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強醫院運行的監管?
如何加強醫院運行的監管?
加強醫院運行的監管,是各級衛生行政部門的重要職責。切實加強醫院運行的監管,有利於保證醫院的運行方向,堅持醫院的公益性,為人民群眾提供方便、快捷、優質、價廉的醫療服務,更好地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在醫院運行監管上,一直是個薄弱環節,基本上處於有機構,無人管;管不了,管不到位,管不好的尷尬境地。以前醫院運行的監管,一般是由衛生行政部門的內設醫政司、處、科來負責。「非典」過後,衛生部才決定各級衛生監督機構,參與醫院監管工作。但是,這兩家擔負醫院監管的機構,多者有十餘人,少者只有幾個人(實際在內部分工上,多數是由一個人負責)。他們整天除了忙乎填表、報表、彙報、寫材料、開會、辦班培訓、准入審批及一年一次的職業醫師考試外,偶爾才能下去檢查一二次醫療業務,還是蜻蜓點水,雨過地皮干。對於個體診所、非法行醫的管理和打擊等工作,沒有舉報基本上不去檢查。因此,各級各類醫院的運行,事實上都是各自為政,自我管理,自我監督,結果是「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致使出現了醫療行為失范,醫療價格混亂,醫療事故頻發等問題。事實證明,醫院運行監管工作乏力,是造成老百姓對醫療服務極其不滿意局面的原因之一。
衛生部為了加強醫院的監管工作,在大部制機構改革後,新增設了醫療服務監管司,並專題下發了文件,明確了2009年醫療服務監管工作的要點。按照這個文件的要求,要制定醫院運行監管的制度框架,推廣醫院運行管理的先進經驗,開展對醫療設備、設施安全使用和後勤保障情況及財經紀律等專項監管。對此,筆者完全贊同。這裡僅從實踐和落實上,談幾點拙見,供有關部門和領導參考。
一、抓根本,幫助醫院端正辦院方向。
辦院方向就像高考指揮棒一樣,起著左右醫院工作指導思想、工作目的、工作中心和工作績效的重要作用。如果醫院的一切工作,都是圍著「經濟效益」轉,勢必導致醫務人員「向錢看」,那樣開大方、開花方、濫檢查、亂提價、拿提成、吃回扣等不正之風,就會愈演愈烈,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現象也會更加嚴重。所以,幫助醫院端正辦院方向,應當是醫院運行監管工作的前提和根本。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及其監管機構,都要深入到醫院中去,檢查其是否把公益性作為辦院的方針,是否在醫療服務實踐中,堅持了「以病人為中心,以提高醫療質量為主題」,是否儘可能的給予患者方便、快捷、熱情、周到和優質、低廉的醫療服務。如果發現有背離公益性辦院方針的,要給予警告,嚴重者要予以查處。同時,要根據發現的問題,針對性地組織醫院領導進行學習,敦促他們深刻理解科學發展觀的內含和重要意義,深刻理解國家已經頒布實施的「醫改指導意見」的精神實質,深刻理解老百姓迫切要求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呼聲的迫切心情。進而明確醫院的社會屬性、社會地位及其責無旁貸的救死扶傷的根本任務。幫助醫院的領導者正確處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關係,堅定為人民辦醫院,辦好醫院為人民的指導思想。只有各級各類醫院的院長們思想通了,認識上去了,醫院的辦院方針才能端正。也只有醫院的領導班子思想認識提高了,醫生們的思想認識才會改變,白求恩的「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才會得到發揚光大。
更主要的是,為了保證醫院的辦院方向,衛生部應當儘早出台相關的制度,制定針對不同所有制、不同級別、不同地區醫院管理政策和運行機制。把要求醫院堅持公益性辦院,納入法律、政策和制度約束中,強制性地規定和保證辦院方向。這樣,監管機構和人員才能有法可依,依法監督,依法查處,理直氣壯地依法管理;各家醫院,才能循法行醫,遵法執業,滿懷信心地建設衛生事業。通過法律、政策和制度的規範,使各級各類醫院的辦院方向,逐步走上正軌。
當然,有一個現實的問題一定要看到,就是目前我國的公立醫院,一般實行的都是財政差補政策,有的地方財政補助的款額,還不到人頭工資的1/3,經濟發達地區差補額度相對要高一些。因此有的醫生和領導提出,如果不創收,我們吃什麼?鑒於我國的國情,這種現象必然還要持續一段時間。但我們也應當看到,黨和政府對衛生事業越來越重視,各級財政正逐步加大對衛生事業的投入,衛生事業的明天一定是美好的。特別是隨著醫改方案的落實,隨著公立醫院改革步伐的加快,這個問題一定會儘快地得到較好的解決。但是,不管目前實踐中工作上有多少困難,我們都不能以此為借口不去主動堅持醫院的公益性質。醫院回歸其公益性,堅持公益性,這點是不容置疑的,是不能動搖的,也是不可以改變的。只有各級各類醫院,都能夠積極主動、自覺自愿地堅持其公益性,醫院運行的方向才能正確,醫院的服務質量才能真正意義上的逐漸提高。
二,抓關鍵,修正醫院的運行機制。
在醫療市場化的影響下,在以創收為重點的管理思想的指導下,形成的各級各類醫院的內部運行機制,已經不適應堅持公益性的辦院方針,不適應為人民群眾提供方便、快捷、優質、價廉醫療服務任務的需要,必須重新構造。在衛生部新的運行制度框架沒有出台之前,對那些已經明顯不適應的部分,應當立即予以修正。這些需要修正的地方,恰恰是我們當前醫院運行監管工作的重點,是監管工作事半功倍的關鍵。
