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節好課的標準
引用 一節好課的標準顧明遠教授認為世上有四種老師:深入淺出(輕負高效)型、深入深出(重負高效)型、淺入淺出(輕負低效)型、淺入深出(重負低效)型,深入淺出型的課是好課。 崔允灝教授認為好課的標準是:教得有效,學得愉快,考得滿意。 德國體育教學專家海克爾教授:評價體育課的兩條標準——一是出汗,二是笑。 葉瀾教授:一堂好課的標準⑴有意義的課——紮實的課;⑵有效率的課——充實的課;⑶有生成性的課——豐實的課;⑷常態下的課——平實的課;⑸有待完善的課——真實的課。 楊佐胡老師認為:主要考察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狀態。一、是學生的參與狀態;二、是學生的交流狀態;三、是學生的達成狀態。評價一堂好課應該是"取得了對單位時間內學生的學習結果與學習過程綜合考慮的結果"。 吉林省教育科學院院長聶海清認為,一堂好課的標準,就粗不宜細。一堂課是不是好課,應從教與學兩方面來看。好課的標準,即教師的教「善於啟發」,學生的學「主動積極」。課堂體現出「善於啟發」、「主動積極」,就是好課。 究竟什麼是一堂好課,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王毓珣寫道: 師本是一堂好課研究的錯誤基點,生本才是一堂好課研究的正確基點。一堂好課必須注意從掌握、學習、應用與創造四個層面進行綜合思考。基於新課改背景,一堂好課應從學生髮展度這一總標準與包括注意、感知、記憶、思維、需要、興趣、應用、氛圍與滿意等分標準方面加以判斷。師本抑或生本:一堂好課研究的兩個基點。師本,即以教師為本,是一種以評價教師為一堂好課研究基點的研究。生本:一堂好課研究基點的闡釋,生本即以學生為本,是一種以評價學生為一堂好課研究基點的研究。以生本為一堂好課研究基點的研究強調的學生髮展,是指每位學生在一堂課中身心各方面發生的正向變化的過程。在這裡正向變化是指直接指向教育終極目的的變化。具體分析,學生髮展包括:一是獨立發展,二是主動發展,三是差異發展,四是全面發展,五是創造發展,六是持續發展。一堂好課研究的雙重視角:(一)層面:判斷一堂課的優劣不能單純從一個層面去進行,而應該從以下四個層面去綜合思考:一是掌握層面,二是學習層面,三是應用層面,四是創造層面。(二)標準:1.總標準。一堂好課的總標準屬於終結性評價。它以一堂課的結果為評價客體,是對一堂課價值的總判斷。在新課改大背景下,只有達成較高的學生髮展度的課,才是一堂好課。 用表達公式為: 學生髮展度=(新增發展水平+已有發展水平)/已有發展水平 其結果有三:第一種結果,是學生髮展度<1,則學生髮展為負發展。這一結果說明這堂課對學生的發展不僅沒有起到促進作用或好作用,而且起到了負作用或逆反作用。這堂課屬於壞課,與其上還不如不上。 第二種結果,是學生髮展度>1,則學生髮展為正發展。這一結果說明這堂課對學生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或好作用。其中,數值越大說明學生髮展度越高,這堂課越是好課。這樣的課越多越好。 第三種結果,是學生髮展度=1,則學生髮展為零發展。這一結果說明這堂課對學生的發展既沒有起到促進作用或好作用,也沒有起到負作用或逆反作用。這堂課也屬於壞課,雖然它沒有起到負作用或逆反作用,但是卻無形中浪費了教育資源、浪費了學生寶貴的時間等。 2.分標準 一堂好課的分標準屬於過程性評價。它以一堂課學生方方面面的表現作為評價客體。在新課改背景下,一堂好課的分標準包括:一是注意情況,二是感知情況,三是記憶情況,四是思維情況,五是需要情況,六是興趣情況,七是應用情況,八是氛圍情況,九是滿意情況。 幼兒教育工作者認為,對孩子發展有價值的課可以稱為「好課」。那麼如何體現呢?一是這種價值要體現在活動的整個過程中,從設計活動目標到中間過程都需要體現價值。二是體現在科學地把握孩子的年齡特點上。三是體現低高結構的活動合理平衡安排。一節課的質量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其中主要有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的影響因素。教師方面:關鍵在於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方面:一堂好課必須以學生為中心,發展學生個性。 