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研究】張錫鎮、宋清潤:21世紀泰國民主困局與多重挑戰
張錫鎮、宋清潤:21世紀泰國民主困局與多重挑戰
來源:《人民論壇》學術前沿3月下
作者:張錫鎮、宋清潤
摘要:提高全民的民主與法治素養,改變其動輒就上街的惡習。而對於一個民主和法治程度較低的國家,擴大法治比加強民主更重要。
泰國1932年發生推翻君主專制的民主革命,建立民主體制——君主立憲制,成為東南亞最早建立西式民主體制的國家。然而,自此之後的82年間,泰國民主發展屢遭挫折,體制不順,政府更迭頻繁,軍事政變共發生19次,①泰國軍人執政的總時間超過50年,文官執政的時間總共30年。其中,20世紀的泰國民主之亂主要是軍人集團與文官政府的輪番鬥爭,由於文官政府的軟弱無能,泰國的民主發展史在20世紀反而悲劇性地成了一部軍人政變史和執政史。20世紀泰國民主發展史非常複雜,大致可分為五大階段②:民主革命及封建王朝復辟與文人反覆辟的鬥爭時期(1932~1957年)、軍人專制時期(1957~1973年)、「民主試驗」時期(1973~1976年)、從軍人政府向文人政府過渡的時期(1976~1988年)、文人民主政治時代(1988~2000年)。由於篇幅有限,筆者主要論述受世人關注的21世紀的泰國民主亂局及其產生的諸多原因,分析泰國民主發展的前景。
21世紀的泰國政壇,以前總理他信和英拉(他信妹妹)為代表的他信派政治勢力(主要由他信家族等新興產業資本家、佔全國人口多數的農民和城市貧民組成,旗下政黨是為泰黨,街頭政治組織是「紅衫軍」)與以民主黨等為代表的反他信勢力(主要由曼谷及其周邊城市的軍、政、商、學界精英階層組成,旗下政黨是最大在野黨民主黨。街頭政治組織曾經長期是「黃衫軍」,2013年「黃衫軍」解散,素貼組建「人民民主改革委員會」來領導示威)長期對立、鬥爭,爭奪國家政權與經濟社會資源分配,導致泰國在過去14年,穩定發展與劇烈動蕩的年份大約各佔一半。其中,2006年至今,泰國共發生5輪長期動蕩。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的動蕩以及2014年的動蕩共觸發兩次軍事政變,軍人干政仍是當今泰國民主發展揮之不去的陰霾,這在當今世界政壇上實屬罕見。泰國的良好形象正在被無休止的混亂和流血衝突所取代。
自2013年11月開始、持續到2014年5月底的這輪動蕩可謂是泰國的又一場政治浩劫。2014年5月22日,在文人政府無法平息亂局的情況下,陸軍司令巴育發動推翻文人政府的軍事政變,組建以其為首的全國維持和平秩序委員會,在國王授權之下,委員會行使政府職權,強力維持秩序,宣布實施「三步走」的政治和解與改革路線圖。8月21日,泰國議會以全票選舉巴育為臨時總理,巴育成為掌握軍政大權的強勢總理,穩定局勢,推進改革與發展,受到大多數民眾的支持。然而,巴育政權在未來1年多的時間裡,雖然有望穩定局面,但恐難根除泰國錯綜複雜的政治社會矛盾,平衡好各方利益,消除政壇各派惡鬥不止的根源。泰國能否走出動蕩怪圈尚待觀察。泰國民主要走上穩定發展之路,必須多管齊下,重塑若干重要行為體的角色,加強法治,加強民主政治文化建設。但這個歷史進步過程必然是曲折、漫長的。
21世紀以來,泰國為何深陷此起彼伏的動蕩怪圈
2013年11月25日開始,第一大反對黨民主黨的重要領導人素貼組建並領導「人民民主改革委員會」,掀起了反對英拉政府的示威浪潮,佔領總理府、議會大廈等多座政府大樓,導致中央政府以及曼谷的運作長期陷入半癱瘓狀態。英拉2013年12月9日被迫宣布解散議會下議院,自己擔任臨時政府總理,並稱不會辭職,將任職到下次大選選出新政府為止。③但示威者認為這還不夠,要求英拉下台,組建非民選的「人民議會」(意在由曼谷精英等反對派人士掌權),推進政改,再舉行大選。英拉堅持於2014年2月2日舉行大選,但大選準備及投票過程受到示威者衝擊,導致4000多萬選民中的1000多萬未能參與投票。3月,憲法法院判決大選結果無效。④
