饒的海岸線急劇減少,大陸架也縮小了,生態系統受到了嚴重的破壞,很多物種的滅絕是因為失去了生存空間。更嚴重的是,當淺層的大陸架暴露出來後,原先埋藏在海底的有機質被氧化,這個過程消耗了氧氣,釋放了二氧化碳。大氣中氧的含量有可能減少了這對生活在陸地上的動物非常不利。隨著氣溫升高,海平面上升,又使許多陸地生物遭到滅頂之災,海洋里也成了缺氧地帶。地層中大量沉積的富含有機質的頁岩是這場災難的證明。

二疊紀晚期

(二)中生代(2.5億年前——6500萬年前)

三疊紀早期

(1)三疊紀(2.5——2.05億年前)三疊紀(Triassic)的名稱是1834年弗里德里希?馮?阿爾伯提起的,他將在中歐普遍存在的位於白色的石灰岩和黑色的頁岩之間的紅色的三層岩石層統稱為三疊紀。今天,三疊紀被分成更多亞層。1.古地理盤古大陸(Pangea)的形成是始於泥盆紀,經由大陸與大陸彼此之間持續的碰撞,一直持續到三疊紀晚期,才導致了這塊超大陸的成形。2.氣候三疊紀時的氣候炎熱乾燥,這形成了現在可以看到的當時留下來的典型的紅色沙石。當時季節分明,有強烈的雨季。在兩極比較潮濕溫和。3.生物——最早的哺乳類和被子植物、恐龍開始出現哺乳最早出現在三疊紀末,是屬於原獸亞目(過去單列為始獸亞目)的卵生食蟲動物。在三疊紀翼龍和多類的恐龍始祖類群出現,包括了槽齒龍和板龍等等。世界上最早的烏龜——原顎龜也出現在三疊紀晚期。在海洋中新的珊瑚種類誕生了,它們組成比較小的珊瑚群。軟體動物中的鸚鵡螺從唯一倖存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的一支恢復起來,形成新的種類。一開始的魚類種類比較少,說明只有少數種類倖存了不久前的那次災難。第一批魚龍出現了。在大陸上倖存的植物有蘇鐵、石松和舌羊齒。在北半球,針葉樹比較繁茂,在南半球舌羊齒在三疊紀早期是主要樹木。4.第4次物種大滅絕事件三疊紀以一次滅絕事件結束,尤其對海洋生物來說它的摧毀慘重:牙形石滅絕,除魚龍外所有的海生爬行動物消失。腕足動物、腹足動物和貝殼等無脊椎動物受到巨大衝擊。在海洋中,22%的屬,大約一半的種消失。這次滅絕事件並非在所有地方的摧殘程度都一樣。在有些地方几乎沒有任何影響。在其它一些地方實際上所有的迷龍和大多數合弓類動物都消失了。許多早期的恐龍也均滅絕,而那些發達一些的恐龍卻倖存了。許多槽齒目動物也都滅絕了。倖存的植物包括針葉類和蘇鐵。這次滅絕事件的原因還不清楚。在2.08至2.13億年以前盤古大陸開始分裂,這導致了強烈的火山運動,這是地球大陸形成後最強烈的火山運動了。其它可能的原因有全球性的氣候冷卻或隕星。加拿大魁北克的一處隕石坑曾一度被認作是這次滅絕事件的起因,但後來的調查認為這個隕石坑是在2.14億年前形成的,比三疊紀的結束早了120±20萬年,因此不太可能是這次滅絕事件的直接原因。甚至連滅絕的確切時間也不十分確定。一些研究認為實際上當時有兩次滅絕事件,其相隔時間是120至170萬年。這次滅絕事件為恐龍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機會。恐龍在此後的1500萬年中是地球上最主要、種類最多和數量最大的動物群。