高志強老師寫道:教學評價的焦點,學生狀態。觀察學生狀態主要有以下五個維度:1、學生的參與狀態。2、學生的思維狀態。3、學生的情緒狀態。4、學生的渴望狀態。5、良好的人際關係。學生狀態的調控:教師的教學行為。教師課堂教學行為也有如下五個觀察的維度。1、教師的組織能力。2、注意中心。3、教學機智。4、教學態度。5、教學境界。 好課的標準是什麼?從學生的角度來說,就是要看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從教師的角度來說,就是看課堂中是否堅持了以學生髮展為中心,是否依據課程標準施教,是否體現了人文性、綜合性和實踐性。 軒轅中學高建林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評判。一.好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是前提。二.學生的自主學習是課堂的關鍵。三、一節好課要重視活動,貼近生活。四、一節好課要重視情感交流,要閃耀藝術火花,要妙趣橫生。 湖北沙市大賽巷小學熊瑛認為:一堂課要算得上優秀,至少應該從以下幾方面:一、教師在課堂上要能充分發揮其主導作用,教師的業務水平要有充分的體現;二、要能體現這節課的教學目標,並且要能調動學生的激情,符合學生學習的興趣;三、要能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要能調動學生積極的思維,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有效的訓練,使學生能夠從課堂中學到他們該學的東西;四、課堂要真實,不能有任何一點虛假。 也有人認為一節「好課」應該具有如下特點:應該是「實惠課」;應該是「科學課」;應該是「特色課」;應該是「創新課」。 付鳳萍寫道:一堂好課應該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評價。從教學目標上看,我覺得一堂好課應該是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有機統一。從教學過程來看,我覺得一堂好課應該能處理好三個關係,即理論邏輯和生活邏輯的關係、理論觀點的教學和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的關係,學生主體和教師主導作用的關係,實現三個相互統一。從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關係上來看,應該是多媒體資源充分為實現教學目標服務,而不是一味追求形式上的華麗。從教學效果上看,要在恰當的時候留下空白,不一定把全部答案固定地交給學生,抹煞學生的個性和發揮餘地。從課程資源的開發來看,應正確處理好課本資源與其他資源的關係。 某網友寫道:1.一堂好課,首先應是「學習課」,而不是單純的「教學課」。 2.一堂好課,應該是「自主課」,而不是單純的「執行課」。3.一堂好課,應該有「個性化」色彩,不應該是「標準件」。4.一堂好課,應該是網路中的一個點,而不是直線中的一個點。5.一堂好課,是給學生上的,不是給聽課人上的。 數學教學專家邱學華歸納一堂好課的基本特徵是三個字:(1)趣、(2)實、(3)活。 語文特級教師袁浩歸納一堂好課的標準是四個字:(1)新、(2)實、(3)活、(4)樂。 蘇州大學教授朱永新先生在《新教育之夢》一書中提出了三個層面六個度的新課堂評價標準。第一個層面是教師層面,包括親和度和整合度。第二層面是學生層面,包括參與度和練習度。第三個層面是師生互動的層面,包括自由度和拓展度。 特級教師靳家彥提出「好課」的十條標準:目標明確,重點突出,以生為本,流程科學,注重內化,體現溝通,啟迪創造,媒體得當,講究實效,多元評價。 鄭金洲教授將「好課」的標準概括為「十個化」:課堂教學的生活化、學生學習的主動化、師生互動的有效化、學科教學的整合化、教學過程的動態化、教學資源的優化、教學內容的結構化、教學策略的綜合化、教學對象的個別化、教學評價的多元化。 巢宗祺教授提出好課必須具備四點:一、這節課本身有意義;二、這節課有效、真實;三、師生情緒飽滿;四、師生才智得以充分展現。 《中國教師報》載深圳市南山區南山小學教師文認為:一節好課,首先應該是學生難忘的課。 一節好課,應該是學生富有激情的課。 一節好課,應該是實現了有效互動的課。 劉良華教授認為:一堂好課的基本要素至少有三點: 1.有效。 2.開心。3.主動。