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退役這三年:從球星到老闆

宣布退役三年以來,姚明並未就此淡出人們視線,而是頻頻在商業、公益等領域為自己貼上新的標籤。這名曾在賽場上叱吒風雲的籃球明星,在場下來了個並不怎麼華麗的轉身。

「我雖然離開了賽場,但我不會離開籃球。」

三年前的7月20日下午,在上海浦東嘉里大酒店的三層會場,姚明正式宣布退役。在那場被命名為「明謝」的發布會上,姚明似乎有意向在場的400多名記者做出暗示,離開籃球場的他,將會在另外一個更大的舞台上重新回歸:「我覺得生活就像一個嚮導,他會打開一扇又一扇門,今天我退役,一扇門關上,另外一扇門打開。」

過去三年來,這位曾在NBA打拚9年的籃球明星,正在兌現當初打開另一扇門的諾言,在商業、慈善等領域頻頻為自己貼上新的標籤。在投資葡萄酒、音樂、CBA俱樂部以及開辦NBA姚明學校之餘,他甚至還會出現在《爸爸去哪兒》這樣的娛樂節目中。

「我現在比在NBA打球時還忙。我給自己制定的幾項任務是同時進行的,有時在日程上沒法做到平衡,只能是哪兒有工作就在哪兒處理。」儘管姚明用「忙碌」一詞來形容自己現在的生活、工作狀態,但如今再次見到姚明,他的身體已經略顯發福。

「他現在主要的工作就是三件事:一是讀書,一是球隊,一是基金會,再從這三個延伸出來就是政協委員。」「姚之隊」隊長章明基對《財經天下》周刊說,姚明是個理想主義者,退役後他想好好做一番事業,處於積極轉型階段的他,極力想扮演好各種角色。

然而,這名曾在賽場上叱吒風雲的籃球明星,在場下的轉身看上去卻並沒有那麼華麗。過去三年的經歷尤其是生意場上的起伏,或許已經讓他開始意識到,想要在籃球場以外取得成功,遠沒有把籃球扔進籃筐那麼簡單。

籃球場

實際上,整個六七月份,姚明的行程都排得滿滿的。不過對於他來說,最需要緊急處理的,還是與上海大鯊魚隊核心球員劉煒的續約風波。

作為姚明的「發小」,劉煒在過去長達11年時間裡曾是國家隊的重要一員。2002年,他和姚明作為核心球員為上海這座城市帶來了隊史第一座CBA冠軍獎盃,隨後姚明去了NBA,上海隊僅靠劉煒一人支撐,成績也一落千丈,僅有一次打進季後賽。直到2009年姚明成為這支球隊的老闆,很多人才再次看到希望。

不過,在姚明接手上海大鯊魚隊後,他和劉煒之間的關係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由原來的隊友和朋友關係,轉變為老闆與員工之間的關係。

作為球隊老闆的姚明,希望更多地借鑒NBA的運營法則,篤信運用理性手段而非感情用事來運營俱樂部。他先是炒了恩師李秋平,隨後在劉煒的續約問題上與對方產生分歧。儘管劉煒在2009年簽下5年合同,但兩人之間的關係已經有了裂痕。5年之後的今天,雙方在續約問題上再次發生分歧。這一次,以劉煒離開上海遠走新疆而告終。

劉煒的離去一度讓姚明背上人情冷酷的罵名,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成為眾人指責的對象。在外界看來,球場兄弟之間的珍貴情誼遠比「在商言商」這樣的冷酷戲碼更能打動人心。

「在CBA這樣一個半職業聯賽,談什麼在商言商有點過,CBA一時半會也不會變成NBA。既然那麼絕,那就請拿出成績來。」曾經在上海隊擔任球隊翻譯和錄像分析師的單正灝,把批評的矛頭直接對準了姚明。

不可否認的是,劉煒續約風波只是姚明管理大鯊魚隊的一個側面剪影。在接手球隊的這段時間裡,他引進了很多NBA的管理經驗,對這支母隊進行了諸多管理嘗試。「在整個俱樂部的運作過程中,姚明參與度是很高的,他更多是從機制的角度來看待問題。」章明基說。

不過,借鑒美國管理經驗的姚明也走了很多彎路,畢竟,不是所有的NBA理念都適用於CBA。最明顯的例子是,上海隊之前開始聘用外籍主教練鄧華德,並在球員不能充分流動的情況下從美國大學聯賽NCAA選擇張兆旭等球員。「他們(姚之隊)之前走入一個誤區,認為NCAA的球員來打CBA沒問題。實際上,CBA的對抗強度等要遠強於NCAA。」對此,上海五星體育電視台編輯曹鍵表示。