這次動蕩的導火索是反對派抗議英拉和執政黨聯盟在議會強行推動修憲和《特赦法案》。因為,修憲的一個重要內容是修改「上議員選舉方式的條款」。現行憲法規定,150名上議員中,77名由77個府各選出1名,其餘73名由遴選委員會推選,類似任命制,因為遴選委員會主要被曼谷精英主導。英拉和執政聯盟要將上議員選舉改為全部由選民直選,因為2014年初就要舉行上議院選舉,為泰黨的選票主要來自占人口多數的草根,如修憲成功,其有望靠選舉主導上議院,加上其已經主導下議院,未來就會主導兩院。這是曼谷精英階層所不允許的,因為代表其利益的民主黨的選票數量遠不及為泰黨。此外,《特赦法案》的主要內容是赦免2006年9月19日軍方發動推翻他信的政變到2013年8月8日間參與或組織示威而犯法之人,他信也在特赦之列。反對派擔心,如果流亡國外的他信自由回國,其在草根階層中的威望甚高,若再次參政,出任總理,勢必再度壓制反他信勢力,後者執政的希望將更加渺茫。11月上中旬,上議院否決《特赦法案》,憲法法院也判定修改「憲法中的上議員選舉方式」的行為違憲。但示威者還不罷休,鬥爭目標變成直接要求英拉下台,推翻他信體制。
2013年底開始的泰國動蕩危機導致朝野互不相讓,警察與示威者的衝突,以及各類暗殺、爆炸等事件,共造成至少28人死亡,700多人受傷。⑤2014年5月7日,憲法法院判決總理英拉和其他9名閣員瀆職、違憲,將其解職。副總理兼商務部長尼瓦探隆繼任新臨時總理。然而,英拉下台導致泰國政爭風暴愈演愈烈,陷入更大危機。素貼領導的反政府示威者和支持政府的「紅衫軍」同時示威。反政府示威者5月9日起在曼谷市中心掀起推翻臨時政府的「最後一戰」,誓言推翻臨時政府、剷除他信和英拉在政壇的勢力。而臨時政府14日開始抓捕30名反政府示威領袖,「紅衫軍」則在曼谷郊區掀起大規模示威,抗議司法不公,捍衛政府。兩派示威者隔空叫陣,怒火相向,街頭暴力頻發。面臨文人惡鬥導致國家局勢失控的局面,2014年5月20日,陸軍司令巴育宣布對全國實施軍管,之後兩天,軍方斡旋朝野對立各方的努力最終失敗。22日下午,巴育宣布政變,推翻臨時政府,中止憲法,但保留憲法第二條「泰國是以國王為國家元首的民主體制國家」。5月26日,國王授權巴育領導的全國維持和平秩序委員會全面管理國家事務。8月21日,巴育當選臨時政府總理,並獲國王授權,籌建新政府。
此輪動蕩只是過去8年來泰國頻繁動蕩、民主之亂迭起的一個縮影。縱觀過去14年的泰國政壇,只有2001年初他信上台至2006年初他信遭遇「黃衫軍」大規模抗議前,是穩定發展的5年。而自2006年上半年開始至今,由於他信派和反他信派陷入「此方執政,彼方上街」的惡鬥怪圈,導致泰國共發生5輪大的政治動蕩:2006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3~2014年,每輪動蕩持續數月乃至半年,總理換了七個:他信、素拉育、沙馬、頌猜、阿披實、英拉、尼瓦探隆⑥。其中,他信派總理佔了5個,反他信派總理僅2個:素拉育和阿披實。而這些總理均命運多舛。他信(2001年2月~2006年9月在任)被軍事政變推翻,至今流亡海外;素拉育是軍方扶持的臨時總理(2006年10月~2008年1月在任),執政1年多,下台後扯上非法佔地的官司;沙馬(2008年1月~同年9月在任)、頌猜(2008年9月~同年12月在任)、英拉(2011年8月~2014年5月在任)三位則因為涉及弊案先後被憲法法院解職。