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意境
論意境
意境是我國古典文論的一個範疇。唐朝的王昌齡最先提出了意境的概念。他把詩分為三種境界:一曰物境,欲為山水詩,則張泉石雲峰之境,極麗絕秀者,神之於心,處身於境,積境於心,瑩然掌中,然後用思,瞭然境界,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娛樂愁怨,皆張於意而處於身,然後馳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張之於意而思之於心,則得其真矣。這是依照詩歌表現的對象的不同而劃分的,即物、情、意三種不同的對象。這裡初步提出了意境概念,自然是一個創舉。但對於物境來說,對泉石雲峰之境的表達並不僅是單純的「形」的描述,狀泉石雲峰之美時,並不但是對物境的再現,往往在其中融入某種內在的東西,要麼是某種情感,要麼是某種哲理等等。實質上,在物境之中包涵的是情與意的成分。對於情境來說,抒發的情感必然要寓存於某種景物之中,而不是直接去表述哪一種情感,說個人的哀呀喜呀等,他還是要人去意會,從而感受到某種情感的。不論物境和情境,都需要用心靈去感受其中內在的意蘊,亦即「張之於意而思之於心,則得其真矣」,二者都應歸屬於意境之下。而物境和情境又是互相交織的,物境中寄予了情的成分,情感又需要通過對物境的展現來表達。這種基於詩歌表現對象的對境界的劃分,在現在看來,其界限卻顯得模糊。
清代的劉熙載又把意境分為「花鳥纏綿、雲雷奮發、弦泉幽咽、雪月空明」四個類型。這是從個人的主觀感受上來劃分的,但卻沒有關注詩歌內在的東西,如有的詩歌中內涵的道德因素和哲理因素。而雪月空明之境與前三種境界有有著很明顯的不同,前三種是基於情感類型的劃分,但雪月空明卻很類似於「無我之境」,又很難看出情感的指向。
王國維則把意境定義為:「寫情則沁人心脾,寫景則在人耳目,述事則如出其口也。古詩之佳者,無不如是。」(元劇之文章)這裡已經注意到了意境中「事」的因素。而且從從情、景、事的角度提出了對意境創造的要求。並把意境分為「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兩種。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它是從人與客觀世界的關係上來劃分的。有我之境是人站在客觀景物之外,去觀察客觀景物,並賦予客觀景物以情感色彩,這裡人與客觀景物之間,是雙重關係。如李商隱的《憶梅》:「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梅花零落是自然規律,作者從自身去觀照梅花,好象梅花的零落是在與自己作對,從對梅花的憎恨之情中,可以很分明的體驗到個人的情感。在這裡,個人站在局外而觀察梅花「長作去年花」這種自然景物,並沒有置身其中。無我之境是單純對客觀景物的再現,並將個人融入其中,如王維的《鳥鳴澗》:「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這裡對客觀景物的描摹,很難看出作者的情感指向,人成了自然的一分子,物我之間的界限消失了。也就是說,有我之境可以使人很分明地體驗到情感的存在,而且情感的指向是很明確的;無我之境卻很難使人體驗到情感的存在與指向,對物我的區分又帶有哲思的成分。這種著眼於物我之間關係的對境界的劃分是很抽象的,很顯然是一種基於哲學上的劃分,代表了一種心靈上的追求和人生境界,但這兩種境界卻難以使人對之加以區分,也未深入詩歌中的本質部分。
