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經梧先生珍藏《太極拳秘宗》及其箋注(中)

李經梧先生珍藏《太極拳秘宗》及其箋注(中)

  原文:後天法之緣起

  胡鏡子在揚州自稱之名,不知姓氏,乃宋仲殊師也。仲殊安州人,嘗游姑蘇台,柱上倒書一絕云:天長地久任悠悠,你既無心我亦休。浪跡天涯人不管,春風吹笛酒家樓。仲殊所傳殷利亨太極拳。名曰後天法.亦是掤捋擠按採挒肘靠也。然而式法名目不同,其功用則一。如一家分居,各有所為也,然而非兩事也。

  箋註:此段所言重點在於表明:太極拳世所流傳「式法名目不同,其功用則一」,它是同出一家的。本文獻強調的是無論「小九天」、「先天拳」、「後天法」、「三世七」與「太極拳」都是一脈,「根本非兩事也」。安州有多處,不詳此何所指。姑蘇台,又名胥台,在今江蘇蘇州市西南姑蘇山上。胡鏡子、宋仲殊生平不詳。

  原文:後天法目

  陽肘、陰肘、遮陰肘、晾陽肘、肘里槍、肘開花、八方捶、陰五掌、陽五掌、單鞭肘、雙鞭肘、卧虎肘、雲飛肘、研磨肘、山通肘、兩膝肘、一膝肘。

  以上乃太極功名家名目。因余身臨其境,並得良友往來相助,皆非作技藝觀人者也。一家人恐其久而差也,故筆之於書,以授後人玩索而有得焉。則終身用之有不能盡者矣。其餘太極再有別名目拳法,惟太極則不能兩說也。若太極說有不同,斷乎不一家也。卻無論功夫高低上下,一家人並無兩家話也。自上之先師而上溯其根源,東方先生再上而溯,始孟子,當列國紛紛,固將立命之功,所謂養我浩然之氣,塞於天地之間。欲大成者則化功也,小成者武事也。立命之道非氣體之充胡能也。由立命以盡性,至於窮神達化。自天子至於庶人,何莫非誠意正心修身始也。書及後世,萬不可輕泄傳人。若謂不傳人,當年先祖師何以傳至余家也?卻無論親朋遠近,所傳者賢也!遵先師之命,不敢妄傳,後輩如傳人之時,必須想餘緒記之心血與先師之訓誨也

  箋註:①此段文明確說「天下太極是一家」之旨。「不能兩說」,即不能妄生歧義,如佛家謂「起分別心」。無論何派何門太極本出一源,理無二致!②此處「東方」先生不詳所指。然上溯至孟子,可見注者嘗謂太極之產三三以道儒文化為根抵之有據。前文內「秘歌」有「盡性立命」之要訣,正與此處呼應。立命需養氣,充氣則命立而盡性,再至「窮神達化」。說到底,做人的道德是太極拳的開始也是目的。故陳鑫有「學太極拳不可不敬」之說,「誠敬」為學拳之首務。胡能,何能、不能之意。③「所傳者賢」,乃是傳統「徒訪師三年,師訪徒三年」之依據。

  原文:此書十不傳

  一不傳外教;二不傳無德;三不傳不知師弟之道者;四不傳守不住者;五不傳半途而廢者;六不傳得寶乏師者;七不傳無納履之心者;八不傳好怒好慍者;九不傳外欲太多者;十不傳匪事多端者。

  箋註:①外教,於道言儒為外教,於儒道言佛為外教(編者:「外教」一詞,語出《梁書·武帝紀下》:「川流難壅,人心睢危,既乖內典慈悲之義,又傷外教好生之德」),三此,必知此文所著年代而後知以何為外教;②師弟:師傅與徒弟;③納履指漢張良圮橋下為黃石公拾鞋之典故;④匪,非也,匪事,是非多意。

  原文:此書有四忌

  忌飲過量之酒;忌當色者夫婦之道要將有別字認清;忌無義之財;忌動不合中之氣一飲一啄在內

  箋註:可以看出「十不傳」與「四忌」、「五志」等在本文獻中的重要。都是在強調做人道德的重要。世上只有太極拳如此強調人品道德對於拳功的重要。大到道德,小到飲啄在內,足見立旨之高遠,可知太極先賢之用心。

