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生西法師入行論講義145課

《入菩薩行論》第145節

今天我們再次一起學習寂天菩薩所造的《入菩薩行論》。《入菩薩行論》宣講菩薩的境界,或者說怎樣趨入菩薩境界的殊勝竅訣。這些竅訣主要是針對具有實執、我愛執的凡夫,教授如何打破相續中的我愛執,生起利他的意樂和殊勝的菩提心。

菩提心有很多不同的階段,有相似的菩提心、有真正隨順於菩提心的一種善心,或者慈悲喜舍心,還有真正為了利益眾生而發誓成佛的菩提心。或就是菩提心的一部分:比如說自己發誓要成佛,或者自己想要獲得小乘的解脫,或者只是利他的心,都可以叫做菩提心。真實圓滿的菩提心,一定是為利眾生願成佛,它既要具足利益眾生的部分,也要具足成就佛果的部分。通過悲心緣眾生,通過智慧緣佛果,只有這兩個條件都圓滿了,才真正是大乘所講的菩提心。

在不同的場合,對菩提心還有一些不同的解釋:菩提心就是指遠離一切四邊八戲的智慧——勝義菩提心;佛相續中的智慧也叫做菩提心,因為佛是獲得了菩提的覺悟者,所以佛心、佛智也可以叫做菩提心;有時是把我們相續當中的本性叫做菩提心。

現在我們學習到了第八品的內容,主要還是宣講為利益眾生願成佛的世俗菩提心,或者說宣講利他的殊勝菩提心。在我們相續當中要生起菩提心,必須要跟隨殊勝的佛的智慧,或者跟隨一定的修行的次第,積累相應的資糧,修行殊勝的所緣、清凈罪障,這一切因緣成熟之後,內心就可以真正生起殊勝的菩提心。

菩提心是非常清凈、偉大的,而我們相續中無始以來,具足的是自私自利的作意,因此一下子要從這個嚴重的凡夫心過渡到或者說生起殊勝的菩提心,很不容易。在這個過程當中遇到違緣或者一些退失的因緣,或者感覺生不起來這麼清凈的菩提心,其實非常正常。要生起這麼清凈、這麼殊勝的所得,需要巨大的功德,也需要相對比較長的時間來串習,才可以真正在內心中產生菩提心。

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不生起菩提心、不發起利他心,我們在輪迴中是沒有出路的。既然我們已經學佛,已經走上了大乘的修行之道,那麼對大乘根本——菩提心必須認真對待、反覆學習、觀修;除了平時多看書、觀修之外,可以多接觸一些有菩提心的修行者或道友,相互討論菩提心的利益、功德,交流一些心得體會,通過一切努力讓相續中逐漸生起殊勝的菩提心。

現在學習第八品中世俗菩提心能增上的方便。前面已講過了自他平等和自他相換的法相,科判宜說事宜的前部分也講完了。今天我們宣講攝義的內容,攝義分三個科判。不修自他相換的過患已經學完了,今天學習第二個子科判:

丑二、修自他相換之功德:

如果不修行自他相換,不修持利他心,在輪迴中因為我愛執的緣故,就會反覆地造惡業、生煩惱,一定會再再增上種種痛苦,沒有辦法獲得殊勝的解脫。

要獲得任何一種境界,或者成辦任何一個事情,需要了知它的兩個方面:第一、它的反方面的過患是什麼?第二、它的功德、利益是什麼?如果我們只觀察功德不知道過患,就可能準備不足,或者說服力沒有那麼強烈。我們知道不修自他相換有這樣的過患,就不想得到這種過患;而修持自他相換有這樣的功德,就想要獲得這種功德。在不想要過患、想獲得功德的觀修中,逐漸就穩固了一定要修持自他相換的見解,就會發誓無論如何也要修持菩提心,修持自他相換,從這個方面講自他相換的功德。

是故當盡心,勤行眾生利,

牟尼無欺言,奉行必獲益。

「是故」是承接上文的,既然不修持自他相換和不修持利他有這麼大的過患,我們就應該盡心儘力地勤行眾生的利益。「牟尼」就是釋迦牟尼佛,佛絕對沒有欺騙的語言,佛陀在經典中親口宣講「奉行必獲益」,如果奉行自他相換和利他的思想,奉行者就一定能夠獲得最殊勝的利益。