詩歌創作大體涉及到三個部分:情感的抒發、史實的描述和哲理的揭示。三種類型的詩歌中,情感是普遍存在於每一首詩歌當中的。在有的抒情詩中,卻不僅僅限於單純的情感抒發,還融入了倫理關係的因素,如《關雎》,是對美好的婚姻關係的理性追求;還有的詩中,融入了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和憂慮,是個人道德品質的映射,如《秋興八首》,那種憂國憂民的情感抒發很顯然是作者個人道德情操的反映。而對史實的描述並不單是對歷史的再現,其中還融注了個人的人文關懷和和道德意識,有的詩歌中,體現了人對客觀世界的反思和認識因素,蘊涵了某種哲思的成分,如李白的《日出入行》。經過這樣的分析,詩的意境中蘊涵了三個不同的本質的因素:情感、倫理道德和哲理。而詩的意境又是建立在心靈對客觀世界的感觸的基礎上的。客觀世界包含了自然景觀和社會生活兩大部分,這樣,意境的涵義就是:在對客觀世界感觸的基礎上,通過對自然景物和社會生活的藝術再現,使人們意會到情感、倫理道德、哲理存在於其中的不同的審美空間和境界。在不同的意境中,情感是內在於每一種意境之中的,那種單純抒發個人情感而達到的境界稱為情感境界,或情境;那種在情感因素之外,因蘊涵了倫理道德因素而達到的境界稱為道德境界;那種在情感因素之外蘊涵了哲理因素而達到的境界稱為哲理境界。
境界對於一首詩來說,是它為人們所帶來的審美體驗的深刻程度。一首詩意境之高下,就在於它能從多大程度上震撼和衝擊人的心靈以及是否能在更深的層次上來凈化和感染人的心靈,從而使人們體現到美的層次和高度,使人的品格和心靈得到提升。下面結合不同的境界加以討論。(在這裡,限於篇幅,我只對於三種不同的境界簡要加以闡釋。
一、情感境界
情感的抒發一般都是建立在自然景觀的基礎上的。在對自然景觀作詩化描述的同時,個人的情感也就融入其中了。情境體現的是情感與自然景觀的有機結合,是單純抒發個人感情的一種境界。如《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很顯然,這是對自然景物的詩性再現,在前面六句的景物描述之後,歸結個人思鄉之情上,使個人情感瀰漫於一個遼闊的時空之中,給人的印象非常之深。這是一種寥廓蒼茫的情感境界。
情感境界的構成,一為自然景物要素,一為情感要素。在這裡,自然景物成了情感的依託,情感也成為自然景物的對象。自然中的山川風物,各種景物為心靈觀照時,都成了人的情感的寄託的物象。而個人的情感抒發在寄託於外物之時,要比直接的傾訴更易激發人們的心靈產生同感。當把某種情感通過自然景物的詩性描述並從中流露出來時,便可使人在留意於自然景物之時,很輕易地感受到情感的存在。在感覺到情感存在之時,心靈就會被這種情感感染。而在詩中,無論一個人如何直接訴說哪一種情感,都不會強於把情感寄託外物之時給人的心靈所帶來的感染和震撼的力量。
在詩中,既然情感是自然景物的對象,那麼只有當詩人在自然景物有了深切的體驗之時,才能將要抒發的情感有機地融於自然景物之中。因而對自然景物的提煉就是成了情感抒發的關鍵了,即一種特殊的情感的抒發必須要有與之對應的自然景物。這就需要了解情感起源的規律。
情感的生髮,都是心靈對客觀世界有所感知的基礎上的。當人們置身於客觀世界中時,必然會使心靈受到不同的感受,它們表象於心中時,就轉化為不同的情感了。當不同的情感外化為藝術時,就會給人們帶來不同的審美體驗。或愉悅,或凄涼,奔放,或憂傷等等。假如要將各種不同的情感以詩的語言表現出來,就需要藉助於客觀的真實的景物。因為既然情感是在客觀的基礎上產生的,當人們要抒發這種情感時,只要把客觀景物描繪出來,就已經把情感融於其中了。心靈感知客觀景物是真實的,所產生的情感也是真實,所以當人們藉助於客觀景物去抒發情感時,也應當真實再現客觀的景物。這也就是藝術中「真」的基礎。(至於表現方式,那是另一回事)通過真實情感的再現,心靈就得以沉浸於情感境界中,並從中感受到真情的存在。在美的情感境界中,個人的心靈自然就受到了真情的美的撫慰。這也是情感境界的迷人之處。但是它僅僅限於情感的抒發上,藉助於客觀的物象,使人們感受到一種純真的情感,在這種境界中,所蘊涵的就只有情感,還不是「大美」。
二、道德境界