侏羅紀早期

(2)侏羅紀(2.05——1.37億年前)侏羅紀(Jurassic)是由亞歷桑德雷?布隆尼亞爾(Alexandre Brongniart)命名,名稱取自於德國、法國、瑞士邊界的侏羅山,侏羅山有很多大規模的海相石灰岩露頭。中文名稱源自舊時日本人使用日語漢字音讀的音譯名「侏羅紀」(音讀:シュラキ 羅馬字:syu ra ki)。1.古地理侏羅紀早期,盤古大陸分裂為兩塊:北方的勞亞大陸,與南方的岡瓦那大陸。墨西哥灣出現,位於北美洲與尤卡坦半島之間。剛開始的北大西洋比較窄。而南大西洋要到白堊紀時,岡瓦那大陸分裂,才開始出現。特提斯洋開始閉合,地中海出現。在侏羅紀中期,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形成(內華達造山運動),是已知最早的侏羅紀大型岩基。西歐則是一片熱帶的淺海地區。2.氣候侏羅紀時期的大氣層氧氣含量是現今的130%,二氧化碳含量是工業時代前的7倍,氣溫則是高於今日約攝氏3°C。三疊紀的乾旱、大陸型氣候,在侏羅紀逐漸消失,尤其是在高緯度地區。3.生物——最早的鳥類恐龍之類的大型主龍類爬行動物成為優勢物種。在空中,翼龍目成為常見的飛行動物,佔據者各種生態位。在侏羅紀後期,第一種鳥類出現,它們演化自小型虛骨龍類恐龍。侏羅紀的海洋里,魚類和海生爬行動物繁榮,此時的海生爬行動物包含:魚龍目、蛇頸龍目、海生鱷魚(地蜥鱷科與真蜥鱷科)。在無脊椎動物方面,出現了數種新動物,包含厚殼蛤類(一群可形成暗礁的多樣化雙殼綱動物)與箭石目。侏羅紀時期的有殼無脊椎動物相當多樣,有殼無脊椎動物造成的生物侵蝕增加,尤其是生痕化石。侏羅紀的氣候溫暖、潮濕,使地表布滿大型森林。如同三疊紀,此時期的優勢植物是裸子植物的松柏綱,它們十分多樣化,是各地大型森林的主要成員。蘇鐵也相當常見,銀杏與樹蕨常出現在森林中。較小型蕨類,可能是優勢低矮植物。北半球的中高緯度地區,類似銀杏的植物特別普遍。在南半球,羅漢松則是常見的植物,銀杏與線銀杏目較為少見。在海洋中,紅藻開始出現。

侏羅紀晚期

(3)白堊紀(1.37——0.65億年前)白堊紀(Cretaceous)是地質年代中中生代的最後一個紀,長達8000萬年,是顯生宙的最長一個階段。白堊紀因歐洲西部該年代的地層主要為白堊沉積而得名。白堊是由海生非脊椎動物身上甲殼的碳酸鈣沉積而成,尤其是球石粒。這些白堊黏土層可在歐洲大陸與不列顛群島(尤其是著名的多佛白色峭壁)發現。

白堊紀晚期

1.古地理在白堊紀,盤古大陸完全分裂成現在的各大陸,但是它們和現在的位置全不相同。大西洋還在變寬。北美洲自侏羅紀開始,形成多排平行的造山幕,例如內華達造山運動,與之後的塞維爾造山運動、拉拉米造山運動。在白堊紀初期,岡瓦那大陸仍未分裂,而後南美洲、南極洲、澳洲相繼脫離非洲,印度和馬達加斯加還連在非洲上。南大西洋與印度洋開始出現。這些板塊運動,造成大量的海底山脈,進而造成全球性的海平面上升。非洲北邊的特提斯洋在變窄。西部內陸海道將北美洲分為東西兩部,這個海道在白堊紀後期縮小,留下厚的海相沉積層,夾雜者煤礦床。在白堊紀的海平面最高時期,地表上有1/3的陸地沉浸于海洋之下。2.氣候巴列姆階時期的氣候出現寒冷的趨勢,這個變化自侏羅紀最後一期就已開始。高緯度地區的降雪增加,而熱帶地區比三疊紀、侏羅紀更為潮濕。但是,冰河僅出現高緯度地區的高山,而較低緯度仍可見季節性的降雪。在巴列姆階末期,氣溫開始上升,持續到白堊紀末期。氣溫上升的原因是密集的火山爆發,製造大量的二氧化碳進入大氣層中。中洋脊沿線形成許多熱柱,造成海平面的上升,大陸地殼的許多地區由淺海覆蓋者。位在赤道地區的特提斯洋,有助於全球暖化。在阿拉斯加州與格陵蘭發現的植物化石,以及自白堊紀南緯15度地區發現的恐龍化石,證明白堊紀的氣溫相當溫暖。熱帶地區與極區間的溫度梯度平緩,原因可能是海洋的流動停滯,並造成行星風系的虛弱。分布廣泛的油頁岩層,以及缺氧事件,可證實海洋的流動停滯。根據沉積層的研究指出,熱帶的海水表面溫度約為攝氏42°,高於現今約攝氏17°;而全球的海水平均表面溫度為攝氏37°。而海洋底層溫度高於目前的溫度約攝氏15到20°C。3.生物動物界里,哺乳動物還是比較小,只是陸地動物的一小部分。陸地的優勢動物仍是主龍類爬行動物,尤其是恐龍,它們較之前一個時期更為多樣化。翼龍目繁盛於白堊紀中到晚期,但它們逐漸面對鳥類輻射適應的競爭。在白堊紀末期,翼龍目僅存兩個科左右。昆蟲在這個時期開始多樣化,並發現最古老的螞蟻、白蟻、鱗翅目(蝴蝶與蛾)。芽蟲、草蜢、癭蜂也開始出現。開花植物(被子植物)在白堊紀開始出現、散布,但直到坎潘階才成為優勢植物。蜜蜂的出現,有助於開花植物的演化;開花植物與昆蟲是共同演化的實例。榕樹、懸鈴木、木蘭花等大型植物開始出現。一些早期的裸子植物仍繼續存在,例如松柏目。南洋杉與其他松柏繁盛並分布廣泛,而本內蘇鐵目在白堊紀末滅亡。

