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春季養生當養陽護肝1--3

春季養生當養陽護肝(一)2011年02月21日  春季,從立春開始,歷經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共6個節氣,止於立夏前一天。春季陽氣生髮、大地回春、萬象更新、生機盎然,是一年中最好的季節。

  然而,春天不但是流感、流腦等各種傳染病的高發季節,而且冠心病、膽結石、肝炎、精神性疾病也常常容易在春天複發。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因此,我們一定要做好春季的養生保健,為一年的健康打下基礎。

  春為四時之首,萬象更新之始。正如《黃帝內經》里所說:「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卧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意思是說,當春歸大地之時,冰雪已經消融,自然界陽氣開始升發,萬物復甦,柳絲吐綠,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出現欣欣向榮的景象。「人與大地相應」,此時人體之陽氣也順應自然,向上向外疏發。

  簡言之,春季養生,一是養生,二是養陽,三是護肝。

  那麼,如何養生、養陽、護肝呢?

  擁有保健科學和中醫專業雙學位的閆珉川提示,春季養生必須掌握春令之氣升發舒暢的特點,注意保衛體內的陽氣,使之不斷充沛,逐漸旺盛起來,凡有耗傷陽氣及阻礙陽氣的情況皆應避免,這個養生原則應具體貫穿到整個春季飲食、運動、起居,防病、精神等各個方面中去。

  養肝之要,戒怒養陽。

  《黃帝內經》有云:「百病生於氣也」。因此,保養肝的功能最重要的是心情要愉快。同時,養生還要求情緒保持穩定、不要過分高亢或低落。

  如果不注意情志調攝,肝氣抑鬱,則會生出許多病來。如過於衝動,肝氣過旺則分往大腦的血量驟然增多而易突發腦出血、中風;過於悲傷使肝氣過於低下,分往大腦的血量驟減而暈倒、虛脫。如果情志不暢,則肝陽上亢,血壓升高,心腦血管病者容易發生中風。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人,抑鬱症的人到了春天易複發。

  因此,春天應順應陽氣升發的自然規律,使肝氣順暢。

  中醫認為,肝屬木,與春令升發之陽氣相呼應。因而情志養肝是春季養生首要養生方式。保持心情舒暢、七情調達,有助於肝的疏泄。

春季養生當養陽護肝(二)、2011年02月22日   春為四時之首,萬象更新之始。《黃帝內經》有云:「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卧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

  也就是說,人要適應自然界的變化,要適當晚睡早起,到戶外散步,悠然自得地舒展肢體,使精神活動寄望於大自然中。

  夜卧早起,起居有常。

  古人稱「睡眠」為「眠食。」曾國藩有「養生之道,莫大於眠食」的名言。英國大劇作家莎士比亞將睡眠譽為「生命筵席」上的「滋補品」。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睡得香」為健康的重要客觀標誌之一。

  研究表明,在高質量睡眠狀態下,體內會出現「四自」功能,即:自我建設,自我改造,自我完善,自我修復。尤其是春季,肝受到陽氣生髮的作用,容易肝火旺盛,肝臟又是將軍之官,主疏泄,解毒。

  由此可見,春季高質量的睡眠是非常重要的。

  《黃帝內經》曰:「人卧血歸於肝」。現代醫學研究證實,睡眠時進入肝臟的血流量是站立時的7倍。流經肝臟血流量的增加,有利於增強肝細胞的功能,提高解毒能力,並加快蛋白質、氨基酸、糖、脂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的代謝,從而維持機體內環境的穩定,抵禦春季多種傳染病的侵襲。

  因此,科學睡眠對我們的健康、養生非常重要。晚上21—23時上床入眠,最有利於血歸於肝。且除要保證睡眠時長外,還有幾點需要注意,睡前應堅持用熱水洗腳;其次晚飯不要吃過飽,睡前也不要喝濃茶或咖啡;另外,要講究睡姿,睡時應「卧如弓」,右側卧,且睡眠方向以頭東腳西為宜。最後,室內環境靜謐,空氣新鮮,溫濕度適宜,床鋪舒適,均利於進入甜蜜的夢鄉。