在有的古詩中,並不僅僅局限於情感的抒發,而且還融入了詩人的道德品格於其中。在將個人的道德品格融入詩中之時,無疑,這首詩歌就具有了道德上的意義。如杜甫的《又呈吳郎》:「堂前撲棗任西鄰,無食無兒一婦人。不為困窮寧有此,只緣恐懼轉須親。即防遠客雖多事,便插疏籬卻甚真。已訴徵求貧到骨,正思戎馬淚盈巾。」由對婦人困苦生活的同情而念及國家的憂患,是詩人熱愛祖國和人民的道德情操的自然流露。這首詩的感人之處,正是由於融入其間的憂國憂民的道德因素。
道德境界的開拓,主要在於將倫理道德因素有機融入其中。倫理道德因素的融入卻正是對個人道德品格的映射。只有在詩人的道德品質有了較高的水平之時,才能將道德因素有機融入詩中,從而使一首詩具有較高的道德境界。
具有道德境界的詩歌,涵蓋了以下幾個方面:
1、 對個人行為的認識
道德作為知道人們行為的準則,要求人們在行動之時,依照一定的規範來進行。而個人在有所覺悟之後,就會從主觀上形成對行為的認識,並要求自己如何去行動,這種主觀的要求就形成了個人內心的信念,即:我應當如何行動,才是最有價值的。作為詩人,當他把這種信念化為詩句的時候,就使一首詩具有了道德價值。而對個人行為的認識具有一定的高度之時,就使一首詩具有了道德境界。如《詩經·相鼠》:「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這是對那種不知禮節,缺乏文明的當政者的一種諷刺。在諷刺之時,從而也對個人的行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作者對個人行為的認識是具有普遍意義的,所以就很容易為大眾認可,因而也使這首詩具有了道德境界。
2、 對人際關係的訴求
道德是建立在人際關係的基礎上的。從人的心靈中,常會產生對良好的人際關係的嚮往與追求。而且,這種訴求可以以詩的方式表達出來。通過詩的形式,可以對良好的和諧的道德關係加以讚美,從而引起人們對它的渴望,並有意識地要求自己去做到。並且也能使人認識到,什麼樣的人際關係是和諧的,是大眾所需要的。如《詩經·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剪勿敗,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憩。」眾所周知,歷史上的召伯是一個體恤百姓、為民排憂解難的人。從道德的角度而言,體恤百姓疾苦正是一個為官者要做到的。從對召伯的懷念中,體現了人們對良好的官民關係的要求。
3、 對民生和國家狀況的關注
一位真正的詩人絕不僅僅局限於自身,他的眼光一定會關注大眾的,如果他有胸襟的話。而對民生的關注實質上也是基於個人的道德品質的基礎上的。人民的疾苦與哀樂應當在詩人的筆下流露出來。化為詩句之時,就可以使人感受到詩人自身的人文情懷了。對民生狀況的關注,就是對人民生存狀況的真切再現。如王安石的《河北民》:「河北民,生近二邊長苦辛。家家養子學耕織,輸與官家事夷狄。今年大旱千里赤,州縣仍催給河役。老小相攜來就南,南人豐年自無食。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過者無顏色。汝生不及貞觀中,斗粟數錢無兵戎。」從對人們苦難生活的描繪中,詩人內心的憂慮是顯而易見的。這種憂慮正是基於作者自身的道德品格的基礎上的。同時,這也是對社會現實的道德評判,因為,一個好的社會是不應當如此的。
基於道德基礎上的對民生狀況的詩意評判,不僅可以使人看清一時期的人民生活狀況,更可以使人思索這種狀況產生的深層次的原因,從而引發人們對百姓苦難的關注。當一位詩人實現有小我到大我的轉變,能夠心繫民生之時,不僅從道德上提升了自己的心靈,也提高了詩的道德境界。
