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學發展歷程及出路
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基是儒釋道,所謂七儒二道一分禪,歷史上三家此消彼長,但總的來說是儒家思想絕大部分時間都佔據著官方思想的位置,時間長達兩千多年,以其長久的影響力而被譽為「國學」。做為國學的儒家思想曾經面臨過很多此挑戰,首先是秦朝時期的法家,然後是漢初的道家,然後是唐朝時期的佛教,然後是清末民初的以基督教為代表的西方文化,然後是伊斯蘭教等其他的外來文化。其中最大的挑戰是歐美為代表的西方化,堪稱幾千年來未有之變局,如果不能自立自強與時俱進,則有被徹底同化的可能。因此我們一定要保持警惕,積極進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根系——儒家思想進行與時舉行的梳理、辨析和繼承,以應對當今的文化危機。
一、儒家思想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 儒家的學派按朝代劃分主要有先秦之儒、漢儒、唐儒、宋儒和明清之儒等,每個對應的朝代都有相應的代表人物,正是他們的極力推崇和維護,才使得儒家一直保有古代中國官學地位兩千多年。 (一)先秦之儒 先秦之儒是儒學的源頭,其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和荀子。孔子(前551-前479),山東曲阜人,儒家學派創始人,其學統治了中國兩千多年,被後人尊稱為「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的貢獻除了在於整理了儒家經典著作和思想之外,還在於他將教育從貴族普及到了平民當中,「有教無類」。其弟子號稱有三千人,其中賢者七十二,更賢者有孔門十哲,系孔門四科的代表學生,即德行科——顏回、閔損、冉耕、冉雍,言語科——宰予、端木賜,政事科——冉求、仲由,文學科——言偃、卜商。孔子死後,他的弟子們分裂成了八派,即子張、子思、顏氏、孟氏、漆雕氏、仲良氏、孫氏、樂正氏。其中子張之儒的「博愛容眾、嚴己寬人」影響了墨子;子思之儒的「中庸」影響了孟子;顏氏之儒的「坐忘」「心齋」「安貧樂道」影響了莊子;孟氏之儒即孟子一派;仲良氏之儒即子夏一派;漆雕氏之儒的「知、仁、勇」,類似於後世的俠客;孫氏之儒即荀子一派,他的學生李斯和韓非子成了法家的代表人物;樂正氏之儒即曾子一派。八派之中,以孟子和荀子最為傑出。孟子(前372—前289),山東鄒平人,代表作為《孟子》,被成為亞聖。他主張性善論,具有民主和自強的思想,具體表現為「民為重,社稷次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等;荀子(前313-前238),河北人,主張性惡論,代表作為《荀子》。該書有些篇章寫的十分華美,與屈原的《楚辭》一起被成為辭賦之祖。除此之外,荀子跟孔子一樣還是一名傑出的導師,他以「帝王之術」帶出了法家的兩位著名代表人物,即李斯和韓非,又堪稱是法家的鼻祖之一。
(二)兩漢之儒 漢儒是儒學成為官學的開始,其代表人物是董仲舒。經歷了秦代的焚書坑儒和戰亂,諸子百家之學除了法家以外都受到嚴重的摧殘,靠一些知識分子的記憶複寫才得以恢復大概,但已變得殘缺不全,而且其中還難免摻雜了當時知識分子的委託之作,真偽難辨。西漢初年奉行道家的黃老之學,主張無為而治,與民休養生息,經濟很快發展起來,出現了文景之治。漢朝強大以來後便想對外用兵驅除匈奴外患,這時便需要集中皇權,於是黃老之學便不夠用了,儒家之學因其為政治服務的特性而逐漸受到重用,於是便出現了漢武帝時期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從此成為古代中國的官學。