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世界那麼大,你想怎麼看?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想法不錯,一想就渾身帶勁吧!

錢包那麼小,誰都走不了。現實糟糕,一想就大憋氣了!

網路上一封中學老師的簡約辭職信,讓不少人們春心萌動:是不是來一次任性的愉快分手,拋卻工作,說走就走。

然而,理想豐滿,現實骨感。芸芸平普的人們,大抵是沒有太大膽量說走就走。所以,籌劃一次旅遊、度假、旅行,更切實際。一次好的旅行也會幸福感爆棚。關於旅行,有不少靠譜的技巧能讓你的體驗更好。

有多遠,「滾」多遠

從上海去蘇州,從北京城區到懷柔,從廣州到東莞......此類的周末游,並不會讓你對出門有太多興緻。你還在同一個時區,遇見同樣貌的人,吃類似的東西。

有證據表明,旅行得越遠,越快樂。2013年,佛蒙特大學的摩根·弗蘭克(Morgan Frank)等研究者,對推特上18萬用戶的3700萬條內容進行分析,從中找出表述情緒的正面與負面辭彙,並將其與旅行目的地的遠近進行統計分析。 結果發現,旅行目的地與用戶工作地點越遠,他們的推特內容里的正面情緒辭彙就越多,諸如「驚艷」、「美到窒息」[1]。他們將這一發現發表在《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上。

不過,研究者還發現了一個令人悲傷的事實。那些能遠距離旅行的人,大多來自中上社會階層。原來,他們不過是更有錢和時間來完成這些事……所以,要想旅行體驗更愉悅,攢夠足夠長的假期與足夠多的錢,然後去遠一點的地方旅行吧!

有多遠,走多遠,找個更遠一點的地方旅行吧!圖片來源:www.ivsky.com

早點開始計劃你的旅行

荷蘭伊拉斯謨大學的傑羅恩·納維金(Jeroen Nawijn)發現,旅行的幸福感,很大一部分來自於旅行前。在對1530名荷蘭人長達32周的問卷調查中,有974人至少度了一次假,通過比較度假前後的幸福水平,度假者在旅行開始前的幸福感水平高於不度假者[2]。這項研究是傑羅恩·納維金進行的一項關於旅行和幸福感關係的大型研究的一部分,這個大型研究已由伊拉斯謨大學於2012年出版成書。

通常而言,在旅行開始前數周甚至數月,這種愉悅便不請自來。對旅行的期待,會塑造出一種虛擬的目標感,一定程度上推進工作,增強行動力。所以,不妨早點開始計劃旅行吧!

少購物,多體驗

錢的確能帶來幸福感。可是,當它用來購物時,物質所能帶來的愉悅通常會很快消失。原因在於,我們的適應與習慣。很多心理學家都建議,在旅行當中,專註於體驗本身,增加自己與當地環境、人物的互動性,將為你構築全新的愉悅體驗[3]。康奈爾大學的研究者們曾做過一系列研究,旨在探尋有形物質和無形經歷二者所帶來的愉悅感間的差異。在其中一個實驗里, 參與者被要求計划下購買飛往加勒比群島的機票,或是買電影票,抑或是買服裝和首飾。不論是開心還是焦躁,他們都得將思考過程中的情緒記錄下來。結果他們發現,準備為美好經歷進行消費的人,比等著買有形物品的人更容易感到愉快。他們還發現,倘若需要排隊等候,那麼購買無形產品的人相對會比較心甘情願,也會更加心平氣和。

所以只有體驗,才能為你帶來全新的愉悅形態。體驗,而非物質,是構築你人生的一部分。為了更豐盈的人生,專註於體驗才是王道。

旅行途中,專註於微細的事物,並從中獲得美感與抒發的人,其旅行的愉悅度將更高。比如,旅行地的一頓早餐,日出或夕陽,有趣的小店。正是這些具體細微的體驗,構築了旅行的關鍵記憶。

去好好看一次日出。圖片來源:www.kdatu.com

旅行出發前,調整自己的心態是關鍵

旅行讓人愉悅,這是一個總體論調。但對具體的人而言,卻要好好分析。積極樂觀、有好奇心的人,對旅行的期待感更強烈,從旅行獲得的愉悅度顯然更高。神經質、死魚相的人,從旅行中獲得的愉悅顯然大打折扣。

約瑟夫·西爾蓋(Joseph Sirgy)2009年發表在《旅行研究》(Journal of Travel Reashch)的一項研究表明,如果你是一個生怕疲勞(例如時差)、生病的人,那麼你的旅行也不會讓你愉悅[4]。因此,旅行出發前,調整自己對旅行的期待值,不能將其視為自身糟糕的、庸常生活的延伸,也至關重要。

顯然,既有時間,也不缺錢,是旅行的必備條件。千萬別為了不得已的旅行,而讓自己陷於局促窘迫的境地。生怕一趟旅行讓自己的工作加倍負擔,讓自己的銀行賬戶特別難看......諸如此類的負面想法,將使你的旅行體驗難以完美。

世界很大,最終是要回到內心深處。道路萬千,你會找到你要行的那條。(


推薦閱讀:

愛要怎麼說
兩歲半的寶寶咳嗽怎麼推拿?用哪些穴位?
天生註定事業平平的手相,怎麼努力都賺不到錢,你有嗎?
都說他的字筆鋒很好看,你覺得怎麼樣?
地基主要怎麼拜才好

TAG:世界 | 怎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