此處我們知道了「是故當盡心,勤行眾生利」。「勤行眾生利」從心態講是利他心,從行為講是根據自己的能力,一心一意地做利他的行為。無論如何我們要盡心儘力地奉行眾生的利益,如果我們相續中還沒有產生利他心,就必須通過反覆觀修來產生利他心。我們有可能沒有學習過,有可能沒有修行,也有可能雖然修行,但沒有盡心去修行,所以這裡講要盡心儘力。有時我們說:我已經學了一段時間的《入行論》,觀修了幾座,為什麼還沒有獲得轉變自己內心狀態的功德呢?其實很可能是沒有盡心去做。雖然我們也相似地去做了,或是隨便做了一點,但是內心要真正獲得這個最殊勝的利益,隨便做一點是完全不夠的,所以頌詞講要盡心地勤行眾生利。

「勤行眾生利」有什麼樣的功德、利益呢?此處引用釋迦牟尼佛的教言「奉行必獲益」作回答。我們開始發菩提心利益眾生,就一定可以獲得最為殊勝的利益。從開始學習《入菩薩行論》,都在講殊勝菩提心的修法和功德利益。此處依靠佛陀的教言,說明奉行利他或者自他相換會獲得非常殊勝的利益。

我們是佛弟子,對佛陀的教言當然是相信的,可以依靠佛的教言來證成「奉行必獲益」。佛陀的智慧徹照三世,對於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法的一切粗細因緣,全部了如指掌,因此能夠徹底了知並宣講非常微細的因果關係。自私自利的心會有什麼結果,利他心、自他相換會有什麼結果,佛陀都如實照見並宣說。佛陀以前也實踐利他之道,在獲得殊勝的證悟之後,宣講了這種殊勝的修法,為了讓後代弟子遵照實踐,依此生起修行自他相換的殊勝意樂。我們應該對佛陀宣講的自他相換的修法產生信心。

大恩上師在講記中為了證成佛陀是真實語者,也引用了很多教證、理證作為根據。按照學習佛法的次第,修行佛法的人如果已經達到了能夠修菩提心的階段,應該早就做好前面的預備工作,才能學習這麼高、這麼殊勝的教法。在學習大乘菩提心之前,我們肯定對大乘的基本教義或者小乘的出離心、無常等修法有所了解;在修持小乘教法之前,應該早就對佛陀的殊勝功德、智慧產生了信心。雖然按照次第應該是這樣,但是進入佛法學習的人的因緣、根基、意樂不盡相同,有些人並沒有經過小乘的修行次第,第一部法就直接學到了《入行論》。引用佛陀的教言來證成,對於某些人來講,可能並不會像已經對佛陀教言深信不疑的人那樣,他們可能仍沒有辦法直接接受。如果是按照修行次第上來的人,到了這個階段,對「牟尼無欺言」這句話絕對是百分之百信受的。因為有些人並沒有經過這個階段,所以上師在講記中通過一些教證、理證進行了宣講,讓我們對佛是宣講無欺教言的量士夫產生定解。上師引用了很多經教,其中最關鍵的理論,最根本的理由就是「無因不說妄」,就是佛陀沒有宣講妄語的因,所以佛陀不會說妄語。

我們以前宣講《入菩薩行論》時提過,如果看過佛陀在因地的傳記《白蓮花論》,也叫《釋迦牟尼佛廣傳》,或是其他一些佛經中宣講的菩薩修行方法,就知道修持十善業道要斷除妄語,要修持不妄語的戒律。作為修行佛法的佛弟子,這是一個最基本的戒條。不單是斷除妄語的惡業,宣說真實語,而且在修持菩薩道的過程中,還要通過布施、持戒、安忍、精進、禪定產生智慧,通過六度一心利他。佛陀教導要修行菩提道的初學者,一定要修持布施。以布施為例,我們要把自己擁有的財富、財物、錢財等,從少到多逐漸地習慣布施,最後可以把自己內外所有的財富、安樂、善根都布施給眾生。我們想想看,如果一個修行者的相續中早就習慣了把一切內外財物都布施給眾生,布施的習氣已經完全成熟時,他有沒有為了獲得財物而說妄語的必要呢?他把內外所有耽著的東西都已經布施了,既然他能達到這個高度,那麼他可不可能為了騙取錢財而說妄語?