白堊紀大滅絕事件示意圖。小行星撞擊位置已在圖中標出。

4.第5次生物大滅絕事件在白堊紀晚期的馬斯特里赫特階末期,曾發生大幅度的生物多樣性衰退,時間相當於K-T界限。在滅絕事件過後,造成許多空缺的生態位,生態系統花了長時間才恢復原本的多樣性。雖然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造成許多物種滅絕,但不同的演化支,或是各個演化支內部,呈現出明顯差異的滅絕程度。由於大氣層中的微粒遮辟了陽光,減少抵達地表的太陽能,依賴光合作用的生物衰退或滅絕。在白堊紀晚期,食物鏈底層是由依賴光合作用的生物構成,例如浮游植物與陸地植物,如同現今的狀況。證據顯示,草食性動物因所依賴的植物衰退,而數量減少;同樣地,頂級掠食者(例如暴龍)也接連受到影響。顆石藻(Coccolithophore)與軟體動物(包含菊石亞綱、厚殼蛤、水生蝸牛、蚌),還有以上述硬殼動物維生的動物,在這次滅絕事件中滅亡,或遭受嚴重打擊。例如,滄龍類被認為以菊石為食,這群海生爬行動物在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中滅亡。雜食性、食蟲性、以及食腐動物在這次滅絕事件中存活,可能因為它們的食性較多變化。白堊紀末期似乎沒有完全的草食性或肉食性哺乳動物。哺乳動物與鳥類在K-T事件中存活。科學家假設,這些生物以生物的有機碎屑為生,因此得以在這次植物群崩潰的滅絕事件存活。在河流生物群落中,只有少數動物滅亡;因為河流生物群落多以自陸地沖刷下來的生物有機碎屑為生,較少直接以活的植物為生。 海洋也有類似的狀況,但較為複雜。生存在浮游帶的動物,所受到的影響遠比生存在海床的動物還大。生存在浮游帶的動物幾乎完全以活的浮游植物為生,而生存在海床的動物,則以生物的有機碎屑為食,或者可轉換成以生物的有機碎屑為食。在這次滅絕事件存活下來的生物中,最大型的陸地動物是鱷魚與離龍目,是半水生動物,並可以生物碎屑為生。現代鱷魚可以食腐為生,並可長達數月未進食;幼年鱷魚的體型小,成長速度慢,在頭幾年多以無脊椎動物、死亡的生物為食。這些特性可能是鱷魚能夠存活過白堊紀末滅絕事件的關鍵。(三)新生代(6500萬年前——現在)(1)古近紀(6500——2330萬年前)古近紀(Paleogene,符號E),舊稱早第三紀,「古近紀」一名中的「古」是paleo-的意譯,「近」則是-gene的音譯,併兼顧了字面意義。1.古地理始新世初始,澳大利亞和南極洲仍然相連,同時溫暖的赤道洋流匯入寒冷的南極水域,使得熱量在全球範圍內獲得分配,從而保持全球的較高溫度。但是在4500萬年前,當澳大利亞從南方大陸中分裂出來時,溫暖的赤道洋流開始偏離南極地區,在兩塊大陸之間形成了一個孤立的寒冷水道。南極地區持續變冷,南極水域開始結凍,並向北方輸送冷水和海冰,使寒冷局勢進一步加劇。