經歷了5個賽季的試驗後,姚明無奈地又重新開始聘用本土教練。「上海隊堅定要走國產教練的路線,很重要的原因是,國外教練不適合中國球員的籃球文化。」章明基說,國外教練經常會對球員失控。「講穿了就是,由於球員長期不流動,我們形成了一些根深蒂固的圈子或山頭,這種複雜的關係讓外教難以想像。」

「外教可以彌補一部分,但也有問題,他們的語言、文化差異是非常大的。外教還不像外援,外援可以通過實力展現,外教必須通過語言把大家感染起來,包括把他的意圖執行起來。所以有文化與語言上的差異,外教是非常難施展他們才華的。」對此,姚明反思道。

另外,上海隊希望引進NBA式的管理模式,對球員更加寬鬆,讓他們在球場上打球更有創造性。但這樣嘗試後,章明基發現,一些長期習慣於被管束的球員,突然之間寬鬆了之後,他們就像脫韁的野馬一樣完全亂套。

「我們很多東西不能想得太超前,還是得講究中西結合,找到一種平衡點,更有耐心去推進。」章明基說。

與其他俱樂部老闆不同,姚明沒有實業,所以他更希望探索出一條可持續的經營道路。不過無奈的是,除了在投入上精打細算,他暫時還沒有找到一個更好的商業模式。

「NBA跟CBA最大的不同是,NBA把它看成是一樁生意,任何東西要長期發展必須要靠它的商業模式,但CBA完全沒有商業模式,今年比賽結束了,明年再討論明年的,完全不是一個討論商業模式的方法。」姚明無奈地表示。

更讓姚明無法接受的是,沒有商業模式的CBA,今年還將進行擴軍,由過去的18支球隊變成19支。「在CBA可能都數不出來合格的19位專業教練的情況下,擴軍就造成物價上漲,而物價上漲卻並不代表水平上漲。這種感覺並不是很好,甚至有些痛苦。」姚明說。

在他看來,要改變中國籃球的這種現狀,必須從孩子階段就開始抓起。在經營上海大鯊魚俱樂部的同時,姚明也想把NBA對孩子培養的理念更多地帶入國內的籃球場地。於是從今年2月開始,他又多了一重身份:NBA姚明學校校長。

細心的人可能已經發現,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姚明開始頻頻出現在湖南衛視《爸爸去哪兒》、東方衛視《我們一起來》、央視《開講啦》等欄目。

其中,在《爸爸去哪兒》節目以及其他很多場合,姚明身穿的都是一件印有姚明NBA學校標誌的T恤。在諸多採訪中,姚明的這份新工作也是公關所極力希望媒體能傳達的。

最早,姚明看到籃球是一項比較受歡迎的運動,覺得開辦一所NBA學校是個不錯的機會。「我們本來是想做一個周末籃球培訓機構,在籌備的過程中,NBA聽說我們要做,恰好他們也要做,於是就強強聯手吧。」「姚之隊」中方經紀人陸浩說。

有著姚明與NBA這兩個金字招牌,會有不少家長願意將自己的孩子送過來。由於NBA姚明學校所收學員是0到16歲的孩子,而NBA教練面對的是成年專業球員,他們並不一定能教好孩子們,所以姚明希望找一些高中教練。

「很多人說,你是NBA姚明學校,教練肯定是NBA的。但NBA與CBA都是職業聯盟,教練面對的都是成年人,跟面對孩子完全不同。所以我們更希望招募高中教練,他們知道怎樣跟孩子去溝通,沒有所謂最好的,只有最合適的。」姚明表示。

比如,NBA姚明學校選定的技術總監是比爾·辛格爾頓。在中國,知道辛格爾頓的人少之又少,但他曾經在多個國家打過比賽,退役後也一直從事籃球教學工作,出任過高中籃球教練、大學教練以及職業籃球教練。

主教練助理威爾伯·艾倫同樣是一名高中教練。在他看來,「籃球偉大在哪兒?就是塑造性格,讓每個人成為不錯的人。這項運動給你機會去了解每個人的感受,他們從中是否收穫到快樂、享受,這很重要」。

「實事求是地講,籃球打得好,未必可以幫你找到下一份工作,但你如果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這些可以在球場上尋找到,就可以尋找到更好的生活。」姚明對《財經天下》周刊說。