世間說妄語的因是什麼?無外乎就是為了自己的目的,有的人是為了獲得錢財多賺點錢,或者是想不勞而獲,就說妄語去騙別人。但是,你看佛陀在因地修行時,已經把自己的財物主動地,一點都不保留地,甚至自己的眼睛、手腳、王位等一切內外財物都毫無吝嗇地布施給眾生了,佛在因地的時候已經做到了,到了果地的時候,可不可能為了騙取一點財物而在經典中說妄語,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

有時我們為了保住生命,不得不欺騙別人、說妄語。但是,佛陀在因地時為了利益眾生,曾經無數次支分身體或布施了整個生命,不是偶爾一次兩次,不是咬著牙、狠下心把自己的手指剁下一根去布施,而是經常性地將手腳、頭顱、腦髓全都做布施。一個修行人,他可以將全部生命奉獻給眾生,可不可能為了保命而說妄語?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我們看佛陀在因地時修持布施、持戒、安忍、精進、禪定、智慧,他所修的一切法都是為了眾生。佛陀早就斷除了這些說妄語的因。「無因不說妄」,佛陀有什麼必要說妄語?為財也不是,為了名聲也不是,為了命也不是,什麼都不是!佛陀在經典中沒有這樣的必要,也沒有因的緣故,絕對不會說妄語的;而且,他通過不斷地修持布施、持戒等,修持空性的智慧,修持大悲心,說妄語的因早就完全斷除了。

因為佛陀在因地生生世世修持不妄語,生生世世為了利益眾生而奮發,如今因緣都已經圓滿了,果位也已經成熟了,所以佛陀一定是量士夫,絕對是不說妄語的。在世間中,一個人從小到大從來不說謊話,是一個誠實的人,這個人就值得依賴,而佛陀在因地的每一世都無數次修持利他的意樂,已斷除了這樣的欺誑心,因此佛陀的語言絕對是值得信賴的!

雖然我們現在做得很差,可能沒有做到很標準的菩薩道,沒有達到這個境界,但我們在學校、在《入行論》和佛法中受到的教育,都是不能夠說欺誑語,或者不能夠傷害眾生。如果這樣的教育能夠深入到修行者的心中去實踐,不單是一世兩世,而是生生世世去實踐,通過不斷串習,串習的力量相當大,到了一定的程度,他內心中已經沒有說妄語的意樂了,也沒有說妄語的必要了,他根本體會不到妄語能帶來任何利益,而斷除妄語說誠實語,卻可以生生世世帶來很多的好處。佛陀作為修行者的導師,早就證悟了圓滿的果位,絕對不可能在經典中說欺誑的語言。通過這樣的方式,讓我們誠信佛陀一定值得信賴。

從另一個角度看,我們也應該知道,宣講的理由、理論再多,對某些人來講也不一定能深信。關鍵是要誠信佛語,我們真的要對佛陀和佛的教言產生殊勝的信心,而對於佛所宣講的教法產生信心需要一定的或者足夠的福德善根。如果我們有了福德善根,當看到這些根據時就不需要很多的理由,因為內心中已經有了這樣的福德善根,所以只需聽一兩堂課,或是幾句短短的教言能夠產生信心了。

我們要修行這麼殊勝的大乘佛法法要,如果相續中缺少了福德和善根,那麼對於這樣不可思議的、完全顛覆我們無始以來、從小到大思維習慣的教言(因為我們從小到大隻關心自己或是和自己有關的人,而對其他的人不關心),如果沒有一定的福德善根作支撐,我們是難以相信的。

從我們自己的角度來觀察,雖然佛教的理論方方面面都已經講得非常到位了,但很多人聽完之後還是不能信受。當然有可能是自己的理解能力不夠,或者是自己的福德因緣沒有成熟,如果真正有一定福德因緣的支撐,那麼他對經典中的這些思想觀念產生信心還是比較容易的。

如果我們能夠修持自他相換,能夠一心一意修持利他,就一定可以獲得最為殊勝的利益,這是非常微細因果的緣故,所以此處引用佛的教證「牟尼無欺言」來說明,因為只有佛的智慧才可以徹底地看到微細的因果,我們要了知修持自他相換獲得的利益,這是之所以引用佛陀教證的原因。