劉良華教師後又認為,借用韓愈的框架,認定一堂好課至少有三個基本要素:傳道、授業和解惑。韓愈的「傳道」在這裡主要指以言傳身教的方式培育學生的人格;「授業」在這裡主要指傳授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解惑」在這裡主要指讓學生主動學習並在學生提出自己的困惑之後教師再給予解答。 一些教師的觀點:鄧健林:學生在學習中有了成功體驗會快樂。學生對自己動手的事更感到有意思。在學習中自己被尊重會更快樂。在適當的競爭中會更極積。特長被展示會快樂。與生活更緊密的東西更有吸引力。做個有風格的老師就有好課!林仕彬:我所認為的簡單要素至少包括:一、完成最基本的教學任務;二、比較豐富有用的課程資源;三、能充分發揮老師的積極性,同時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劉淑芳:(1)學生;能吸引學生整堂課都不走神,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也就是說,學生都非常喜歡上這堂課。(2)教師;教師要自己滿意,能和學生產生共鳴、互動。(3)教材;能讓學生理解透教材,並能靈活運用教材知識決解問題。海邊風:一堂好課不是賣弄教師才能的課,不是按預定教案按步就班實施的課,不是一順到底的課,不是熱熱鬧鬧缺乏思維的課。吳 軍:教者愉快,有成就感!學者快樂,有所進步!達到教學相長的境界!吳肖春:我認為一堂好課,首先要做到沒有知識性的錯誤。一堂課中如果老師對知識傳授出現了錯誤那就無法評為好課。二是要完成教學任務。三是課堂結構設計基本合理,教學思路清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四是教法適當,學生易學易懂,樂於接受。五是學生的思想、能力得到培養。鍾麗梅:能與時俱進的可以說是一堂好課。郭承江:一堂好課,首先應該是能讓學生「動」起來。一堂好課,還應該是能讓學生「靜」起來。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看學生在這堂課上真正學到了多少,這堂課是否真正培養了學生的能力,教師是否真正為學生的發展服務。馮俊:一堂好課確實是既「複雜」又「簡單」。姜 彬:本來備好的內容又偶然地插入精彩片斷,本來想到的學生已明了又突然地提出了值得思考的疑問,本來已要完成的教學任務又有了需要課外實踐探索的延伸......我認為是好課。紅杉:我歸納了幾條:課堂體現了教與學的生命歷程;構建了和諧、民主、自由的課堂生態;教學基於學生的學習經驗和生活體驗;學習過程是以學生活動為主的知識、技能、情感的建構過程;教學過程注意學生的認知前提基礎、情感準備狀態;有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主要體現在教學流程上);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與知識、技能、情感的內化和鞏固;學生能夠發現問題,敢於質疑、批判,勇於求異創新。陳鵬程:熟讀精思領先,導弗牽①,樸實自然以簡能馭繁。不肢解②,莫頻問,留空間③,憤啟悱發④舉一能反三。王文輝:好課看什麼?過程與結果,孰輕孰重。 1、要有明確、適當的教學目標:三維目標整合。 2、在教學中凸現語文本體,激發興趣,營造氛圍、愛學、人人實踐,培養能力,真學;習得(發現)方法,並成習慣,學會學習;人人在課上有所得。 3、 教學上要有創新,有亮點。4 訓練密度大,教學效果好。 有人認為沒有不好的因素的課就是好課。以下三類課不是好課:中看不中用的課不算好課。教師唱主角的課不是好課。只重視技能目標的課不算好課。好課至少要符合以下兩點:一、學生積極、主動參與。二、能使學生多方面受益。 有人認為:好課應該做到「五個有」—心中有學生、有效率、有意義、有智慧、有待完善。 有人認為:好課要力求做到確立目標不忘「人」,處理教材善於「變」,選擇教法突出「疑」。安排教程強化「動」,創設氛圍享受「樂。 也有人認為:好的課要達到「六個了」。1.講了——主要對教師而言;2.想了——主要對學生而言;3.練了——主要指習題;4.評了——知識的反饋;5.笑了——師生情緒;6.會了———學習效果。有人認為:好課應該清新自然。充滿時代氣息。留有思考空間。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小學特級教師錢守旺認為一節成功的數學課應該具備「新」「趣」「活」「實」「美」的特點。(一)理念新——即體現先進的教育教學思想。