北方的超級大陸——勞亞古大陸也開始分裂,歐洲、格陵蘭島和北美洲相繼從中分裂而出。在北美洲西部,於始新世開始了造山運動,在平原的抬升過程中形成了諸多巨大的湖泊,並進而沉積形成了綠河岩層。在歐洲,阿爾卑斯山脈的抬升將特提斯洋的最後殘跡——地中海包圍,從而使特提斯洋最終消失,並形成了另外一個淺海,這個淺海的北部區域分布著一系列的群島。雖然北大西洋正在擴張,但是北美洲和歐洲之間可能仍有陸橋相連,因為兩塊大陸上的動物區系十分相似。印度次大陸繼續漂離非洲大陸,並開始撞擊亞洲大陸,喜馬拉雅山脈開始形成。漸新世,各大洲繼續飄移向它們目前所在的位置。南極洲越來越孤立,並最終成為一個永久性的冰封大陸。北美洲西部的造山運動仍在繼續;非洲板塊持續向北擠壓歐亞板塊,阿爾卑斯山脈隨之開始隆起,並將特提斯洋的殘餘部分與大洋隔離開。在漸新世早期,歐洲遭遇到了短期的海洋入侵,這種狀況在北美洲則較少發生。漸新世早期在北美洲和歐洲之間似乎仍有陸橋相連,因為這段時期這兩處的動物區系仍然十分相似。在漸新世的某段時間裡,南美洲最終與南極洲分離,並漂向北美洲;這也使得南極洲環流得以暢通無阻,最終使南極大陸的溫度急劇下降。2.氣候由於被稱為古新世-始新世極熱事件(PETM或IETM)的、地球地質歷史記錄中出現的最快的、強度最大的一次全球變暖事件,地球溫度迅速升高,這次迅速和劇烈的升溫(在高緯度地區溫度上升了7 °C 之多)持續的時間少於10萬年,但是導致了大量物種急劇滅絕,從而形成了古新世和始新世生態系統的分野。在始新世中期開始的氣候變冷,致使到了始新世末期時大陸內部開始變得乾燥,在某些地區,森林分布區域萎縮。此時新發展起來的草原也僅限於河岸和湖畔地區,還未擴展至平原地區和現今的熱帶或亞熱帶大草原地區。氣候變冷亦導致了季節變化的出現。落葉樹種能夠更好的適應劇烈的溫度變化,於是比之常綠樹種,開始佔有優勢。在始新世末期,落葉林覆蓋了北方大陸的大片區域,包括北美洲、歐亞大陸和北極地區;雨林則只分布在了赤道和近赤道的南美洲、非洲、印度次大陸和澳大利亞。在始新世開始之時,南極大陸上還覆蓋著大片的溫帶雨林,乃至是亞熱帶雨林,但是隨著時間流逝,氣候變得越來越寒冷;喜熱的熱帶植被消失了,到漸新世開始之時,這塊大陸上的植被變成了落葉林和廣袤的苔原。古近紀時期全球氣溫持續下降的趨勢在漸新世被打斷,在40萬年之間氣溫急劇下降8.2℃之後進入了一段長達700萬年的氣溫平穩震蕩期。漸新世時期生態系統發生的一個重要改變是草原在全球的擴張,而熱帶闊葉林則萎縮至赤道一帶。3.生物古近紀動物界的基本特點是哺乳動物的迅速輻射演化。除了適應陸地生活的多種方式外,還出現了天空飛翔的蝙蝠類和重新適應海中生活的鯨類。海生無脊椎動物中以有孔蟲類、軟體動物、六射珊瑚等為主。淡水介形類等亦大量繁育。由於古地中海區海相古近系中常含有貨幣蟲,所以在歐洲常稱古近紀為貨幣蟲紀。 植物界中,從晚白堊世開始開始佔主要地位的被子植物,更趨繁盛,植物分區更接近現代。