  原文:用功三小忌

  吃食多;水飲多;睡時多。

  箋註:對吃喝睡的要求旨在讓人

  原文:四刀十三式

  騰挪閃展、左顧右盼、白鶴亮翅、推窗望月、玉女穿梭、上三開、轉身踢腳、打虎二起腳、斜身踢腳、蹲身飛腳、順水推舟、下雙鞭、卧虎跳澗。

  箋註:此處十三式太極刀名目與後世所記略異,仨大體相同(可將來參見此文獻最後部分今傳太極刀名目)。

  原文:目錄

  八門五步、八門五步用功法、固有分明法、沾粘連隨、頂偏丟抗、對待無病、對待用功守中土、身形腰頂、太極圈、太極進退不已功、太極上下名天地、太極人盤八字功、太極體用解、太極文武解、太極懂勁解、八五十三式長拳解、太極下乘武事解、人身太極解、太極分文武三乘解、太極陰陽顛倒解、太極正功解、太極輕重浮沉解、太極四隅解、太極平準腰頂解、太極四時五氣圖解、太極血氣根本解、太極力氣解、太極尺寸分毫解、太極膜脈筋穴解、太極字字解、太極節拿抓閉尺寸分毫解、太極補助氣力解。

  原文:八門五步

  掤南;捋西;擠東;按北;採西北;挒東南;肘東北;靠西南。

  八門:坎、離、兌、震、巽、乾、坤、艮。

  方位八門乃為陰陽顛倒之理,周而復始,隨其所行也。總之四正四隅不可不知矣。夫掤、捋、擠、按是四正之手,採、挒、肘、靠是四隅之手,合隅正之手得門位之卦。以身分步,五行在意,支撐八面。五行者,進步火、退步水、左顧木、右盼金、定之方中土也。夫進退為水火之步,顧盼為金木之步,以中土為樞機之軸。懷藏八卦,腳跳五行,手步八五,其數十三,出於自然十三勢也。名之曰八門五步。

  箋註:上段文字十分流行,言簡意明,不勞多言。應該說,從此部分開始是「秘宗」的功理功法之主要部分。卦位與身、步、手密切相合,八門即八卦,五步即五行,體現完整的易經時空佔位觀。此中強調「中土為樞機之軸」,正是太極拳「活潑於腰」的另種說法。「楊本」、「吳本」由此後內容開始,此前無。

  原文:八門五步用功法

  八卦五行是人生成固有之良。必先明知覺運動四字之本,由知覺運(動)得之後,而後方能懂勁,由懂勁後始能接及神明。然用功之初,要知知覺運動雖固有之良,亦甚難得之於我也

  箋註:①「李本」運後失「動」字,當補上;②「始能接及神明」,「楊本」、「吳本」作「自能接及」;③「得之於我」,「楊本」無「之」字。固有之良,即人身固有之良知良能,所謂「自然」,自然而然。此處所論深契老子「道法自然」之旨。孫祿堂謂:「神氣散步而為十三式(勢)。至此時,血氣之力自消,神妙之道自至矣」(《太極拳學》);又謂:「夫道一而已矣,在天日命,在人日性,在物日理,在拳術曰內勁」(《拳意述真》)。孫先生認為「內勁」是「道」,是人的「神氣散步」,那麼,「知覺運動」即是「神氣散步」。此段文字昭示,神明變化概由「懂勁」來,「懂勁」即人身固有知覺之見微知著也。這種「懂勁」能力首要在於「聽勁」。王宗岳謂:「陰陽相濟,方為懂勁」(《太極拳論》),可見,陰陽相濟,即剛柔虛實開合相反相成的知覺反應至微至靈,稱為「懂勁」。此得之難,也即我人不易返還於先天也。

  原文:固有分明法

  蓋人降世之初,目能視,耳能聽,鼻能聞,口能食,顏色聲音香臭五味皆天然知覺固有之良,其手舞足蹈(於)四肢之能,皆天然運動之良。思及此,是人孰無?因人性近習遠,失迷固有,要想還我固有,非乃武無以尋運動之根由,非乃文無以得知覺之本原,是乃運動而知覺也。夫運而知,動而知,不動不覺,不動不知,運極則為動,覺盛則為知,動知者易,運覺者難,先求自己知覺運動得之於身,自能知人,要先求知人恐失於自己,不可不知此理也,夫而(後)懂勁然也