憲法法院6年內解職3個總理的現象在泰國民主發展史,以及世界民主發展史上都極為罕見。阿披實2008年底是被軍方強推上任的總理,其任職只經過議會選舉,而未經過正式大選。阿披實一直到2011年8月下台,長期遭遇「紅衫軍」的抗議,卸任後也因為武力「鎮壓」示威而官司纏身。泰國民主亂局的表現不僅僅是走馬燈似的換總理,更是體現在幾乎從未消停過的街頭示威,過去8年,街頭流血衝突中的傷亡者有五六千之眾。其中,2010年的示威者與清場軍人的衝突造成約2000人傷亡,⑦2013年底至2014年5月的街頭示威衝突共造成至少28人死亡,700多人受傷。⑧
上述事實充分說明,泰國民主機制運作已經失靈,釀成此起彼伏的亂局。而且,用民主原則、法治措施已經無法根除泰國民主之亂,非民主的政變手段也難以促使國家走出危機。政壇各派冤冤相報何時了,泰國民主制度未給大多數人帶來利益,卻使國家陷入無休止的混亂之中。
泰國民主困境的深層次原因
泰國亂局根源並非「疾在腠理」,而是「病入膏肓」,即無法通過舉行大選和換政府等正常的民主方式來解決。泰國之亂長期化意味著民主機制運作陷入困局,原因複雜、多元,短期難以全面解決之。
第一,社會分裂之困。兩大勢力長期鬥爭的根源在於社會貧富分化和階層對立。他信、英拉代表著佔全國人口約七成的北部、東北部的農民和城市貧民的利益,他們享有很少的政經權益和社會福利,比如,北部、東北部擁有佔全國不足10%的工業。而反對派主要由曼谷及其周邊城市的軍、政、商、學界精英組成,約佔全國人口的三成,卻曾長期把持政權、佔有全國絕大部分經濟和社會資源,比如,全國8成以上的工業集中在首都曼谷及其周邊。⑨日益覺醒的草根階層要求精英階層分權讓利給他們,要求社會權益平等,這為後者所不容,堅決壓制「草根篡權」。
兩派利益調整的博弈過程是長路漫漫,只要階層對立的社會矛盾不解決,代表兩大階層的政治勢力必然爭權奪利,泰國「民主之亂」將無休止的上演。不過,值得指出的是,儘管他信有個人政治野心,執政時也貪腐,但他信派領導草根階層與曼谷精英、傳統權貴集團的博弈,具有重要而深遠的社會政治意義,力圖使一人一票選舉制度產生的巨大政治力量壓制住提倡議員和官員任命制的權貴們,這種追求政治平等化、平民化的行為,對泰國的民主化和整個政治生態變化都具有重要意義。但這個歷史進步過程是緩慢的、曲折的,社會代價亦十分高昂。⑩
第二,民主體制畸形,權力主體多元之困。正常的民主機制下,民選的議會和政府應該是國家權力核心,但泰國權力架構絕非如此,畸形而多元。泰國雖為君主立憲制,但國王並非是虛位,國王在位60多年,為國家發展和民眾福利作出了巨大貢獻,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全國所有人以及政府、議會等機構必須絕對尊重王室,國王在國家遇到危機時,經常出手解決危機。11軍隊、法院等機構只效忠於王室和憲法。此外,根據曼谷精英和軍方主導制定的2007年憲法,民選政府和議會十分弱勢,曼谷精英控制的軍隊和憲法法院凌駕於民選政府和議會之上,甚至經常推翻政府或解職總理,12近年來淪為曼谷精英派用來搞垮他信派政府的政治鬥爭工具。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泰國軍隊獨立於民選政府,素有干政傳統,曾發動19次政變。因此,政府要看軍隊臉色行事,必須討好軍隊,得罪軍隊的總理必然沒有好下場。軍隊2006年將民選的他信政府推翻,原因就是他信削減軍費,並向軍隊安插親信,企圖控制軍隊。而當時,他信領導的泰愛泰黨佔75%的下議院席位,他信是泰國唯一連選連任的民選總理,民望很高,13但被軍隊幾小時的政變驅逐。2008年,軍隊強推反他信的民主黨領袖阿披實,其只是經過議會投票就出任總理,被他信派指責「未經過大選而執政」的行為違法,但阿披實在軍方支持下當了兩年半總理。2011年7月大選前,軍隊還曾試圖阻止他信妹妹英拉當選,但因為英拉民意高企而作罷。