若汝自往昔,素行利生事,

除獲正覺樂,必不逢今苦。

「若汝」的「汝」字就是指我們或者我們的心,如果我們從往昔就奉行自他相換或利益眾生的發心和行為,那麼除了獲得殊勝正覺的安樂之外,絕對不可能遇到我們現在的這些身心痛苦。

這個頌詞也講到了修持自他相換的功德利益。「若汝」就是反觀我們的心,反問我們,或者讓我們覺醒,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就實行自他相換的修法。

「自往昔」,往昔就是時間。「素行利他事」就是指我們要行持什麼樣一種行為,或者什麼樣一種發心。如果從以前就開始奉行自他相換到現在的話,它的果是什麼呢?它的果就是離開痛苦,「必不逢今苦」,絕對不可能像現在這樣,身心遇到了方方面面、層出不窮的痛苦、苦惱,而且從正面講一定可以獲得殊勝的佛果。

這就講到了修行的因和果,如果我們修行的因是自他相換的話,那麼我們的果一定是遠離痛苦,獲得殊勝的安樂。其實這也講到了佛陀是怎樣成佛的,佛陀現在已經獲得了正覺的快樂,除了釋迦牟尼佛之外,安住十方三世的一切正等正覺也是如此。獲得佛果之後,絕對遠離一切痛苦和一切痛苦的根本,斷除了引生痛苦的種種業因,安住在最為殊勝的正等正覺的安樂中。佛陀是通過這種方式成佛的,如果我們現在能夠這樣修持,將來也可以獲得最為殊勝的快樂。

「自往昔」,如果以前我們就開始修,現在一定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也許有些人說,往昔我的確沒有修持自他相換,反正現在已經變成這個樣子了,再說以前也沒有什麼利益和必要性了吧?其實有必要。因為佛陀在經典中早就講了,作為佛弟子來講也很清楚,輪迴並不是到此世為止,以前流轉無數次,現在或往後有可能還要流轉無數次,那麼在以後的無數次中我們應怎樣去做,怎樣去改變?有沒有改變的方法呢?我們應該改變,而且也有改變的方法,就是從現在開始「素行利生事」。

觀待現在來講,以前都是往昔,觀待後世來講,現在就是往昔。佛陀在往昔修持了自他相換,現在成就了佛果,遠離了痛苦。如果我們現在開始修持自他相換,那麼在若干世之後(或者根機成熟了,就在此世)也有可能獲得最為殊勝的成就。如果我們從現在開始精進、努力,就可以在未來通過自他相換的殊勝法門清凈自己的罪業,清凈相續中的輪迴根本——我愛執,滅掉煩惱有漏業,而後獲得殊勝的覺悟,通過覺悟來利益無量無邊的眾生。頌詞同時告訴我們,自他相換的殊勝功德就是獲得正覺的快樂。

華智仁波切在教言中也講:如果我們修持利他心、菩提心,就算沒有成佛也絕對不可能墮惡趣。因為墮惡趣的因是什麼?就是自私自利的我愛執所引發的有漏惡業。我們能夠修持利他心,一方面我愛執能夠被打破,還有修持菩提心也不可能去造惡業,所以即便沒有成佛,沒有成就菩薩的果位,也絕對不可能墮惡趣。

對我們來講,害怕地獄、餓鬼、傍生惡趣的痛苦,但是害怕歸害怕,如果沒有修持這種殊勝的因緣,雖然不願意獲得這樣的痛苦,但還是會感受這種痛苦。真正遠離這個痛苦的正因,或者說徹底解決這個痛苦的方案,就是修持利他心、菩提心。

如果我們沒有修持利他菩提心(不是通過菩提心來攝受),只是在沒有出離心、菩提心攝受的基礎上,修持一點點後世獲得快樂,暫時遠離惡趣的因,那就沒有很大、很長遠的利益。我們現在修持一點善業,雖然暫時可以離開惡趣,但是因為沒有斷根的緣故,解決方案只是暫時性的,所以當善業用盡之後,我們還有可能造惡業,重新墮入惡趣感受痛苦。

