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中國武術不是武俠小說 不崇尚「動武」

(原標題:中國武術不是武俠小說)

武俠小說、影視作品中飛檐走壁、乾坤挪移的功夫真的存在嗎?近日來,綜合格鬥狂人徐曉冬和太極人士雷雷的視頻引發了人們對中國武術的好奇和關注,中國武術到底是什麼?有實戰性嗎?中國武術應該如何更好地推廣普及?

對此,新華社記者採訪了眾多業內人士,揭開眾人眼中武術的神秘面紗,原來中國武術的本來面目並非「神乎其神」。

中國武術不崇尚「動武」

有人說:「實戰是檢驗一切武術的唯一標準。」

北京體育大學武術學院院長張強強介紹,武術在古時候是殺人技,為了保護自己、擊倒對手,甚至殺死對手為出發點,然而中國武術的核心並不是「進攻」,而是「上武得道,平天下;中武入喆,安身心;下武精技,防侵害」。防侵害已經是「下武」了,更別提約架、挑釁等等。

建國以來,關於武術的定義學界有非常清晰的表述——在1989年出版的體育學院普修通用教材《武術》中註明:武術是以技擊為內容通過套路。搏鬥等運動形式來增強體質、培養意志的民族體育項目。

中國武術傳統意義上來說分為套路和實戰。套路有統計在冊的就有129個大的拳種,主要以演練為主,比如洪拳、螳螂拳、八卦掌等,是一種演練方式,更多的強調精氣神;另外一種是技擊,包括散打、推手、短兵、八極掌等,突出實戰功能。

說到太極,本身也分為兩類:套路演練以強身健體為主,更多的是一種文化展示和文化符號。另一方面,太極推手就是實戰,有技擊性,也有自己的規則。作為武術的一個分支,太極更適合現代人對健身的需求。

在湘西武陵貧困山區深處的保靖縣遷陵鎮昂洞村,老人在昂洞衛生院樓頂公共活動平台打太極拳。新華社記者李尕攝

「太極作為中國一個傳統文化符號,已經在全世界深入人心了,老百姓這樣看也沒問題。但其實作為一種技擊項目,太極推手的發展也很好,每年都會有全國性的太極推手比賽,只是許多人不了解而已。」張強強說。

中國武術協會副主席張玉萍指出:「好勇鬥狠是武術的大忌。學武之人,必須要有武德。學武之人不輕易動武。武術不僅僅是競技技能,更是文化內涵。」

中國武術有實戰技法

有人說:「中國武術只是花架子,不能實戰。」

對於這種論調,「我就是拳王」、「全國體育院校功夫全能技」等賽事主辦方的北京博克森傳媒公司董事長劉小紅認為:不夠客觀全面。

「中國武術中的實戰技法非常多,散打就是其中之一,中國培養出了一大批優秀的散打運動員,在國際比賽中有很好的成績。作為中國武術的一部分,散打目前已經在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包括今年的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武術包括散打也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

「就連現在的綜合格鬥MMA創始人也是中國人李小龍,這是國際公認的。MMA本身就是中國武術的延續,李小龍在中國武術的基礎上,融合了巴西柔術、日本空手道、泰國泰拳等,創立了無限制格鬥,在國外逐漸流行開了後,現在又在國內盛行。我們不能妄自菲薄。」劉小紅說。

如今,博克森和北京體育大學在全國體育院校開展的「功夫全能技」以及崑崙決、精武門等賽事中又把中國傳統武術與MMA融合,提高了中國武術的技擊水平。

張強強指出:「中國傳統武術的技擊屬性在文學和影視作品中被誇大了,在一定程度上推廣宣傳了武術,但也過度神話了。但是不管是武術、拳擊、綜合格鬥還是拳擊、柔道、摔跤,必須要在公平、平等的競技規則內,否則就沒有較量的意義。」

武術如何發展

有人說:「中國武術沒有前途。」

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訓練競賽三部處長周金彪認為,武術在中國不同時代、不同背景下,發揮了不同的職能和作用。冷兵器時代和如今現代社會,武術發揮的作用不同,就算是比賽和切磋,也要遵循規律,不能因為一場比賽來否定中國武術的源遠流長。

北京體育大學黨委書記曹衛東指出:「武術要發展必須、也應該按照 現代化、國際化和競技化 三個維度去發展。」

張強強說:「武術現代化是把傳統武術的一些套路、蘊含的哲學含義、中國人的價值觀,甚至把中國藝術、文化融合在一起,講述中國的故事,體現中國人的精氣神和中國價值觀。武術應該說是中國最能夠在社會、在國際上引起國際廣泛關注的體育項目。武術的國際化是我們作為中國人,體現中國在社會影響力和價值的重要的手段和方式。」

對於武術的國際化推廣,外交學院體育對外交流中心主任周慶傑本人早年習練散打,後來轉練太極,編譯了多部太極的外文教學書籍,近幾年一直在推動「在京駐華使館學習太極拳」,讓太極拳在外國駐華大使中成為熱潮,也讓更多國家的人成為太極拳的粉絲。

周慶傑認為:「中國武術,包括太極拳的獨特健身價值和養生理念蘊涵著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內涵,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青睞。目前,全世界有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上億人在練習太極拳。太極拳已成為一種真正意義的世界運動,成了中國向世界宣傳和介紹自我的名片。不同國家、不同膚色、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們頻繁聚集在一起進行太極拳交流活動,這已成為一種跨文化現象,引起世界範圍的高度關注。我們不要否定自己的文化。」

新華社記者魏培全攝

目前正在洛杉磯進行交流訪問的中國武術八段、遼寧省螳螂拳研究會會長霍瑞亭說:「我教過的外國學生我都數不清了。中國武術為什麼會受到外國人的喜歡和尊敬?我認為,他們更多的是對中國文化五體投地。傳播中國武術,就是傳播中國文化。」

在武術競技化方面,國內各省市都有散打隊,參加國內國際比賽、此外還有社會資本參與的大量商業搏擊賽事,培養出了大批散打搏擊人才,包括北京體育大學武術學院聯手博克森打造結合中國傳統武術和技擊實戰技法的「功夫全能技」,體現了中國武術的競技水平和可持續發展。

「中國武術協會近年來大力推動武術教學 進校園、進社區、進鄉鎮、進企業、進機關、進軍營 ,武術段位制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們有完整的中國武術教學體系,如今又加大了其中的技擊水平和實戰賽事,我相信中國武術的前途光明。正如武林泰斗張文廣老先生說過的那句話——愛我武術、愛我中華。」張強強說。

本文來源:新華社新媒體專線 作者:周欣 王君寶 張逸飛 責任編輯:黃達_NN5311
推薦閱讀:

戰鬥狂人徐曉冬:不後悔之前所有言論,但寒心被人故意曲解
春秋戰國最厲害的武術是?
中國武術為什麼打擂台不好使?
撕碎中國武術神話外衣(孫祿堂之流)
武術五大流派: 少林、武當、峨眉、崑崙、崆峒五派

TAG:中國 | 小說 | 武俠 | 武術 | 中國武術 | 武俠小說 | 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