在赤裸裸的軍事政變飽受詬病的情況下,憲法法院的「司法政變」又頻頻上場,其近7年來主要查辦、審判他信和英拉派的弊案,卻搪塞或駁回對民主黨的控訴,先後解職3位他信派總理,2次解散他信派政黨,禁止他信妹夫頌猜及他信派政黨100多位骨幹5年內參政,淪為「拉一方、打一方」的政治鬥爭工具。軍隊和法院頻繁干政,推翻民選政府和解職總理,令泰國政壇矛盾火上澆油。而民選機構官員與軍隊、司法機構的關係要理順,就要修憲,這是他信派政府2008年、2012、2013年多次推動之事,但結果是他信派政府和總理屢屢被軍隊和法院驅逐下台。體制不順,權力多元,民主運作必亂。
第三,政治腐敗、法治鬆弛、全社會缺乏民主素養之困。泰國歷任政府均是巨大的貪污集團,內閣官員想方設法為己方選區、家族企業牟利。如,他信執政時,家族企業資產暴增,2010年法院沒收其非法所得14億美元。另據泰國商會的研究報告稱,阿披實政府執政兩年半,儘管阿披實本人清廉,但政府官員貪腐總額近百億美元。14因此,民眾經常以政府腐敗為由上街。而且,泰國法治鬆弛,違法成本低,整個社會,上至政客、政黨,下至百姓和街頭組織,均缺乏基本的民主素養與遵紀守法意識,人們動輒就採取街頭示威來逼政府下台,獲取巨大收益,挑頭鬧事者卻經常逍遙法外。如,素貼公然領導示威者佔領多座政府大樓,用示威阻止警察抓捕,阻撓合法大選,自由領導示威半年多。近幾年,泰國政壇鬥爭完全脫離大選、議會等民主軌道,形成惡性循環。朝野對立雙方動用選舉、街頭示威與流血衝突、槍擊爆炸、暗殺、軍事政變、司法政變等各種合法、非法手段,目標就是奪權或保權。法制不彰,街頭鬥爭「火藥味」十足,民主運行脫離正常軌道,社會難穩。
第四,政客自私、好鬥、拒絕妥協之困。泰國民主政治運作的一大悲哀是缺乏奉行「天下為公」理念的真正政治家。21世紀泰國政壇的幾位「大佬」:他信、沙馬、「紅衫軍」領導人乍都蓬,以及反他信陣營的阿披實、素貼,前「黃衫軍」領導人林明達等等,均為了己方私利而變得十分好鬥,拒絕妥協。一派執政後,就力壓對方。他信執政時試圖搞垮傳統權力階層,獨霸政壇:拉攏王儲,分裂王室;在軍中安插親信,力控軍權;改革官僚體制,強化總理權威,導致其他政黨、權貴、中產階級等曼谷既得利益集團利益受損,民主黨更是議席大減,長期無法執政。他信被軍方推翻而流亡後,拒絕服輸,仍遙控旗下人馬與反對派對著干。他指揮己方人馬參選總理,指揮己方政府推動修憲和《特赦法案》,以為其脫罪、回國參政鋪路,鼓動「紅衫軍」多次上街逼宮阿披實政府。他信的目的是讓該派長期主導政壇。而反他信派也毫不示弱,針鋒相對。軍隊2006年發動政變推翻他信,逼其流亡他鄉至今。阿披實政府吊銷他信的泰國護照,對其發出國際通緝令,而林明達領導的「黃衫軍」、素貼領導的「人民民主改革委員會」示威者發起對他信派政府的多輪攻擊,力圖將他信勢力從泰國政壇上趕盡殺絕,欲驅逐他信家族人馬離開泰國。由於政壇「大佬」們斗個不停,互不妥協,導致「此方執政、彼方上街」,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惡性動蕩怪圈。
泰國民主的多重挑戰與發展前景
巴育領導的全國維持和平秩序委員會採取高壓舉措穩定局勢,同時任命多位資深人士擔任安全、經濟與法律顧問來協助治國。但巴育政權面臨諸多執政挑戰,短期內不可能消除造成泰國長期動蕩的深層次原因,難以擺脫動蕩不止的惡性循環怪圈。
