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消除古代詩歌學習的距離感

消除古代詩歌學習的距離感

——談談古詩教學中的「翻譯」

徐志耀

【內容提要:本文從古代詩歌教學的現狀入手,指出當今詩歌教學所面臨的最主要問題是學生與詩歌的距離感。而消除距離感的最好方式就是藉助翻譯,但這裡的翻譯並非單純地以今文譯古文,而是包括了三個層次。……】

近幾年來,聽了不少古代詩歌教學示範課,最深的印象就是「外熱內冷」。從外表上看,老師或學生范讀、學生齊讀,男女同學分別讀、配樂、配畫……,課堂的氣氛的確是熱鬧的;但是,熱鬧過後靜下心來一思考,這堂課學生學到了什麼?換言之,學生是否僅通過以不同方式讀幾遍詩歌,就能領悟詩歌的美感,感受詩歌的情感?我們必須承認,現代的學生對於古代詩歌是有著較深的距離感的,這種距離感源自於語言的隔閡、背景的差異和審美能力的不足。如果不想辦法消除這種距離感,再熱鬧的課堂背後依然是沉寂的。有什麼辦法可以幫助學生消除這種距離感呢?那就是「翻譯」。

從嚴格的意義來說,古代詩歌這樣表情達意的典範之作,是不可能被翻譯了。但是,我們這裡的「翻譯」並非簡單的將詩歌譯為現代漢語,而是通過特殊的「翻譯」,使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到詩歌中不同意象的含義,體會情感。翻譯所藉助的工具是現代漢語,由其搭建起一座橋樑,消除詩歌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感,讓學生能夠克服語言、文化的差異,直接走入詩人的內心世界去,並能夠進一步用自己的語言再現所學習詩歌中的意象及情感。要達到這一目標,這裡的詩歌翻譯就不是單純的「譯」,而包括閱讀、比較、寫作等幾個方面的內容。這幾個方面綜合運用在一起,就形成了詩歌翻譯的三個層次:

一、對照名家譯文,品讀詩歌意象。

我們教材中的一些詩歌年代較早,學生對於詩歌的語言隔閡感很強,自然就會對詩歌產生距離感。而這些詩歌,往往有著許多名家譯文,對照這些譯文,再讀詩歌,有助於學生認識詩歌中所表達的意象。

以《蒹葭》為例,我們可以比較一下三位文學大師的譯文,比較其異同,從而歸納其意象。

郭沫若先生譯為:「我昨晚一夜沒有睡覺,/清早往河邊上去散步。/水邊的蘆草依然青青地,/已經凝成霜,草上的白露。我的愛人呀,啊!/你明明是住在河那邊!我想從上渡頭去趕她,/她又好像站在河當中了——啊!我的愛人呀!/你畢竟只是個幻影嗎?」

程俊英先生譯為:「河邊蘆葦青蒼蒼,/秋深露水結成霜。/意中人兒在何處?就在河水那一方。/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又太長。/順著流水去找她,/彷彿在那水中央。……」

袁梅先生譯為:「蘆葦蒼蒼密匝匝,/晶晶露水凝霜花。/我的人兒我的愛,/河水那邊象是她。/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崎嶇長又長。/順流而下去找她,/宛然在那水中央。……」

首先,比較三種譯文的相同之處,不難發現,三篇譯詩中都出現了一些相同的意象:如蘆葦、霜露、曲折的小河(道路),而這些意象構成詩歌所傳達的那種可望而不可即的意境。再進一步比較,程譯與袁譯翻譯的開頭,「秋深露水結成霜」與「晶晶露水凝霜花」,可以感受到寒意漸起,再結合詩句後面的內容,就可以藉助對這些意象的品析,認識主人公的內心的感受。另一方面,比較譯詩的不同之處,可以進一步體會意象的內涵。我們發現,程、袁兩先生的譯文大體相同,而郭沫若先生則只保留了詩歌的最基本意象,重在傳達詩歌之「神」。郭譯中最後一段,為詩中所無,但卻又真實地傳達出了詩歌的所隱含的意象。在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思考郭沫若先生譯文的最後一段與原詩的關係,想一想從詩中哪些語句中感悟到這段內容。這些思考,有助於學生更深刻地領悟詩歌意象的內涵,從而能夠進一步領會詩歌所表達的情感。

二、借今詩譯古詩,把握詩歌情感。

教學古代詩歌時,另一個困擾是學生無法真正品讀出詩歌中的情感,因為時代的差異使他們對於詩歌中所包含的家國愁思無法認識。而一些相同題材的現代詩歌,能夠通過較為淺顯的、更能打動學生的語句表達出這種情感,通過比較閱讀,讓不同的時代背景相互映襯,學生的感受會更加直觀。