有了NBA做靠山,姚明正在最大化地利用這種獨一無二的優勢。每年夏天,不少NBA球星都會來華宣傳,這些NBA姚明學校的學員有機會跟這些球星一起訓練、打球,而在已經舉辦了10年的NBA中國賽期間,這些學員也可以跟球星一起訓練和現場看球。在2月22日NBA姚明學校的開業典禮上,杜蘭特、安東尼等眾多NBA球星通過視頻發來祝福。

「實際上,NBA這些年想在中國落地也比較難,他們想籃球培訓是一個有增長機會的生意,正好姚明也想做這一塊,雙方一拍即合,這就開始了。」北京體育營銷公司「關鍵之道」創始人張慶表示。

目前,僅靠學員收費很難維持NBA姚明學校的正常經營,它的大部分收入還是依靠贊助商。以第一期為例,教練員員工3名,助理教練10人,而學生是200多個,每人收費3900元,全部學員費用才80萬元左右,連教練員的工資都不夠。

在姚明的規劃中,目前在北京的NBA學校只是試驗,一旦成功,他們會向其他城市推廣。「各個地方不同,上海、北京、二三線城市都不同,配置的教練、生活成本等也都不一樣。這裡面需要去摸索,北京適應的模式,未必適應於天津。」

陸浩也透露,NBA姚明學校未來可能要改稱俱樂部,因為它是一個業餘的體育教育機構。「它不是把學員固定在學校培養專業運動員的模式,我們將來希望它開在社區。就像健身房一樣,每個社區有這樣一個機構。這並不容易,但我們正在嘗試。」

公益場

不可否認的是,無論是大鯊魚俱樂部還是NBA姚明學校,儘管最近三年來姚明的個人色彩越來越濃重,但其背後真正的主導者依然是那個大眾耳熟能詳的名號——「姚之隊」。

作為姚明個人品牌價值和商業符號的規劃者,成立於2000年的「姚之隊」對於姚明籃球事業的成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不過,隨著姚明的退役以及在其他領域謀取成功,「姚之隊」的角色以及姚明與團隊之間的關係都在悄然間發生著變化。

過去「姚之隊」核心成員包括章明基、陸浩、約翰·海遜格、比爾·達菲、比爾·桑德斯等,但現在由於姚明大部分時間都留在中國,美方的約翰·海遜格與比爾·達菲參與得越來越少。此外,團隊扮演的角色也由過去姚明打球時的主動變為現在的被動。可以說,姚明已經成為現在這支「姚之隊」的新隊長。

據章明基透露,之前「姚之隊」更多的是出謀劃策,作為一個經營團隊為姚明打理很多事情。而現在,「姚之隊」則越來越轉變成一個資訊團隊了,為姚明提供一些信息,在決策過程中,姚明自己的想法也體現得越來越多。「從某種意義上講,隨著姚明的成熟,『姚之隊』所起的作用也在不斷演變。」章明基說。

一個典型案例是,在「姚基金」的成立與運營中,姚明自己的觀點和意見就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姚基金」成立於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後,當時姚明捐贈了200萬美元,並成立姚明基金會幫助災區進行校園重建。

現在,「姚基金」隸屬於北京眾輝國際體育管理有限公司(眾輝體育)

同時隸屬於這家公司旗下的還有易建聯、丁俊暉、張琳、侯逸凡等知名運動員。作為眾輝體育的股東,姚明保持著跟團隊成員至少兩周開一個電話會議的節奏。

「姚明退役以後要轉型做什麼,實際上『姚之隊』沒有一個專門的定位,我們都是為他服務,他想做什麼,我們都配合。」陸浩對《財經天下》周刊說。

如今,陸浩名片上的職位也已經從之前的眾輝體育總經理變為了現在的「姚基金」管委會委員。這位中國唯一一個同時做過足球與籃球總經理的人,目前負責著兩個基金——黃杉基金與「姚基金」,前者投資體育行業,後者則從事公益慈善。

「做慈善嘛,人不能鑽在錢裡邊。」曾有過體育、金融、貿易等行業經歷的陸浩說,「我也覺得挺驕傲,能幫『姚基金』找到公益慈善項目,我覺得也挺有成就感的吧。」

目前,「姚基金」的項目主要包括姚明慈善籃球賽與籃球季。從2007年起,每年夏天一些NBA球星都會來中國跟中國國家男籃隊員打慈善比賽;而籃球季也已經連續舉辦了三屆,從最初覆蓋49所希望小學,到今年已經達到了170多所。

說起來,籃球季誕生有些機緣巧合。原本,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帶了一個從事教育的人來找陸浩談,他們拿出1000萬元來搞足球方面的公益項目。陸浩覺得這是個好項目,不過是在北京實施,而北京各方面條件都很完善,並不是公益活動最好的地方。「你要找需要幫助的地方,這才叫公益。」陸浩說。

最終,對方放棄了公益足球的想法,而此時的陸浩靈機一動:為什麼「姚基金」不做呢?

