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生娃後千萬不要跟老公分房睡!

文|多多黛來源| 親寶寶育兒(ID:qbaobao6)

最近,一個朋友和老婆鬧得不可開交。

原來,自兒子出生後,老婆擔心好不容易哄睡的娃被他吵醒,就趕他睡客房去了。想著自己應酬多,回家晚,也就默認了。

可如今孩子都上幼兒園了,自己還爬不回那張大床上去。

有一次給孩子讀完繪本,他也就順勢躺下了,誰知孩子吵著鬧著趕他出去:「這是我和媽媽的房間!爸爸的房間在隔壁。」

孩子不懂事也就罷了,連老婆也一臉無所謂:「算了,你還是先回客房睡吧,太晚了孩子得睡覺了,明天還上學呢。」

他覺得自己就像個「孤家寡人」,哪有什麼老婆孩子熱炕頭,老婆更像合租的室友,孩子視自己為「情敵」。

其實,有了孩子以後夫妻分房睡的現象很常見。

除了像我這位朋友一樣「被分房」的情況,還有一種男人卻是因為,擔心孩子鬧夜影響自己休息,或者怕自己壓著孩子,主動提出和老婆孩子分房睡。

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分房睡,都是把親子關係凌駕於夫妻關係之上,這樣的家庭,夫妻感情還能保持親密的,不多見。

閨蜜小C因為自己家的房子剛裝修好,怕有異味對孩子健康不利,就和老公一起住在娘家。

即使孩子鬧夜會影響老公睡覺,因為條件有限,原本分房睡的一家三口也就只能擠在一張床上睡。

因為睡在一起,老公才發現她的不容易,每天夜裡要醒兩三次餵奶、換尿不濕。

有一次,小C感冒了,晚上吃了葯就睡了,照顧娃的事,就落了她老公身上。

一晚上,來來回回起來好幾次,給孩子沖奶粉,換尿不濕,又哄睡,折騰得他一夜沒睡好。

第二天,小C剛睡醒,老公就給她一個擁抱,心疼地說:「這支離破碎的睡眠,真的要人命,我這才一晚上都受不了了,老婆,你真偉大。」

自從親歷晚上照顧孩子的艱辛,他才開始對她的付出有了同理心,再也沒臉說「你不就在家帶個孩子嘛」這種傷她心的話了。

他也開始主動去承擔一些帶娃和家務的瑣事,這樣一個小小的轉變,竟讓這些年如一潭死水的平淡婚姻起了小水花,孩子也更喜歡爸爸了。

知乎上有個帖子,說現在多胎家庭的孩子,沒有過去的兄弟姐妹親密。

這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現在的孩子在長大之後,都有自己獨立的房間,隨著空間的隔離,親密關係也就被割斷了。

以前因為經濟條件的限制,沒法給每個孩子都分配一個屬於自己的房間,於是,大家擠在一起,談天玩耍,親密關係也在一日一夜中加深。

夫妻關係和親子關係也是如此,分房睡,分開的不止是身體,更是彼此間那一份親密。

所謂「患難見真情」,婚姻的長久穩固,不是靠柴米油鹽的煙火氣,而是每一次「你最難的時候,我都在」的陪伴。

都說產後第一年,是最考驗丈夫的一年。在妻子最難的時候,分房睡,無疑是毀掉了男人承擔責任的機會。

而孩子是最聰明的,誰跟TA睡,TA就跟誰最親近。

孩子之所以天生更粘媽媽,一方面是十月連體提供了最初的情感交流,另一方面離不開出生後,媽媽沒日沒夜的呵護與照顧。

爸爸指望閑時逗樂一下就能討小主歡心?四海八荒哪有這麼便宜的事!

天津市家庭教育指導中心曾做過一項有關「夫妻關係和親子關係哪個更重要」的調查,結果顯示,有70%的被調查者認為親子關係更重要。

心理學家曾奇峰說:

「夫妻關係是家庭的『定海神針』,在有公婆、夫妻和孩子的三世同堂家庭中,如果夫妻關係是家庭核心,擁有第一發言權,那麼這個家庭就會穩如磐石。

相反,如果親子關係凌駕於夫妻關係之上,就會產生最常見的兩個問題:一,糟糕的婆媳關係;二,嚴重的戀子情結。」

我們每個人都會離開父母,去過自己的生活,同樣的,我們的孩子也總有一天會離開我們。

而只有伴侶,才是真正陪伴一生的人。

在我們家,從結婚後我和老公就約定好,不論將來生幾個孩子,夫妻關係都是第一位的。

有一次老公從外地回來,進門就擁抱我,結果言寶不樂意了,說:「媽媽是我的。」

當時,老公摟著我,霸道地跟言寶宣布:「這是我老婆,我只是暫時把她『借』給你,照顧你,接送你上下學,等你長大了,必須把我老婆還給我。」

我當時以為言寶會哭,結果他看看爸爸,又看看我,好像懂了什麼似的,轉身走了。

過了一會兒又跑回來,一手摟著爸爸的腿,一手抱著我的腿,說:「爸爸媽媽都是我的,我愛爸爸媽媽。」

對孩子來說,父母恩愛,是最低成本的家庭教育,也是他們內心安全感建立的一個重要橋樑。

所以夫妻關係才是家庭的第一關係,是親子關係、婆媳關係等其他關係的基石,只有基石穩固了,家庭關係才會走向健康正向的軌道。

那麼,有了孩子以後,我們應該怎麼去「平衡」夫妻關係和親子關係呢?