(二)思路新——即體現構思新穎,實用高效的教學思路。 (三)手段新——即重視現代化手段的運用 二、趣 (一)導入新課時引發學習興趣(二)講授新課時保持學習興趣。 (三)鞏固練習時提高學習興趣。 三、活 (一)教學方法靈活。 (二)把教材用活 (三)把學生教活。四、實 (一)教學內容充實 (二)課堂訓練紮實。 (三)教學目標落實。 五、美 (一)風格美(二)氛圍美(三)感受美. 有人認為:首先是集體備課、一個老師在上的課不是好課。第二個是精心包裝的課,表演的課不是好課。第三,單是文本解讀的課也不是好課;第四是學生參與率低的課不是好課;第五是缺乏學習指導的課不是好課。以上是從排除法來論述的。 有人認為:第一,課堂要有趣,第二、所學要有用,第三、學生要有為,第四、學習要有得。 一個叫qtccm的網友認為: 一節好課,應要求教師「善於創設問題情境,啟發學生分析、思考」,引導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追根求源;而學生的學則要表現為「主動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即不同的學生都有表現的機會,培養學生探究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有人認為,一堂好課是:一、設計匠心獨具;二、學生主動參與;三、教師語言生動;四、師生教學相長;五、好課意義深遠。 深圳市羅湖區鳳光小學孫建鋒說:一節課心中「裝著向度」,眼睛「盯著長度」,手裡「握著廣度」,鼻子「嗅著深度」。境界才會更深遠,精神才會更安康。 有人總結了好課的六大"效能指標":其一,要有利於健康的課。其二,是有效有序的課。其三、是學生積极參与評課,參與度的深度都應該回答,而不光"是不是"去迎合老師,學生要敢於提出自己的問題,有深度的問題。其四、對個別差異充分關注和幫助解決的課。其五、解決了學生問題的課。其六、要能引導學生提出問題的課。 王樹聲主張一節課要有「勢、度、韻、味」 。 北京教育學院講師張丹說:看課既要看結果又要看過程;首先,要看學生是否參與了,投入了;是不是興奮,喜歡。其次,要看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思考過程。第三點,非常重要,就是要看師生雙方互動的過程,教師對學生是不是進行了有效的了解和引導。第四點,從教師的角度來看,是不是面向了全體學生,實行了因材施教。 孔企平教授認為,看課最終要看學生的發展變化。 北京教育科學院研究員陶文中說:確定教學目標最重要。 還有人認為:一、是學生的參與狀態。二、是學生的交流狀態。三、是學生的達成狀態。 王光明、張春莉從建構主義理論出發,認為評價一堂「好課」的標準應主要考察:(1)學生主動參與學習。(2)師生、生生之間保持有效互動。(3)學習材料、時間和空間得到充分保障。(4)學生形成對知識真正的理解。(5)學生的自我監控和反思能力得到培養。(6)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王光明,2000;張春莉,2002)。 文喆認為,評價課堂教學質量的根本標準是學習者能否進行積極有效的學習。為此,他提出評價「好課」的5項標準,即學習內容要適切,學習環境應力求寬鬆,學習形式應多樣,學習組織過程要科學,學習活動評價應有較強的包容性。文喆還認為「好課」不必面面俱到。 美國「教育多元化與卓越化研究中心」(CREDE)提出的「有效教學」的標準包括:(1)學習共同體: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創造性活動;(2)語言發展:通過課程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3)情境性學習:教學聯繫學生真正的生活,促進創造性學習的理解;(4)挑戰性教學:教學應具有挑戰性,發展學生的認知思維;(5)教育性對話:教師通過對話進行教學,特別是進行教育性對話。 有人提出了如下標準:1、教師應更關注學生態度的生髮,情感的滋養,信念的形成,人格的完整;關注學生整體生命的健康成長,而不僅僅局限於教學的認知目標。2、教師根據教學實際隨時改變原來的計劃,調整教學活動和進程,而不只是嚴謹地執行寫得詳細、系統、完整的教案。3、教師把教科書當作與學生進行交往、對話的部分資料,而不是視教科書為金科玉侓,教師不只是「吃透」教材,準確無誤的宣講教材。4、教學氣氛不是刻意營造的,而是相互理解,彼此尊重,共同合作的活動中自然生成的。