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惟賢長老:一個學佛者的四條基本精神

為眾生謀福利,這就是學佛的廣大目標。(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編者按:惟賢長老(1920~2013),當代高僧、法門領袖、唯識學泰斗。2013年2月2日凌晨於重慶塗山寺圓寂,世壽九十三歲。1980年以來,惟賢長老運廣長舌、作獅子吼、發微妙音,弘法足跡遍及全球各地。惟賢長老學貫中西,儒釋道三家思想融通,倡導八宗平等,踐行人生佛教,著述有《華嚴要義》《法華要義》《大般若經要義》《楞嚴大義》《普賢行願品講要》《觀音普門品講記》《十善業道經講記》《心經講記》《佛法在人間》《實修問答集錦》等,已經集結為《慈雲全集》。

作為一個人,能夠學佛,走佛法正道,是很有價值的。你們作為佛子,用網路來宣傳弘揚佛法,使想了解和學習佛法的人通過網路就能很方便地進行交流,這是很好的。學佛的基本精神,最起碼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崇敬三寶

佛法是正信,不是迷信,也不是邪信,一定要崇敬「佛、法、僧」三寶。真正的佛,是真正的佛的偉大人格,他的功德很大;真正的法,法是真理,真理就能夠破除愚暗、破除無明、開啟智慧;真正的僧,就是真正的戒、真正的德。所以要遵守戒律,崇敬三寶,這是基本。

二、明因識果

明白因果的道理,種什麼因,得什麼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作惡遭殃,為善受福,必須要止惡行善。在此基礎上,發菩提心,也就是廣大心。這個廣大心就是把自己投入到群眾中,為群眾謀福利,救苦救難,屢行方便,這樣就可以創造人生價值,這也是太虛大師提出的「人生佛教」、趙朴初老居士為適應新時代而闡揚出來的「人間佛教」思想。

這個思想是因機施教,因時制宜,因地制宜,隨著社會、時代的前進而前進。這個前進是以種種方法、種種手段,來實現為眾生謀福利、救苦救難的目標,這就是學佛的廣大目標。

有了這個基礎,就是成佛的因。種了成佛的因,就可以開花結果,結菩提果。太虛大師有首詩「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也就是這個內容。

三、理論聯繫實際

學習佛法,以佛法開闊胸襟、提高認識、啟迪智慧,必須要理論聯繫實際。在理論上,多研究,多了解,多讀經論;在實踐上,要以實際行動多做有利於人類的事情,不要空談。

四、善於甄別網路信息

《楞嚴經》里有一句話:「於一毫端現寶王剎,坐微塵里轉大法輪。」我看電腦網路就體現了這個意義,重重無盡,互涉互入,能夠包羅萬象,使人們的心靈溝通,增加心靈的交往,這個力量是很強的。利用現代工具發揚佛法真理,這很好。但是網上信息來源比較容易,發消息比較自由,也比較繁雜,你們應加強自身的學習和修養,深研大乘佛法教理,提高認識,開啟智慧,善於甄別。讓網路真正成為我們學習佛法的一個工具,而不要因為網路迷失了自己!

推薦閱讀:

學佛宜先凈意
學佛人當深信因果
信佛和學佛的區別
維摩居士--學佛網
學佛,千萬不要搞這種東西

TAG:精神 | 學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