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李約瑟難題」答案的猜解

「李約瑟難題」答案的猜解

摘要 在李約瑟先生所展現的古代中國天文學獨特性、中醫學史、陰陽五行知識基礎上,運用考古學、民俗學最新科研成果,結合古代中國天文學、中醫學、羲學等知識,解答李約瑟難題。

關鍵詞 中國天文學 中醫學 獨特體系 陰陽五行 原本含義

為什麼在公元前二世紀至公元十五世紀,中國在自然科學及其運用方面,遠勝於西歐,但是近代科學卻不是從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的中國古代文明中演繹出來,而是在文明程度相對落後的十五世紀的歐洲誕生呢?這就是學術界所說的「李約瑟難題」。

在求解這一難題時,李約瑟先生首先否定了用氣候和地理的差異來解釋中西方科學發展水平不同的觀點。其次,又否定了用種族和自然人類學的觀點去解釋中西方自然科學發展水平的差異。其三,還否定了那種認為中國傳統的語言和邏輯存在缺陷,從而未能產生現代科學的觀點。李約瑟先生幾乎用了畢生的精力,系統地思考、求解這個難題,並大規模地進行實證研究,由此催生出了一部有關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史的宏篇巨著。早期中國科學技術之先進,以及現代科學僅在歐洲之後起的原因。。

然而,李約瑟先生在結束篇----《中國科學技術史》第七卷中,也沒有能夠對這一難題給出肯定答案。筆者試遵從李約瑟先生的諸多著述向人們透露的他解釋這一世紀難題的某些思路和答案,並結合他所揭示的古代中國天文學獨特性、所談到的有關中醫學知識、陰陽五行原理、所佔有材料的局限性這四個方面,運用還原論與實證主義方法,分析李約瑟先生沒有能夠給出答案的原因,並根據中華文明的一些最新科研成果,對這一難題的肯定答案作一推論。不當之處,敬請讀者賜教!

1李約瑟先生揭示了古代中國天文學的獨特性,卻沒有能夠與中國曆法相聯繫

李約瑟先生揭示的古代中國天文學觀測體系獨特性,給以後的研究古代中國天文學與科學技術思想文化拓展了發掘、展示累累碩果的無盡空間。但是沒有來得及與古代中國曆法聯繫起來進行分析,則局限了李約瑟先生破解「李約瑟難題」的眼界。

1.1李約瑟先生所揭示的古代中國天文學觀測體系獨特性

李約瑟先生在論述古代中國天文學時指出:「儘管天空現象是同樣的,人們卻用不止一種方式去理解它。」並展示了中國使用赤道、希臘使用黃道、阿拉伯使用地平這三種天球坐標系的內容[1]。

三種天球坐標系圖如下:

三種天球坐標系統:(a) 中國——赤道坐標系統;(b) 阿拉伯——地平坐標系統;(c)希臘——黃道坐標系統

圖中可以看出,赤道坐標系 (a)以天極P為中心;地平坐標系(b)以天頂Z為中心,黃道坐標系(c)以黃極為中心,這三個中心是不一致的,因而三者各自的空間取向與所選擇的天體坐標也是不一致的。

古代中國的赤道天球坐標系被稱為渾天系,渾天系以地體為天地的球心,以南極、北極兩端為軸心,亦即天地的中心;以緣地球表面向外延伸的太空為上下四方。即以北天極為上,以南天極為下,以與地球赤道相平行的二十八宿為圓形天道,以北斗星斗柄為指針,將二十八宿所標識的365.25度,等分成十二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作為劃分一年十二個月、一日十二個時辰的坐標。

由十二支標示的「天空十二辰」對觀測者而言,是隨整個天球、同時也是隨整個地球參與周日和周年視運動[2][3]。

1.2 二十四節氣曆法由赤道天球坐標系中誕生出來

代表周天365.25度(現代天文學為360度)的二十八宿,與斗柄旋轉所指的方向無法分割。北斗星繞北極星做周年旋轉,在一回歸年內,從冬至開始,斗柄由直指正北轉向直指正東、正南、正西,到第二年的冬至,整整徊轉一周天。大家熟悉的二十四節氣曆法,就是由赤道天球坐標系中誕生出來。陰陽五行八卦,與陰陽五行八卦內容息息相通的干支60一周曆法(俗稱干支四柱)則與二十四節氣息息相通。

四個方位的二十八宿,是古人用假想的線條連結起來的二十八組星象。每個方位的七宿用假想的線條連結起來像四種動物----青龍、白虎、朱雀、神龜(玄武):