一、共同承擔家務和帶娃

家務無大事,無非是洗衣、買菜做飯和拖地,帶娃的日常也就是圍著孩子轉。可打敗女人對生活熱情的,也恰恰就是這雞毛蒜皮的瑣碎。

而一個女人需要的並不多,就是在累了的時候,有個人能接下她手中的活兒,或者拍拍她的肩膀告訴她:「親愛的,你歇一歇,我來。」這就是世界上最動聽的情話。

如果有可能,給她放一天的假,讓她去喝杯咖啡,看個電影,這對於她來說,不是偷懶,而是你的承擔,讓她再次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二、重拾婚前儀式感

很多夫妻,在有了孩子之後,就忘記了如何相愛。

羅振宇說:「日常生活一定要有一個只屬於彼此的儀式,哪怕只是擠個牙膏。」

有一個朋友,在有了孩子之後,還一直保持著早上睜開眼和老婆說「早安」,出門上班前和下班回到家擁抱老婆,晚上睡覺前和老婆說「晚安」的習慣。

情人節、紀念日和彼此生日,他們會把孩子交給老人帶,或去周邊民宿浪漫一晚,或去山頂共賞日落日出。

在這一天,媽媽會鄭重其事地告訴孩子:「今天是屬於爸爸媽媽的節日,媽媽要和爸爸一起度過,等到寶寶生日的時候,你也可以自己安排怎麼過哦。」

在他們的影響下,孩子也開始期待屬於自己的生日。

請把你的儀式感「遺傳」給孩子,這會讓他受益一生。

三、不做婚姻的「差評師」

毀掉夫妻關係最快的方式就是互相給「差評」。

男人埋怨女人生完孩子身材走形還邋遢,連脾氣也越來越差,一點就著;女人嘮叨男人錢掙得不多還當甩手掌柜,不管孩子也不關心她。

這樣的埋怨和嘮叨對婚姻毫無益處,TA只是你的愛人,不是你的員工下屬,不需要事事讓你滿意,你的一句句貶低挑刺,只會把TA越推越遠。

尤其在孩子面前,一定不要對伴侶習慣性「差評」,孩子還不懂得分辨是非,你嘴裡的另一半是什麼樣,孩子對爸爸/媽媽形成的最初印象便是什麼樣。

這一點,杜江霍思燕夫婦就做得很好。

杜江參演《紅海行動》時,經常到處路演,霍思燕心疼得不行,一直跟嗯哼說:「你爸可辛苦了,你在家一定要聽話哦,爸爸回來你抱抱他好嗎?」

在視頻的時候,詢問杜江在外面的情況,問他累不累,需不需要什麼東西給他寄過去。

杜江也經常教育嗯哼:「我們要保護媽媽,愛媽媽,聽媽媽的話。」

母親節,杜江給嗯哼出謀劃策,讓他穿上長頸鹿衣服,給媽媽唱《世上只有媽媽好》。

在處理夫妻關係上,杜江和霍思燕就是楷模,始終把伴侶放在第一位,用愛去影響愛的結晶,讓他懂得愛媽媽,也理解爸爸的辛苦。

黃磊說:「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爸爸愛媽媽。」

爸爸對媽媽的愛,決定了媽媽是否幸福,而媽媽決定了一個家庭的溫度。一個有溫度的家庭,更適合孩子的成長。

這個愛的正向循環,才是最划算的家庭投資,讓孩子感受愛,從而學會如何去表達愛。

多花一些時間在伴侶身上

你們才是要走過一生的人

轉給另一半看看吧

作者簡介

多多黛,親寶寶特約作者,80後女子。一手文字,一手生活。想把世間所有的美好,都寫給你們看。本文經授權發布,轉載請聯繫公眾號:親寶寶育兒(qbaobao6),分享最新鮮的權威育兒知識、婚姻家庭感悟,科學育兒路上,陪千萬父母一起成長。

推薦閱讀:

老公幾月不愛回家好像出軌了,咋辦
[轉貼]看了笑死你:老公的懺悔錄!
老公這種生物,越用活兒才越好
和閨蜜聊天,閨蜜:胡說,哪裡有你老公強 [一點資訊]
有一個不會說話的老公是怎樣的體驗?

TAG:老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