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史前人類的聚居地紅花套
07-04
湖北宜都是人類文明發祥地之一。境內長江和清江交匯處發現了新石器時代早期及母系氏族原始社會村落遺址,表明這裡是史前人類繁衍棲息之地。史前先民之所以選擇在這裡生存活動,是因為江中可以捕魚,岸邊山林中可狩獵。宜都長江南岸的紅花套鎮傳昔河套長江沙洲夏季盛開紅花,故名。後因長江水道北移,南河道逐漸淤塞,人們墾洲為田,演變為村落。在這裡發現了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城背溪遺址和紅花套遺址。城背溪文化遺址因最早發現於湖北宜都市境內城背溪而命名。它是迄今為止湖北境內已發現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其上限不超過公元前7000年,下限為公元前5000年。主要包括湖北境內的宜都市城背溪文化類型和湖南境內的石門縣皂市類型。其中湖北境內主要分布於秭歸、宜昌、宜都、枝江等地的長江及其支流清江地帶。著名有宜都城背溪、秭歸柳林溪、長陽深潭灣(洞穴)、枝江青龍山等20處。其經濟生活為漁獵、稻作混合型,石制生產工具簡陋;陶器以泥片貼築法為主,製作方法較原始。 城背溪位於宜都市紅花套鎮吳家崗村,東臨長江。遺址核心區面積37畝。1973年發現。1983年至1984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兩次發掘,出土大量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另有少量夏、商和唐宋時期的遺存以及東周、東漢和六朝的墓葬。文化層厚度約兩米,發現房屋建築遺迹、石器製造場、灰坑,主要出土有石器、陶器、骨器,另有牛骨、魚骨、鱉甲等動物遺骸和稻作遺存,斧、錛、鑿、球、網墜等文物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表明漁獵在經濟生活中也佔有重要地位。另陶胎內普遍夾有稻草末、稻殼一類混料,說明那時人類就從事稻作農業了,並且有了比較發達的農耕文化。為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紅花套遺址位於紅花套鎮紅花套村,是長江中游區重要的新石器時代環壕聚落。1973一1977年5次發掘共揭露面積2825平方米,發現了大量原始社會大溪文化中晚期的祭壇、水稻田、居住區等高等級遺迹。另圍繞該遺迹,還有4個眾星捧月般的次級遺址。紅花套遺址等級遺迹齊全,在湖北省範圍絕無僅有,表明當時的社會分層已經形成。此外,紅花套遺址出土石器表明該地曾是長江中游區石器製造中心,其石器的種類和組合是整個峽江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石器類型的代表,所出土的「中國石斧之王」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此前紅花套遺址出土文物一直由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勘測規劃研究院考古所保管,2015年轉宜都市博物館收藏。其中新石器時代出土陶器705件,石器630件;其它時代文物56件,石製品、陶片等1.67萬件。既然宜都紅花套為史前人類生息之地,那麼紅花套人(姑且這樣稱呼)從那裡來?我們不妨作如下猜想:據說今現代人的祖先是大約7萬年前又一次從東非出發走出非洲的現代人(或稱智人)。他們又一次北上通過今天埃及或紅海南部最狹窄處到達中東,然後兵分兩路,一支向西去歐洲,一支向東來亞洲。約3.5年前來亞洲的一支走到喀喇崑崙-喜馬拉雅山時被擋住了,他們沿著山脈的西南麓繞過喜馬拉雅山從緬甸和越南進入中國雲南、廣西一帶進入中國,分成兩支:一支沿海向東然後向北;另一支再繼續北上進入四川、甘肅,期間約在3萬年前滅絕滅了古人類遠親(大約30萬年前的非洲直立人)。其中北上的一支進入四川後沿長江而下。這支遠古人類一方面選擇既靠近水源、又便於抵禦洪水的河流台地,另一方面人類為適應沿河流長期遷徙,並且已經從洞穴走向平原,生活方式也有山地採集、狩獵的穴居生活逐漸向採集、漁獵的窩棚遊獵生活過渡,極大地推動了漁獵經濟的發展,為原始種植業發展提供了可能。尤其是掌握用火技術,讓我們看到了文明的曙光。大約在1萬年前,當冰河期過去後,地球變暖,沿長江而居的開始了農業,並培育出了稻米。稻米的種植使得食物變得富裕且可控,人口曾爆炸式地增加,而密集的人口更加劇了人類的遷徙,並最終導致人類社會進入文明的前夜。特別是到了湖北京山屈家嶺文化時期,江漢平原這一帶已出現眾多大小不一、形制各異的城址,儼然是一片繁盛之地。湖北人(姑且這樣稱呼)在這裡繁衍生息,創造了居於全國領先地位的早期文明。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以人類尊嚴與世界和平的名義
※50年後,人類面臨的窘境會有多可怕?
※人類最大的錯誤是自我為義,以羅爾斯為例
※人類可以「操縱」自然界了
※張國榮 | 今夜我不關心人類,我只想你
TAG:人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