開始行動前,陸浩和他的團隊進行了多方面的調研。「我們本來的想法是在『姚基金』捐建的十幾個希望小學裡做試點,後來由於我們的寶馬、史丹利等合作夥伴也都有捐建希望小學,他們要求這些學校也要加入籃球季活動。」陸浩說。

在被問及「姚基金」與其他慈善基金的不同之處時,姚明表示:「我想大家都出於一個很好的意願,為社會做一些事情,目標不同吧,但這不是對與不對,我們更關注青少年的成長,獲取體育方面的訴求,包括生活中必備的素質。你可能關注的是籃球水平,但我們關注的是他們用怎樣的態度去完成比賽過程。」姚明對《財經天下》周刊透露,籃球季主要關注的是那些留守兒童,他們缺少比賽機會,希望通過比賽讓他們有一個正確的態度來面對競爭。

「我們查了下希望工程有17000所小學,而這也是我們的目標。」姚明說。

不過與此同時,姚明依然面臨著不小的挑戰。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在中國做慈善與在美國是截然不同的:「美國一般是社區里比較有影響力的人出來,讓大家去捐錢,不見得有媒體會報道,關鍵是做完社區里都知道了。而我們理解慈善則是一定要崇高,有巨大的社會效應。」

「這種情況下,專業性的媒體很重要。比如,公益與體育結合會產生怎樣新的話題?這就需要各方面記者去研究,而不是純粹作為話題新聞去報道它。另外,公益的行規、體育的行規也很重要。公益本來就是大家自發自願,在自己生活不受影響的情況下去幫助更多的人,所以特別需要保障大家的積極性。」姚明說。

眼下,隨著「姚基金」籃球季的火爆,原本有公益想法的運動員或機構也希望能加入進來。比如原北京國安球員高雷雷,2006年時就捐建了一所希望小學,看到籃球季活動的影響力後,今年開始跟「姚基金」開展合作。

無疑,這種場景正是陸浩和姚明所希望看到的。

事實上,2003年「非典」開始,姚明就一直熱衷國內各種慈善活動。「儘管姚明在籃球季和慈善賽上沒有商業企圖,但這對他個人品牌卻很有益處。」張慶表示,姚明的慈善舉動對其個人曝光度以及形象經營都非常有利。「這是相輔相成的,你發揮影響力做一些對社會有益的事,反過來它也會讓你的平台繼續曝光在公眾的視野之下。」

生意場

在張慶看來,姚明無疑是聰明的,甚至是有些精明,對於自己的品牌和公眾形象經營得天衣無縫。

其實,早在球員時期,姚明就以精明而著稱,他的品牌經營和慈善活動為很多人所津津樂道。這也讓他的成功並不限於籃球,在籃球之外取得了更多社會影響力的同時,他也不忘在商界一展拳腳。甚至很多人評價說,姚明在商業上的天賦與他的籃球天賦同樣出色。

作為商人的姚明涉及領域諸多,除了上海大鯊魚隊,還包括姚餐廳、健身房、酒店、房地產、葡萄酒、巨鯨音樂網等。當然,其中很多項目姚明並沒有真金白銀地投入,而只是借用了「姚明」的品牌而已。而股票投資合眾思壯,則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利益轉讓,當時姚明以每股1元的價格買入了37.5萬股,此後其收益一度曾達到7000多萬元。姚明真正自己掏腰包的投資是在美國、北京等地的多處實業資產,其中包括豪宅、酒店和酒庄等。

儘管有媒體報道稱,通過投資和商業運作,姚明已經賺得盆滿缽滿,但至少在賬面上一個不容否認的事實是,他掌控下的上海大鯊魚隊正在連年虧損,而早期重金投注的巨鯨音樂網也以失敗而告終。當初,姚明以300萬美元作為天使投資,後來谷歌入股時,他又跟投了一部分資金。「本身出發點是對音樂比較有興趣,然後這是一個比較新的東西,是做一個嘗試。」對於當初的投資,姚明回憶說。