  箋註:①「降世」「楊本」、「吳本」均作「降生」;②「李本」「手舞足蹈」後失「於」字,當補上。「孰」字「楊本」與「吳本」皆作「熟」,誤;③「不動不覺」,「楊本」、「吳本」皆作「不運不覺」;④「李本」「夫而」後失「後」字,當補上。按:文中此段大意強調五官之能為「知覺」,四肢之能為「運動」,皆先天本能,後天迷失,必乃文乃武而運動知覺,且先知己後知彼,才可言「懂勁」。吳公儀謂.「身有所感,心有所黨」、「聽之謂權,即權其輕重也」,「所謂先知先覺,後知後覺,不知不覺,此為吾道之三大境界」(《太極拳講義》)。太極功夫追求「一片神行」,應屬先知先覺。故懂勁是先知己,有中定謂「管住自己」,然後聽彼之勁,靈敏至極,尺寸分毫不差,才為懂勁。

  原文:沾粘連隨

  沾者,提上拔高之謂也;黏者,留戀繾綣之謂也;連者,舍己無離之謂也;隨者,彼走此應之謂也。要知人之知覺運動,非明沾粘連隨不可,斯沾粘連隨之功夫亦甚細矣。

  箋註:武禹襄謂:「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將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斷,乃壞之速而無疑。」(《十三勢說略》)此沾之意也。又謂:「以己粘人,必須知人」(《太極拳解》),王宗岳謂:「粘即是走,走即是粘」(《太極拳論》),箋注者認為,沾粘連隨,分之則四,合之乃一。是問留戀縫綣與彼走此應不是密切相關嗎?沾與粘能分開嗎?李亦畲說:「蓋吸則自然提得起,亦孥得人起:呼則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五字訣》)是呼吸吐納與開合收放息息相關。吸提孥起無沾粘可平?沾粘無連隨可乎?是說理必分別,而應用則只在瞬間整合。沾粘連隨即知覺運動,「甚細」二字至要。

  原文:頂偏丟抗

  頂者出頭之謂也,偏者不及之謂也,丟掉離開之謂也,抗者太過之謂也。要知於此四字之病,不但沾粘連隨,斷不明知覺運動也。初學對手不可不知也,更不可不去此病,所難者沾粘連隨而不許頂偏丟抗,是所不易矣。

  箋註:①「楊本」、「吳本」均將「偏」寫作「匾」。匾,專指匾額,誤。如謂物體扁平,應為扁。偏,不正。衡之,此處當為扁意,不及之意。項為過,扁為不及,蓋「過猶不及」均不合拳理。丟與抗、頂與扁,均不對。欲避此四病,只有用中,守中土也。②對手,對待,即今推手。

  原文:對待無病

  頂偏丟抗失於對待也。所以為之病者,既失沾粘連隨,何以獲知覺運動。既不知己,焉能知人?所謂對待者,不以頂偏丟抗相對於人,要以沾粘連隨等待於人也。能如是,不但無對待之病,知覺運動自然得矣,可以進於懂勁之功矣。

  箋註:此段文字交待至清楚。知覺運動一沾粘連隨,能沾粘連隨則不頂扁丟抗,則知覺運動,則近乎懂勁。對,兩人相對,待,「氣宜鼓盪,神宜內斂」(武禹襄),「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機由己發,力從人借」(武禹襄),即對待相較時之應用也。有病需治,治病即去頂扁丟抗,即李經梧老師指教的「不丟不頂,不丟頂」,「無過無不及」,仍是守中之道。

  原文:對待用功法守中土俗名站樁

  定之方中足有根,先明四正進退身,、掤捋擠按自四手,須費功夫得其真。身形腰頂皆可以,沾粘連隨意氣均。運動知覺來相應,神是君位骨肉臣。分明火候七十二,天然乃武並乃文

  箋註:①中定是太極功之核心。「法守中土」是最高原則。標題後注「俗名站樁」,即中定不動為站樁,無極式也。王宗岳謂:「意氣君來骨肉臣」(《十三勢歌》),武禹襄謂:「全身意在蓄神」(《太極拳論要解》)。神與意通似。太極功以不變應萬變,得其環中,以應無窮,個中玄妙正如孫祿堂所謂「空中」之妙,守其虛靈之中宮,而後可以「支撐八面」,可以對待。李經梧師嘗謂「有中定然後有一切」。②七十二,指七十二候。古人以五日為一候,一月五候,三候一節氣,一年共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又認為天候七十二對應於五臟,每臟主氣運七十二日。此皆古代丹道養生家修鍊用語,故說「火候七十二」。也證明太極拳與內丹之關係至密。本文獻認為文為體、武為用,故內外、性命、動靜、文武,皆一事。