東方蒼龍——角、亢、氐、房、心、尾、箕

南方朱雀——井、鬼、柳、星、張、翼、軫

西方白虎——奎、婁、胃、昴、畢、觜、參

北方神龜—斗、牛、女、虛、危、室、壁

以上就是《鶡冠子》(鶡音hé合)一書明確記載的古人斗柄授時法則:「斗柄東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據此法則,只要在黃昏時觀測斗柄的指向,就可以知道季節的更替。這就是中華文明中「四象」的內容。加上四立時節斗柄分別指向東北、東南、西南、西北(四維)的共八個主要節氣(八個主要節氣與八卦直接對應),即是「四象生八卦」的由來(見《斗柄指向八方配先天八卦卦時示意圖》)。

《斗柄指向八方配先天八卦卦時示意圖》(注意:古代的識圖方法是上南下北。圖中心的圓點代北極,左下方七個圓點代表北斗七星。)

1.3李約瑟先生沒有來得及將赤道觀測體系與古代中國曆法知識聯繫起來進行分析

應該說,在西方天文學與古代中國天文學中,「概念表述不同,但基本指稱一致」的這種個別現象是有的。但是也正如李約瑟先生早就指出的:「中國人的天空分劃同希臘的及現代天文學所通常用的星座全然不同,成千的星座中東西方有相同名稱的至多不超過一打,其中有大熊、獵戶、御夫、南冕和南十字。天空分劃的徊然不同是關於中國天文學獨立起源和發展的最令人信服的論據之一。」[4]也就是說,承傳了赤道坐標系的現代天文學,雖然在計量恆星精確位置這一重要方面選擇的是中國式的赤道坐標系,但是在天空命名方面卻是選擇的希臘式。

儘管中國的天文學可以與歐洲的天文學發生融合,比如中國天文學的黃道與歐洲天文學的黃道可以通用。但是現代天文學所保留的中國天文學天空命名方面的知識卻幾乎等於零!比如在現代天文學中,根本找不到青龍、白虎、朱雀、神龜的名稱。可以說,現代天文學的地球繞著太陽旋轉,太陽系繞著銀河系旋轉等知識,同陰陽五行八卦、干支曆法這些與中國天文學無法分割的知識也是毫不沾邊!尤其是二十四節氣,儘管沒有遺失,但是現代天文學卻將其劃分的科學依據----赤道坐標系,替換成了黃道坐標系。而陰陽五行八卦、干支與二十四節氣等知識,它們共同的科學依據卻是在中國天文學之中。陰陽五行八卦、干支、二十四節氣曆法知識與中華文明,比如中醫、易學、文學、藝術等各學科知識也是無法分割。換句話說,就是不懂陰陽五行八卦、干支、二十四節氣曆法知識,就無法真正讀懂中華文明各學科知識!

失卻了古代中國天文學天空命名、曆法等方面的知識,就無法找到二十四節氣的真正科學依據,陰陽五行八卦自然也就成了讖緯與玄學,根本無法展示其準確含義,遑論展示其科學依據!這種掐斷了中華文明根本,截斷了中華文明源頭的治學方法,不僅使西方學者無法真正讀懂中華文明知識,甚至連土生土長、土生洋長的中華民族的一些子孫,都會分不清陰陽五行八卦是精華還是糟粕。以致於相當一部分學者談到陰陽五行,就會以為是腐朽沒落的東西,惟恐避之不及!尤其是今天唯一能夠證明中華文明科學性、合理性的中醫學,因為其科學依據是陰陽五行,而陰陽五行的原理弄不清楚,中醫學的科學性也就無法被學術界所認可,故而發展中醫阻力重重。

不承認陰陽五行是中國哲學的精髓,就無法弄清楚中國哲學與西方哲學之間的差異來自何方,更不會明白為什麼運用現代科學原理解釋中國科技史知識,只能是收效甚微!

2 李約瑟先生所涉獵的中醫學知識,沒有能夠揭示出中醫學是從哪裡來的

李約瑟先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已經相當清楚:中醫有經絡學說和臟腑學說,它們的核心是陰陽五行學說。由於李約瑟先生所能涉獵的中醫學知識「是一座冰山所顯露出來的一小部分,而冰山的百分之九十仍然藏在水下」,加上「最大的困難在於有些名詞術語的定義含糊不清。」而「含糊不清」的原因,除了漢語流傳數千年導致的語義變化萬千,就是只能引用接受西學教育的「俞雲岫關於中國古代疾病分類學,或所謂病症學----《古代疾病名候疏義》,伍連德、王吉民合寫的《中國醫史》。」[5]曾留學日本的俞雲岫一貫堅持全面廢除中醫;留學英國的伍連德也是劍橋大學(西)醫學學士。除此之外,就只能限於《詩經》、《山海經》、《左傳》等古文獻中對疾病記載的隻言片語,來總結古代中國人對疾病學、免疫學、營養學等方面的片段成就。尤其是探討針灸穴道的科學依據,由於針灸學「本身不總是首尾一貫的」[6]根本沒有說明經絡是怎樣被發現、如何劃分以及根據什麼原理而劃分的,所以沒有能夠揭示中醫學究竟是從哪裡來的。