真正有益的解決方案,就是從現在開始下決心修利他,真正下決心改變我們相續中的我愛執,然後開始修自他相換的菩提心。如果我們認知到這一點,在這上面下工夫,就逐漸可以從一切痛苦中解脫,甚至不單自己解脫,還可以引導一切眾生走向殊勝的解脫之路。

丑三、是故教誡修自他相換:

前面講了不修自他相換的過患和修自他相換的功德,之後順勢給我們宣講教誡修自他相換。既然我們不想獲得不修的過失,想要獲得修自他相換的功德,就應該修持自他相換。所以教誡我們,或者以我們自心作為善知識來教誡我們,一定要修自他相換和利他的殊勝菩提心。

故汝於父母,一滴精血聚,

既可執為我,於他亦當習。

字面意思是,因此就像我們對於最初父母的一滴精血聚——「受精卵」可執為我,可以把這個來自於父母,來自於他人的精血聚集的身體執為我的話,那麼對於其他眾生也要如此的修習。

我們在學習修自他平等時,也看到過大概意思的頌詞。因為眾生認為他是他,我是我,我照顧自己、愛護自己情有可原;父母和我有親緣關係,我對他照顧也是情有可原。但是其他輪迴中的眾生、不認識的人或者傍生,和我並沒有什麼關係,而且有些仇人還傷害過我,為什麼我要對他們修持自他相換呢?為什麼我要對他們修持利他心呢?因為他和我沒關係的緣故。

此處教導我們,實際上通過修行是可以生起自他相換的境界的。就好像最初的時候我們對身體很執著,認為這是我的身體,所以我要保護它。我們觀察身體的來源,其實這個身體並不真正是我們自己的,從現在往回推,身體來源於母親的子宮,來自父精母血或者受精卵,我們就是從受精卵開始,經過九個月零十天,或者說十月懷胎之後,逐漸在母親的子宮裡發育成形的,所以它最早的來源就是「一滴精血聚」。「精」來自於父親,「血」來自於母親,也就是精子和卵子,一個是來自父親,一個是來自母親,都和我們沒有關係,都是他人的。但是,我們的心,這個神識投胎之後入到這個受精卵中,就開始執著這是我的身體,然後越來越執著。出生之後,我們仍然執著這個身體是我的,到現在為止,我們都認為這個身體是我的身體。真正分析時,這個是不是我的身體呢?神識可能是我,但是這個身體,它的來源是「一滴精血聚」,而這個「精血聚」來自於父母,父母和我們自己是不同的本體,是和我們相續不一樣的另外的眾生。通過短時間的執著和串習,我們可以把不是自己的身體(來源於父母的精血)執著為我的身體,那麼「於他亦當習」——對於其他眾生,如果我們這樣串習的話,也可以生起這個是我的眾生的觀念,也可以把它們執著為我所。不相同的、不是一個相續的父母「精血聚」可以執為我,同樣,我們可以把其他的、不認識的人執為我,這個道理是相同的。

這裡通過什麼根據成立呢?通過利他心、佛性、或者一切眾生想要離苦得樂的思想和我們是相同的、一致的來成立,他人就是一切眾生的一部分。我們通過自他平等的理論來觀修,打破他是他、我是我,我沒有義務照顧他、我沒有責任救度他的狹隘分別念,通過不斷地觀修,把相續中的強烈我執化解掉。

我們為什麼不願意去幫助他們?就是因為相續中有個我愛執,有這是我、這是他的執著。當我們通過不斷觀修,把這種所謂的我愛執融解掉一部分,或者化解掉自他的執著之後,我們再去利益眾生就沒那麼困難了,就比較容易接受和理解利益眾生的思想了。這裡只是歸攝,比較詳細的理論是在第八品講自他平等,那部分寂天菩薩講得非常的清楚,用了很多頌詞和比較大的篇幅讓我們打破所謂的自他分別念——不能夠把其他眾生執為我,不能夠產生自他平等的心,沒有辦法生起利益一切眾生的心等等。

還有一種觀修方法:在「七重因果教授」中,首先通過教證,了知一切眾生無始以來都做過我們的父母,通過這樣的觀想就把自他關係拉近了,因為他不是一個陌生人了,不是和我們無關的人了,而是曾經做過我們父母的恩人。他們在以前做我父母的時候,我還沒有能力報恩——可能我在世間的孝道上報了一點點的恩德,但是真正來講,父母那麼大恩德,我是沒有辦法完全一一報盡的。以前我是沒有能力,現在學習了大乘佛法,有能力之後就應該開始報恩了。

