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安徽省志-建置沿革志 (86)第83節 臨泉縣b  

 二、歷史沿革  〔先秦時期〕  早在舊石器時期境內就有人類的足跡。近年考古工作者從老丘堆、高堰、邰陽寺、胡台、李寨、冢子灣、陳冢、宮庄、費子街、張大營、韓高樓等新石器時期遺址出土文物看,這一地區受龍山文化影響較深,屬南北交融,發達的淮夷文化區域。三代及夏商時期居住著文化程度較高的淮夷民族。西周為沈子國(都今臨泉縣城關鎮古城子)。魯定公四年(前506年),蔡滅沈,為沈邑。後蔡國遷往下蔡(今鳳台縣城關鎮),為楚國沈邑。  〔秦朝〕  秦王政二十三年(前224年)三月,李信攻佔沈邑,置平輿縣(治古城子),屬陳郡(治陳,今河南淮陽縣)。  〔西漢〕  漢王元年(前206年)四月,平輿(仍治古城子)及後置的陽縣(治今城鎮北)改屬項羽西楚國(都彭城,今徐州市)陳郡(仍治陳)。高祖五年((前202年)正月,陳郡改屬韓信楚國(改都下邳,今江蘇睢寧縣古邳鎮)。六年十一月,廢韓信為侯,陳郡直屬漢廷。十一年三月丙寅,陳郡改屬劉友的淮陽國(都陳)。惠帝元年(前194年),淮陽國除為陳郡,復歸漢廷。高後元年(前187年),陳郡改屬劉強淮陽國。八年,復為陳郡。文帝四年(前176年)二月乙卯,陳郡改屬劉武淮陽國(仍都陳)。十二年,國除為陳郡(仍治陳),並分南部地區置汝南郡(初治平輿,後改治上蔡),平輿、陽2個縣屬之。景帝二年(前155年),改汝南郡為劉非的汝南國。三年,復為汝南郡,余仍之。元封五年(前106年)四月,汝南郡屬豫州刺史部。  〔附王莽新朝〕  王莽篡漢,改汝南郡為汝汾郡,平輿、陽2個縣屬之。  〔東漢〕  初復舊稱,今境內仍設平輿(仍治古城子)、陽(仍治城鎮北)2個縣仍屬豫州(治譙,今亳州市區)汝南郡(治平輿)。永平元年(58年)四月癸卯,封陰後陰麗華內侄陰慶為陽侯,為侯國(歷5世,國除為縣),仍屬汝南郡。十五年四月甲子,汝南郡改為劉暢汝南國(仍都平輿)。建初四年(79年)四月乙丑,汝南國除,復為汝南郡(仍治平輿)。  〔三國·魏國〕  延康元年(220年)十月,曹魏代漢,平輿(仍治古城子)、陽(仍治城鎮北)2個縣屬魏國豫州(治譙,今亳州市區。不久改治潁川郡,今河南禹縣)汝南郡(治息縣,今河南息縣)。黃初三年(222年),分汝南郡東部地區置汝陰郡(治汝陰,今阜陽市區),屬豫州(治潁川郡,今河南禹縣;太和六年即232年徙治項,今河南沈丘縣;正始九年即248年徙治安成,今河南汝南縣汝南埠)。嘉平五年(253年),撤銷汝陰郡,2個縣改屬汝南郡(仍治息縣)。  〔西晉〕  咸熙二年(265年)十二月,西晉代魏,平輿(仍治古城子)、陽(仍治城鎮北)2個縣屬豫州(治陳,今河南淮陽縣)汝南郡(仍治息縣)。次年(266年),復置汝陰郡(治汝陰,今阜陽市區)2個縣改屬汝陰郡,屬豫州。太康四年(283年),改汝陰郡為司馬謨汝陰王國(都汝陰)。七年國除,復置汝陰郡。惠帝增轄新蔡郡(治新蔡,今河南新蔡縣),2個縣改屬豫州新蔡郡。永嘉亂後,地陷劉漢國石勒部。  〔東晉〕  初收復。太寧三年(325年),豫州入後趙。平輿(仍治西古城子)、陽(仍治今城鎮北)2個縣屬後趙豫州(治潁川郡,改治今許昌市東)汝陰郡(仍治汝陰,今阜陽市區)。咸康二年(336年),撤銷汝陰郡,併入新蔡郡,2個縣改屬豫州新蔡郡(治新蔡,今河南新蔡縣)。三年,撤銷2個縣,併入新蔡縣(仍舊治)。建武三年(337年),後趙改汝陰郡為石琨的汝陰王國(都汝陰)。石鑒青龍元年(349年),地入冉魏。永和六年(350年),冉魏豫州刺史冉遇降晉。光壽元年(357年),豫州(仍治潁川郡)屬前燕,不久,復之。昇平二年(358年),新蔡郡改治陽故城(今城鎮北),今境內無縣。太和二年(367年),地復入前燕。建熙十年(369年),地入東晉。七月,入前秦。不久,復入東晉。太元二年(377年),地入前秦。八年底,復歸東晉。九年,復平輿、陽縣(均仍舊治),改屬豫州新蔡郡(治新蔡,今河南新蔡縣)。隆安三年(399年),入後秦。義熙十二年(416年),復入東晉。

