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劃哥本哈根氣候大會談判底線

中國劃哥本哈根大會談判底線:堅持巴厘路線圖

來源:大洋網-廣州日報 2009年12月09日04:58

  哥本哈根會議談判各方分歧仍大 發展中國家呼籲——發達國家應率先大幅減排  儘管哥本哈根會議熱熱鬧鬧地登了場,但是談判各方的分歧依然很大。會議前兩天,歐盟、美國、中國等代表團紛紛表明各自的立場。美國、歐盟試圖取消《京都議定書》,建立一個綁定的協議,將發展中國家納入其中,實施單軌制。這遭到了發展中國家的抵制。在餘下的一周多時間裡,西方發達國家能否作出實質性承諾,促進會議達成協議,讓人心懸一線。  文:本報特派哥本哈根記者方利平、 吳倩  協議機制:雙軌制PK單軌制  發達國家:在《京都議定書》的基礎上建立一個包括其要素的綁定的法律協定  發展中國家:實施雙軌制,對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京都議定書》作出決定  在哥本哈根會議的許多會場,經常可見兩個並列的會議室,一個門上標著KP(京都議定書),一個門上標著LCA(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下的長期合作行動),這是後京都議定書時代典型的雙軌制。一個就《京都議定書》附件一指定減排目標的發達國家制定2012年之後第二承諾期的減排義務進行談判和磋商,一個則是就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下廣泛國家的合作行動進行談判。  哥本哈根會議後將形成怎樣的機制?目前南北方國家之間存在很大的分歧。發達國家主張雙軌合併,建立單軌制。7日,歐盟集團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希望哥本哈根會議能在《京都議定書》的基礎上建立一個包括其要素的綁定的法律協定。其意是希望建立單軌制,通過達成一個新的協議,將兩者合併,並能夠將發展中國家也納入其中。  不過,單軌制的主張遭到了發展中國家的反對。當地時間7日下午,中國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堅持要求實施雙軌制,哥本哈根會議應按照公約、議定書及巴厘路線圖「共同但有區別義務」的原則,分別對公約和議定書作出決定。「如果取消京都議定書進行並軌,"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就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內容。雙軌制是發展中國家的根本要求。」  各發展中國家的代表也均表示《京都議定書》不可替代。「我們反對再搞一個具有法律約定的文書,將發達國家的義務和發展中國家的義務捆綁到一起,這違背"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這一原則。」蘇丹代表如是明確表示。  「我們不會讓步,不會忘記發達國家對氣候造成的影響」,阿爾及尼亞代表非洲集團發言時稱,公約不應受到破壞,《京都議定書》絕對不能終止,非洲集團要求舉行透明的、公平的高級別會議。  哥本哈根的產物會是《京都議定書》的替代物?還是《京都議定書》的延續?抑或是《京都議定書》的「同胞兄弟」?對此問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執行秘書伊沃·德波爾表示,三種情況皆有可能。  目標:40%PK25%  發達國家:作出的承諾離到2020年減排25%的最低目標仍有距離  發展中國家:要求發達國家至少減排40%  對於發達國家在2012年~2020年的減排目標方面,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分歧也很大。  據解振華透露的信息,目前在兩大陣營的談判中,發展中國家提出,按巴厘路線圖的要求,發達國家必須率先大幅度減排。解振華表示,按照IPCC的建議,到2020年,發達國家至少要減排25%~40%,中國和G77要求發達國家至少減排40%,受氣候變化影響較大的小島國則要求發達國家至少減排45%以上。因為發展中國家首先是要發展,要有發展與排放的空間,發達國家必須給發展中國家將來的發展和排放騰出更多的空間。  不過,到目前為止,發達國家作出的口頭承諾仍遠遠不夠,在減排問題上態度比較積極的歐盟的中期減排目標也只有30%,而且還表示不是無條件的。美國方面,總統奧巴馬的承諾估計也是在2005年的基礎上減排17%,與1990年的基準相比,則更加低。加拿大方面,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作出任何承諾。  就目前發達國家所作的承諾而言,作為一個整體,離到2020年減排25%的最低目標仍然有距離。

  背景資料:何謂巴厘路線圖?

