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孔子與儒家學說的開創(第十三講(下))

如果說孔子提出的「天」和「命」概念,還跟傳統「天命」有某種聯繫的話。那麼「仁」則是孔子自己首創的哲學範疇。同「命」相比,他對於「仁」更為重視,甚至可以說,「仁」就是孔子哲學的核心內容。《論語》中提到「仁」達一百多次,從不同角度與層次揭示了「仁」的內涵。本文根據《論語》的記載,對「仁」的基本內涵作一些說明。

孔子的「仁」,首先第一點就是自我意識。在孔子思想中,「仁」與「命」之不同,根本一點,就是「仁」是人的自我意識,而不是外在於人的東西。這種自我意識,是由人的精神自覺所產生的強烈的主體意識,它不是屬於「天」的,不是歸於「神」的,也不是與「他人」所聯繫的,而是人自身產生,所具有的。孔子說:「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仁遠乎?我欲仁,斯人至矣。」

「仁」不僅僅是一種自我意識,它還具有更豐富的內涵。進一步看,「仁」包含有「人倫情結」。在「仁」當中,「孝悌」是最基本的內涵,在《學而》中,孔子第一有若說:「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所謂「孝悌」,本來是宗族奴隸制家庭關係的準則,維繫宗法血緣紐帶。孝,指的是尊敬父母;悌,指的是敬愛兄長。在孔子看來,一個人的精神自覺,首先要通過孝悌所體現,構成了人倫情結。因此,「孝悌」被稱為「仁之本」,被認為是「仁」的根本。孔子認為「孝悌」的實現對「仁」具有重要的意義,說到:「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這就是說,如果君子帶實現了「孝悌」,那麼民眾也都會跟著講「仁」。「仁」與「孝悌」的根源性聯結,反映了「仁」是紮根與中國人的生活中。這是儒家哲學的一個顯著特點。「仁」首先具有血緣性,情感性,而後有理性,可以說情理交融。

但是孔子又沒把「仁」局限在人倫情結,又提出「仁」包含了人道主義的內容。他把「孝悌」原則又進一步擴大,由有血緣關係的人推廣到沒有血緣關係的人,提出「愛人」的人道主義精神。《顏淵》中說「樊遲問仁,子曰,『愛人』。」這裡的「愛人」在孔子看來就是「愛眾」,所以「泛愛眾,而親仁。」「仁」因此具有普遍性,成為了族群意識。同時,「愛人」還有更豐富的內涵。這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一方面是自己所希望達到的,也要讓別人達到:另一方面自己不願意的事情,就不要加在別人身上。

我們看,第一個方面是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孔子稱它為「忠」,第二個方面是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孔子稱為「恕」。這就是「忠恕」之道,孔子曾言「吾道一以貫之」,說明很重視。他解釋說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之道也就是「仁之方」。「仁之方」就是「仁之本」的擴大。在這裡,孔子實際上已經提出了由「修身」「齊家」而「治國」「平天下」的思想。這一思想在後來的《大學》中得到系統闡發,形成了儒家的內聖外王之道。

在「仁之本」和「仁之方」的基礎上,孔子主張通過「仁」的弘揚,來追求並且實現理想人格。所以孔子從「仁」出發塑造了「士」的理想人格。這樣的理想人格包括:

嚴肅生活態度:「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如是,顛沛必如是」、「學而不厭,悔人不倦」、「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等等。

良好的人格修養:「剛毅木訥進仁」、「克己復禮為仁」、「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等等。

偉大的歷史使命感:「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等等。

勇敢的獻身精神: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已成仁「等等。

孔子認為,只有追求這種理想人格,士才可以成為真正意義的人,堂堂正正的人。也就是他所言的「君子」。在孔子看來,這種理想人格對於一個人來說是極為重要的。他說:「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這就是說,君子「仁」的精神是不可被摧毀的。

總結一下,就是孔子提出的「仁」包括了自我意識,人倫情結,人道精神,理想人格四個方面。當然這只是初步的理解。

孔子講「仁」最後落實到了「人」,這就說明孔子很重視「人」。但與之前的哲學家不同,孔子不通過「民」「神」、「人」「天」的對比來講「人」,而是通過立足於「人」的自我意識,從人自身而言。也就是說,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為仁由己」,在於人的自我意識的自覺,在於對人理想人格的追求。

正是這樣,孔子不僅重視人禽之辨,更重視君子小人之辨,認為君子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論語》多出提及,比如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與利」、「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泰而不驕,小人嬌而不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等等。而且,即便都是儒者,他也認為有「君子儒和「小人儒」之分,對子夏說:「汝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所以說他的君子小人之辨是徹底的,絕對不是只針對某些人。

正是孔子對人的這種理解,形成了儒家入世的人文精神。這種人文精神,影響了倆千年來中國知識分子的文化心理結構,造就了許多憂民憂國,為民為國的仁人志士。

下一講為大家進一步講述孔子由「仁」到「德」的追求。本文發布較晚,向大家致歉!

推薦閱讀:

百家爭鳴----儒家
《禮記.檀弓》中「死而不弔者三:畏、厭、溺。」這句話何解?
跟儒家學拿得起、跟佛家學放得下、跟道家學想得開
仁和義的區別是什麼?
老子《道德經》中"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怎麼理解?老子用了類比的方法得出這一結論,不太容易理解?

TAG:儒家 | 孔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