〔南朝·宋〕

  元熙二年(420年)六月丁卯,劉宋代晉,陽(仍治今城鎮北)、平輿(仍治古城子)2個縣仍屬豫州新蔡郡(治陽)。永初三年(422年)二月丁卯,分淮西為豫州(治汝南,今屬河南省)。五月,北魏乘劉裕死,侵佔淮北地區。元嘉十年(433年),宋收復淮北,後幾次得而復失,以軍事佔領為主,行政區劃縱有也是虛設。泰始二年(466年),失淮北,淮西汝南、新蔡、汝陽、汝陰、南頓、陳、潁川7個郡士民南奔,今縣境新蔡郡改治平輿,平輿、陽2個縣仍屬之。三年,地入北魏,蕭齊曾短時間佔領縣境,改新蔡郡為北新蔡郡。

  〔北朝·北魏〕

  天安二年(467年),置豫州(治懸瓠城,今河南汝南縣城),平輿(仍治古城子)、陽(仍治城鎮北)2個縣屬豫州新蔡郡(治平輿)。次年。宋文帝僑置懸瓠城的司州撤銷,併入豫州。太和二年(478年),北魏從南齊手中復平輿,改為東新蔡郡(治平輿),屬豫州。十八年,東新蔡郡改屬東郢州(治社亭城,今潁上縣潤河集一帶),余仍之。十二年,罷東郢州,東新蔡郡改屬潁州。梁天監七年(508年),收復淮北部分失地。孝昌元年(525年),東新蔡郡入梁。二年,復入北魏。四年,復置潁州(治汝陰,今阜陽市區),境內設財丘梁興二郡(治財丘,今城鎮北),設財丘、梁興(治今艾亭鎮)、梁城、汝陽4個縣(均為梁置)。

  〔南朝·梁〕

  天監七年,收復淮北部分地區。大通元年(527年),全部收復。元象元年(538年),入東魏。中大通二年(530年),置陳州。太清元年(547年)六月,東魏叛將侯景入梁,地入梁。二年八月,侯景反梁,復屬東魏。梁在境內僑置陳州(治陳留,今高塘集附近),設陳留縣,屬陳州汝陰弋陽二郡(梁置雙頭郡,治財丘,今城鎮北。一說位今阜南縣公橋鄉財城崗,領4個縣),設梁興(梁置,治今艾亭集附近)、梁城(梁置)、汝陽(梁僑置)3個縣;新蔡南陳留二郡(梁改新蔡郡置雙頭郡,治陽,今陽城鎮)僅領陽1個縣。

  〔北朝·東魏〕

  元象元年,侯景復置豫州,置河南大行台(治懸瓠城,今河南汝南縣城)。平輿(仍治古城子)、陽(仍治城鎮北)2個縣初屬豫州新蔡郡(治石母台,今汝南縣東南)。當年,侯景廢陳州,境內梁設郡縣改屬潁州(治汝陰,今阜陽市區)。其中,陳留縣(梁僑置,位今艾亭鎮附近)屬汝陰弋陽二郡(仍治汝陰);財丘(仍治陽故城)、梁興(梁置於今艾亭鎮附近)、梁城(梁置)、汝陽(梁僑置)4個縣屬財丘梁興二郡(梁置雙頭郡,治財丘)。武定五年(547年)正月,侯景降西魏,入西魏。二月,改降梁,屬梁。十月,復入東魏。新蔡郡後改屬東蔡州。八年,增置財州(治陽)。

  〔北朝·北齊〕

  武定八年五月,北齊代東魏,初仍舊制。天保三年(552年),廢財州、陽縣,改置苞信縣(仍治陽故城),廢長陵郡為縣,2個縣改屬梁安郡(治苞信),屬北建州(治固始,今河南固始縣城)。七年,廢北建州,苞信縣改屬東豫州(治息縣,今屬河南省)梁安郡(治苞信,今城鎮北)。