全國維持和平秩序委員會15正在多管齊下,穩定局勢,推進政治改革,同時力壓他信派政治勢力東山再起。第一類措施是,用高壓手段平息示威。泰國軍方自2014年5月22日全面接管國家政權後,從當晚開始實施宵禁,時間從晚上10點至次日清晨5點。軍方多次強力驅散一些反政變的小規模示威,收繳民間武器。全國維持和平秩序委員會管控報刊、電視、廣播、網路等媒體,禁止其發布煽動性的新聞。但自6月開始,全國維持和平秩序委員會開始解除一些旅遊城市的宵禁,放鬆對部分媒體的管控,以減少軍民對立。第二類措施是,6月3日,全國維持和平秩序委員會推出「三步走政改路線圖」:第一步,用兩三個月的時間推進和解,已經基本完成;第二步,9月前後組建臨時政府;第三步,10月開始,挑選各界人士組建國家改革委員會,將主導進行11個方面的改革:政治、行政管理、司法和法律、地方行政管理、教育、能源、公共衛生與環境、大眾媒體、社會和其他方面,明年年中出台「永久憲法」,然後舉行大選,在明年底組建民選政府。16第三類措施是進一步打擊他信派勢力。軍方屬於反他信陣營,其政變推翻的是他信派政府,近期又在查辦前總理、他信妹妹英拉的財產及其執政時期的弊案,關閉支持他信的「紅衫軍」的社區電台,一度短期扣押大批他信派的政治骨幹,撤換他信派的13個府尹,撤換支持他信的多個高級警官。他信派目前難掀大浪,只能暫時蟄伏,伺機再起。17此外,全國維持和平秩序委員會還力圖提振因為長期動蕩而萎靡不振的經濟,專設經濟顧問,拿出數十億美元儘快償還上屆政府欠百萬農民的大米、橡膠貨款,2015~2022年計劃建設8條鐵路複線,儘快清理積壓的200多億美元外資申請。18 8月下旬泰國媒體最新民調顯示,80.5%的民眾支持巴育擔任總理,多數民眾認為巴育能力勝過前兩任總理:阿披實和英拉。19因為,飽受動蕩之苦的國家和民眾現在最期望的是穩定和發展,不再希望看到政客們無休止的惡鬥,而強人巴育是最合適的穩局人選。巴育掌握軍政大權,獲得國王、軍隊、權貴以及大多數民眾、黨派的支持。如不出意外,他將基本穩定執政到明年底,即泰國局勢至少有望穩定到明年底,或者持續到後年。
但是,巴育政權要使飽受動蕩之苦的泰國走上穩定發展的有序民主之道,仍面臨著內外多重挑戰。
內部挑戰。一是軍方缺乏管理現代經濟的經驗,加之政府開始鬧「錢荒」,恐難以立即扭轉經濟頹勢,復興泰國經濟。泰國經濟受到亂局打擊,2013年經濟增長僅2.9%,2014年的動蕩局面一直持續到5月22日軍人政變。亂局導致外國赴泰遊客下降,外資開始撤離泰國,連很多泰國企業都想投資外國,泰國2014年上半年的經濟持續負增長。穆迪等國際評級機構下調泰國經濟信用評級。20巴育推出的多項宏大基建項目,耗資幾百億美元,而巴育政府現在已經舉債度日。如果政府未來缺乏經濟發展資金,一旦經濟大幅下滑,勢必激起國民抗議。民眾反而會更加懷念經濟業績上佳的前英拉政府,因為2012年泰國經濟增長高達6.4%。21
二是政變以來,曼谷街頭上的小規模反政變示威不斷,互聯網、社區電台上的反政變言行也層出不窮,在國外的泰國學生還到泰國駐外使館前靜坐抗議。而最危險的局面是他信勢力以及其他反軍方的精英未來極可能報復軍方,因為軍方第二次推翻他信派的民選政府。上次,軍方在2006年發動政變推翻他信總理。他信派不甘失敗,屢次反擊。比如,他信鼓動其支持者「紅衫軍」在2007年、2009年、2010年等發起多次近乎瘋狂的報復。其中,2010年5月,「紅衫軍」武裝分子與巴育指揮的軍隊在曼谷街頭髮生「槍戰」,死傷2000餘人,雙方結下血海深仇。他信被軍方推翻後流亡海外8年,新仇舊恨疊加,近日揚言在國外成立流亡政府,恐會再度指揮「紅衫軍」武力報復軍方,觸發新的流血衝突,因為「紅衫軍」在曼谷儲存了大批武器。此外,泰國軍方發動政變後,已有數十名社會活躍分子、學界及政界精英出逃,在國外創立反政府組織,發起「不服從軍人統治運動」,抗議泰國軍人奪權。儘管目前這些抗議活動不成氣候,但未來可能匯流成強大的反軍方力量。尤其是,如果和巴育同屬反他信陣營的法院判決他信妹妹英拉牽涉弊案而入獄,甚至以牽涉弊案為由解散他信派的為泰黨,恐會激起他信派的反擊。