始新世中期。始新世(約距今5300萬年~距今3650萬年)是古近紀的第二個主要分期

(二)新近紀新近紀(Neogene,符號N),舊稱晚第三紀,「新近紀」一名中的「新」是neo-的意譯,「近」則是-gene的音譯,併兼顧了字面意義。1.古地理二千萬年前,南極洲(Antarctica)整個被冰雪所覆蓋,同時北方的大陸也開始迅速冷卻。世界看起來已經和今天非常類似,不過佛羅里達(Florida)和亞洲(Asia)的一部份則還是在海洋的覆蓋下。上新世時大陸板塊繼續向它們今天的位置移動,上新世初它們離今天的位置約為250千米,上新世它們離今天的位置約70千米。南美洲與北美洲通過巴拿馬地峽連接到一起,導致南美洲的有袋目動物幾乎滅絕。巴拿馬地峽的形成對地球的氣候有很大影響,原來沿赤道的大洋暖流被切斷,大西洋開始變冷,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水溫降低。非洲板塊與歐洲板塊的碰撞使地中海開始形成。古地中海消失。海面的降低使亞洲和阿拉斯加之間形成了一條地峽。2.氣候上新世時氣候開始變冷變干,四季比此前的中新世分明,有點像今天的氣候。上新世開始前後南極洲開始被冰雪覆蓋,中緯度的冰川在上新世末期前也已發展,北冰洋的冰層形成。上新世末南極洲已經終年被冰雪覆蓋。上新世氣候的變化對植物帶來的變化很大,全世界熱帶種類減少,落葉森林擴展,北方被松柏林和凍土地帶覆蓋,除南極洲外在所有的大陸上草原擴張。只有在赤道地區還有熱帶森林,在亞洲和非洲熱帶大草原和沙漠出現。上新世的海洋依然相當溫暖,但其水溫在不斷下降。北冰洋的冰蓋形成後使得氣候變得乾燥,北大西洋上的淺寒流加劇。

中新世(Miocene)為地質年代新近紀的第一個時期,開始於2300萬年前到533萬年前 。

3.生物中中新世是安琪馬動物群時期,長鼻目自非洲,安琪馬自北美遷入歐亞大陸形成全新的動物群;晚中新世至早上新世,為三趾馬動物群時期,三趾馬從北美遷入,草原型動物大量出現。中新世時植物界的地理分區已比較明顯。不論是海生動物還是陸地動物,上新世的動物已經相當現代化了,陸地動物還有些原始。最早的類人的動物在上新世末出現。非洲與歐亞大陸的碰撞,南北美洲之間的地峽的形成和亞洲和北美洲之間的地峽的形成導致過去分散存在的種類混合、遷徙和互相接觸。草食動物和一些肉食動物變大。除鯨外海洋中的哺乳動物還有海牛、海豹和海獅。(三)第四紀(260萬年前至今)第四紀這個名稱是1829年由儒勒?迪斯努瓦耶(Jules Desnoyers)提出的。他在研究塞納河低地的沉積層時發現了一層比新近紀更新的岩層。這個岩層一直延伸到今天。第四紀的時期基本上與最近的冰川期(包括現在的冰川回退期)相符。另一種分法是將300萬年前北極結冰的開始作為第四紀的開始,這樣的話上新世的最新的一部分也算作第四紀了。也有人不承認第四紀的存在,而將它看作第三紀的一部分。1.古地理在這段時間裡板塊運動小於100千米,因此可以被忽略。2.氣候顯著特徵為氣候變冷、有冰期與間冰期的明顯交替。在冰川期中冰川可以一直延伸到緯度40度的地方。此時,歐洲發生過五大冰期:多腦冰期、群智冰期、民德冰期、里斯冰期和玉木冰期。3.生物這一時期絕大多數動、植物屬種與現代相似,只有很少新的動物種類產生(可能因為這段時間還比較短),在更新世末期,在北半球有不少哺乳動物(如劍齒虎、猛獁象、乳齒象、雕齒獸等)滅絕。馬、駱駝等在北美洲滅絕。

