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師上洞全佛寺:<br> 皇姑修道世人傳 千年歲月藏山間
上洞全佛寺核心提示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偃師文物普查隊對位於城關鎮杜樓村北邙山龍泉溝內的上洞全佛寺進行了考察。該寺院坐北朝南,依山勢而建,梯次而上,坐落在溝與山巔之間的台地上。1 山巔之間古寺深藏上洞全佛寺,當地居民俗稱「上洞」,古稱「諸龍泉洞」,位於偃師市區西北5公里的馬鞍山(又名龍泉山)的半山坳。寺院坐北朝南,依山勢而建,梯次而上,坐落在溝與山巔之間的台地上。據村民介紹,以前寺下有龍泉澗,水流淙淙,沿峽谷南流至溝外。寺前山坡下,即為原寺院建築的一部分,如今僅存兩個楹柱礎石,記錄當年的輝煌。小巧玲瓏的山門以及門前陡峭的山坡曲徑,潛藏於松柏扶疏之下,給人以「山中藏古寺」之感。寺院院落不大,但錯落有序,兩廊坊雙層對峙,均可拾階而上。東為菩薩殿,西為千手千眼觀音殿,現存觀音塑像巍峨聳立,佔據兩層建築,在一樓和二樓均可觀瞻。其每隻手心中有一隻眼睛,言其法力無邊,神威無窮。院落正中為挺拔的四層建築,挑檐翹脊,鈴鐸叮噹,紅牆綠瓦,金碧輝煌,更顯氣度不凡,雄偉壯麗。首層為大雄寶殿,大雄者,即釋迦牟尼,乃佛教創始人。第二層正中為三世佛,又叫三祖佛,象徵過去、現在、將來。出此建築向東側後方行進,有一殿坐西向東,內供諸菩薩,北邊洞中亦供奉多佛。2 歷經滄桑風貌古樸據寺內現存的碑文記載和有關資料顯示,上洞全佛寺始建於唐代開元年間(公元713年~公元741年),歷史上曾稱之為「上洞」、「佛洞」、「龍泉洞」,北宋政和年間改稱「龍泉寺」,1991年經有關部門批準定名為「上洞全佛寺」。為顯示李氏家族的正統統治身份,唐太宗於貞觀六年(公元632年)下旨,上溯「太上老君」李聃(老子)為族祖,尊道教為國教。於是,皇親國戚、王公大臣度為道士者比比皆是。最為知名的當數今世人居士所傳的「三皇姑修道」,即指唐玄宗之妹玉真公主,唐睿宗之女西城公主、隆昌公主三位公主出家的史實。據記載,唐代開元年間玉真公主前往中嶽朝拜其師,出濟源,經河陽、孟津至偃師,夜住馬鞍山一山神廟內。第二天早晨,她看到周圍山巒疊嶂,松柏青翠,山坡上牡丹花盛開,山澗內泉水淙淙,山澗間霧靄繚繞,實屬人間福地,遂在此布壇傳道,恭聽講經者雲集如海。之後,鄉人信士在其休息設壇處挖洞修殿,叫做上洞,取道家洞天福地之意。其至宋代演變為寺。元朝至正年間(公元1354年前後)民不聊生,餓殍載道。龍泉寺僧眾在龍泉澗興隆寨開設粥棚,賒飯濟民。地方政府誣為聚眾造反的響馬,派兵加以鎮壓。根據地(寺院)被毀,寺僧道士與饑民遇難殆盡。此後的幾十年里,寺院香火一蹶不振。到明永樂年間,社會逐漸安定,飽經戰火摧殘的龍泉寺得以重新修整,其進入鼎盛時期是在清康熙、乾隆年間,山門、大殿、佛堂等建築在這一時期得到新建或修葺,寺院再度成為遠近聞名的佛教聖地。偃師市文物旅遊局工作人員李校卿指著寺內現存的乾隆、嘉慶、同治時代的五通碑記說,從乾隆十二年至同治四年的百餘年間,寺院屢有重修。民國時期,由於軍閥割據,日寇入侵,寺院內的看護離去,致使寺院碑碣、法器等不翼而飛,牆垣倒塌,殿堂被毀,佛像傾廢。1987年,在釋果英的倡議、募化下,在諸洞之前新建一座五級台階、出有前檐的萬佛堂。1989年,修整佛洞,建築落成藥師佛樓。20世紀90年代,寺內先後修建了千手觀音樓、鐘樓、鼓樓等建築,終成如今的規模。3 幾經修復魅力漸增1991年被有關部門批准開放並將其定名為上洞全佛寺,現全寺佔地面積6000餘平方米,建築面積達2000餘平方米,供奉各類神像80餘尊,晨鐘暮鼓,聲聞數里,堪稱寺院一景。如今,上洞全佛寺,經常與白馬寺、少林寺、相國寺以及省外的九華山、五台山、普陀山等名剎名山進行佛學交流,也成了方圓百里人們休閑、旅遊的好去處,每逢節假日,來此旅遊的各地遊客絡繹不絕,高峰時達萬餘人。目前,寺院內被列入修復計劃的有鮮花佛與牡丹園遺迹、古龍泉源與石盆遺迹、寶塔與達摩樓遺迹、蓮花池與山神廟等遺迹。下一篇4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