三是屬於反他信陣營的軍方如何真正推進全國和解與政治改革?因為軍方奪權和推進政改的目的是打壓他信派勢力,未來恐難協調好他信派與反他信派在政改上的尖銳對立。他信派代表佔全國人口七成的草根利益,其政改思路主張增加選舉的力量,如推動上、下兩院議員全部直選,擴大民選的議會和政府的權力,削弱曼谷精英掌握的軍方、法院等非民選機構的權力,讓該派能贏得每次大選,獨霸政壇。而民主黨、軍方、官僚等曼谷精英組成的反他信派深知其佔全國人口三成,屢選屢敗,其政改核心目標是將政治規則改到讓他信派無法通過大選上台為止,增加議會、政府、司法等機構中的任命制議員或官員的比重,讓人數較少的曼谷精英層把持政權。政改涉及兩派你死我活的利益爭奪,分歧難彌。軍方屬於反他信陣營,其未來政改、修憲的目的是壓制他信勢力上台,勢必激起後者強烈反彈。
四是可能於2015年底舉行的「還政於民」新大選能否使他信派和反他信派都積极參与,讓任何一方都能做到「願選服輸」?確保選後政治穩定?因為,過去8年,他信派和反他信派在每次大選後都陷入惡鬥:此派一上台,便將敗選的對手往死里整,彼派不服執政者,便上街推翻政府。軍方如何保證選後不再重複上述惡性怪圈?目前,看不出其有何良策,因為軍方本身就「打一方、扶一方」,不僅無法彌合兩派的政治利益分歧,甚至其政改會使對立兩派的矛盾火上澆油,導致泰國明年大選後再度上演兩派「大戰」。
五是全國維持和平秩序委員會短期無法消除泰國政壇他信派和反他信派鬥爭不止的根源:社會貧富懸殊引發的階級對抗。他信派要帶領草根階層向曼谷精英派奪取政經權益和社會福利,而反他信派稱要防止「平民篡權」,拚命把持政權、佔住全國大部分經濟和社會資源。兩派的利益博弈與調整過程長路漫漫,一次政變根本無法解決,巴育政權一年的改革也難以根除長期積累的社會階層分裂。
外部挑戰。巴育政權與美西方世界的關係較僵,美國、歐盟國家多次公開譴責泰國軍方政變,高度關切泰國缺乏言論和集會自由的狀況,22施壓巴育儘快舉行大選,推進具有包容性的改革。美國還中止與泰國軍方的接觸,中止350萬美元的對泰軍事援助。23歐盟中斷與泰國的自貿區談判。泰國全國維持和平秩序委員會則抗議西方干涉泰國內政。24
總之,如果泰國軍方的政改方案難以平衡好各黨派利益,政績欠佳,軍方高壓下的平靜很容易被一兩年後的新亂局所打破,他信派極可能發動抗議示威,釀成新一輪動蕩。這已經被2006年軍人政變更加激化政壇矛盾,從而導致隨後8年此次彼伏的動蕩歷史所證明。而2015年中的新憲法出台以及隨後的大選,將是檢驗巴育改革是否成功、能否確保長期穩局的試金石。
泰國民主走上長期穩定發展的路徑選擇。第一,穩定是民主機制正常運作的第一前提要素,當前,各派談判、和解乃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由之路。而且,泰國各派和解與政治改革不能單純由軍方或反他信派來主導,這個進程必須是具有政治包容性、各派都平等參與的進程。
第二,各派必須協同理性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找出各派能夠接受的政經利益和遊戲規則的最大公約數,制定出令各方接受的新政治規則和運作模式,才能保證日後的大選順利舉行,保證新政府正常施政,實現民主原則之下的有序政府更迭。
第三,未來的新政府必須將平衡各階層利益分配作為施政的核心任務,用包容性發展來逐漸消除產生階層對抗的社會分裂根源,這是需要多屆政府堅持不懈的「接力賽」。