(四)未來(現在——2億年後)大約5千萬年後,北美洲可能向西移動;而歐亞大陸將向東移動,甚至向南,不列顛群島將向北極靠近,而西伯利亞將南移到亞熱帶地區。非洲將和歐洲、阿拉伯半島相撞,地中海和紅海(特提斯洋的最後殘餘)完全消失。一座新的山脈將從伊比利半島開始延伸通過南歐(新形成地中海山脈),經過中東進入亞洲,甚至可能形成比勃朗峰更高的山。類似的狀況發生在澳洲和東南亞相撞,新的隱沒帶環繞澳洲沿岸和延伸到中印度洋;同時南加州和下加利福尼亞半島將和阿拉斯加撞擊形成新的山脈。約1.5億年後大西洋將停止擴張,並因為大西洋中洋脊進入隱沒帶開始縮小,南美洲和非洲之間的中洋脊可能會先隱沒。印度洋也被認為會因為印度洋海底地殼在中印度洋海溝隱沒而縮小。北美大陸和南美大陸將推向東南。非洲南部將通過赤道到達北半球。澳洲大陸將與南極洲相撞併到達南極點。當大西洋中洋脊最後的板塊分離區進入美洲沿岸的隱沒帶,大西洋將快速閉合消失,加速終極盤古大陸形成。2.5億年後,大西洋和印度洋將消失,北美大陸與非洲大陸相撞,但位置會偏南。南美大陸預期將重疊在非洲南端上,巴塔哥尼亞將和印尼接觸,環繞著印度洋的殘餘(稱為印度-大西洋)。南極洲將重新到達南極點。太平洋將擴大並佔據地球表面一半。------------來自維基百科的無聊分界線------------------------------------------------------------------------------------------分類的方式年表中最大的時間單位是宙(eon),宙下是代(era),代下分紀(period),紀下分世(epoch)。必須說明,年表雖有時間的概念,也就是說,當獲悉該化石是何宙、代、紀或世的遺物,間接可知道它形成的粗略時間(當然是很粗略的估計值)。事實上,年表的時間單位是完全人為性劃分的,和日曆中的年月日不同,它不能使人了解每個宙、代、紀或世經歷的準確時間。「世」下還可細分為「期」(age);「期」下分為「時」(chron)。命名年表中各個宙、代、紀和世都有自己的名稱,用於描述生物在不同地質時空的發展程度, 一般以首先研究它們時期岩石的地點來命名,現將某些專家所廣泛使用的各個時期之名稱概述於下。宙顯生宙 ----- 現代生物存在的時期。元古宙 ----- 久遠的原始生物的時期。太古宙 ----- 初始生物的時期。冥古宙 ----- 生命現象開始的時期。代新生代 ----- 現代生物的時期。中生代 ----- 中等進化生物的時期。古生代 ----- 古代生物的時期。紀所有的名稱都是從英語經由日語引入漢語的。寒武紀 (Cambrian) ----- 取名於拉丁文Cambria,即威爾斯。奧陶紀 (Ordovician) ---- 名稱來自大不列顛的古老部落 (奧陶部落)。志留紀 (Silurian) ---- 名稱來自大不列顛的古老部落 (志留部落)。泥盆紀 (Devonian) ---- 名稱來自英國德文郡 (Devonshire)。石炭紀 (Carboniferous) ---- 名稱來自大不列顛群島的含煤的岩石。日語里把煤叫「石炭」。石炭紀又細分為賓夕法尼亞紀和密西西比紀,名稱來源於美國的賓夕法尼亞州和密西西比河。二疊紀 (Permian) ---- 取名於俄羅斯的彼爾姆州(Perm)。二疊紀一詞來自日本,因為德國的此地層分為兩層。現在,日本已經不使用「二疊紀」一詞,改由片假名直接譯自彼爾姆州。僅中國人繼續使用此詞。另外,沒有「一疊紀」。三疊紀 (Triassic) ---- 來自拉丁文"三" (Trias),因為最初發現的地層明顯分為三層。侏羅紀 (Jurassic) ---- 取名於法國與瑞士之間的汝拉山 (Jura Mountain,又翻譯作侏羅山)。白堊紀 (Cretaceous) ---- 取自拉丁文Creta,意指白堊。第三紀 (Tertiary) ---- 第三個衍生物。目前第三紀已經撤銷。原來的第三紀現在分為古近紀和新近紀。第四紀 (Quaternary) ---- 第四個衍生物。有些學者認為應當撤銷,併入新近紀,另一些學者不同意這種觀點。另外,最早,地質史分為4個時期:第一紀、第二紀、第三紀和第四紀。第四紀是人類存在的紀;第三紀是哺乳動物出現的紀;第二紀是爬行類動物時代,第一紀包括爬行動物出現的以前時代地層。經過後人詳細劃分發現第一紀和第二紀可以分得更細的層次,所以在19世紀時就取消了這兩個名稱。
推薦閱讀:

如果地球是平的,那麼站在高山上的人最遠可以看到哪裡?
地球上的氧氣是怎麼生成的?會有消耗完的時候嗎?可以再生嗎?
超力熊:地球正在進入第六次大滅絕時期
如何看待一些比熊貓更瀕危的動物得不到關注的尷尬境地?問題到底出現在什麼地方?

TAG:地球 | 進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