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上海耕樂堂」推介名家: 季樂勝

「上海耕樂堂藝術廳」是上海大學耕樂堂文化工作室創辦、上海美術學院名師提供學術支持的藝術交流與交易平台,為簽約藝術家提供展覽及送拍服務,致力於向社會推介優秀的藝術家和作品。

出品方:上海大學耕樂堂文化工作室

學術主持:蘇金成博士(上海美術學院碩導)

季樂勝

別署:龍胄,老樂。1972年8月出生於山東濰坊,北京大學首屆書法研究生,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大學訪問學者。現為北京大學研究員,北京大學藝術學院中國畫導師(范揚)工作室助理導師,《美術報》吳冠南大寫意花鳥研究中心研究員,《美術報》季樂勝工作室導師,濰坊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享受政府津貼專家。

法無定法 乃為至法

中國書畫源遠流長,有著嚴格的程式和技法,前人在不同的領域、不同的時代創造的高度令人高山仰止。如何傳承傳統,如何入古,如何創新這是當代藝術家共同面對的課題。

季樂勝書法

我的山水、花鳥畫追求的是厚重樸拙的畫風,追求飄逸、瀟洒、清朗、秀逸與風流,講究筆墨的靈動、勁健、透明,尋求的是畫面的充實、自由和豐富。表現在我的畫作中,沒有那種裝腔作勢空泛浮躁,而是把人帶進一個陌生的清新世界。我的作品大都是中國繪畫的傳統題材,但筆下的山水卻給人一種陌生感。陌生的不是具體物象,而是在洗鍊的筆墨和獨特的結構中所表現出來的情緒、胸懷和素質。

季樂勝書法

我的畫相對靜態的自然山水、深山古寺,亦絕無甜俗,給人印象最深的是氣韻生動,山川雄渾秀麗、豪邁剛健,表現出拙樸渾厚的氣度和別具匠心的構思,小品和巨制有著同樣的氣勢。以混沌的水墨,縱而有控之筆,寫山水之魂,像《十八歲的記憶》可謂是意境深邃的上乘之作。我注重把握畫面的整體感,緊扣主題,營房、坦克與雷達隱於其中,以及巧妙的題目,寫出了軍人的情愫與精神。雖然峰巒疊出,蜿蜒不絕,溝壑縱橫,同時雲流飛瀑涌動其間;但卻毫無零碎瑣繁之感,整個山體龍脈相互呼應、渾然一體,給人以大氣磅礴的壯美之感。

季樂勝書法

此外,需要強調的是,我的山水畫既不是用水墨直接呈現視覺所見的寫生性山水,也不是完全脫離對象純以傳統筆墨表現審美經驗的筆墨性山水,而是在這兩者之間尋找一種新的切入點。即在表現現代性的山水上不是照抄自然、甚至於也不是從寫生畫稿轉變而來,而是注重感受真實性的表達,這促使我把自己成長經歷中最為深刻的自然山川的地貌特徵,更多地通過綜合印象去提煉和概括。而這種提煉和概括的方法,則是和我對於傳統筆墨與現代筆墨的綜合運用結合在一起的。在汲取傳統的養分上,我並不止於筆墨語言的研習,而是拓展至氣象、境界和品格等精神層面。我的筆墨得益於宋元、近代黃賓虹及恩師範揚先生,但更多獲得了他們在氣象、境界方面的啟示。我注重闊遠寧謐的意境營造,這就和當下許多僅僅從寫生性筆墨的角度表現山水的作品拉開了距離。顯然,宋元的法度與氣象開闊了自己表現山水的空間,寫胸中丘壑才是我山水畫的格局與氣象。

季樂勝書法

中國畫的研習、創作是一個漸修頓悟的過程,要求畫家「澄懷味象」、「凝想行悟」和「遷想妙得」。感悟、體驗、心得是對自然之景直面寫生時的另一種創作,古往今來,畫家莫不是在自然、生活中去觀察和體悟,遊歷山水間,窺探宇宙萬物之全貌。

我的山水畫在總體的氣息上和我的書法是一致的,那就是:古典、逸雅。我不屬於新潮畫家,沒有什麼前衛的姿態。在通常的情況下,我無意於標新立異。相反,我的個人風格和面目,是在謹慎地探索中逐步形成的,這是緩緩的漸變過程。有一點是顯而易見的,我的山水畫的圖式、題材等等,都大略恪守傳統的規矩之中。從這個意義上說,我是古典道途上寂靜而忠實的追溯者,在追溯中返回內心,以傳統的審美體驗,描繪屬於自己的畫卷。可以說,正是在傳統延續的脈絡上,東一榔頭西一棒槌漸趨使我的山水畫呈示出我家面目。

文摘自:季樂勝

佳作欣賞

醉秋,138cm×68cm

雲岫散彩,240cm×120cm

岩曲醉吟,240cm×120cm

煙浮遠岫圖,268cm×148cm

瀟湘雲起,138cm×68cm

銓祥雲,200cm×200cm

溪山紀游,138cm×68cm

微雲起高岳,268cm×148cm

十八歲的記憶

奉和中書舍人賈至早朝大明宮,68cm×68cm

杜甫《登樓》,138cm×68cm

梅堯臣《魯山山行》,60cm×45cm

囊括網羅聯1,178cm×45cm

囊括網羅聯2,178cm×45cm

接下來,請將手機橫過來看

山水扇面,40cm×80cm

山水扇面,40cm×80cm

山水扇面,40cm×80cm

山水扇面,40cm×80cm

山水扇面,40cm×80cm

山水扇面,40cm×80cm

山水扇面,40cm×80cm

山水扇面,40cm×80cm

無為,24cm×48cm

錢起《谷口書齋寄楊補闕》,28cm×48cm

陶淵明《桃花源記》,34cm×138cm

柳宗元《小石潭記》,68cm×138cm

「上海耕樂堂藝術廳微拍」:

1、高藝術價值,以專業眼光選取精品;2、作品來源可靠,全部保真;3、底價合理,力爭大部分作品無底價競拍;4、競價過程真實透明,堅決杜絕假拍。

推薦閱讀:

在上海紐約大學談戀愛是種怎樣的體驗?
上海博物館藏元青花龍鳳紋梅瓶
上海比薩斜塔--護珠塔
如何評價上海閔行區繆某去年毆打醫生到尿失禁 照樣可以落戶上海 換個學校照樣可以評上先進職稱對比扒車門?
去處 假如周末多半天,就在上海盪馬路吧!

TAG:上海 | 名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