  〔北朝·北周〕

  建德六年(577年)二月,北周滅北齊,苞信縣(治今城鎮北)改屬豫州(治懸瓠城,今汝南縣城)廣寧郡(治新蔡,今河南新蔡縣城)。

  〔隋朝〕

  大定元年(581年)二月,隋代北周,撤銷苞信縣,併入汝陰縣(治今阜陽市區),縣境改屬潁州(治汝陰)。開皇十六年(596年),復置陽縣(治今城鎮北),改屬陳州(治宛丘,今河南淮陽縣)。大業三年(607年)四月,陽縣改屬豫州刺史部淮陽郡(仍治宛丘)。

  〔唐朝〕

  大業十四年五月,唐代隋,改郡為州,置瀋州(治沈丘,今古城子),領沈丘、

丘(今河南固始縣)2個縣,陽縣(仍治今城鎮北)屬陳州,今境內2個縣分屬2個州。武德四年(621年)五月,平王世充,2個州入唐。五年,瀋州改屬亳州總管府(治亳州,今亳州市區)。七年,瀋州改屬亳州都督府。貞觀元年(627年),廢瀋州、陽縣,併入沈丘縣(仍治古城子),改屬河南道(地理區)潁州(治汝陰,今阜陽市區)。不久,撤銷沈丘縣,併入汝陰縣(治今阜陽市區),境內不設縣,屬汝陰縣西南地區。神龍二年(706年),置沈丘縣(仍治古城子),屬河南道潁州。開元二十一年(733年),潁州改屬河南道(治汴州,今開封市,一級區劃)。天寶元年(742年),改潁州為汝陰郡(仍治汝陰)。至德二載(757年)十二月,改汝陰郡為潁州,沈丘縣仍屬之,改屬淮西節度使(治蔡州,今河南汝南縣),後復屬河南道節鎮(初治宋州,今河南商丘南;繼治汴州)。大曆十四年(779年),潁州改屬宋亳潁節度使(治宋州)。建中二年(781年)二月,改屬宣武軍節度(初治宋州。興元元年即784年,改治汴州)。

〔五代·後梁〕  天四年(907年)四月唐亡,沈丘縣(仍治古城子)仍屬後梁(907~923年)宣武軍節度使(治宋州,今商丘南)潁州(仍治汝陰,今阜陽市區)。  〔五代·後唐〕  後唐(923~936年),沈丘縣仍改屬歸德軍(改治汴州,今開封市)潁州。  〔五代·後晉〕  後唐清泰三年(936年),閏十一月,沈丘縣改屬後晉歸德軍節度使(治宋州)潁州。  〔五代·後漢〕  後漢(947~950年),沈丘縣仍屬歸德軍節度使(治宋州)潁州。  〔五代·後周〕  後周(951~960年),沈丘縣仍屬歸德軍節度使(治宋州)潁州。  〔北宋〕  顯德七年(960年)正月,北宋代周,沈丘縣(仍治古城子)屬潁州(治汝陰,今阜陽市區)。淳化四年(993年),潁州改屬河南道。至道三年(997年),潁州改屬京東路(治汴梁,今開封市)。熙寧七年(1074年),潁州改屬京西北路(治西京,今洛陽市)。元豐二年(1079年),潁州升為順昌軍(仍治汝陰)。政和六年(1116年)閏正月,升為順昌府(仍治汝陰)。  〔金國〕  天會五年(1127年)二月,金滅北宋,沈丘縣(仍治古城子)仍舊制。五月一日,改屬南宋京西北路順昌府(治汝陰,今阜陽市區)。建炎四年(1130年)正月,金兵佔領順昌府。紹興六年(1136年),南宋收復順昌府。十一年復入金,改名潁州(治汝陰),仍轄沈丘縣,改屬汴京行尚書省(治汴京,今開封市)。貞元元年(1153年),潁州改屬南京路(改汴京為南京)。  〔附蒙古汗國〕  端平元年(1234年)正月十日金亡,沈丘縣(仍治古城子)入南宋,屬潁州(治汝陰,今阜陽市區)。不久,入蒙古汗國,仍之。至元二年(1266年),撤銷沈丘等4個縣及錄事司入潁州,今縣境為潁州西南地區。  〔元朝〕  至元八年十一月,蒙古汗國改稱元朝,今縣境仍為潁州西南地區。十三年七月,潁州改屬江淮等處行省(治揚州,今為市)江北河南道(治汴梁,今開封市)汝寧府(治汝陽,今河南汝南縣)。後復沈丘縣(仍治古城子),屬潁州。二十八年十二月,沈丘縣改屬河南江北等處行省(改治汴梁路,今開封市)河南江北道(治汴梁路)歸德府(治宋城,今商丘南)潁州。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吳王朱元璋部收復潁州,沈丘縣改屬河南行省潁州。  〔明朝〕  吳二年(1368年)正月,改元洪武,撤銷沈丘縣,併入潁州(治今阜陽市區),今縣境仍為潁州西南部。四年(1371年)二月,潁州改屬中書省臨濠府(治鍾離,今鳳陽縣臨淮鎮)。六年九月,改臨濠府為中立府(治中立縣,由鍾離縣改)。七年八月,改中立府為鳳陽府(治臨淮縣,由中立縣改)。八年十月,鳳陽府改治中都城(今鳳陽縣府城鎮)。十三年正月,撤中書省,鳳陽府直隸六部,余仍之。永樂元年(1403年),鳳陽府改屬南京(治今南京市),後改稱南直隸。  〔附南明〕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1644年4月25日)明亡,潁州(仍治今阜陽市區)仍屬南直隸鳳陽府。南明弘光時,潁州改屬鳳壽鎮(治臨淮,今鳳陽縣臨淮鎮)。  〔清朝〕  順治二年(1645年)五月,入清,潁州仍屬南直隸鳳陽府。順治二年閏六月乙巳(1645年8月19日),潁州(治今阜陽市區)改屬江南省(治江寧,今南京市)鳳陽府(治今鳳陽縣府城鎮)。康熙六年七月甲寅(1667年8月30日),鳳陽府改屬安徽省(治安慶府,今市區),余仍之。九年四月丁亥(1670年5月19日),鳳陽府改屬安徽省廬鳳道(治鳳陽府)。雍正二年九月己未(1724年11月4日),升潁州為直隸州(仍治今阜陽市區,今縣仍為其西境),直隸安徽省廬鳳道。十三年七月十三日(1735年8月29日),升直隸潁州為潁州府並增置附郭阜陽縣(今阜陽市區),今縣境為阜陽縣西部地區,潁州府直隸安徽省廬鳳潁道(治鳳陽府)。同治四年六月甲午(1865年7月23日),潁州府改屬安徽省鳳潁六泗道(治鳳陽府)。光緒三十四年五月甲午(1908年6月8日),潁州府改屬安徽省皖北道(治鳳陽府)。清朝的江南、安徽省先後屬江南江西河南、江南、兩江總督(駐江寧,今南京市)管轄。