要知道,(1)中醫學不是以解剖實物來命名臟腑、經絡,它將人體內的臟器統稱為五臟六腑,只是在論述經絡理論時,才稱六臟六腑。並認為支撐人體生命和支配人體生理活動的物質是「經絡」(也稱經脈);? (2)中醫不以細菌、病毒、紅白細胞增減異常等作為致病因素;? (3)中醫不以生理、病理、生物化學作為基礎理論;? (4)中醫與西醫的診斷、治療原理是不相通的。? (5)中醫學臟腑、經絡,其數目、性質與功能,不是與解剖出來的器官、神經相吻合,而是與陰陽五行、八卦、十干、十二支的數目分毫不差,而且其功能性質與這些數目所標示的天地之氣的功能性質也是直接對應的[7]。這種對應的原理是「天地之陰陽五行」與「人體之陰陽五行」相參相應,人體之陰陽五行就是指五髒的氣血運行[8]。

《黃帝內經》正是以陰陽五行、干支文字元號和數字元號為主描述了人體氣血運行規律;描述了在氣的作用下人體孕育、出生、成長、衰老、死亡的規律;描述了天地之氣、人體之氣與疾病的關係。要想弄清楚中醫是從哪裡來的,必須先弄清楚陰陽五行、八卦、十干、十二支這些事物的真實面目。而其真實面目只能在獨特的古代中國天文學中才能透視清楚。

3 陰陽五行的評價很客觀,但是沒有能夠揭示出其真正的起源

3.1李約瑟先生的陰陽五行觀

李約瑟先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第二卷第十三章C部分講了中國的陰陽家、五行學說的起源和發展,他說:

「五行的概念,倒不是一系列五種物質的概念,而是五種基本過程的概念。中國人的思想在這裡獨特地避開了本體面。」

明確提出五行不是五種物質,在當時來說,這種觀念不僅在西方科學家中是絕無僅有,就是在近現代中國科學家中,也是難能少見。但是,五行究竟是什麼事物的五種基本過程?是什麼事物之間的關係?是什麼事物的形態?他又說,

「五行理論乃是對具體事物的基本性質做出初步分類的一種努力,所謂性質,就是說只有在它們起變化時才能顯示出來,因此,人們常常指出,element這個詞從來不能充分表達『行』這個意思。」

李約瑟先生並沒有完全肯定五行學說,他最後還說,

「五行或陰陽體系看起來並不是完全不科學的,……惟一毛病是它流傳得太久了。在公元一世紀的時候,中國的五行學說是十分先進的東西;到了十一世紀的時候,還勉強可說是先進的東西;到了十八世紀就變得荒唐了。這個問題可以再一次回到這樣一個事實,歐洲經過一場文藝復興、一場宗教革命,同時伴隨了巨大的經濟變化,而中國卻沒有。」

3.2陰陽五行學說的準確內涵究竟是什麼?

因為流傳得太久就無法證實陰陽五行的科學性了嗎?其實在80年代中期,民俗學研究者與中國自然科學史研究者阿蘇大嶺、陳久金等先生就已經揭示了陰陽五行學說的準確內涵!

在延續了近萬年以上的中華文明中,陰陽五行是指一回歸年中春、夏、長夏、秋、冬五個時節的天地之氣。在這五個時節中,每個時節分為兩個月份,也就是將一回歸年劃分為十個月的曆法。人們熟悉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這十天干,就是用來紀這一年分十個月曆法的。

十干紀十個月的曆法,是依據二十四節氣來劃分的。可惜這一非常古老的曆法在中原地區已經長期失傳,只是在彝族少數民族地區非常閉塞的地方,才得以流傳下來。也正是在我國的民俗學家將彝族十月曆呈現給學術界之後,十干紀十個月的曆法才得以重現輝煌。

彝族十月曆是解放前,一些非常閉塞的地區仍在行用的非常古老的曆法。這種曆法將一年分為十個月,每個月36天。用土、銅、水、木、火分別配以「公母」紀月。彝族人稱這十個月為十個「補摩」(公母),用土公、土母、銅公、銅母、水公、水母、木公、木母、火公、火母來紀這十個月。這十個月分為五季,夏季為土;秋季為銅;冬季為水;春季為木;春夏之交為火。漢族以春天為木,夏天為火,秋天為金,冬天為水,夏秋之交為土。由此可知彝、漢二者的說法基本是一致的。木、火、土、銅、水即是漢族的陰陽五行,因為漢族所說的「金」最早就是指「銅」。公母、天地和陰陽則是同義語[9]