愛國是一個人應有道德品質。出於對國家的愛,一位詩人對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常常充滿了關心。這種關心體現在對現實的評判和對國家前景的憧憬之上。因為國家的興衰也關乎詩人自身的命運。國家興旺之時,詩人可以通過歌頌與讚美,來表達對山河的熱愛;國家有違背道德原則之處時,詩人可以揭露與鞭撻。「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這是對國家前途的信心與希望;「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是對不合理的社會現實的道德評判。而以不同的方式表達對國家現實的關注之時,正體現了詩人高尚的道德情操。
道德境界的開拓,基於詩人的道德品質。一位詩人,他不僅關心自己,還應當關心他人和社會,不僅意識到自己的存在,還應當意識到這個社會和社會中他人的存在。當以道德情懷去關注個人和社會之時,就可以對人與社會作出道德上的要求,作出道德評判,在此基礎上,訴之以詩的形式,從而鑄就道德境界的詩篇。那些具有道德境界的詩篇,同時也成為人們辯明是非的藝術性的價值尺度。
三、哲理境界
人的生存不只體現在物質方面,還體現在精神方面。因為人是能思索的,而且人的思索要超越於現實世界之上,超越於物質生活之上。在謀取生存的同時,還要去認識處於其中的宇宙以及自身同宇宙的關係,從而提高自己的心靈境界。這種對宇宙和人生的認識所形成的知識就是哲理。在詩中完全可以將對人自身和宇宙的認識表達出來。當一個人能將自己同宇宙融為一體的時候,他的心境無疑是很高的。李白的《獨坐敬亭山》:「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這處於宏觀宇宙之中的人對自我的觀照。它體現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這正是作者所追求的人生境界吧。這種物我混然之境界,正蘊涵了某種哲理:當人人都能夠與自然、宇宙和諧相處之時,這個世界是多麼美好啊。詩歌的哲理境界涵蓋了以下幾個方面:
1、 對人生的認識
人作為一個能思的存在,與宇宙中的他物之不同之處,就是具有意識。除了世俗的生活之外,還有超越世俗的精神生活。有時候,人們又不滿足世俗的生活,而去追求一種超越世俗的生活。生活在世俗生活中的人們,必須遵循道德法則的約束,究竟人生能否擺脫世俗的拘束而達到終極意義上的自由呢?這種思索就是對人生的認識了。而人生是有比遵循道德法則更有意義的生活的。這種人生境界往往很難達到,那是一種哲思的超道德的人生境界。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那是對超越世俗的人生境界的浪漫的描繪,是對人生有所徹悟之後的追求,是對人生的認識和反思。是理想化的人生觀。當個人把自己對人生的認識和追求以藝術的形式表達出來的時候,就成為具有哲理內涵的作品了。
2、 對宇宙的認識
宇宙作為一個永恆的存在體,其間包含的萬物,永遠是人類思索的對象。萬物之消長,日月之更替,天體之流轉,都在遵循著一定的規律而進行,於無形之中存在的規律,就是天地間無處不在的「大道」。人們可以用詩的方式求索,或將自己對宇宙的理性認識以詩表達出來。萬物所遵循的大道是什麼,詩人可憑一己之慧心,去洞見這些恆常的東西。詩人如能領悟到宇宙間的至理並將其融入到詩中之時,所達到的哲理境界就難以企及了。如《日出入行》:「草不榮於春風,木不怨落於秋天。誰揮鞭策四運,萬物興歇皆自然。」既有詩人的宇宙觀,又有對自然規律的理性認識。這裡面也包含了詩人對終極存在的形而上的思索。
3、 對人與宇宙關係的認識
