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正學術 | 佛教造像藝術的起源--犍陀羅造像
近年來,以金銅佛像、唐卡為代表的喜馬拉雅藝術在逐漸完善的拍賣市場中屢創佳績,表現不凡。其中,藏傳佛教藝術,更是以其獨特的魅力正吸引了一批批成熟的收藏群體。
即日起,東正拍賣佛像部將從歷史、藝術、文化等角度擬專文結合圖像,推送喜馬拉雅藝術的相關知識,旨在於各種令人眼花繚亂的信息中,以簡明生動又系統的方式協助廣大愛好者與藏家們更全面地了解這一不凡的藝術門類,敬請關注。
犍陀羅(梵 Gandhara,Gandhāra,Gandha-vati)又作健駝邏、干陀衛。位於今西北印度喀布爾河下游,五河流域之北。犍陀羅國的領域,經常變遷,公元前四世紀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入侵印度次大陸西北部時,它的都城在布色羯邏伐底,約在今天巴基斯坦白沙瓦城東北之處。公元一世紀時,貴霜王朝興起於印度北方,漸次擴張版圖,有喀布爾河一帶。隨後國力日盛,於第三代國王時定都布路沙布邏,就是今天的白夏瓦地區。貴霜帝國國王丘就卻、迦膩色伽都信奉佛教,是佛教的贊助者,其中迦膩色迦信奉大乘教派,從此印度佛教以大乘為主。
健陀羅佛教藝術,開創了第一代佛造像藝術,其風格可以說是印度佛教的精神內容與來自歐洲地中海地區的古希臘、羅馬的雕刻寫實造像技法融合的表現。
下面是幾組古羅馬雕塑藝術與犍陀羅造像的對比:
左:古羅馬雕塑 /右:犍陀羅藝術
左:古羅馬雕塑 /右:犍陀羅藝術
左:古羅馬雕塑 /右:犍陀羅藝術
左:古羅馬雕塑 /右:犍陀羅藝術
從上面的對比我們看出,古羅馬雕塑藝術與犍陀羅造像的造型模式,寫實雕塑技法,幾乎同出一轍。其中,犍陀羅造像的主要特點表現為:佛陀多著通肩式披衣,衣服褶紋起伏很大,立體感強,衣紋走向從右上往下傾斜,左手習慣性地抓握著大衣的一角,頭髮呈水波狀或渦卷狀,覆蓋著肉暮,鼻樑與額頭成一線,凹目高鼻,薄唇,蓄有兩撇上翹的小鬍鬚;菩薩穿裙,袒上身,上身往往搭裹一條布,從左肩搭於右手上,頸部飾有頸圈、項鏈、瓔絡等物,形體健壯,身材粗短,姿態有力,猶如年輕的男性武士,頭髮很濃,髮型翻卷,為束扎頭髮,頭髮正中有方型飾物和大花捲,寶增在腦後結為四根,在兩耳側如蝴蝶般飛舞飄揚,耳朵上有耳飾。佛、菩薩像大多有同心圓形光背。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犍陀羅風格造像。
背景知識延伸:
亞歷山大東征:指公元前334~公元前324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對東方波斯等國進行的侵略戰爭。公元前4世紀,馬其頓國征服希臘各邦。前334年,馬其頓王亞歷山大率軍進攻波斯,開始了亞歷山大東征。歷時十年,經過伊蘇斯之戰、高加米拉戰役、吉達斯普河戰役後,亞歷山大征服了波斯、埃及、小亞細亞、兩河流域。最終建起地跨歐、亞、非三洲的亞歷山大帝國。
歷史上的亞歷山大東征一方面是一次遠至古代印度河流域的掠奪性遠征,對亞洲文明造成了一些毀壞性的破壞,但另一方面於客觀上也促進了東西方之間的聯繫,這一時期,雙方貿易往來更加頻繁,許多希臘人移民到了西亞,其生活方式、風俗、語言和文字由此傳入東方,同時西方也從東方汲取了不少文化養分。經這一途徑,古希臘與東方文化獲得了直接交流、融合的機會。
亞歷山大帝國疆域圖
貴霜帝國(Kushan Empire):古國名。127年-230年為其巔峰時期。疆域從今日的塔吉克綿延至裏海、阿富汗及印度河流域。貴霜帝國在迦膩色伽一世和其承繼者統治之下達至鼎盛,曾擁有人口五百萬,士兵二十多萬,被認為是當時歐亞四大強國之一,與漢朝、羅馬、安息並列。
羅馬帝國時代歐亞大陸圖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