陳久金先生還在《天干十日考》中證實了: 十干在古代是用來紀十月曆的十個月名的 [10]即甲乙木、丙丁火、戊己土、庚辛金、壬癸水。

彝族十月曆是依據夏至和冬至來制訂的,與月亮的圓缺沒有直接的關係。經自然科學史專家陳久金先生考證,彝族十月曆就是四千多年前中華民族曾經行用過的,中國最古老的曆法10。彝族十月曆則承傳了這一曆法。而且彝族十月曆的五行配公母,與漢族的陰陽五行配屬五季基本一致。十干紀十月曆與陰陽、五行、公母、五季的對應關係見下表

十干紀十月曆法與陰陽、五行、五季對應表

月份

天干

陰陽

五行

五季

夏秋之交

這個十干所紀的十個月曆法,也就是《素問·臟氣法時論》記載的:

「肝主春,……其日甲乙;……心主夏,……其日丙丁;……脾主長夏,……其日戊己;……肺主秋,……其日庚辛;……腎主冬,……其日壬癸。……」

其中的甲乙日、丙丁日……,就是指甲乙月、丙丁月。《素問》的主旨就是五臟之氣與五季之氣相參相應。

陰陽五行與五個季節一樣,是將二十四節氣等分為五;十干紀十個月的曆法是將二十四節氣,等分為十。陰陽五行、十干都被古人稱之為氣數,它們在二十四節氣中融為一體。二十四節氣則是對天地之氣運行規律的完整標識(有另文分析)。作為中醫學的臟腑、經絡、氣血等學說,與陰陽五行、十干紀十日直接對應,是因為人體氣血運行規律與天地之氣運行規律相一致。

3.3 陰陽五行與四時五季的含義只是「相通」,不是「相同」,

陰陽五行是指天地之氣的性質,四時五季是指天地之氣的現象(寒、溫、濕、冷、暖)。在古代文獻中,雖然經常將四時五行這兩個概念合併使用,如《春秋繁露·五刑相生》:

「天地之氣,合而為一,分為陰陽,判為四時,列為五行。行者,行也。其行不同,故謂之五行。」

但是,兩者各自所蘊涵的意義卻是有嚴格區別的。四季的相遞循環,是具備五種屬性的天地之氣逐時出現在天地之中的特定地域。比如南半球的春夏,是北半球的秋冬;北半球的春夏,是南半球的秋冬。南半球從夏到冬,與北半球從冬到夏,正好是半年。赤道則一年到頭都很熱,沒有冬。兩極與赤道正好相反,雖然半年為晝,半年為夜,但是冰雪終年不化,沒有春、夏和秋。

然而,我們卻不能說沒有冬,或沒有春、夏、秋的赤道和兩極,就不存在天地之氣(陰陽五行)。如果單純強調中醫學的人體五臟與五季相通,那麽沒有冬的赤道、沒有春、夏和秋的兩極,就不適用中醫;但是,就中醫學的人體與五行相通而言,沒有冬的赤道、沒有春、夏、秋的兩極,也都適用中醫。春夏秋冬是人們直接感受到的天地之氣現象,陰陽五行則是從這些現象中抽象出來的天地之氣的五種根本屬性。換句話說,就是地球上沒有春、夏、秋現象的地域,同樣有人與動物的生、長、壯、老、已,植物的生、長、化、收、藏,即同樣存在天地之氣的化生化滅功能。

3.4 陰陽五行在天地之中無處不在

古人認為,晝夜與春夏秋冬同時並存於天地這個整體之中。並將一年分春夏秋冬,一日也分春夏秋冬,依據的就是這一原理。「行」字的本義是四通八達,見古文字行:「 」。陰陽五行時時刻刻充塞於天地之中的各個角落。而某一特定地域如北半球逐時的春或夏,秋或冬,只是具備五種根本屬性的天地之氣周天運行著的一部分,而且是其無法分割的一部分。因此陰陽五行的準確含義,是指天地之氣的五種根本屬性,中醫學的「天人相應」就是指人體五臟之氣與天地之間的五行之氣相互感應。

與五行所代表的五個時節直接對應,古代中國天文學在制訂曆法時,需要觀察測定一回歸年內北斗七星繞北天極做周年旋轉的規律,還要觀察測定木、火、土、金、水五大行星在一回歸年內按春、夏、長夏、秋、冬五個季節的順序,每一行星「值日」73天左右,同時伴隨著橫亘在二十八宿之間的五種顏色的天氣[11],相繼出現在北極天空的規律。

陰陽五行是從人與動物的生、長、壯、老、已、植物的生、長、化、收、藏現象與天象、氣象(不是現代科學的「氣象」名詞含義)的相互感應規律中,探討出來的展現萬物化生之本原的科學思想系統理論。試想一下,我們所能夠接觸到的有形質物體,又有哪一樣不存在於天地之氣的化育生成與化滅消亡之中呢?!