作為當時的創始人,陳戈對於巨鯨音樂網的失敗頗感惋惜。他說,如果不是谷歌退出,它極有可能會取得成功,因為當時巨鯨的流量大部分都來自於谷歌搜索。

現在,陳戈開始重新創業,依然專註於音樂領域。在他現在的辦公室里,依然放著與姚明的合影。「做巨鯨的時候,姚明從來沒有跟我說過他的顧慮,他是一個特酷的人,在他的字典里,不會有那麼多顧慮。」陳戈說,「姚明實際上是一個特別好的老闆和一個天使投資人。他從來不會跟你說那麼多廢話。」

不過,上海大鯊魚隊的虧損和投資巨鯨音樂網的失敗,並沒有阻擋住姚明擴大自己商業版圖的步伐,現在的他還手握黃杉資本與弘遠基金兩隻基金,其投資項目仍處於「培育期」。

「弘遠基金是章明基在弄,我參與得不多。我的情結還是放在體育項目上,其他項目還不是很感興趣。」陸浩說,關於姚明的投資部分,他從來沒有公開談論過,而章明基也以「姚明私事」為由拒絕透露。

「我覺得姚明在商業上是蠻成功的。當然,他要是把所有心思都用在商業上,成果還可以更大,但是他的內心也不是說一定要在有生之年賺多少錢。」在張慶看來,姚明在商業上所走的每一步都是開創性的。「『姚之隊』本身肯定想去體育產業投資,也接觸過很多製造、傳統產業,但是傳統產業沒什麼亮點,體育產業也沒有形成產業鏈,還需要等待時機。」

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未來姚明還將會在商業上有更多的摸索和嘗試。為了取得商業和籃球之外其他領域的成功,退役後的他,甚至專門到上海交通大學攻讀計算機和金融專業。

在自傳《我的世界我的夢》中,姚明寫道:「媽媽說為了將來,我必須學習英文和電腦。人們學好英語以便進入商界,或者去美國讀書,媽媽覺得我可以將英文用於商界。」在火箭隊打球時,姚明也會將管理類書籍《從優秀到卓越》帶到更衣室,這是當時的火箭隊主帥范甘迪送給他的書,並希望他能完成這種轉變。

如今,姚明還有兩年才能畢業。除了攻讀計算機和金融,他還選修包括新聞在內的各種課程。學校離姚明家有一個小時左右的車程,為了避開上班高峰期,姚明通常早晨6點就從家出門。他不會住在學校,一方面學校沒有適合他的床,另外他還有很多其他事情要處理。

「姚明真的是在認真學習。」陸浩說,姚明最近曾跟他討論馬斯洛的五種需求理論,包括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實現需求。

對於眼下互聯網圈最熱門的創新話題,姚明也有自己的見解。「創新,這個東西太難了,你如果沒有渠道的話,創出的也是別人的新,你最多賺到第一桶金,然後賣給別人,再創新。而你賣給別人的創新就打折了,因為別人無法完全理解這個東西。另外,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特別不好。」

在學習、經商和參與慈善活動之外,這兩年姚明又多了一個新身份——政協委員。為了扮演好這個角色,他經常跟行業內人士溝通以收集提案,甚至「姚之隊」也會出面協助。在今年4月的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上,姚明作了《取消賽事審批,激活體育市場》的發言。而在這個發言之前,陸浩曾組織邀請了前籃管中心主任李元偉、籃球評論員徐濟成以及一些學者、律師進行座談。

「政協委員是姚明的一個新身份,他很希望有一個平台能夠給體育的改革發展做一些貢獻。」李元偉透露,姚明會經常給他打電話,探討CBA俱樂部管理、籃球改革等話題。

「政協委員對姚明來講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身份。」章明基向《財經天下》周刊透露,姚明明年的政協提案已經開始在收集了。「退役這幾年來,他慢慢地變成熟了,越來越把理想和實際情況結合在一起,這使得他的很多想法都更接地氣、更有現實意義。」

儘管在章明基看來,退役轉型以來姚明一直在嘗試改變,但一個依然沒有改變的現實是,私下裡很少有人能真正走入姚明的世界,即便是那些長期跟在他身邊的人,也鮮有人能夠做到這一點。大多數時候,姚明一直都生活在鎂光燈下,即便退役之後,他依然是關注的焦點,一舉一動都會在公眾的眼球底下被無限放大,只是很少有人能了解他內心的真實想法。