董仲舒(前179年―前104年),河北衡水人,是儒家公羊派代表人物,代表作為《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其學說以《公羊春秋》為主,吸收了黃老和陰陽五行家的學說,提出了天命思想,提倡「天人感應」和「大一統」。其中天人感應論最初的出發點是為了在於勸導統治者以德治國,後來則與神秘主義巫術結合,發展成了讖緯神學。當然,董仲舒的出現並非偶然,在他之前和之後都有一些著名的儒家人物。他們主要分為兩派,一是公羊學派,即公羊高註解《春秋》的書為基礎的學說;二是穀梁學派,即以穀梁赤註解《春秋》的書為基礎的學說。這兩個人其實都是子夏之儒的傳人。其代表人物除了董仲舒之外,還有鄭玄、馬融、譙周等人。其中鄭玄以註解儒家經書而聞名。
(三)唐宋之儒 唐儒是儒學與宗教的激烈論爭時期,其代表人物是韓愈。唐代是佛教和道教盛行的朝代,這些宗教堪稱是國教,尤其是佛教,在此時達到鼎盛,產生了一些中國化的佛教教派,其中禪宗影響最大,代表作為六祖慧能的《壇經》。相比之下,儒家在此時是衰微的,其正統性受到嚴重的挑戰。這時便出現了韓愈。韓愈(768—824),河南孟州人,自認孟子的繼承者,古文成就最高,被蘇軾稱為「文起八代之衰」。做為儒家的自覺維護者,韓愈對佛教尤其反感,他曾親自上書反對皇帝迎取佛骨。韓愈強調「道統」,繼承孟子的遺志,致力於挽救儒家的正統地位。在他的影響下,儒家最終在宋朝時回復官學的地位。 宋儒是僅次於先秦之儒的儒學第二高峰,其代表人物是北宋五子和南宋兩學。其中北宋五子是指周敦頤、張載、邵雍、程頤、程顥的合稱,南宋兩學是理學朱熹和心學陸九淵的合稱。首先是周敦頤(1017-1073),湖南道縣人,系儒家宋明理學的開山祖師,他以研究《易經》知名,代表作為《太極圖說》和《通書》;其次是張載(1020—1077),陝西眉縣人,儒家關學的創始人,以「四為」知名,即「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代表作為《正蒙》和《橫渠易說》;然後是程氏兄弟,即程顥(1032—1085)和程頤(1033-1107),代表作為《二程全書》。兩兄弟一起求學於周敦頤,一起創建洛學。哥哥程顥的唯心主義思想後來發展為陸王心學,弟弟程頤的天理思想後來發展為程朱理學;然後是朱熹(1130—1200),福建三明人,宋明理學的集大成者,其學後來由於朱元璋的大力提倡,成為明清兩朝的官學。代表作為《四書章句集注》,該書後來成為明清時期科舉取仕的權威教科書。曾講學於嶽麓書院和白鹿洞書院,名噪一時。與心學開創者陸九淵有過論爭,即歷史上著名的「鵝湖之會」。他主要繼承的是程頤的思想,其世界觀為客觀唯心主義,吸收了道家的道生萬物思想,認為「萬物皆只是一個天理」,其修身方法是「涵養須用敬,進學在致知」,「存天理,滅人慾」;然後是陸九淵(1139-1193),江西撫州人,心學創始人。曾講學於象山書院,開創象山學派,被成為象山先生。他師承孟子「完事皆備於我」、「良知」、「良能」的思想,發展出了「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的心學派。主張「發明本心」,「學苟知本,六經皆我註腳」。在他的影響下,明儒中產生了王陽明。
(四)明清之儒 明清之儒是儒家的盛極而衰期,其代表人物是王陽明和曾國藩。王陽明(1472—1529),字伯安,浙江餘姚人,陸王心學的集大成者,代表作為《傳習錄》,開創了姚江學派,世稱陽明先生。其學位明代影響最大的哲學思想,影響力遍及日韓。在儒家思想史上影響巨大,與孔子、孟子、朱熹並成為孔孟朱王。一開始十分推崇朱熹理學,後來因為「格竹」病倒而產生懷疑,從此走向心學。其父為王華,南京吏部尚書。死後謚號為文成,又被稱為王文成公。提出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思想;曾國藩(1811-1872),湖南長沙人,是鎮壓天平天國時期興起的湘軍創立者和統帥,他與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並稱「晚清四大名臣」。代表作為《治學論道之經》。他是王陽明的信徒,也被後世認為是最完美的儒家「立言、立功、立行」的典型代表,深受李鴻章、梁啟超、蔣介石和毛澤東等人的推崇。