3.5 陰陽五行是古代中國賢哲對物質世界本原的科學認知

現代科學認為,自然科學研究的目的是為了認識自然,包括認識自然界中各種現象的發生和發展、剖析自然界存在的所有物質、揭示主宰自然現象的內在規律和相互關係。大至宇宙中的日月星辰、小至組成一切物質的基本粒子,都是科學認識的對象。不僅要認識其宏觀和微觀,還要認識其內部各個層次上的精細結構,運動特點及運動規律。

從陰陽五行是對天地之氣化生世間萬物規律的揭示而言,它與現代科學所認定的「科學是為了認識自然,……揭示主宰自然現象的內在規律和相互關係」之內涵並無二致。只不過是在認識物質世界時的著眼點有區別而已。現代科學著眼於「基本粒子」、「生物分子」,中國傳統科學著眼於「氣」。「基本粒子」、「生物分子」與「氣」都是實實在在存在著的物質。恐怕「基本粒子」、「生物分子」也需要有「氣」來維持才能存在吧!至於「氣」離開「基本粒子」、「生物分子」還能否存在?「氣」與「基本粒子」、「生物分子」之間究竟是什麼關係?這就需要發展到尖端水平的現代科技做出回答了!

現代科學對「技術」的看法是,技術側重於利用我們對自然界的認識去向自然索取,改造自然以適應人類越來越複雜,越來越高標準生活的需要。雖然技術的發明和使用比科學的歷史久遠得多,但是技術上的重大進步總體來說是基於科學的發展而前進的,科學、技術的發展與進步是相輔相成的。

中華傳統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的各學科如天文、醫學、農學、建築、堪輿等學科體系,都與陰陽五行息息相通,是因為這些既含有博大精深科學思想,又含有精湛技術的學科,都是建立在陰陽五行,這一從宏觀到微觀對物質世界本原科學認知的思想基礎之上。而且,中華傳統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主張的「順應自然」,與現代科學主張的「向自然索取」相比,不僅在保護資源,保護生態環境方面高出一籌,而且與當今中國政府倡導的科學發展觀也是並行不悖的。

4 沒有能夠將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最新成果全部融入《中國科技史》之中

李約瑟先生是近現代系統研究《中國科學通史》的開山鼻祖和這門新興學科的奠基人。他學貫中西,博古通今,治學嚴謹,考證精密,他所導出的結論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他系統整理並發掘中國科學遺產,使各國人民易於理解和樂於接受,這項工作歷時長久且十分艱難。他從20世紀30年代末(37歲)開始學習漢語,由於當時中國的學術體制、教學體制已是按照西學範式建立,除了以上談到的「引用接受西學教育的」現代學者撰寫的中文書籍,就是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至今的民俗學最新研究成果----彝族十月曆;考古學最新發現----河南舞陽賈湖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七千年前用於測地氣的用猛禽腿骨製作的十六支骨笛;河南濮陽仰韶文化遺迹出土的,蚌塑北斗、青龍、白虎星象天文圖,等等,沒有能夠全部融入《中國科技史》之中。這些都是李約瑟先生與他組織的「跨國軍團」所佔有材料的局限性

而能夠證明陰陽五行八卦與二十四節氣曆法息息相通;證明陰陽五行八卦準確含義的是彝族十月曆!能夠證明二十四節氣曆法誕生時代的是仰韶文化遺迹出土的蚌塑龍、虎星象圖!能夠證明二十四節氣曆法本真科學依據----與觀測北斗指向、測定物候等科學實驗緊密結合的「測地氣」,是距今七千多年前的骨笛!能夠證明獨特的古代中國天文學赤道坐標系誕生時代的是6460±135年前已經成型的龍、虎星象圖!

如果李約瑟先生生前能夠全部享用這些成果,並融會貫通於《中國科技史》一書之中,那麼,《中國科技史》所展示的中華文明史就可以上推到六、七千年以前!將陰陽五行八卦、干支文字元號和數字元號與中醫臟腑、經絡的數目相對照,就可證明以陰陽五行、干支文字元號和數字元號為主描述人體科學的中醫學誕生於五千年以前!這些成果可以明明白白,切切實實地揭示陰陽五行八卦的本真面目。在此基礎上,古代中國天文學、中醫學、陰陽五行八卦的科學性就可以讓世人深信不移!尤其是這些事物的展示,可以徹底粉碎「中國上古無史論」、「疑古論」、「中華文明停滯論」的失實之辭。

5 推論「李約瑟難題」的肯定答案

如果以上所談到的四個「沒有能夠」成為了「能夠」,李約瑟先生就很可能給出「李約瑟難題」的肯定答案。「肯定答案」很可能是:

①東西方文明本質完全不一樣,其根本差異大概始自一萬多年前。這個道理就好比在製造傢具時,木質材料與金屬材料只能機械的組合,而不能將木質材料與金屬材料象冶鍊鋼鐵一樣融為一體,即兩者可以互補長短,卻不可以強行合一。

②李約瑟先生在論述中國科學和文明的基本著作中經常強調,經典的西方科學和中國的自然觀長期以來是格格不入的。西方科學向來強調實體(如原子、分子、基本粒子、生物分子等),而中國的自然觀則以「氣是化生萬物的本原」為基礎。這兩者都是對物質世界起源的科學認知,其科學性「旗鼓相當」,僅僅是在認識客觀物質世界時的著眼點不同而已。

③在此基礎上,近代的自然科學體系根本不會在中國出現。即使不受外來影響,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也不會緩慢地發展到近代的科學體系中。這個道理與蘋果樹上長不出梨,梨樹上長不出蘋果是一樣的。

④沒有系統理論和基礎學科支撐的經驗發明是不可能走在世界文明前列的。中國古代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的領先,完全是因為中國有相當科學的陰陽五行八卦學說系統理論;西方古代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也曾發展到過相當高超與古代中國不相上下的水平。只是由於中世紀的西方文明在承傳中發生了斷裂,比如埃及的金字塔,英國的巨石陣等,已經很難有人清楚它們與西方天文學的具體關係了。經過文藝復興才發生的現代科學、工業、經濟、政治革命可以充分證明這一點。

⑤既然古代中國科學那麼發達,為何沒有發生16、17世紀的歐洲科學革命,以致從那以後就日益淪於落後?是因為起源於遠古時代的中國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知識在漢代甚至商周時代,就已經開始失傳了!突出體現在干支(60一周)四拄曆法在夏代的後裔彝族人民保留下來的十月曆中,就已經不見使用了;干支四拄所蘊涵的深遠時空背景在周以後的漢唐時代也已經搞不清楚了。《素問》就記載了:「鬼臾區十世祖先念誦而奉行的,是太古占天候氣相當靈驗的文字,從伏羲時代開始,已鐫刻在玉石上,命名冊文。」[12]而《冊文》卻失傳了!《素問》還記載了:「十干之日各在一方,徵其離合,事也寥廓,嗚呼遠哉,百姓日用而不知爾。」[13]即十干紀日所代表的天體之位置各在一個方位,探詢其離散與聚合的規律,其內容相當遼闊遙遠,百姓每天使用干支曆法,卻不知道干支所蘊涵的空間背景。與干支象數密不可分的易學、中醫學等中華文明各學科,是華夏先祖歷經數千年『仰觀俯察』、苦思冥悟、手口相傳、能夠經得起實踐反覆驗證的智慧結晶。是它的誕生、存在與遺存催生了中國歷史上最為輝煌的「諸子百家」。正是這一時代的中華文明復興,使公元前七世紀至公元十五世紀,中國在自然科學及其運用方面,遠勝於西歐!

只有不就事論事,摘掉一百多年來由中國人自己建立的西方教學體制、西化中國學問的有色眼鏡,正視從歷史的事實中求出「是」(真理),才能夠讓中華文明的神秘色彩全部退去,而閃爍出其原本就有的科學光芒!

要想弄清楚中國古代科技的性質,必須運用中國人的母語,首先回歸中國古代科技思想文化的本真面目,然後再用現代人能夠懂的現代漢語,將本真的中國古代科技思想文化成果展現給讀者。否則,中華文明將很難催生現代的中國科學,中國科學也將永遠無法與西方文明催生的現代科學齊頭並進!

⑦中國古代不只有技術,而且有科學思想文化,雖然不能夠發展出西方的現代科學,但是,只要能夠把本真的中國古代科技思想文化成果展現出來,就一定能夠古為今用,推陳出新,重構起與西方現代科學相媲美、相超越的中華現代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新體系!

中華文明「順應自然」與西方文明「征服自然」這兩者相比,應該說是各有所長。本真中華文明的復興,與西方偉大的文藝復興一樣,將會引發當今中國與世界科學、文化、經濟、政治、社會的全面優化。

6結語

中華文明主導著中華文化的歷史長河,從萬年以前流淌至今。陰陽五行八卦這一物質世界生成觀、時空觀、宇宙觀,在中華文化中無孔不入,是中華文明的立命之本。建立在這一觀念基礎之上的古代中國天文學、中醫學、易哲學等諸學科知識,在中國各民族口耳相傳的歷史中隨處可見。

6.1 為什麼中國科學家寫不出有分量的《中國科學技術史》?!