第四,若干權力行為體角色的重塑。政府和官員不能上台就貪,而應廉潔自律。在可預見的未來,軍隊仍將是政治格局中的關鍵強勢力量,仍會影響政府命運,左右政局。25如果軍隊沒有完全控制在由民主選舉產生的官員和政府手中,民主制度就不可能獲得穩定發展。在當今世界的正常民主國家,軍隊都由文官政府掌控。26要建立順暢的民主制度,軍隊必須重新定位角色,走職業化道路,專註於國防事務,接受文官政府的領導,不再是「獨立王國」、經常發動政變。而憲法法院等司法機構要回歸「中立」本性,實現司法獨立與公正,不再成為政治鬥爭工具,而要成為維護正常民主秩序的保障。
第五,提高全民的民主與法治素養,改變其動輒就上街的惡習。而對於一個民主和法治程度較低的國家,擴大法治比加強民主更重要。27
注釋
①Kate Hodal, "Thailand army chief confirms military coup and suspends constitution", Guardian, May 22, 2014, http://www.theguardian.com/world/2014/may/22/thailand-army-chief-announces-military-coup.
②關於20世紀泰國民主發展歷程的詳情,請參見張錫鎮、宋清潤:《泰國民主政治論》,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13年,第二章。
③"Teary-eyed Yingluck won"t resign, PDRC maintains pressure", Bangkok Post, December 10, 2013, http://www.bangkokpost.com/news/local/384114/teary-eyed-yingluck-won-t-resign-pdrc-maintains-pressure.
④"Thai court rules general election invalid", BBC news, March 21, 2014, http://www.bbc.com/news/world-asia-26677772.
⑤⑧Kate Hodal, "Thai king endorses army chief as new leader", Guardian, May 26, 2014, http://www.theguardian.com/world/2014/may/26/thai-king-endorses-army-chief-leader-military-coup.
⑥2006年9月軍事政變後、2014年5月22日軍事政變後的兩個臨時軍人政府的領導人,他們短期行使總理職權,但並未直接宣布自己為總理。
⑦《泰國「紅衫軍」重返曼谷》,新華網,2010年11月21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11/21/c_12798210.htm。
⑨《城鄉對立:讓泰國「血流不止」》,中國評論新聞網,2010年5月19日,http://mgb.chinareviewnews.com/crn-webapp/mag/docDetail.jsp?coluid=35&docid=101326922。
101113張錫鎮、宋清潤:《泰國民主政治論》,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13年,第146、214、109頁。
12Constitution of the Kingdom of Thailand,B.E. 2550(2007).