  原文:身形腰頂

  身形腰頂豈可無?缺一何必費功夫.腰頂窮研生不已,身形順我自伸舒。舍此真理終何極?十年數裁亦糊塗。

李經梧珍藏《太極拳秘宗》及其箋注(7)

  原文:太極圈

  退圈容易進圈難,不離腰頂後與前。所難中土不離位,退易進難仔細研。此為動功非站定,倚身進退並比肩。能如水磨摧急緩,雲龍風虎象周旋。要用天盤從此覓,久而久之出天然。

  箋註:腰、頂、後、前、此上下前後之圈沿也。太極圈即在此等處旋轉。汪永泉有「三圈」說可參看。主宰太極圈的是中宮,也即中土,中土不離位,即中定也。中心定而外圈像水磨一樣周旋,久之自然功成。天盤又名天地盤,是古代術數「六壬課」占具。由天盤(在上,以象天時)和地盤(在下,以象地)兩部分組成。天盤可轉動,而地盤不能動,天地盤中有軸貫穿固定,占卜時轉天盤視天干地支相配位置而起課。此處喻太極圈要如天盤一樣旋轉周旋,用以練功。

  原文:太極進退不已功

  掤進捋退自然理,陰陽水火既相濟。先知四手得來真,采挒肘靠方可許。四隅從此演出來,十三勢架永無已。所以因之名長拳,任君開展與收斂,萬不可離太極。

  箋註:此段文字強調掤捋擠按四正手為主要,能四正而後求四隅手,此主從關係。至於四正四隅相連不斷後,隨意開展緊湊,只要不離太極之理。「先求開展,後求緊湊」,開與合(收斂),都是一也,整中有分(虛實)即太極。

  原文:太極上下名天地

  四手上下分天地,采挒肘靠由有去。采天靠地相應求,何患上下不既濟。若(使)挒肘皆遠離,迷了乾坤嘆堪惜。此說亦明天地盤,進用肘挒歸人字。

  箋註:「李本」在「若」後失「使」字,應補上。「楊本」「吳本」之「皆遠離」均作「習遠離」。「李本」在「了」字前失「迷」字,應補上。「楊本」、「吳本」之「堪嘆惜」均作「遺嘆惜」。此處之四手指采挒肘靠,謂此四隅手可代指天地乾坤。采天靠地,李經梧師稱采天拽地,謂采往下勁也,靠,由下往上勁也,挒肘則用中盤人字功勁也。明此則天地陰陽相濟於中。

  原文:太極人盤八字歌

  八卦正隅八字歌,十三之數不幾何。幾何若是無平準,丟了腰頂氣嘆哦。不斷要言只兩字,君臣骨肉細琢磨。功夫內外均不斷,對待之數豈能錯?對待於人出自然,於茲往複於地天。但求舍己無深病,上下進退永連綿。

  箋註:此謂四正四隅加五步共十三勢,關要只在腰與頂不失平準。王宗岳謂:「立如平準,活似車輪。偏沉則隨,雙重則滯(《太極拳論》)」。肩與胯皆平衡,謂之四平。「頂頭懸」謂之中軸。「滿身輕利頂頭懸」。太極講隨,而惡滯。偏沉謂虛實分清也。「丟了腰頂」即失平準,失中軸。「意氣君來骨肉臣」,意氣為內,骨肉為外。王宗岳謂「本是捨己從人,多誤捨近求遠」(《太極拳論》),能舍己則無深病。武禹襄謂:「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後,有左即有右」(《十三勢說略》),即上下前後左右進退皆一體也。天地人三盤,此文是說人盤之功用也。

  原文:太極體用解

  理為精氣神之體,精氣神為身之體。身為心之用,勁為身之用。心身有一定之主宰者理也。精氣神有一定之主宰者,意誠也。誠者,天道,誠之者,人道,俱不外意念須臾之間,要知天人同體之理,自得日月流行之氣。其氣意之流行,精神自隱,微乎理矣。夫而後言乃武乃聖乃文乃神,則得矣。若特以武事論之於心身,用之勁力,仍歸於道之本也。故不得獨以末技雲。勁由於筋,力由於骨,如以持物論之,有力能執數百斤,是骨節皮毛之外操也。故有硬力。如以全體之有勁,似不能持幾斤,是精氣之內壯也。雖然若是,功成後猶有妙出於硬力者,修身體育之道有然也。