就像有個人,父母對他的恩德很大,但是這個兒子或女兒一直沒有賺錢的能力,他內心想報恩,卻在很長一段時間中沒有能力去報答;假如他有一天發達了,或者賺夠了足夠的錢,有了足夠能力,他就會想:現在我有能力了,我要儘力去報答父母的恩德。我們也是這樣的,無始以來一切眾生都當過我們的父母,對我們都有很大的恩德,但我們在修持大乘法之前,沒有這個理念或者沒有這個能力,現在我開始具足能力了,就要開始發願準備利益眾生。從這個方面,我們也可以把眾生觀成自己的父母,以這種方式來增加悅意慈心,然後再去修自他相換。

有些人懷疑:我們能不能打破我愛執?能不能修成自他相換?為什麼會有懷疑呢?我愛執並不是一生一世養成的,從開始輪迴的時候就串習了。我們輪迴的時間到底有多長?根本找不到它的邊際,很難找到具體是從哪個劫開始輪轉的,我們串習我執的時間這麼長,才到現在這種程度。現在我們開始修持他愛執,打破我愛執,雖然寂天菩薩和佛陀的這個竅訣從理論上來看應該可以修成,但是我們還有疑惑:既然我們無始以來養成我愛執花了這麼長時間,會不會在培養另外一種新習氣和執著時——比如培養他愛執,把眾生執為我的這種執著,會不會像培養我愛執那樣,也要通過非常長的時間才能培養起來呢?我們在短時間中能不能斷除我愛執而生起利他的意樂呢?其實,我們不需要擔心。雖然從無始到現在我們一直習慣於我愛執,但是要知道我愛畢竟是一種顛倒分別念和錯誤觀念。我們通過殊勝的教理觀察,可以認清我愛執就是無明、愚痴,就是一種顛倒的執著,它不是諸法的真實義,不是我們自己的東西,而是一種顛倒錯誤的觀念。既然它是錯誤顛倒的,要把它從相續中移出去,也不會那麼困難。

既然一切諸法的本性是無我的,我們只要相應於這個實相,那麼和它相矛盾、顛倒的這個有我的觀念,當然就可以很快清除。雖然無始以來已經培養了這麼長時間的顛倒執著,但是只要我們認清楚實相之後,就可以很快地解決掉。很多經書中比喻,就像一個山洞或者一個千年的暗室,雖然它的黑暗已經存在了幾千年、幾萬年,但是什麼時候燈光照進去,什麼時候黑暗也就被照破了,所以經典中講「千年暗室一燈照破」。雖然顛倒我執存在於我們的相續中已經無數劫了,「有我」的黑暗已經存在這麼長時間,但是它畢竟不是我們的真實義,如果一旦照見了實相,或者相應實相去觀修,那麼一剎那就可以把它照破。

還有這個我愛,其實也是顛倒的。因為以佛的智慧觀察,一切眾生都具有佛性。佛性中具有什麼?一方面是空性無我的本體;另一方面是大悲心。其實,佛的大悲心在每個眾生的佛性中是本自具足的,利他大悲心的究竟本體和實相在我們相續中本自具足,現在我們相應實相修利他、修大悲,在短時間當中生起大悲心也不太困難。

我們在修持利他,修持自他相換、積累資糧、懺悔罪業時,尤其要祈禱上師諸佛加持、提攜我們,通過佛菩薩的加持及各方面的因緣多管齊下,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可以讓我們轉變相續中的我愛,生起利他心和空性智慧,獲得殊勝的覺悟。我們應該培養這種信心,相信按照正確的方法堅持不懈地修下去,在可見的未來絕對可以在相續中生起自他相換的菩提心。

一旦自他相換的菩提心生起來,我們就真實地進入了大乘道,以後修行就會非常順利。之所以修行難以進步,主要是我愛執在從中作梗,當把最大的障礙——我愛執這個大石頭搬掉之後,剩下的也就是一些殘兵敗將而已,雖然它們能夠站起來作亂,但是力量已經很微弱,不足以干擾我們修行了。我們相續中的菩提心的力量會日漸深厚,再沒有什麼可以阻擋我們修持菩薩道。以上是教誡我們修持自他相換是絕對可以修成的。前面科判講的是意樂,接下來講行為。