14Ake Tangsupvattana, "Political De-development, Corruption and Governance in Thailand", in Suharko et al., Limits of Good Governanc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Gadjah Mada University Press, 2011, p.98-99.
15巴育臨時政府9月或10月成立後,繼續實施這些改革與發展措施,而且,全國維持和平秩序委員會將與臨時政府同時存在,巴育將身兼委員會主席和臨時總理兩大要職至2015年底民選政府成立。
16《泰軍方公布11項國家改革措施 稱不會偏袒任一方》,中國新聞網,2014年8月11日,http://www.chinanews.com/gj/2014/08-11/6478506.shtml。
17《巴育關注境外冒犯皇室活動》,泰國《世界日報》,2014年6月12日,http://www.udnbkk.com/article/2014/0612/article_117955.html。
18《泰國軍方欲借提振經濟回應質疑》,《中國青年報》,2014年6月6日。
19《京都民調:人民贊成巴育任總理支持率超過前任兩位總理》,泰國《京華中原報》,2014年8月22日,http://www.jhzynews.com/tgyw/2014/08-22/13993.html。
20"Thai Economy logs growth despite unrest", Market Watch, February 17, 2014, http://www.marketwatch.com/story/thai-economy-logs-growth-despite-unrest-2014-02-17.
21於景浩:《泰國經濟去年第四季度增長率高達18.9%》,人民網,2013年2月18日,http://world.people.com.cn/n/2013/0218/c57507-20520297.html。
22"US hopes new PM will speedily move towards democracy", The Nation, August 23, 2014, http://www.nationmultimedia.com/politics/US-hopes-new-PM-will-speedily-move-towards-democra-30241595.html.
23David Brunnstrom and Arshad Mohammed, "Thai coup draws swift condemnation; U.S. says reviewing aid", Reuters, http://www.reuters.com/article/2014/05/22/us-thailand-protest-reaction-idUSBREA4L0ZH20140522.
24《美指責泰政變 被批干涉內政》,泰國《世界日報》,2014年6月2日,http://www.udnbkk.com/article/2014/0602/article_117646.html。
25周方冶:《王權·威權·金權:泰國政治現代化進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版,第4~5頁。
26[美]羅伯特·達爾:《論民主》,李柏光、林猛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第157頁。
27Robert Barro,"Democracy and the Rule of Law", in Bruce Bueno, et al., Government for Prosperit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0, p.230.
責 編/楊昀贇
【摘要】泰國是東南亞最早建立西式民主體制的國家。然而,泰國深陷民主之亂,始終未能建立一套符合本國國情的、穩定發展的民主體制。尤其是21世紀的前14年里,泰國持續不停的動蕩局勢一直難以平息。泰國民主之亂引發軍事政變引發世人關注。穩定是民主機制正常運作的第一前提要素,各派談判、和解乃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由之路。泰國民主要走上穩定發展之路,必須多管齊下,重塑若干重要行為體的角色,加強法治,加強民主政治文化建設。各派必須協同理性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未來的新政府必須將平衡各階層利益分配作為施政的核心任務,用包容性發展來逐漸消除階層對抗的社會分裂根源。
【關鍵詞】泰國 民主 困境 發展前景
張錫鎮,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政治系教授、博導,中國東南亞研究會副會長。研究方向為東南亞政治經濟與外交、東南亞地區研究。主要著作有《當代東南亞政治》、《西哈努克家族》、《東南亞政府與政治》等。宋清潤,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南亞東南亞及大洋洲研究所孟加拉灣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員。
平台編輯:王勇
推薦閱讀:
※英國研究發現稱經常喝醉大腦會變「笨」
※【周末轉載】韓國影子陪審團評議過程實證研究
※星巴克藍海戰略成功因素研究
※跟周恩來學調查研究
※毒品純度與毒品犯罪量刑問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