毋庸置疑,應當全面加強醫院運行的監管。但是目前做不到,因為除了衛生部已經增設了醫療服務監管司外,各省、市、縣,還沒有完成機構增設任務。如果讓現有的機構和人員去全面開展醫院運行的監管工作,顯然有些力不從心。筆者認為,當前,應當集中力量,開展醫院急需修正的運行機制,即針對老百姓意見較大的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產生的癥結所在,進行重點監管。表面看去,這些監管項目有些小,但是恰恰是這些問題的存在,影響了醫院的聲譽,破壞了醫院的形象,造成了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導致醫院運行偏離了正確的軌道。
制止濫檢查。產生這個問題的原因,有的是醫生懶惰,患者來了,不能認真地進行望聞問切,詢問病情、病史,靠各種檢查單來做出病情診斷。但這不是主要原因,更嚴重的是利益驅動。醫院為了創收,給各科醫生下達創收指標,並給予醫生提成。醫生們在「向錢看」思想的指導下,則是「孫武子用兵,多多益善」。結果患者樓上樓下跑一圈,一二個小時過去不說,千八百元沒了。前不久還在報紙上看到這樣一條消息,一位農村患者,到一家大醫院看感冒,結果檢查了5天,花了好幾千元。患者心疼地說,這幾乎是我一年的種地收入。
各地衛生行政及監督機構,都要把制止濫檢查作為醫院運行監管的一個重點,納入工作日程。對那些明顯是故意增加檢查項目的醫院、醫生,要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處罰,並在一定區域內進行通報,特別嚴重的,應當在新聞媒體上予以曝光。
規範處方。按照衛生部頒發的《處方管理規定》,嚴查大處方和花方。要堅持開展定期的處方點評,通過正反兩個方面的典型處方公示,教育醫生做到對症施治,辨證實治,合理用藥,科學用藥。同時,對藥品收入超過醫院總收入50%的醫院,要進行財務審計,查清藥品收入的底數,看其是否存在問題。因為醫生開大方、開花方的目的是為了開單提成,那麼醫院是否存在違規進葯?是否收取了藥品回扣?一旦查出,應當予以嚴懲。
限定住院日和實行單病種手術限價。對有些常見病,應當按照一般的規律,限定住院日期,避免小病大治,給患者增加不必要的經濟和精神負擔。對有些病種的手術費用,亦可以實行單病種限價收費。同時,住院費用,一定要實行清單制。不一定非得列印出紙質的清單,但一定要讓患者隨時可以查詢,讓患者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花錢、就醫。
合理合規收費。醫院的各項收費,一定要做到符合物價政策。對那些擅自設立收費項目,提高收費標準的醫院,監管部門要配合物價部門,予以認真查處。政策允許醫院自行定價的收費項目,也一定要控制在成本價或者低於成本價上,不能隨意高定價。要堅持實行價格和收費項目公示制度,有條件的要設立電視觸摸屏,沒有條件的,也要在牆上或者板報上予以定期的公示,並隨著價格的調整,及時修正。
三、抓基礎,保證醫院健康運行。
醫院的房屋、設施、設備、技術等硬體基礎方面如何,直接關係到醫院的運行質量,是醫院正常、健康運行的先決條件。因此,必須將其納入醫院運行監管工作的範疇。
首先,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根據區域醫療市場的需求情況,合理、科學的規劃好醫院的數量、距離、位子,並做到綜合、專科醫院互相補充,共同組成一個合理的科學的高效的醫療服務體系。同時,還要根據各家醫院所在的位子、輻射服務的範圍和現有的醫療技術水平,明確其醫療等級資質。其次,要按照衛生部頒發的醫療機構、醫療設備、醫療技術、衛生醫護人員准入制度,掌握好醫院的規模、等級,幫助其達到規定的最低標準,並按照中長期的發展規劃,支持其發展、提高。對那些超執業範圍盲目購入大型醫療設備的醫院,要責令其改正。再次,要嚴格掌握醫院的手術範圍和器官移植等准入標準,對不具備相應等級和條件的醫院,絕對不容許其開展力不從心的手術項目,以確保醫療安全。
與此同時,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儘快組建起專門負責醫療服務監管的機構,並配齊、配強工作人員。同時,科學分配醫療服務監管部門、醫政部門和衛生監督部門的職責、任務,協調好工作關係,使其密切配合,共同抓好醫療服務監管工作。各級各類的醫院,也要組建起精幹的質量控制科,負責醫院內部的運行監管工作。及時為醫院領導修正、提高醫院運行管理工作,提供第一手的數據、資料和參謀意見。以便把問題解決於萌芽狀態,確保醫院科學、健康、高效運行。
在具體監管形式上,可以採取監管部門聯合檢查,各部門自行巡查、暗查及專題督查、典型調查、醫院評價、專項審計和召開座談會、走訪患者、發放徵求意見信等形式。同時,還可以請人大、政協代表、委員視察,請社會各界義務監督員評議醫院,請新聞媒體進行輿論監督等。這些監管形式,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交叉運用,關鍵是要通過這些監管形式,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推動醫院運行管理上層次、上台階,把各級各類醫院真正辦成老百姓放心、歡迎的醫院。
推薦閱讀:
※監管層重手 欲扣灰色重組「脈門」 (07.3.27)
※壞賬率最高達50% 監管後這些平台仍在玩「火」
※現金貸將迎強力監管:監管新規央行牽頭 多部門參與
※借1萬賠上40萬,這種貸款居然還在監管空白地帶 | 小巴問大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