傾心於中國文化的西方學術大師和文化巨人李約瑟先生,儘管沒有能夠最終完成自己計劃中的學術巨著,儘管沒有給我們留下關於「李約瑟難題」的肯定答案,但是,這絲毫不能掩蓋這位偉大的英國學者為中華文明、世界文明所做出的巨大貢獻。正是因為他的努力,在相當一部分學者,覺得科學是圍繞一條主線演化來的,科學只有一個源頭,這個源頭在西方,或者在巴比倫,不承認古代中國「有」科學的時代,他作為發掘中國文明中科學因素的先驅者,向世人證明了:有!不但有發明創造,而且也有科學的思想、科學的概念。從而架起了東西方不同文明之間相互理解的一座橋樑。也使我們中國人能夠從科學這一重要的視角,重新審視、整理、發揚光大我們的古老文明。

作為英國科學家的李約瑟先生,50餘年如一日地辛勤耕耘於中國浩瀚典籍之中。他研究中國科學史的目的是澄清對中國科學的疑惑,打破無知,消除誤解,還歷史本來面目。他組織撰寫的《中國科學技術史》是一項空前創舉。《中國科學技術史》為人類展現了一個過去知之甚微的新的精神世界,使人們從昔日中國科學金礦中看到無盡的知識寶藏。這是一部體大思深、結構嚴密的有關中國傳統科學文化的大百科全書。

李約瑟先生實際上是一個國際主義者。他一方面熱愛中國文明,他也熱愛西方文化。深厚的文化科學素養使他不存任何種族歧視的偏見。他駁斥了過去所謂西歐中心主義,駁斥什麼東西都是從西方開始,另外一方面,他除了肯定了中國這方面的成就以外,對其他民族的文化也一視同仁。比如阿拉伯的文化,阿拉伯在科學方面的成就,印度在科學方面的成就,甚至包括一些比較小的國家,中亞細亞這一帶他都一律予以承認。他認為近代的科學,他引用了一句中國古語,叫百川朝宗于海,世界科學就像一個大海一樣,由不同的河流匯集而成,在這個過程中,各個民族、各個地區的文化,都有它各自的貢獻。

作為中國的科學家,耳濡目染中華文明的名勝古迹、風土人情,近水樓台先得月地享受著多如牛毛的經文典籍,生於中華母語的環境之中,卻至今沒有撰寫出一部有分量的《中國科學技術史》,真應該感到汗顏!難道不應該從自身的立足點、看問題的視角、研究的目的、科學文化素養的淺薄查一查原因嗎?!

6.2 中國科學與西方科學,有的事物能夠融為一體,有的則不能夠融為一體!

李約瑟先生強調,如果沒有中國等其他文明區的科學注入,近代科學及工業革命便無從談起。他在論證中國對世界科學貢獻時,以崇敬和愛戴的心情捍衛了中國人對一系列重大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的優先權,將中國科學文化置於世界史中應有的位置,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而這種地位過去被嚴重貶低和誤解。為此他應得到所有中國人的感謝。

但是,我們也應該清醒地看到,中國科學與西方科學的諸多成果,不是全部都可以相互融通,而是有的可以融通,有的不可以融通!比如,中國人對吸引現象的研究,給了西方人牛頓力學的發現以極大的啟發,而西方人對引力的理解,與中國人對「氣」----包括引力、輻射、風化、風蝕等內容的理解,卻是不能劃等號的!中醫學與西醫學的差異更甚於此!古代中國天文學與西方天文學之間存在的明顯差異,決定了中國傳統科學(包括中醫學)與西方科學(包括現代醫學)之間的差異,同時也決定了中國哲學重整體與西方哲學重個體之間的差異。這些具有差異的事物是不能融為一體的,比如用西醫的基礎理論來代替中醫的基礎理論,用現代天文學的基礎理論來證實與古代中國天文學息息相通的中國傳統科技與思想文化知識,就會差之毫厘,謬之千里!

6.3 中國科學遺產是個絕對的金礦,急功近利卻找不到真金!

由於過去人們受「西方中心論」影響,對中國科學成就嚴重低估。李約瑟先生則使很多人對中國重新認識並發生了觀念上的根本改變,他已在當今國際文化史領域掀起了一股颱風,橫掃以往一切陳腐的中國觀,使人們不得不對中國科學成就刮目相視。李約瑟先生認為,中國像古希臘一樣有巨大科學財富,而且中國科學遺產是個絕對的金礦。但是,這一金礦卻被埋沒得太久了。李約瑟先生的《中國科學技術史》僅僅是開發這一金礦的指南。大部分探討李約瑟難題的人,包括專業的科學史學家與非專業的諸如社會科學、人文科學工作者,都應該警惕「西方中心論」的影響,不要拿近代西方科學的範式與基礎知識,去割裂、拆解、衡量古代中國的東西,要明確中國傳統科學融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為一體的綜合性、獨特性。要知道即使找到了李約瑟難題的答案,也只是找到了如何來發展中國科學的一個途徑。也還需要我們中國的科學家去進行具體地開掘與研究,並展現中國古代文明各學科的成果及其這些成果所能夠誕生的全過程,惟其如此,才能在金礦中找到真金。