癸二、(行為)分二:一、行為修法;二、以行為主宰心。

第一個科判主要是從改變心態的角度講,第二個科判主要是從行為的角度講。首先是行為上的修法;第二是通過殊勝的行為主宰我們的心。

子一、行為修法分三:一、當利他;二、斷除珍愛自己;三、攝義。

丑一、當利他:

應為他密探,見己有何物,

悉數盡盜取,以彼利眾生。

科判是我們應該修持利他。頌詞的字面意思是,我們應該作為其他眾生的密探,觀察我們自相續中具足什麼樣的功德,之後把它們全部偷出來利益眾生。

這是通過比喻告訴我們應該一心一意地利他。「應為他密探」是什麼意思?就是我們的心現在要為眾生服務,要作為眾生的密探、間諜,打探我們內心中具有什麼功德。為什麼要這樣呢?因為我們對自己的狀態很清楚,觀察得比較仔細。就像你要派一個人到陌生的地方去打探消息就很困難,他肯定不熟悉情況,如果找一個內部人員,俗話說家賊難防,他本來就對內部的情況很熟悉,提供情報就更方便、準確。同樣的道理,我們對自己的情況是非常熟悉、非常了解的。只不過我們以前沒有觀察可以給眾生提供什麼,只是觀察眾生有什麼東西,然後想從眾生那裡得到什麼東西。以前我是作為自己的密探,到處打探,到處觀察——這個東西我需要,我應該從張三的手上把它取過來;那個東西我需要,我應該從李四的手上把它取過來。以前都是為我們自己服務,不惜傷害眾生,這樣的行為直接導致我們感受無量無邊的痛苦。

現在,我們必須反其道而行之。以前我們作為自己的密探,每天思考從眾生那裡可以得到什麼利益;現在我必須反過來做眾生的密探,就是說我要起義了,不能夠再給自己做事了,要給眾生做事。像這樣就是我們要轉變自己的身份,開始作為眾生的密探,為眾生謀利益。

「見己」就是觀察自己在做什麼,觀察我們相續中有什麼功德。比如我們今天聽聞《入行論》有功德,佛在經典中說過,一個人講法,一個人聽法,這是在有為法中是最大的功德,既然聽聞佛法有這麼大的功德,現在我打探到自己正在講法,或者正在聽聞佛法,知道我正在獲取這個大功德,那麼就把它盜取出來利益眾生,自己不貪著功德,一心一意地把這個功德迴向給一切眾生,讓眾生去享受。又比如我們今天供佛了、頂禮了,我們內心正在感受安樂,或者說我身體健康、心情愉悅,當打探到自己有這些安樂後,就全部搶奪過來,「悉數盜取」,把它們全部給予眾生,讓他們去感受安樂。這是一種心態,的確可以做迴向。

我們自己相續中感受的安樂,能不能轉移給眾生呢?以我們現在的境界來講是做不到的。但不管怎麼樣,這種安樂還是應該把它取出來,這是我自己想要得到的或是正在感受的快樂,那麼我要把它盜出來,讓眾生去感受。其實這更多是一種心態,當我們快樂的時候,要想到願眾生也得到、感受這種快樂;當我感受痛苦時,要發願自己代受眾生的痛苦。按照佛的教言,這種善根一旦成熟,功德利益不可思議,所以我應把這個善根取出來給眾生。比如我們相續中有了菩提心,菩提心像如意寶一樣珍貴,如果一切眾生都具足就太好了,所以我們就觀想把如意寶菩提心取出來交給眾生,讓眾生生起菩提心,讓眾生擁有菩提心。如果眾生擁有菩提心,那麼他的前途是一片光明的。我們就數數地觀察,數數地盜取,數數地利用這些東西利益眾生,當我們做這些事情習慣之後,我們的心態和行為會很自然地去利他。