  箋註:「吳本」、「楊本」均作「乃武乃文乃聖乃神」。「以末技云爾」。似更妥。從此段文字看,宋氏所述大有理學色彩,然已經經過太極拳家之轉換化用。「理為精氣神之體,精氣神為身之體」可證。「身為心之用,勁為身之用」,體用關係,純出傳統哲學。說誠,儒學之言也。「氣意之流行,精神自隱」一語,是過來人言,謂功夫上身後,可以體察,不待意矣。李經梧老師謂:「接手之際不用想.想則慢了」。身知之意。以技進道,乃祖述莊子之論。「勁由於筋,力由於骨」,是傳統武學所主張。李師晚年嘗說一給我一籃子雞蛋未必提得起,但若人加我以力,則必借而還之。「故功成後猶有妙出於硬力者」,正如本文所說:「是精氣之內壯也」。「精氣之內壯」,正是內家所專修。習武者當於此處用心才能知古老太極之功!

  原文:太極文武解

  文者,體也,武者,用也。文功在武用精氣神也,為之體育。武功得文體於心身也,為之武事。夫文武尤有火候之謂,在舒捲得其時中,體育之本也。文武使於對待之際,在蓄髮,當其可者武事之根也,故云武事文為,柔軟體操也,精氣神(氣)筋勁武事武用,剛硬武事也,心身之骨力也。文無武之預備為之有體無用,武無文之伴侶為之有用無體,如獨木難支、孤掌不響。不惟體育武事之功,事事諸如此理也。文者內理也,武者外數也。有外數無內理必為血氣之勇,失於本來面目,欺敵必敗,內有文理無外數,徒思安靜之學,未知用的采戰差微則亡耳。文武二字豈可不解哉?

  箋註:此段文字主旨是說「文者,體也,武者,用也」,「文者內理也,武者外數也」。此處所用之「文」與通常不同,專指太極拳功中之內在本體,也可理解為人身精神的運用與修鍊。大概言之,體用是傳統哲學範疇,有體方有用,傳統武學養生學無不強調性命、內外雙修,其實,本文獻認為文為養用,武為施用,亦剛柔之義也。理與數,源於易,易象、易理、易數,可見太極之古傳以易演武。采戰,採補,又稱採藥,《金丹大要》稱:「用工而進火,謂之野戰」。總之,養生修內當用文功文火而採藥(有大小內外之別),採藥時火候有文有武,用武火者即野戰也。此必師傳,無法胡練「則亡耳」。「吳本」、「楊本」之「舒捲」均作「放卷」。「李本」在「精氣神氣」處多一「氣」字。且「則亡耳」後失「自用人」幾字,當補。

  原文:太極懂勁解

  自己懂勁接及神明,為之文成,而後采戰身中之陰,七十有二,無時不然。陽得其陰,水火既濟,乾坤交泰,性命保真矣。於人懂勁視聽之際,遇而變化,自得曲誠之妙,形著於明,不勞運動覺知也。功至此可為攸往咸宜,無須有心之運用耳。

  箋註:自己懂勁,所謂文成,即自體成,拳論所謂「知己功夫」(采戰、七十二均見前注)。此謂身體「水火既濟、乾坤交泰」可養生延壽也。於人懂勁即武就,即拳論所謂「知人功夫」。既知己知人,則「從心所欲不逾短」了。

  原文:八五十三勢長拳解

  自己用功一勢一式用成之後,合之為長,滔滔不斷,周而復始,所以名長拳也。萬不得有一定架子,恐日久入於滑拳,又恐入於硬拳也。決不可失其綿軟,周身往複,精神意氣之本,用久自然貫通,無往不至,何堅不摧也。對待於人四手當先,亦自八門五步而來,佔四手,手手碾磨,進退四手,中四手,上下四手,三才四手,由下乘長拳四手起,大開大展,煉至緊湊屈伸自由之功,則升之中上乘矣