  所謂「巴厘路線圖」是大會通過的一項重要決定,其主要內容是:在公約締約方大會之下成立一個談判機構,其任務是談判制定一個人類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協議;談判的內容是在減緩、適應氣候變化方面的國際行動,以及在資金和技術方面的國際合作;談判應在2009年結束。「巴厘路線圖」的通過是一次歷史性的突破,對於人類應對氣候變化將產生多方面的深遠影響。[詳細]支持:含糊PK行動  發達國家:不願承諾具體的義務,對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含糊其辭  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要有切實的行動  氣候變化公約要求,發達國家必須要給發展中國家提供額外的充裕的資金和技術支持,幫助發展中國家國內的減緩和適應提高能力,這也是哥本哈根會議的爭議焦點。  然而,至今為止雙方的談判仍然無法達成妥協。發達國家一方面不願承諾具體的義務,另一方面又想以含糊其辭的承諾誘導發展中國家承諾義務。發展中國家則堅決表示,不再接受任何空頭支票。  「發達國家到底拿出多少錢,拿出什麼樣的技術,建立什麼樣的制度來做到這一點,發達國家至今未作出切實的承諾和切實的行動,此次談判一定要解決這個問題,你到底拿多少錢,用來做什麼,怎麼樣管理,怎麼樣實現,搞什麼技術轉讓,要建立一個制度和機制,實實在在地去做。而不是像過去一樣開空頭支票,根本不落實。」解振華表示。  據他介紹,此次中國國家發改委帶了6個行業42項技術來哥本哈根,準備和發達國家就能否進行技術轉讓和技術合作協商,但是對方始終含糊其辭,仍在開空頭支票。  檢測:接受PK拒絕  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的減緩承諾也要可報告、可檢測、可核實  發展中國家:自主減排不接受「三可」  在哥本哈根會議前,在未得到發達國家資金和技術承諾的前提下,為了促進會議的成功,包括中國、印度、巴西等國在內的發展中大國都作出了自己的減緩承諾。  目前,西方國家對此並不認賬,一方面,認可發展中國家的承諾力度很大,另一方面,又想極力促使發展中國家作出更大努力。發達國家還提出,發展中國家的減緩承諾也要參與「三可」(可報告、可檢測、可核實),接受國際社會的監督。  發展中國家則堅持認為,發展中國家的自主減排不接受「三可」。解振華表示,中國從1990~2005年,單位GDP能耗降低47%,2005~2010年,單位GDP能耗還要降低20%左右。這些都是自主行為,並沒有得到發達國家的資金和技術支持。  發展中國家得到國際社會資金和技術支持的減排行動要接受「三可」,但是自主採取的行動不接受「三可」。  代表們應為更高談判奠定基石  在昨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UNFCC)執行秘書長德波爾號召談判代表們在這六天里,必須為部長級談判及國家領導人的談判提供基石,以確定國家領導人清晰地知道他們應該做什麼。     只有北美氣溫比過去平均氣溫下降  本報訊(特派哥本哈根記者李穎)世界氣象組織8日在哥本哈根公布報告說,最近10年是有記錄以來全球最熱的10年。2009年雖然尚未結束,但很可能會在歷史最熱年份中排名第五。另外四個最熱的年份分別是2005年、1998年、2007年和2006年。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雅羅在哥本哈根提前發布了「2009年全球氣候狀況」報告。報告顯示,這10年來,只有北美的氣溫比過去平均氣溫下降,其他地區的氣溫都在上升。南亞大部分地區,以及中非地區經歷了歷史上最熱的10年。雅羅詳細解釋說,2009年1~10月,全球海平面及地表空氣溫度,相比1961~1990年平均溫度14℃,高了足足0.44℃±0.11°C。  報告說,氣候變化,尤其是氣溫上升會引發極端氣候現象,包括颶風、洪水、乾旱、暴雪、熱浪、寒潮等,這些極端氣候現象10年來不斷出現在世界各地。今年,極端氣候現象在南非、澳大利亞和南亞出現的頻率超過了以往。  報告顯示,中國正遭受氣候變化的嚴重影響。2009年是中國自1951年以來第三熱的年份,對一些地方來說甚至是最熱的年份。中國部分地區在2009年遭受了50年來最嚴重的旱災,一些河流水量也降到50年來最低點。