人是處於宇宙中的人,當一個人對世俗的生活有了徹悟之後,就會有超越世俗的出世之想。所謂的放浪形骸,寄身於天地之間,乃是一種人與天地合參的至境。詩人往往能以有限之人生,面對無限之宇宙,尋找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既然萬物是遵循著永恆的規律而運行的,作為宇宙中一分子的人,也應順應自然之理,心懷宇宙,明白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從而達到物我兩忘之境。體現於詩中,便是與自然的交融了。如陶淵明的《飲酒》:「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在這裡,詩人自身與自然以及自然中的物象是融為一體的,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理想化了。它絕不僅僅是個人情感的抒發,更重要的是對個人同自然關係以及個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的認識。因為有哲理融入其中,才使人們覺得耐人尋味。在對人與宇宙的關係中,有時又蘊涵了對生命本源的思索的。這裡面反映了生命回歸自然的和追求終極自由的嚮往,是至高的藝術境界。
一首詩的境界之高下,是和人自身對社會、人生和宇宙的認識水平相關聯的,當個人的認識水平有素提高的時候,才有可能使自己作品的境界獲得提升。而三種不同的境界也分別以不同的方式感染著人的心靈。情境通過真情的抒發激動人的心靈,道德境界通過道德因素的融入左右人的心靈,哲理境界通過對人生和宇宙的認識升華人的心靈。三種境界是層層遞進的,它們分別以不同的方式從不同的層次上改善和提升人們的心靈,因而,人們在體驗不同境界的詩歌時,也同時使自己更加完美起來。在當前關於詩歌創作的爭論中,分別體現為創新和復古兩種不同的看法上。主張創新的人是從發展的角度來看待詩詞創作的,這種看法要詩詞創作與時代結合起來,要求詩詞大眾化,這是從客觀的角度來看待詩詞的;主張復古的人是以傳統的眼光看待詩詞,他們固守著傳統詩詞的審美風味,追求雅緻的韻味,這種觀點偏重的是主觀方面。兩種觀點都具有各自的理論基礎和擁護者。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大家都忽視了對詩歌境界的理論的探討(這不是件容易的事)。人們在從事這種爭論的時候,卻很少進行對詩歌本質的研究,這也是當前文學創作的同樣的弊端。我要說的是,無論如何去看待當前的詩歌創作,它終歸是要發展的。無論是創新還是復古,都必然要從境界上有所開拓,都不可避免地要朝著人類發展終極目的。萬物源於自然,它們永遠指向共同的方向。當人們固執於自己的觀點時,卻恰恰忽視了詩歌創作目的因素。人們應當站在高的境界上來審視自己的作品。並且應當追問:我的作品是處於何種境界呢?我的作品付出多少對人類和宇宙的終極關懷呢?當人們從藝術境界的至高點審視詩歌創作時,也許會發現:不管你以什麼樣的觀點去對待詩歌的發展,在境界中的所達到的位置都是一樣的。藝術的基礎和共通性是不容改變和違背的。只有在真正明白詩歌創作本質和境界的分屬時,才可能正確對待詩歌本身以及自己的作品所達到的境界。當個人認識到自己的作品所達到的高度時,就會覺得,所謂的爭論是沒有必要的,因為從境界上來說,人們在藝術上追求的境界和方向是一致的,誰也不能違背,因為人類以及作為從事藝術創作的人自身,都是屬於自然的。當主張復古者果真在境界有所開拓時,難道不是在創新嗎?而真正的高境界的作品必然體現為大眾共同的審美要求,從這一點說,藝術是歸屬於大眾的。所謂的古雅只不過是作為審美主體的人的一種對美的感受而已,而不關乎詩歌創作的本質因素。蘇格拉底有一句著名的箴言:認識你自己。而是詩人也應當做到:認識你自己的詩歌。雖然這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推薦閱讀:
※於恩沛國畫山水作品賞析:古樸典雅的色彩,意境幽遠的畫面
※大氣而不失精美的潑墨工筆花鳥畫 別樣意境之美的藝術點睛之作
※孫捷國畫山水:清幽閑適的意境悄然而出
※詩畫互補意境深遠【題畫詩】下
※第九章 詩的意境
TAG:意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