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教授彭凱平:什麼是愛?心理學的探索
什麼是愛情?哲學家、社會學家,人類學家、科學家、宗教人士、藝術家等各行各業的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觀點和認識,我們心理學家也不例外。
愛是人心的產物,是人類的一種普世的基本情緒。長期以來,人們對愛的認識只是表面的、經驗的、直覺的。很多人甚至還可能認為不應該也無法從科學角度來對愛這種美麗而複雜的心理現象進行科學研究。
但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有很多心理學家就開始試圖用科學的方法探索、研究、分析愛情心理學:「愛是什麼?為什麼人類需要愛?它有什麼樣的體驗?又有什麼樣的影響?從心理體驗上講,愛有沒有文化差異(或階級差異)?」
羅賓「愛情三體驗」
最早試圖測量「愛情」的可能是心理學家羅賓(Zick·Rubin)。
他把「愛情」定義為三種基本體驗:
第一是依戀,是指我們願意和另外一個人長期在一起;
第二是關心,是指我們想像照顧自己一樣地照顧另外一個人,滿足對方的需求,希望對方幸福;
第三是親近,也就是我們願意和另外一個人分享感情、慾望、思想和各種身心體驗。
根據這種定義,羅賓開發了一種測量量表,來評價我們對特定個體(也就是意中之人)的態度究竟是什麼。我們到底是喜歡(Liking)上了這個人,還是愛(Loving)上了這個人?二者在羅賓量表上的得分是不一樣的。與其花時間琢磨自己和對方"到底愛不愛我",不如問對方願不願意做個羅賓愛情量表測試。
哈特菲兒「兩類愛情」
第二個愛情心理學理論是依蘭·哈特菲爾(Elaine Hatfreld)提出的。她認為人類有兩種愛情,一種是「共情之愛」,一種是「激情之愛」。「共情之愛」(Compassionate Love)指的是一種互相尊重、依戀、信任和喜愛的感情,通常建立在一種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基礎之上。「激情之愛」(Passionate Love)指的是一種強烈的情感、包括強烈的性吸引、坐立不安的焦慮和行動的熱情。當這些感情得到積極回應的時候,人們覺得特別地快樂和滿足;而沒有得到回應時,會讓我們感到悲傷、失落和痛苦。哈特菲爾認為,「激情之愛」通常延續的時間是從六個月到三十個月左右(不超過三年)。哈特菲爾同時也認為,「激情之愛」的產生需要三個要素:首先是文化期望、鼓勵人們相愛,同時也遇到了他理想中的愛人,並且能夠體驗到一種強烈的身心衝動。
理想的愛情當然應該是從「激情之愛」變成「共情之愛」,因為後者更加持久和幸福。哈特菲爾認為,雖然大家都希望自己的感情生活永遠包括強烈的「激情之愛」和穩定的「共情之愛」,但這樣的願望一般難以實現。
李約翰《愛的顏色》
1973年,加拿大心理學家李約翰(John Lee)出版了他著名的著作——《愛的顏色》。他將愛情比做顏色的色譜圖。就像顏色有「三原色」一樣,他認為「愛的風格」也由三個要素組成。這三種愛的基本元素:
第一是「情慾之愛」(EROS)——愛的是一個理想的人, 它是一種美化對方的,有強烈的羅曼蒂克和激情體驗的愛。
第二是「遊戲之愛」(LUDUS)——愛就像一場遊戲,並沒有多少真實的情感投入,看重的是過程,而不是結果,而且經常更換對象。
第三,「友誼之愛」(STORGE)——愛就是一種友誼。最常見的就是一種青梅竹馬般的感情,細水長流,穩定而溫馨的愛。
就像「三原色」的結合能夠產生出其他的顏色一樣,愛的三種基本風格也能夠產生其他的一些組合,這就是他提出來的三種次要的「愛的風格」,