上海五星體育電視台編輯曹鍵每年都會跟姚明有幾次聚會,與會成員大都是當初赴美跟隊採訪姚明的記者,但現在他們都改行了。在這個聚會上,姚明會破天荒地聊聊他的生意以及生活狀態,或者是說些他平時根本不能說的話。

「(聚會上的姚明)就像是一個普通人,他其實挺享受這種感覺的。」曹鍵說。

姚明的商業版圖

葡萄酒

2011年,姚明宣布成立姚家族葡萄酒酒業公司,並在美國加州納帕山谷建立了自己的酒庄。除了酒廠,姚明家族酒庄還在納帕山谷擁有6個葡萄種植園。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第一批葡萄酒主要以納帕山谷2009年產赤霞珠葡萄釀製,產量為5000箱,價格為289美元一瓶。

巨鯨音樂網

2006年3月上線,姚明作為天使投資人出資300萬美元,後在谷歌入股時跟投,理由是姚明喜歡音樂,他也曾在多個場合提到過這個音樂網站。不過,隨著谷歌退出,這家音樂網站最終關門,姚明的300萬美元首輪投資及追加投資也成為了他商業生涯中的一個尷尬標籤。

大鯊魚俱樂部

2009年7月姚明成為球隊出資人以來,俱樂部這些年來連續虧損,已經讓姚明損失了數千萬元。儘管姚明對球隊的規劃堪稱一流,但是這個完全職業化的俱樂部卻在半職業化的CBA聯賽面前被狠狠挫敗。在找不到明確商業模式的情況下,姚明開始精打細算經營俱樂部。

姚餐廳

「姚餐廳」是「姚之隊」負責人章明基用姚明的品牌入股的一筆投資,姚明只出品牌不出錢,主要由姚明的父母姚志源、方鳳娣與合伙人來一起運營管理。自從2005年開張以來,生意一度相當火爆。不過現在,美國已經有一家「姚餐廳」關門,另外一家的生意也不再火爆。

房地產

姚明在北京銀泰中心有3套住房,每套均為240平方米,在上海也有一套面積約360平方米的住房。他在休斯敦的別墅面積超過300平方米,而在得克薩斯州的豪宅價值約為399萬美元。媒體預估,這些已經曝光的姚明個人名下不動產,市價已超1.4億元人民幣。

合眾思壯

2007年姚明投資合眾思壯公司,以每股1元價格買入了37.5萬股。由於頭頂姚明光環,合眾思壯備受投資者追捧,公司上市後股價一路攀升,姚明的收益也一度達到7000多萬元。不過,隨著合眾思壯業績跳水,其股價開始走下神壇,姚明也已經消失在前十大股東之列。

基金

姚明旗下還掌控著黃杉和弘遠兩隻基金。前者於2011年成立,主要投資體育產業,陸浩擔任總經理,姚明是該基金公司的董事,章明基是高級合伙人;後者的前身是億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由於遲遲無法完成募資,姚明開始接手,搖身一變成為PE新貴。章明基任董事長。

眾輝體育

成立於2004年8月,是以「姚之隊」為底蘊的體育營銷管理公司,簽約了易建聯、丁俊暉、張琳、侯逸凡、林丹等運動員,主要業務為國內外運動員經紀、體育賽事及活動管理、體育公關諮詢、體育營銷諮詢等,同時負責姚明的商業活動運營。姚明是眾輝體育的股東。

NBA姚明學校

成立於2013年10月,去年12月開始正式面向16歲以下青少年招生。由於有姚明與NBA兩塊金字招牌,這種學校模式有很強的吸引力,不過僅靠學員收費很難維持正常經營,大部分收入還是依靠贊助商。目前在北京的學校處於試驗階段,一旦成功,就會向其他城市推廣。

來源創業家雜誌

原文發於《財經天下》

電商問道

微信號 :

dianshangwendao

對最熱門的電商事件,進行深度點評、發問、論道

碉堡資訊

微信號 :

dbnews

網羅天下奇事怪事樂事!亮瞎雙眼!只有你想不到,沒有我們搜不到的!什麼最碉堡,你們說了算!

長按微信號複製


推薦閱讀:

退役,男球星墮落的開始
為什麼提前退役這麼難?
冠軍們的後奧運時代,是什麼樣子?| 鏑作品
菲利普.馬薩宣布退役,你有什麼想對他說的嗎?
【大人物】關於博爾特的告別 7個微不足道的瞬間

TAG:姚明 | 老闆 | 退役 | 球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