在教學杜甫著名的《春望》時,如何理解國都陷落給詩人帶來的痛苦是教學的難題。我引用了戴望舒先生那首著名的《我用殘損的手掌》進行比較。這兩首詩最大的共同點就是詩人均遭遇了國破身陷之痛,而個人的不幸遭遇與國家的命運都交織在一起。杜甫在詩中用「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髮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感嘆身體的衰老無力,又為與家人的離別而悵恨,這一切都被交織在國家殘破的背景之下;戴望舒先生同樣在獄中,「我用殘損的手掌/摸索這廣大的土地」,將個人的痛苦與祖國的淪陷聯繫在一起。杜甫在詩中用「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描述了國家被摧殘後的景象,以美麗的景物來表現內心的痛苦。戴望舒先生則是回憶戰前祖國的美好:「這一片湖該是我的家鄉,……」「現在只有蓬蒿」「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陰暗」。通過比較,我們就可以感受到當國破家亡之時,人們內心的痛苦之情,從而對詩歌的情感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同時,戴望舒先生在詩中還歌頌了「遼遠的一角」,表現了對勝利的希望與期待,而杜甫的詩顯得更加沉重。但是,在個人的慘痛遭遇中,杜甫依然沒有忘記自己的國家,將個人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緊緊相聯,這同樣體現出了高尚的情懷。

以今詩譯古詩,學生對於國家苦難給個人帶來的痛苦,有了更加直觀的認識,從而也就能夠更深入地體會詩歌的情感。

三、自譯詩歌,傳達詩歌的韻味。

上述兩種方法幫助學生領悟了詩歌的意象與背景,在此基礎上,還需要讓學生將這些內容化為己有,這就必須要求他們自譯詩歌。但是,在翻譯中,除了要保留原詩的意象與情感之外,還必須要引導學生傳達出詩歌自身的韻味,這就需要學生在譯文的節奏與韻律上下功夫。

以兩位名家所譯的《離騷》名句「吾令羲和弭節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為例。郭沫若將之譯為:「我便叫日御的羲和把車慢慢地開,就望見日將入的崦嵫也沒用趕快,旅行的途程是十分長遠而又長遠,我要到上天下地去尋找我的所愛。」趙逵夫譯為:「我命令羲和慢速按節而行,遙望崦嵫山東不要急於靠近。道路十分漫長十分遙遠,我將上上下下去求索探尋。」兩種譯文均採取了舒緩的長句,並且有意識地用反覆出現的詞語及疊音詞來表現音韻之美,詩中的彷徨、努力、追索的精神也由此得到了展現。

而雄壯的詩篇則適宜用較快的節奏,教學《使至塞上》使,我便以四字句來翻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一聯,因為我覺得全詩其它幾聯所體現出一種快速的節奏感應當在詩中表現出來。我將之譯為「茫茫大漠,浩浩無垠。黃河九曲,漫漫無盡。圓日西沉,天地盡染。誰可相伴?一縷烽煙。」南京市著名特級教師胡小林老師多年來倡導造句,特重三字句與四字句。他說:「三字句提神,四字句活血。」而此刻的翻譯也是一種形式的造句,對古代詩歌的翻譯也助於學生理解詩歌的意境與感受,對培養他們文字的韻律感同樣也有好處。詩歌之美不僅在內容上,也在形式上,同樣我們也應為這種美所感染,所熏陶。在這一過程中,審美能力也在提高。我在指導學生賞析劉禹錫《朱雀橋》時就使用了這樣一個模板:「的野草小花,的朱雀老橋。的夕陽,烏衣巷,夕陽下,街巷邊,。你看,你看,燕子。」我用整齊的語句傳達出詩歌的意象,再讓學生用整齊的字句(以三字、四字句為主)來重複詩句的內涵,從而傳達出詩歌的韻味。

我們設計課程目標時,往往從教學、情感教學與教學反饋三個方面進行考量。同時,三者還需相互滲透,融為一體。在古代詩歌教學中,翻譯是將三者「融為一體」的較好方式,應當成為我們古代詩歌教學的一種重要手段。當然,翻譯不是教學的最終目的,我們的最終目的還是讓學生可以自主的理解、欣賞詩歌,但在此之前必須有一個基礎。有了這個基礎,他們才能漸漸追求更高層次的要求。上述的翻譯的三個層次,既可以綜合運用於一首詩歌的學習之中,同樣也能夠作為不同階段學習的不同方式,但其根本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詩歌所傳達出的精神。


推薦閱讀:

HTM腦皮質學習:NuPIC入門學習導航(20150402)
成功人士的主軸線(2)
朱麗倩怎麼樣??
五戒學習之一——制戒的緣起

TAG:學習 | 詩歌 | 古代 | 語文 | 距離 | 教學 | 語文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