  「中國」成為最被頻繁提及的辭彙  本報訊(特派哥本哈根記者李穎)氣候變化大會已經進入第二天議程。各種邊會和討論正在緊張進行。而在這種熱烈的氣氛中,「中國」成為最被頻繁提及的辭彙,而中國元素也異常閃耀。  在會場一角,來自中國各地的圖片和一張張中國人的笑臉以及寄語,引起了人們的注意。記者了解到,當地時間9日,還會有中醫現場問診。更有志願者在會場派發京劇臉譜,用紅臉綠臉來讓代表清晰表達對談判進展的不滿或同意。  在許多NGO散發的宣傳資料中,也不乏中文譯本的身影。來自北京人民廣播電台的主持人小雨姐姐特地從中國帶來了300本中英文雙語的小冊子——《節能小先鋒》。「我希望能在這次會議上讓世界聽到中國小朋友的聲音。」這本小冊子,是由小雨姐姐和上千個小朋友共同創作的。  來自中國一個環保組織的鄧文告訴記者,這次國內來了很多NGO,都湊在一個展台。「這幾年來,參加國際會議,國外機構和組織都很關注中國的情況。」這個目前主要關注長江流域冰川的非政府組織,最初「起家」於深圳,目前活躍的100多位會員中,1/3來自廣東。  

世行:可預測性不足制約項目發展  本報訊(本報哥本哈根報道組報道)當各國還在就減排標準爭論不休時,如何讓國際減排機制能夠發揮最大效應,則是一些出席哥本哈根氣候會議國際性大機構關注的另一個焦點。  根據世界銀行官員昨日發布會上公布的數據,在今年中,世界銀行審查過1000多個清潔發展機制(CDM)和聯合市場機制(JI)的項目,但是其中只有一半共526個項目最終被執行。  世界銀行集團官員在昨日的哥本哈根新聞發布會上表示,CDM和JI是應對氣候緩解、進一步鼓勵私營部門行動的重要工具。  不過,清潔發展機制的可預測性不足,是最大限度地發揮低碳投資的融資槓桿的潛在障礙。而一個可維持的授權環境和全面的投資氛圍是吸引清潔發展機制投資的關鍵。  該官員指出,有些清潔發展機制的決定,對最不發達國家造成了一定的消極影響。環境的完整性對整體的氣候制度和碳市場非常關鍵。但是,由於其固有的主觀性質,附加性仍然是一個挑戰。清潔發展機制的改進,需要擴大規模減排,相關措施已經採取,但是必須持續發展及加強。

