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點滴進步是父母「鼓勵「而非「獎勵」出來的

對於孩子的學習,父母最頭疼的問題,就是如何更好地激發孩子的興趣,並且讓孩子保持極大的熱情。而生活中,通常很多父母采習慣用獎勵的方式來鼓勵孩子。這種方法好不好,管不管用?

我們來看看這樣一個實驗研究:

研究者將來自不同學校不同年級的三萬多名學生分為兩組,做對比研究:

針對第一組孩子,他們對其行為結果做出了「產出獎勵」,如,考了高分、比賽獲得第一名等等就能得到獎勵;

針對第二組孩子,研究者對其行為本身做出了「投入獎勵」,比如讀完一本書、按時上學、認真做題,就能得到獎勵。

結果會怎樣?

雖然孩子在不同的實驗中都表現出了幹勁和喜悅,但「產出獎勵」組的孩子,在學業上並沒有顯著提升;而因行為投入程度獲得獎勵的孩子,成績卻有顯著提高。

這個實驗有意思的地方就在於:兩組孩子都獲得了獎勵,但顯然,孩子們對獎勵本身卻做出了不同的行為反應。

研究者在隨後做了問卷調查,發現:

考高分得獎勵的學生,關注的點是在「我要如何在考試中獲勝上」,因此他們更多的精力會花在「我要仔細讀題」「我要認真檢查」上;

而那些投入才能獲得獎勵的孩子呢,他會更多地思考「我要如何更好地專註在這件事上」,他們會思考「多一些閱讀」「多一些提問」。

兩種獎勵方式的區別在哪裡?

一個指向了孩子的行為本身,另一個指向了孩子的行為效果;

自然也引發了被獎勵者的兩種不同反應:一種是專註於這件事本身,另一種則是為了某個東西(物質的或口頭的獎勵)去做某件事。

▇ 對於獎勵,家長要有比較清晰的認識和判斷,即:

獎勵這種方式只是激發孩子學習動力的一種手段而已,不能濫用或完全依賴它,使用時要慎之又慎。

我們在獎勵孩子時,應該注意獎勵孩子的投入,而不是獎勵孩子學習之後的成果。

追根溯源在於,學習應該是孩子自身的事,只有在更好地激發孩子內在的學習動力,即「為了學習而學習」的情況下,孩子才能真正重視並享受學習的過程。

對於學齡前兒童,不建議採取直接的物質獎勵,而是更多一些鼓勵。

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兒童天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對一切新奇的事物都有濃厚的興趣,他們能從學習本身獲取快樂。這個過程的動力,來自於內在的求知慾望而非外在的物質獎勵。

事實上,孩子在做什麼事之前,內心沒有恐懼和擔憂,只有「很好玩,我要去嘗試」的念頭。

而過多外在激勵反而會導致孩子的認知失衡,他的注意力會由內在吸引轉向外在吸引。

故而,在孩子年幼時,能不用獎勵就不用。

最恰當的做法是多讓孩子去嘗試,多帶孩子去觀察,在孩子感興趣時多一些耐心,在孩子遇到困難時多一些鼓勵。

要盡量避免將獎勵與學習活動聯繫在一起。

少用或不用物質獎勵的方式,最好選擇表揚的方式。

如果非要用物質獎勵,刺激物最好選擇替代品,如小紅旗、小紅花,sticker等,其激勵效果同樣非常明顯。

表揚要適度,要根據任務難度而定:簡單的任務不宜過多使用表揚;難度比較大的任務,可適當加大表揚力度。

表揚時,最好不要涉及結果,而應更多關注到孩子的努力和參與程度(如上文的實驗)。

好孩子是父母鼓勵和表揚出來的,而不是靠物質獎勵出來的。

有一個木桶理論:每個人的身上既有優點也有缺點,既有長處也有短板。如何看待和激發個人的優缺點呢?

在我們生活的年代,人們普遍關注的是自身和對方的短板;

但對孩子生活的多元時代來說,我們應該更多地發掘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和潛能,根據自家孩子的特點進行培養,以期幫孩子更好地揚長避短:

應該看到,孩子每天都在進步,更多地看到他的努力和進步,要多鼓勵孩子與自身做縱向比較,而不要總拿別人家的孩子與自家孩子做橫向對比。

平時不妨多為孩子提供一些學習機會,並不斷交給他們一些力所能及的具體任務,讓孩子能夠有機會充分地展示自己,肯定自己的能力,並相信自己的能力。


推薦閱讀:

中國的減貧行動與人權進步
科學進步了男女通用的
在你的想像中,未來8000年內科技將會發生怎樣的進步?
它能亂性,也能亡國,還是歷史進步的主要發動機?
屬豬的人本年財運會有很大進步

TAG:孩子 | 父母 | 進步 | 鼓勵 | 獎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