二、儒家思想的基本教義 儒家的真正創始人是孔子,但是他的思想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有著深厚的傳統文化的基礎。孔子秉承的是魯國創始人周公的文化傳統,系周文化的集大成者,其基本的教義便是周朝的政治的總結。周朝的分封制和禮樂政治便是儒家思想的源頭。孔子「述而不作」的文化作風也暗合了他集大成者的性質。 (一)倫理思想 倫理亦稱道德,涉及個人與社會的關係處理方式。儒家是儒釋道三家中最重視倫理的,認為倫理是家國穩定的基礎,具體要求為仁義禮智信忠孝。在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論中,家和萬事興,家庭和睦了,社會才會安定。具體的要求便是六德(智、信、聖、仁、義、忠)、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和六藝(禮、樂、射、御、書、數)的社會化教育。孔子變「學在官府」為「有教無類」,認為集體的力量大於個人,仁者要以儘力個人的力量來影響整個社會,引領教化。孔子是後世無數儒生的榜樣,是大成至聖,後世儒生們秉持「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理念追隨著這位聖人。孔子的倫理學反映在後世附會的他與老子「舌頭與牙齒壽命」的公案中。老子當時的想法是告誡孔子「齒剛則夭,舌柔則壽」,但是孔子卻堅持積極干預社會。 (二)政治思想 儒家是積極入世的,其政治學建立在「家國」的概念之上,即治國如治家,一樣要講究「三綱五常」。在國的範疇中,天子和官員是百姓之母,做為父母官要像愛護自己的子女一樣愛護好百姓。而老百姓呢,在家要為父母盡孝,在國要為天子盡忠。父父子子、君君臣臣,便是儒家家國觀念的具體要求。每個人都要做忠臣孝子,天子也不例外,他也要當列祖列宗的忠臣孝子,不然便會被推翻,改朝換代。在這種理論中,要求國家大一統,大同,要一樣的忠孝,因此便極力反對分裂。落實在具體的治理上便是要求人治下的法治,即法治建立在人治的基礎上。相關的理論體現在著名的「兒子告父親偷牛」的公案中,孔子是不贊成大義滅親的,他對此事的看法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而對於知識分子來說,其政治理想便是「致君堯舜上」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即輔佐君王把天下治理的興旺發達,萬世流芳。其中最著名的榜樣便是諸葛亮,他「擇明主而盡心輔佐」,始終站在忠孝的高點上。 (三)外交思想 儒家的外交體系是建立在華夷之辯上的朝貢體系,即中國是天下,是天朝上國,是世界中心,高於鄰國。鄰國無非是東夷、西戎、南蠻、北胡,它們要以其與中國的親疏遠近來定其國際地位。於是在這種國家倫理中,便出現了「朝鮮是孝子,日本是逆子」的說法。這種外交觀念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經成型,與周朝分封諸國的治理措施有關,在五胡亂華之後這種觀念開始受到挑戰,元清時期則被徹底挑戰,但是這種朝貢體系卻依然穩固。只是在少數民族主政中國時,「中國」的正統觀念被偷換為主政中國的政府。當然這種觀念的置換隻發生在現在中國的這個區域,邊緣小國則另有看法,比如宋朝被元朝滅亡後日本就自認是中國;明朝被清朝滅亡後朝鮮和越南就自認是中國。總的來說,這種朝貢體系類似於當今的冷戰結束後唯一獨霸的美國干涉下的世界格局。美國當今的國際地位便是以前中國在其周邊國家中的國際地位。但是美國「世界警察」的角色卻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和反對,因為在它的「民主幹涉」下,那些國家卻越來越亂,說明這種外交模式是不得人心的。反倒是新中國成立後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更適合世界多極化的發展趨勢,會越來越成為未來外交的主流。
