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越古國探秘
07-04
閩地在遠古時,只有少數群居部落分散繁衍,可能也有少數鄰近的越、楚人家庭遷徙而入,但文化交流極其有限。曇石山文化遺址是目前發現的中國東南地區最典型的新石器文化遺存之一,距今4000~5500年,目前可以證實曇石山人活動區域在閩江下游,兩岸臨水合群而居,能夠製造石器工具,社會活動以漁獵為主,過著定居生活,有了原始的小村落。公元前2000年左右,中國進入了青銅時代。這一時期,福州地區青銅不發達,出土的青銅器數量有限,青銅農具尤少,那時福州青銅器未被用於農業生產。黃土侖遺址的挖掘發現,福州地區於公元前1200年左右,才隨中原地區進入了青銅時代。古閩族或稱「閩人」是當時的土著居民,他們分散生活在閩江流域和沿海一帶,從事漁獵和原始的農業活動,基本屬於原始社會的高級發展階段。第一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入,伴隨著吳越文明的影響,發生在戰國中期。 周顯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越王勾踐六世孫無疆被楚威王打敗,越國瓦解,越王族分崩離析,王族中除一支留在故地繼承王統,無疆的其餘子孫、王親貴族及其部落,紛紛逃往南方海邊,其中就有一支由無疆的一個兒子率領的船隊,從海路南下後進入閩江口,越人帶來了先進的中原和吳越文化,在隨後約120年時間裡,基本同化了所佔區域的土著閩人,這就是戰國末期閩越人的由來。 我們先了解一些越人在公元前334年已經具備的歷史和特點:
大鵬的天空 |
推薦閱讀:
※針灸探秘9
※【百家講壇】探秘歐陽修、曾鞏的真實生活
※命理學研究探秘
※《易經》探秘 第二十四 復
※探秘太極村:「不只是打才是真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