第一是依附之愛(Mania), 是「情慾之愛」和「遊戲之愛」的結合,代表的是一種依戀之情非常強大的愛。
第二種是現實之愛(PRAGNA),它是「遊戲之愛」和「友誼之愛」的結合,代表的是一種現實的而且實用的愛情。通常會考慮對方的現實條件,以期讓自己的回報增加,同時減少付出的成本。
第三種是利他之愛(AGAPE),它是「情慾之愛」和「友誼之愛」的結合,這是帶有一種犧牲和奉獻精神,不求對方回報的無私之愛。
斯滕伯格「愛情三角理論」
當然,在心理學中,最重要的也是最有影響的愛情理論,還是斯滕伯格(Sternberg)的「愛情三角理論」。他認為,愛情包括三種成分,親密(Intimacy)、激情(Passion)、承諾(commitment)。這三種愛情元素的結合,產生了不同類型的愛。
「親密」是指伴侶之間的心靈相近、互相結合、互相歸屬、互相熱愛的一種情感為主的體驗;
"激情」是指強烈渴望與伴侶結合,促使關係變得浪漫,源自外在的吸引以及內在的性的需求。
「承諾」,可分為短期和長期的關係,短期的成分是決定去愛一個人,長期的成分是對兩人之間的親密關係所作的一種持續的承諾。
隨著認識的時間增加及相處方式的改變,上述的三種成分將會有不同的改變。根據斯滕伯格(1986)的理論,這三種成分又可以組成8種不同愛情關係的組合,可以分為
喜歡(只包括親密部分);
依戀(只包括激情部分);
空愛(只包括承諾的部分);
浪漫之愛結合了親密和激情;
友誼之愛包括親密和承諾;
愚蠢的愛等於激情加上承諾;
無愛是三種成分都沒有;
完整的愛是三種成分共聚在一個關係中。
為什麼我們積極心理學家也關注愛的問題?原因是大量新近的心理學研究已經證明,愛情,它不僅僅是一種情緒體驗,它和我們人類的飢餓感、性慾望,求生本能一樣,都是我們人類最原始的生存本能。一個心中有愛的人,往往更加善良,道德,健康,長壽。一個心中充滿仇恨的人,往往更加惡毒,殘忍,變態,短命。如果我們連最基本的愛情都沒有體驗的話,很難說會自然產生對家人,他人,社會,和國家的愛。
最近的腦科學研究已經發現,人類愛情所產生的生理和大腦反應和由於性慾望而產生的反應是不同的。心理學家海倫·費雪(Helen Fisher)在著作《為什麼我們相愛?》(Why we love?)中就提出來,愛可能是由三種不同的慾望組成:一個是性慾;第二是愛情,它讓我們花時間追求和體驗浪漫的愛;第三是依戀。這三種不同的慾望,在腦區都對應不同的區域,有不同的神經化學反應。
費雪認為,在愛的這三種慾望中間,最重要和最有價值的不是性慾,而是愛情;因為很少有人會因為性而死。但是,在人類四千多年漫長的文明歷史上有很多人為愛而生,為愛而死。他們歌頌愛情,他們也為愛情舞蹈。
而且很有意思的是,男性對愛情的追求程度和女性是一樣的。雖然很多女性認為男人更關心性的慾望,但實際上,全世界為愛而犧牲的男性遠遠多於女性,這種比例高達三比一。也就是說有將近百分之七十五的為愛而犧牲的人是男人;而為愛犧牲的人中間女性只佔25%。所以,莫道男兒多無情,殉情往往是鬚眉!
(不過,我們得承認,我們還沒有中國的數據。所以說,中國心理學家真的還需要多做些中國人心理的研究,也需要各位多多支持本士化的心理學研究,不然我們連基本的常識都沒有。當然,這是掃興的題外話了)。
身無彩鳳雙飛翼,
心有靈犀一點通。
問世間情為何物,
生死相許是愛情!
推薦閱讀:
※謝教授的「合娶說」
※你作為一個貧二代或你所知道的貧二代在搞學術的過程中遇到過哪些困難以及是如何克服的?
※【心律學】吳林教授:長QT綜合征的識別和處理
※麻省理工教授箴言:how to be a good graduate student
※菩提道次第廣論十八天教授第五部分上士道布施波羅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