當我們做什麼事情習慣之後,不經思考自然而然就會朝這個方面去做。假如一個人偷慣了東西,他走哪都偷,到了一個地方,看到東西擺在外面,四下無人,不用思考手就自然伸過去了。如果我們經常觀修利他,那麼在起心動念時就不用刻意思考,不用提醒自己我要去利益眾生,我要發菩提心。一起心自然而然就會想到要利益眾生,首先想到的就是我這個東西、這個善根要怎麼樣利益眾生。

我們剛開始修法的時候,上師會教導我們,修法結束的時候不要忘記給眾生迴向。上師這樣教導,我們學了、聽了之後,害怕忘記就寫下來,貼在某個地方。修法結束時,你看上師提醒我們要為眾生的利益迴向,於是我們就開始去做迴向。有時想得起來,有時想不起來,但是當我們經常這樣做的時候,就習慣成自然了。剛開始是勉強的、強迫性的,後來就很自然了。當我們修法一結束,馬上就會想到應該為了眾生利益去迴向善根,最後就變成一切所作所為都是為了利益眾生了。

上師以佛學院講法為例,說上根者聽到吹海螺時,就開始發心了,(當然,我們網上講課就沒有吹海螺的習慣了);中根者在出門的時候就會想到「我要去利益眾生」,比如開始出門準備去聽法,心想這次聽法是為了利益眾生;下根者是在法師講完要利益眾生髮菩提心時能夠發心,我這次聽法,不是為了自己得到利益,而是為了利益眾生去聽法的。如果能夠這樣安住,善根最初就被這種發心攝受了,三殊勝中的第一個發心殊勝就有了。他在行持善法之前就發菩提心攝受,中間也不忘失這個心態,一旦產生自私自利的作意就馬上改正,最後也想到這個善根已經圓滿了,要為了利益眾生而迴向。

剛開始是為了利益眾生而去聽法,現在我已經得到了這個功德,(不能在開始時發心利益眾生,迴向時卻捨不得,我要自己享用,這不行。)迴向時也要一心一意為了一切眾生的利益,把善根迴向給眾生。上師在講記中提到,當我們自己得到快樂、讚歎沒有什麼感覺,而看到眾生得到快樂、得到讚歎卻很高興,這就是你修心成熟、成功的一種重要驗相。以前是我們自己得到讚歎、得到利益很高興,而眾生得到利益時,我們或嫉妒,或覺得不屑,總而言之,就是不如自己得到那麼高興。當我們不斷地修心,修到一定程度時,突然發現當別人讚歎自己、自己得到快樂時,我們並沒感覺到很快樂,但看到眾生得到快樂了,就發自內心由衷地高興,這就是我們自他相換的心修到成功的標準驗相。

「見己有何物,悉數盡盜取」就說所取出來的東西有很多,有些是我們錢包里的錢,可以把它取出來利益眾生。而「悉數」呢,我們要看情況。因為「悉數」主要是觀待修行比較成熟的菩薩,他可以把自己的錢一點不剩地拿出來給眾生。針對初學者,上師也講過不能看到《入行論》中說「悉數盡盜取」,我們就不想後果全部拿出來,因為我們修心還沒有成熟,這樣做很有可能會後悔,就會摧毀前面的功德,所以我們可以取出能夠接受的一部分錢財,拿來利益眾生,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上師還說,我們取出來的東西,其中最好的就是法,因為法是對眾生真正最有利益的。在所有利益眾生的布施中,法布施是最好的。如果我們有能力就做法布施,哪怕給別人解釋清楚一個術語,幫別人弄清楚一個概念,或者給別人解釋一個頌詞的含義,這都是以法做布施。如果能夠恆常這樣做,或者能把一個論典從頭到尾講解清楚,讓別人在這個過程中獲得很多的智慧,生起無數次的善心,這當然最好不過了。即使我們沒辦法講,但也可以鼓勵別人,或是給別人提供學習佛法的機會,也是挺好的。

我們無論如何要開始習慣利他,在心上面習慣利他,在行為上面也要循序漸進地習慣利他,這樣我們的心就逐漸可以在行為上體現這種殊勝的心。

這堂課就學到這個地方。

推薦閱讀:

宗道法師:大佛與稚童
佛說十善業道經  (第一二0集)凈空法師講解
給人一些因緣 星雲法師
二河白道喻」第四講(純祥法師)
慧律法師《入佛正見》

TAG: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