  箋註:①「吳本」、「楊本」為「一定之架子」。滑拳謂只用軟也,「大松大柔」說近此。硬拳謂只用僵力也。太極拳者,陰陽並用,剛柔並濟之拳也。此處提出「不得有一定架子」,不可誤會,是說不能定止之意,不是說不用架勢。又謂「不可失其綿軟」,是說外用柔軟。②「對待於人」、「楊本」,「吳本」均作「於人對待」。「四手當先」,即四正手當先。「中上乘」,「楊本」、「吳本」均作「中上成」。本文獻認為長拳的開展階段為下乘,必由之上求緊湊之中乘。

  原文:太極陰陽顛倒解

  陽,乾、天、日、火、離、舒、出、發、對、開、臣、肉、用、氣、身、武(立命)、方、呼、上、進、隅;陰,坤、地、月、水、坎、卷、入、蓄、待、合、君、骨、體、理、心、文(盡性)、圓、吸、下、退、正。蓋顛之理,水火二字解之可以明矣。如火炎上,水潤下者。水能使火在下而用水在上,則為顛倒。然非有法治之則不得矣。譬如水入鼎內而治火之上,鼎中之水得火以燃之,不但水不能下潤,藉火氣水必有溫時,火雖炎上,得鼎以隔之,是為有極之地,不便炎上,火無上息,亦不使潤下之水滲漏,此為水火既濟之理也、顛倒之理也。若使任其火炎上水潤下,必至水火必分為二,則為水火未濟也。故云分而為二合之為一之理也。故云一而二二而一,總斯其理為三,天地人也。明此陰陽顛倒之理,則可與言道,知道不可須臾離也。(則可與言)人,能以人弘道,知道不遠人,則可與言天地同體,上天下地,人在其中矣。苟能參天察地與日月合其明,與五嶽四瀆無朽,與四時之錯行,與草木並枯榮,明神鬼之吉凶,知人事之興衰,則可言乾坤為大天地,人為一小天地也。夫人之身心,致知格物於天地之知能,則可言人之良知良能。若思不失固有,由其功用,浩然正氣,直養無害,悠久無疆矣。所謂人身生成一小天地者,天也,地也,命也,人也,虛靈也,神也。若不明此者,烏能配天地為三乎?然非盡性立命、窮神達化之功,胡為乎來哉?

  箋註:①「楊本」、「吳本」凡「舒」字均作「放」。以「武」火為立命,以「文」火為盡性,可謂火候在於文武之中。②「治火之上」之治當為「置」字。③「火無上息」乃「李本」之誤,應為「止息」。「不便」應為「不使」。④「李本」之「滲漏」前失一「永」字,應補上。⑤「楊本」誤「水潤下」為「來潤下」。⑥「李本」之「其」字當去。⑦「李本」之「須臾離也」後失「則可與言」四字,當補上。⑧「楊本」、「吳本」之「無朽」均作「華朽」,誤。五嶽指東、西、南、北、中五嶽;四瀆指江、河、湖、海四瀆。⑨「李本」之「由」字可去。⑩「楊本」、「吳本」此段為「天也,性也,地也,命也,人也」,較準確,「李本」應改。

  按:陰陽顛倒之功為太極拳功之要點。其理上文述之已明,不擬贅言。蓋心為火、腎為水,意為火,呼吸為風,顛倒之功是使心火下潛,腎水上升,則顛倒矣。使真陽與真陰相聚於中宮,則既濟矣。腎水坎,心火離,又謂坎離交媾也。古語云:「性要悟,命要傳,只在中間顛倒顛」。火無止息,水無滲漏,永遠是火燒水蒸氣的樣子,是謂溫養,是理想的既濟狀態。天地人皆指大天地又指小天地,斯天人合一也。又良知良能之固有隻在「養浩然氣」一法中求可也。

  原文:人身太極解

  人之專毒,心為一身之主宰,主宰太極也。二目為日月,即兩儀也。頭象天足象地,人中之人及中腕合之為三才。四肢四象也。腎水、心火、肝木、肺金、脾土皆屬陰,膀胱水、小腸火、膽木、大腸金、胃土皆屬陽,茲為內也。顱頂火,地閣承漿水,左耳金,右耳木,兩命門,茲為外也。神出於心,眼目為心之苗,精出於腦,腎為精之本,氣出於肺,膽氣為肺之原,視思明,心動(神)流也,聽思聰,腦動腎滑也。鼻之息香臭,口之呼吸出入,水咸木酸土辣火苦金甜,及言語聲音,木亮、火焦、金潤、土塌、水漂,鼻息口呼吸之味,皆氣之往來,肺之門戶。肝膽巽震之風雷,發之聲音,出入五味,此言口、目、鼻、舌,神意使之六合,以正以破六欲也,此內也。手足肩膝肘胯亦使六合,以正六道也,此外也。