  本報哥本哈根訊(特派記者方利平、吳倩)當地時間8日下午5時,在哥本哈根會議中心的中國新聞與交流中心,中國代表團首席代表、副團長、國家發改委氣候司司長蘇偉舉行了媒體吹風會。這是會議召開2天來中國代表團的第二次吹風會。由於緊張的談判,蘇偉被迫推遲10分鐘才趕到會場。  蘇偉表示,中國的目標是單位GDP碳減排40%,這是國內目標,而歐盟將他們應承擔的國際義務跟發展中國家的內部目標相比,這是不厚道的。  中國的減排目標完全符合《公約》原則  蘇偉指出,中國提出「單位GDP碳減排40%」的目標完全符合《公約》的原則,也體現了巴厘路線圖的要求。《公約》(包括《京都議定書》)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要求是不同的。《公約》明確要求發達國家締約方要率先大幅度地減少排放,這是各國都同意的。《京都議定書》則進一步提出了「共同但有區別」的原則。  蘇偉稱,氣候變化問題是過去200年的發展過程中,由於發達國家的排放造成的。《公約》要求發展中國家做的就是儘可能採取措施減排。中國2007年已經發布國家方案,不久前又提出「到2020年單位GDP減排40%」的目標。歐盟代表在發布會上所提的中國目標與他們的義務是不具備可比性的。對於歐盟來講,五年總共減排8%,現在歐盟又提出20%的目標,還不是國際承諾,這讓人感到非常失望。  又訊在哥本哈根出席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的中國代表團團長解振華表示,西方國家要求中國提高減排目標是不科學的。他指出,要求中國在工業化的過程當中承擔更多的減排義務顯然是不合理的。 蘇偉如是說  全球人均兩美元 可能不夠買棺材板  大氣的空間和資源是非常有限的,並不是說有錢就能買到排放的空間和資源。這也就是為什麼發展中國家一再強調「發達國家要量化減排指標」。對未來的空間,發達國家就不要再佔了。  在資金和技術轉讓方面,發展中國家對發達國家寄予厚望,發達國家也說拿出錢資助發展中國家,如歐盟說2012年每年提供1000億歐元。根據巴厘行動計劃要求,要在2012年前加強公約的實施,2012年以後也要加強公約的實施。  發達國家說要表達積極態度,在2012年前拿出100億美元資金支持發展中國家,100億美元聽起來很多,其實全球人均也就是不到兩美元。在丹麥,兩美元還不夠買咖啡的。因為咖啡和棺材板的發音在英文中非常相近,也許是我聽力不好,我同事說,兩美元可能還不夠買棺材板呢。  大會談判4焦點  《京都議定書》還要不要  中國代表團團長解振華表示,本次大會談判需要解決四大焦點問題,首先,發展中國家堅持《公約》和《議定書》雙軌談判,發達國家主張單軌制,拋棄《京都議定書》。如果《京都議定書》取消了,「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就不會有實質內容。  發達國家到底減排多少  其次,本次大會要確定發達國家2012年至2020年的中期減排目標是多少。因為根據《公約》和《議定書》規定,發達國家要率先大幅度減排。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強烈要求,會議一定要確定發達國家到底要減排多少。  「減排幫扶」如何來落實  第三,按照《公約》和《議定書》的要求,發達國家要為發展中國家提供額外、充足的資金和技術支持。直到今天發達國家並沒有作出實質性承諾和切實行動。「本次會議不能再像過去那樣——發達國家開空頭支票」。  減排是否執行一個標準  第四,發達國家提出應討論發展中國家是否也要作出「可衡量、可報告、可核實」的減排承諾或行動(簡稱「三可」標準)。對此,中國明確表示要完全按照「巴厘路線圖」執行。因此,發展中國家自覺採取的減排行動,不必接受「三可」標準。   

日本有條件提指標等於沒說  蘇偉說,日本政府有條件地提出了減排25%的指標,它要求美國與發展中國家也提出指標。這樣的要求是違法公約的;其次,它要求美國也要承擔指標。美國只有在參加京都議定書的情況下才會承擔減排25%的指標,但美國不參加京都議定書的立場非常明確,日本把不可能的事情作為前提條件,因此這「減排25%的指標」什麼也不是。  蘇偉還表示,大氣的空間和資源是非常有限的,並不是說有錢就能買到排放的空間和資源。這就是發展中國家一再強調發達國家要量化減排指標的原因,這樣才能為發展中國家的發展和消除貧困提供一定的空間。  美國指標遠非「顯著減排」  蘇偉說,美國能拿出怎樣的方案,對哥本哈根會議能否取得最後成功是至關重要的。昨天的開幕式上,傘形集團說他們帶來了顯著的目標。傳說美國要提出相對於2005年,2020年減排17%的目標,但這個目標顯然不是「顯著地減排」。公約明確要求2020年發達國家要回到1990年的水平,美國從1990年到2005年排放增長了16%,現在提出的指標與1990年相比,減排目標只多了1%。

推薦閱讀:

地球危機系列之十二 氣候危機
肚腹又冷又痛,寒涼已成氣候
這個地區超越英國成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地中海式氣候無法比擬!
世界各地的季風氣候風向如何變化?
加拿大卡爾加里的氣候和物價

TAG:中國 | 氣候 | 談判 | 底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