 〔中華民國·北京政府〕  民國元年(1912年)1月,廢道、府,今縣境為阜陽縣西南部地區,阜陽縣直屬安徽省(法定省會為安慶,今為市,但常駐蚌埠,今為市)。3年6月2日,阜陽縣改屬安徽省淮泗道(治鳳陽縣,今府城鎮)。  〔中華民國·南京政府〕  16年7月,阜陽縣(仍治今阜陽市區)屬南京國民政府安徽省(法定省會仍為安慶),今縣為阜陽縣西部地區。17年8月,正式廢道,阜陽縣直屬安徽省。21年4月2日,阜陽縣屬安徽省第六區(首縣阜陽縣) 。10月10日,阜陽縣改屬安徽省第七專區(專員駐阜陽)。24年1月1日,臨泉縣(駐沈邱集,改沈邱鎮,今城關鎮),改屬第七專區。27年11月10日,第七專區改屬安徽省(已先後由六安改駐金家寨,已沒入梅山水庫)皖北行署(駐金家寨)。30年2月,改第七專區為第三專區(仍駐阜陽)。    〔中國共產黨建政·解放戰爭時期〕  民國36年4月15日,中共豫皖蘇區黨委在沈丘縣槐店成立沈項臨民主縣政府。5月19日,第一次解放臨泉縣城。自10月1日後,先後在今臨泉縣及其周邊縣相鄰地區創建臨泉、泉南、泉陽3個縣及臨泉市,屬晉冀魯豫邊區政府豫皖蘇邊區行政公署(1947年11月20日,改稱豫皖蘇邊區行政委員會)第四專區。37年8月21日,改稱中原行政委員會豫皖蘇分會。38年2月20日,撤銷泉陽、泉南縣及臨泉市,將3個縣1個市原屬臨泉的大部分地區組建臨泉縣(駐今城關鎮),改屬新建的阜陽專區(駐今阜陽市區)。3月1日,臨泉縣人民政府正式在城關鎮辦公。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年10月1日建國,臨泉縣仍屬皖北人民行政公署阜陽專區。  1956年5月15日,臨泉縣人民政府改稱臨泉縣人民委員會。  1968年8月16日,臨泉縣革命委員會成立。  1980年9月16日,臨泉縣革命委員會改稱臨泉縣人民政府。  1996年1月1日,臨泉縣改屬安徽省轄阜陽市,至今未變。


推薦閱讀:

TAG:安徽 | 臨泉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