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說一說:那些「首劑加倍」的藥物!

藥物治療的成敗,不僅取決於正確選擇藥物,而且有賴於合理的給藥方法。在藥品說明書或門診處方中,經常可以見到「首劑加倍」的字眼。不少人心裡納悶,為什麼要「首劑加倍」?如果「首劑加倍」效果好,其它葯是不是也可以「首劑加倍」?中成藥是不是也可以「首劑加倍」?

一、什麼是「首劑加倍」?

「首劑加倍」,是指首次服某種葯時,用藥量要加倍。但首劑量加倍後,後續劑量應按照常規劑量使用,以保證臨床用藥的安全性。

例如:阿奇黴素5日療法。總劑量1500mg,首日500mg/次,1次/日;第2~5日,250mg/次,1次/日。

二、為什麼要「首劑加倍」?

任何藥物都要達到一定的血葯濃度才能發揮藥效。在多劑量給葯時,穩態時的血葯濃度一般為有效治療濃度。

對於半衰期較長的藥物,從第一劑給葯到達穩態血葯濃度所需要的時間較長。

例如:替硝唑的半衰期約為12小時,60小時(2.5天)後才能達到穩態濃度。而在此期間,往往因血葯濃度低於有效治療濃度,而影響藥物臨床療效。

因此,在醫療實踐中,通常採取增加首劑量的方法,使血葯濃度迅速達到有效治療濃度,而後再用維持劑量來保持有效治療濃度。

(本圖:來自丁香園)

三、哪些葯不適合「首劑加倍」?

大多數葯不需「首劑加倍」

臨床常用的絕大多數藥物,在採取正常的給藥方式時,就能獲得滿意的藥物濃度與療效,因而無需「首劑量加倍」。

中成藥不宜「首劑加倍」

牛黃解毒片(雄黃)、柏子養心丸(硃砂)、六神丸(蟾酥)、金匱腎氣丸(附子)、強力枇杷露(罌粟殼)、桂林西瓜霜(山豆根)很多常用中成藥含有毒性藥材,不宜超量服用。

需要提醒的是:大部分感冒類和止咳類中成藥含有麻黃,加大劑量服用可引起心律失常、心梗等嚴重不良反應,也不宜超量服用。

治療窗比較窄的葯不能「首劑加倍」

那些有效劑量和中毒劑量比接近的藥物(治療窗比較窄的藥物),「首劑量加倍」可能會由於用藥劑量過大而達到中毒劑量。

四、哪些葯應「首劑加倍」?

臨床上每種藥物的給藥方案和劑量都是經過大量科學實驗所得,應該重視醫囑和說明書。目前「首劑加倍」的藥物主要集中於抗微生物類藥物。

磺胺類抗菌藥物

復方新諾明是由磺胺甲噁唑(400mg)和甲氧苄啶(80mg)組成的復方製劑。由於對許多常見病原菌呈耐藥性,該葯現主要用於治療敏感菌所致的尿路感染、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和卡氏肺孢子蟲肺炎(首選葯)。

近年來研究發現,磺胺類藥物具有一定的肝毒性、腎毒性和心臟毒性,可引起致死性的血小板減少症及再生障礙性貧血,而且與血葯濃度有關:超過200ug/ml,不良反應增加,毒性增加。因此,現已不主張首次加倍的給藥方法!

硝基咪唑類抗菌藥物

甲硝唑、替硝唑和奧硝唑等,屬硝基咪唑類抗菌藥物,是治療腸道和腸外阿米巴病、陰道滴蟲病的首選葯,亦廣泛用於各種厭氧菌感染;口服也可用於艱難梭菌所致的假膜性腸炎等。

四環素類抗菌藥物

四環素類抗菌藥物主要不良反應包括消化道癥狀、肝損害和腎損害,可影響牙齒和骨的發育,8歲以下兒童禁用。

替加環素對呼吸機相關性肺炎:較低治癒率和更高死亡率。可引起:肝肝衰竭和胰腺炎,且已有死亡報告。只用於18歲以上患者複雜性腹腔內感染。

糖肽類抗菌藥物

萬古黴素、替考拉寧等糖肽類抗生素,對革蘭氏陽性菌,尤其對耐葯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腸球菌具有強大的抗菌活性。口服可用於經甲硝唑治療無效的艱難梭菌所致假膜性腸炎患者。

替考拉寧的親脂性為萬古黴素的30~100倍,比萬古黴素的滲透性更好,一些對萬古黴素耐葯的腸球菌仍對之敏感。而且耳腎毒性較萬古黴素少,無「紅頸綜合征」反應。

抗真菌葯

隨著廣譜抗生素、皮質激素、抗腫瘤葯和免疫抑製劑的廣泛應用,以及器官移植、放化療、外科介入等侵襲性治療方法的大量開展,真菌感染髮病率日趨增高,其危害極大。

因此,為了迅速達到有效濃度,有效控制真菌感染,氟康唑、伏立康唑(三唑類)和卡泊芬凈(棘白菌素類)等抗真菌葯需要給予負荷劑量(包括首劑加倍)。

抗瘧葯

口服氯喹治療瘧疾,為迅速控制癥狀,必須加血液中藥物濃度上升速度,以便及時抑制紅細胞內的瘧原蟲。

蒿甲醚是青蒿素的衍生物,對瘧原蟲紅細胞內期有較強的殺滅作用,臨床治癒率可達90%~100%。及時、足量、足療程應用蒿甲醚,是臨床治療惡性瘧疾的關鍵。


推薦閱讀:

一文讀懂新型抗凝藥物!
史上最全??留學生入境澳洲帶這些藥物,就等著被遣返 重罰吧!
解決癌症疼痛—非藥物治療
CFDA:四款藥物被警告!一個是大品種
從肝素到NOAC,抗凝藥物發展史中的14個裡程碑

TAG:藥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