三、儒家思想是宗教嗎? 宗教的觀念是清末民初時期才傳入中國的。在此之前,國人所理解的宗教與西方人所理解的宗教是不同的。西方人概念中的宗教一定要有神,是神教,而古代中國人概念中的宗教則不一定要有神,也可以是人教。儒家思想在一定意義上來說便是人教,其宗教性在當代是值得辨析的。 (一)儒家思想是宗教 曲阜是孔子的故鄉,是儒家的聖地。孔廟是祭祀孔子的廟,又稱文廟,與祭祀關羽的武廟相對應。曲阜孔廟是文廟的總廟,其中與孔子配享的知名儒家人物,共分為三個層次,即四配、十二哲、先賢和先儒。首先是四配,即顏回、曾參、子思、孟子。其中子思是孔子之孫孔伋,相傳《中庸》即是他的作品,被後世尊稱為「述聖」;然後是十二哲,即閔子騫、冉雍、子貢、子路、子夏、有若、冉耕、宰予、冉求、子游、顓孫師、朱熹;然後是先賢和先儒,即除了四配十二哲之外的其他儒家代表人物。四配和十二哲的數量及人物基本是固定的,而先賢和先儒的數量則是隨著朝代的更迭而不斷增加,到民國時期曲阜的孔廟中已有先賢七十九人,先儒七十七人。有人認為儒家思想是宗教,稱之為儒學。儒學是有教徒的,而且積極地傳教。典型的代表是朝鮮的儒學,他們在中國學成歸國後積極地傳播儒學,名為傳播教化,其嚴格的程度與嚴格的宗教信仰沒有區別。宗教有三要素,即教義、教儀和教團。依據這三個要素來分析儒家,我們發現儒家是符合這三項標準的。首先是教義,儒家的教義是《十三經》,歷代都有注釋;其次是教儀,儒家的教儀是祭孔;然後是教團,儒家的教團是儒生。因此,有人認為儒家是宗教。儒家是有偶像的,即孔子。儒家是有廟宇的,即孔廟。由此可見儒家思想是宗教。 (二)儒家思想不是宗教 儒家思想符合宗教的三要素,但是儒家真的是宗教嗎?並非如此,通過與社會主義對比可知。由此可見,宗教三要素的定性是可疑的,儒家思想並非宗教,從孔子對於宗教的態度便可看出來。他的態度是存而不論,「子不語怪力亂神」「敬鬼神而遠之」,保持現實主義的理性,與宗教保持距離。因此,儒家不是宗教。但是有人認為儒家只是先秦諸子百家中的一員,不需要特彆強調,也是不對的。儒家思想在中國的歷史地位以及文化影響力,遠非其他家思想可比。也就是說儒家曾經擔當了很長時間的國教功能。正是由於儒家兩千多年來的熏陶,才使得中國人更容易接受無神論的社會主義。社會主義在儒家文化圈國家中活的成功和持久下去,不是偶然的,兩者有共通之處,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是歷史的必然選擇。
四、結語 綜上所述,從文化批評的角度來看儒學不是宗教,而是跟馬克思社會主義一樣是官方思想。雖然兩千年來董仲舒和朱熹等人一直致力於儒學的宗教化,但是直到現在儒學仍然不是宗教。究其原因是因為儒學自始至終都紮根於孔子奠定的的現實主義傳統,自始至終都秉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積極入世的態度。這一點與社會主義實事求是的現實主義態度是一致的,可以相互打通,互相促進。所以,做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最主要載體的儒家思想,若想延續下去,最佳的可能和方向便是與社會主義相結合,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當中。這便是儒家思想在當今時代的出路。
推薦閱讀:
※孩子棋藝如何提高以及學棋的出路
※國防生的出路在哪?
※致迷茫的設計師——乙方的突圍
※古董商的窘境和出路
※重症患者MDR 革蘭氏陰性菌嚴重感染的困境與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