馬曉彤先生說得好:「科學是人類文化中最璀璨的一顆明珠,它實際上已經成為評價一個國家文明程度與社會力量的「金指標」。如果說一個國家的科學不發達,不言而喻它一定是落後的;進而引申若認為一個民族的傳統中沒有科學,那麼言下之義這個文明體系也必然是低劣的。」[14]

李約瑟先生工作的最重要意義,就在於它從人類文明多樣性的角度來對中國古代文明進行了一個全面的透視。這一透視告訴我們,古老的中華文明一直走在世界文明的前列,富庶的禮儀之邦在相當長久的時期受到世界人民的景仰,就是基於中華文明與生俱來的科學性!然而,誕生於原始社會的中華文明,進入商周時代以致秦漢唐宋元明清之後,卻因為逐漸失傳而導致自強不息,趨善避惡,不畏艱難險阻,不畏強暴霸權,英勇不屈、理智地做人,智慧地做事的主流中華文化,有時也會被奢靡腐化,自甘墮落,思想匱乏,禁錮創新,不思進取,重利輕益,趨炎附勢、阿諛奉承等劣質文化乘虛而入。應該說近現代以來,中華文明停滯不前與這類劣質文化佔了上風不無關係!

既然我們擁有那麼多優秀的科學遺產,祖先留給我們那麼多震撼世界的發明發現,失傳的中華文明碩果又是數不勝數。那麼,我們何必要在用至今也翻譯不清楚的什麼是科學、什麼是狹義科學、什麼是廣義科學,什麼是量子力學、系統論、整體論、個體論上兜圈子?難道把西方現代科學稱為「狹義」科學,把古代各民族的科學稱為「廣義」科學,其中就不含有西方中心主義的因素嗎?劉明武先生說得好:由一物求一物之理即為科學(狹義),由萬物求萬物之理即為科學(廣義)。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即為科學研究。而且「順應自然「與「征服自然」相比,則更符合世界人民所追求的保護資源,節約能源,在科學文化上多元共存,各民族友好、和諧相處的良好願望。

文明具有極強的生命力、感染力、威懾力、征服力。在李約瑟先生務實求真,刻苦嚴謹,博愛無私的精神鼓舞下,我們中國科學家只要掙脫西學範式的桎梏,實事求是,不存偏見,努力增強自身的科學文化素養,直面中華文明,就一定能夠整理出系統、翔實、本真的《中國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史》,《中國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史》所展現的本真中華文明,將支撐中華巨龍騰飛、遨遊在世界的上空,巨龍的神靈之氣將慧澤整個人類!

參考文獻

[1] [4]潘吉星主編,《李約瑟文集:李約瑟博士有關中國科學技術史的論文和演講集(一九四四——一九八四)》,瀋陽,遼寧科技社,1986:467 [5][6]:995-1067頁

[2] 張建芳,《獨特的古代中國天文學》,2004年2期(12月)《中西文化研究》

[3]張寧等:《試論十二支的赤道屬性》2003年6期《貴州教育學院學報》

[7]張建芳,《中醫-西醫,同醫不同一》,《澳門理工學報》2004年3期

[8]張建芳:《試論陰陽五行是中醫學術理論的根》2003《中醫雜誌》(增刊):58頁。

[9]阿蘇大嶺等:《關於小涼山彝族十月太陽曆的調查及其初步分析》,《自然科學史研究》(京),1984.3:261-265;陳久金:《論夏小正是十月太陽曆》,《自然科學史研究》(京),第1卷第2期,1982;《夏小正新解》農史研究[J].1983年第1期

[10]陳久金.天干十日考[J].自然科學史研究.1988,7(2):119-127

[11]黃帝內經《素問》:臣覽《太始天元冊》文,丹天之氣,經於牛女戊分;黅天之氣,經於心尾已分;蒼天之氣,經於危室柳鬼;素天之氣,經於亢氐昴畢;玄天之氣,經於張翼婁胃。所謂戊己分者,奎璧角軫,則天地之門戶也。 [12] 黃帝內經素問.天元紀大論

[13]唐.王冰.黃帝內經素問(上下)[M].上海:商務社,1931.4:338

[14] 馬曉彤《中國古代有科學嗎?----兼論廣義與狹義兩種科學觀》,《科學學研究》2006.6期:818頁


推薦閱讀:

叫醒你的衣櫃 || 一件純白T恤,解決夏天所有的搭配難題
孝庄臨終前出了一道難題,康熙37年沒有解,雍正登基後立馬解決 布衣談史
一隻狗的情感難題
兵器百曉生:056型輕護艦 化解中國兩大近海難題
性騷擾這個「世界難題」到底多嚴重?美媒:無處不在

TAG:難題 |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