5、教師的活動範圍不只是在講台上,而是經常走到學生中間,以朋友地身份給予學生關懷和幫助。6、教師對學生的讚揚不是為了活躍一下氣氛或鼓勵學生,配合教師的教學進程,而是發自教師內心的熱望、欣賞與讚歎。7、教師應把眼光放在每一個學生身上,對所有學生都充滿期待,讓每個學生都有表現的機會,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8、教學的成功不僅僅是預定目標的達成,問題的解決,而還是新目標的生成與新問題的產生,師生帶著問題進入課堂,又帶著新問題走出課堂。9、教學不一定每堂課都很完整,都完成了預定的任務,但卻實實在在地解決了臨時遇到的問題,取得了預料之外的效果。10、教學是生活的一部分,是師生生命的樂曲,生活化的教學活動使師生都能體味到生活的濃濃氣息。 海淀區教委主任孫鵬認為「好課」的標準是創新 。 有人用建構主義觀點探討一堂好課的標準:(1)學生學習的主動性(2)師生有效的互動性(3)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實踐性(4)學生真正的理解性(5)預備學習材料的良好組織性(6)學生學習的反思性。強調多元、崇尚差異、主張開放、重視平等、推崇創造、關注邊緣群體,實現和諧課堂,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發展是一堂好課的基本要求。 有人主張好課要1.要讓學生動起來2.要讓學生學到點東西3.要讓學生學到一種方法。 一位教師認為,一堂好課應該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評價。從教學目標上看,我覺得一堂好課應該是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有機統一。從教學過程來看,我覺得一堂好課應該能處理好三個關係,即理論邏輯和生活邏輯的關係、理論觀點的教學和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的關係,學生主體和教師主導作用的關係,實現三個相互統一。從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關係上來看,應該是多媒體資源充分為實現教學目標服務,而不是一味追求形式上的華麗。從教學效果上看,要在恰當的時候留下空白,不一定把全部答案固定地交給學生,抹煞學生的個性和發揮餘地。從課程資源的開發來看,應正確處理好課本資源與其他資源的關係。 也有人認為:一堂好課的評價標準應該包含以下幾個方面:(1)有效的教學應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2)有效的教學應使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保持有效互動的過程;(3)有效的教學應為學生的主動建構提供學習材料、時間以及空間上的保障;(4)有效的教學應該使學習者形成對知識真正的理解;(5)有效的教學必須關注學習者對自己以及他人學習的反思(6)有效的教學應使學生獲得對該學科學習的積極驗與情感。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院郭華博士認為:好課要激發學生學習的願望;好課一定要明確地說明學習內容;好課離不開價值引導;充分預設才能出好課。 浦涇中學理化生教研組經過討論認為,一堂好課不能用標準去衡量,應該體現一些基本元素,這些包括:和諧、生成、發展、創新、反思、個性等等。 有人對「好課」進行了梳理認為:1.「好課」是一個描述性的概念。 2.「好課」是一種價值判斷。3.「好課」是一個開放性的概念。提出「好課」的標準:1.從「原點」出發去思考:課堂教學的本質是什麼? 2.從新舊評價觀的比較去思考:新課程理念下的評價觀與傳統評價觀有何不同? 3.從逆向去思考:什麼樣的課是一堂「差課」? 4.從對事物走向的把握中去思考:課堂教學評價有哪些發展趨勢?並認為 好課的特性是: 1.主體性。 2.有效性。 3.生成性。4.互動性。 5.反思性。
推薦閱讀:
※趙體書法筆畫的標準寫法
※2017最新出爐的南昌好老公標準!最後一項給跪了!
※好老婆的十個標準
※黑龍江省公安機關治安管理處罰裁量標準
※品味男人的「擇妻標準」
TAG: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