  睡眠有了保證,可「春困」也隨之而來。古詩曰:「春眠不覺曉」,春天的覺似乎總也睡不夠,白天也時常覺得昏昏欲睡、精神不振。為了不讓「春困」影響我們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我們還是應該努力克服「春困」。

  毛澤東保健醫王鶴濱、國家藥典執委周超凡的嫡傳弟子,閆珉川就「春困」給大家一些建議。

  具體方法是:一是要做到起居有常,每日宜早卧早起,保證一定的睡眠時間,還要注意居室空氣的新鮮流通;二要加強鍛煉,每天起床後堅持到公園、田野進行早鍛煉,持之以恆可精神飽滿、神清氣爽;三要平衡飲食,多吃一些富含優質蛋白的食物,以滿足春季因人體代謝旺盛而蛋白質需求的增加。多吃一些新鮮蔬菜和水果也可有效預防「春困」。這是因為「春困」與機體處於偏酸環境和維生素攝入不足有關,而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既可中和體內酸性產物,又可補充維生素。春季養生當養陽護肝(三)

  春季萬物萌生,正是調養身體五髒的大好時機。

  傳統醫學養生「四季側重」的原則認為春季肝臟當令,養陽益肝是首要,以防肝臟淤滯不暢,並提倡春季養肝食為先和以臟補髒的方法。

  增甘少酸,養肝為先

  春天養肝,在飲食方面應遵從《黃帝內經》里說的「春夏養陽」的原則,適當多吃些溫補陽氣的食物(感冒、發燒等表徵不適用)。

  有目的地選擇一些柔肝養肝、疏肝理氣的草藥和食品。草藥,如枸杞、鬱金、丹參、元胡等;其他食物可以選擇辛溫發散的大棗、豆豉、蔥、香菜、花生、阿膠等靈活地進行配方選膳。唐代醫家孫思邈說:「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春季最宜於食用大棗、山藥、黃豆芽、綠豆芽、香菜、春筍、萵筍、菠菜、香椿、薺菜、芹菜、油菜、蒲公英、柳芽等。山藥味甘性平,具有健脾養肝、滋肺益氣、補腎固精等功效,可用棗、山藥、阿膠與大米、小米、豇豆煮粥食用,以健脾養肝益胃,滋陰潤燥。蔬菜和野菜,既能補充多種維生素、無機鹽及微量元素,又可清熱潤燥,有利於體內積熱的散發。忌吃油膩、生冷、粘硬食物,以免傷及肝脾。

  擁有保健科學和中醫專業雙學位的閆珉川,特別針對這段時間,為讀者朋友們推薦了幾款營養美味的養生食譜。

  鴨肝阿膠粥

  【配料】鴨肝60克,阿膠10克,粟米100克,蔥花、薑末、精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①將鴨肝洗凈,剁成泥糊,備用。②粟米淘洗乾淨,放入砂鍋,加適量水,大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煨煮30分鐘。③另鍋放入阿膠,加水後用中火煮沸。④待阿膠完全烊化後加入粟米粥中,加入鴨肝泥糊,拌和均勻,加蔥花、薑末,繼續用小火煨煮至粟米酥爛,加精鹽、味精,攪勻即成。

  【用法】早、晚分食。

  【功效】養肝補血定眩。尤適用於肝血不足引起的經前眩暈。

  阿膠山藥羹

  【配料】阿膠9克,山藥30克,紅糖少許,水澱粉適量。

  【做法】①山藥去皮洗凈切成小丁,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置火上煮熟。②將阿膠溶化後,注入山藥鍋中,下水澱粉、紅糖調成羹即成。

  【用法】每日早、晚各食1次。

  【功效】調補肝腎。凡肝腎兩虛所致小腹經期隱痛、頭暈耳鳴、舌質淡紅者,皆可作為食療佳品。肝腎不足的婦女宜常食之。


推薦閱讀:

20160611健康之路視頻和筆記:張晉,端午養生,艾葉茶,甘麥大棗湯
養生保健「九九功」
心靜是最好的養生良方
養生要趕早不趕晚(養生之道)
第十八章 因時養生

TAG:春季 | 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