  眼、耳、鼻、口、大小便、肚臍,外七竅也。喜怒憂思悲肺恐腎驚膽(內七情也),(七情皆以心主,喜心、怒肝、憂脾、悲肺、恐腎、驚膽)思小腸、怕膀胱、愁胃、慮大腸,此內也。夫南離正午火心經,北坎正子水腎經,東震正卯木肝經,西兌正酉金肺經,乾西北隅金大腸化水,坤西南隅土脾化木,巽東南隅膽水化土,艮東北隅胃土化火,此內八卦也。外八卦者,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上九下一,左三右七也。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乾六、兌七、艮八、離九,此九宮也。內九宮亦如此。表裡者,乙肝左肋化金通肺,甲膽化土通脾,丁心化木中膽通肝,丙小腸化水通腎,己脾化土通胃,戊胃化火通心,後背前胸,山澤通氣,辛肺右肋化水通腎,庚大腸化金通肺,癸腎下部化火通心,壬膀胱化木通肝,此十天於之內外也。十二地支亦如此之內外也。明斯理則可與言修身之道也。

  箋註:①「楊本」、「吳本」之「顱」後為「丁火」。②「精出於腦」,「楊本」、「吳本」皆作「出於腎腦」,「李本」失「腎」字,應補上。③「李本」之「心動」後失「神」字,應補上。④「木亮」,「楊本」作「木毫」,「李本」、「吳本」為「木亮」,誤,應改。「土塌」,「楊本」、「吳本」均作「土翁」。⑤「楊本」、「吳本」均無「以正」二字。⑥「李本」多出「肺」、「腎」、「膽」諸字,應去。失「內七情也」四字,應補上。⑦「李本」誤,應為「土脾化土」。⑧「李本」誤,應為「膽木化土」。

  按:此文獻「以心為太極之主宰」,是人身全體為太極,太極身。故練全體大用。也就是說以身體為太極,一一對應。處處合於易理象數,又合於醫理臟腑,醫、易、武相通。

  原文:太極分文武三成解

  蓋言道者,非自修身無由得也。然又分為三乘之修法。乘者成也,上乘即大成也。下乘即小成也。中乘即誠之者成也。法分三修,成功一也。文修於內,武修於外。體育內也,武事外也。其修法內外表裡,成功集大成即上乘也。由體育之文而得武事之武,或由武事之武而得體育之文,即中乘也。然獨知體育,不入武事,而成者,或專武事,不為體育,而成者,即小成也

  箋註:①「吳本」為「無由得成也」。②「功夫無息法自修」,王宗岳此語與本文獻同一旨趣。修道只能自已。緊緊把握文、體為內修,武事為外修,則可矣。修法有從內而外,又有從外而內,為中成。只修內或只修外,即小成,非內外雙修也。

  原文:太極下乘武事解

  太極之武事,外操柔軟,內含堅剛。而求柔軟之於外,久而久之自得內之堅剛,(非有心之堅剛),實有心之柔軟也。所難者,內要含蓄堅剛,而不施外,終柔軟而迎敵,以柔軟而應堅剛,使堅剛盡(化)無有矣。其功何以得乎?要非沾粘連隨已成,自得運動知覺,方為懂勁,而後神(而)明之,化境極矣。夫四兩拔千斤之妙,功不及化境,將何以能?是所謂懂沾連,得其視聽輕靈之功耳

  箋註:①「李本」於「內含豎剛」後失「而求柔軟」四字。「實有心之柔軟也」前失「非有心之堅剛」一句,當補上。②「無有矣」前「李本」失「化」字。③「李本」「神」後失「而」字。④「楊本」、「吳本」均作「輕靈之巧耳」。


推薦閱讀:

楊氏太極拳學練釋疑 (三)
武當太極十三式
轉] 如何從起式練出太極功
陳家溝太極拳的武學生態
太極減輕纖維肌痛 - 丁香園論壇-醫學/藥學/生命科學論壇【NEJM】隨機試驗證實

TAG:太極拳 | 先生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