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歐梵 | 莫扎特音樂可以養生
選自《音樂札記》,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有刪節
清晨時分頭腦不能夠承受太多的刺激,所以音樂選擇也以較溫和或輕鬆的為主,大部頭的交響樂或歌劇還是晚間聽為宜。我近來最喜歡聽的是莫扎特的弦樂四重奏和五重奏(四種弦樂器加一把中提琴),認為這才是養生的「妙藥」!早上聽莫扎特,別有一番滋味,特別是弦樂的聲音更能浸入我心(我幼時學過小提琴)。莫扎特的音樂旋律永遠那麼優美,節奏輕盈,聽來絕不拖泥帶水,令我全身舒暢。只聽小提琴奏鳴曲則略嫌單薄,而四重奏或五重奏則猶如四五好友娓娓私語,更帶有一種人道精神,無形中感受到一種「做人」的樂趣,而不像聽現代作曲家如勛伯格那麼絕望。這當然是我的主觀想法和願望,你可以不信。
更妙的是莫扎特的音樂節奏更適於健身,以我甚喜歡的《G小調弦樂五重奏》(K516)為例。
開始的第一樂章(快板)就使我不自覺地隨著節奏「搖頭擺尾」起來,但耳朵里傳來的卻是第一小提琴和第一中提琴的對話,所以我也時左時右地傾聽(用耳機聽更傳神),主旋律一遍又一遍地重複變奏,直到結尾時我的頭部也左右前後搖擺得差不多了。
I. Allegro Pinchas Zukerman;Tokyo String Quartet - The Tokyo String Quartet Plays Haydn and Mozart
到了第二樂章的Menuetto,我從坐姿改為站姿,竟然跳起宮廷舞來,跨著小方步,或在原地踏步,雙手開始指揮,兩臂略作伸展,一邊聽著那兩把中提琴的聲音在輕輕地飛來飛去,而第一小提琴的聲音似乎早已飛向雲端,只有第二小提琴和大提琴還在打拍子。
II. Menuetto - Allegretto Pinchas Zukerman;Tokyo String Quartet - The Tokyo String Quartet Plays Haydn and Mozart
到了第三樂章(不太慢的慢板),音調緩和了一點,我又坐在沙發上靜聽,卻逐漸感受到一股哀傷,似乎莫扎特在偷偷地流眼淚,我也屏息靜氣,隨著那股傷感的調子,緩緩地做深呼吸。當旋律漸慢時我不自覺地彎下身子,兩手幾乎著地,想要向莫扎特的亡魂頂禮膜拜,繼之又仰起身子,嘆了一口氣,隨著節拍點頭。
III. Adagio ma non troppo Pinchas Zukerman;Tokyo String Quartet - The Tokyo String Quartet Plays Haydn and Mozart
到了最後第四樂章,開始時又是慢板,小提琴和大提琴一句接一句地互相傾訴,中提琴卻在旁侍候,一波又一波的情感涌了出來,我聽呆了,不覺閉上眼睛,但節奏又突然轉成快板,於是又帶著我跳起舞來,但又覺得莫扎特欲言又止,把悲情隱藏在較快的節奏後面。於是我又「搖頭擺尾」起來,兩腿在原地作小步舞,兩臂似指非指,上下作展翼狀,頓覺自己的靈魂也飛上了天。
IV. Adagio Pinchas Zukerman;Tokyo String Quartet - The Tokyo String Quartet Plays Haydn and Mozart
V. Allegro Pinchas Zukerman;Tokyo String Quartet - The Tokyo String Quartet Plays Haydn and Mozart
一曲聽完,不覺已過了半個鐘頭,我的身心都被洗滌得乾乾淨淨!翻開此曲的解說,這才發現此曲是莫扎特喪父不久之後作的,怪不得「欲蓋彌彰」,還是掩蓋不了悲情,但他的樂曲節奏――不論是快板或慢板――都像是行雲流水,帶給聽者一股無以名狀的安慰和快感。經過半小時的修身養性的功夫之後,就該出門「搏命」去了。看至此處,很多讀者一定會說,你早已半退休了,所以才有閑情聽音樂,我們一早起身就要去趕地鐵上班,早飯都來不及吃,何來時間聽音樂?此言不虛。觸動我寫這篇文章的動機是一件真實的遭遇。在一次音樂會中見到我妻以前在保險公司工作的一位同事,相談甚歡,因為他也是一個古典音樂迷,年紀比我輕得多,他告訴我說,每天上午工作前一定要聽一個多小時的古典音樂,才有精神去「搏命」,但我忘了問他聽什麼曲子,也許不是莫扎特,其實人各有所好,聽其他作曲家的作品也無妨。
除了養生之外,古典音樂的用途更多。我在讀書寫作時必聽音樂,即使不能專心聽每一個音符,當「背景音樂」聽也自得其樂。此時我就會聽莫扎特的交響樂和鋼琴協奏曲,特別是後者。他一生作了三十多首鋼琴協奏曲,曲曲精彩。開車上班的人在車中聽這種音樂也最適合,保證輕鬆愉快,心平氣和。我聽著則更有寫作靈感。因為這些曲子勾起了我不少回憶,內中尤以第23號鋼琴協奏曲為最。
記得三十多年前我還在哈佛做研究生的時候,讀書之餘喜歡「玩電影」,用8厘米的攝影機拍了一部二十多分鐘的默片,在首映這部「處女作」時,我就用這首曲子作配音。
片中有一景,一個華人留學生孤苦伶仃回家自己做飯吃,還特別在餐桌上點了蠟燭,然後又去開唱機,邊吃邊聽莫扎特的這首協奏曲的慢板樂章。雖然我臨場手忙腳亂,但演出還是很成功,在自己和一位朋友租住的公寓里,大家濟濟一堂,有人為我拍下一張做「放映師」的珍貴照片,曾被牛津大學出版社採用作拙著《我的哈佛歲月》的封面。我的這本書也是在莫扎特的音樂聲中寫出來的。
因此多年來在懷舊之餘,我對這首鋼琴協奏曲也情有獨鍾,百聽不厭。有時候一邊聽「老版本」的莫扎特鋼琴協奏曲,一邊重溫經典名著,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就以此曲為例,從第二樂章的「慢板」到第三樂章的「頗快板」,在高手如魯賓斯坦的演奏之下,轉接得天衣無縫,樂隊的節奏與鋼琴互相唱和,我聽時不知不覺又點起頭來,此時又在心目中默念菲茨傑拉爾德的《了不起的蓋茨比》中流暢的英文句子,音樂和文學在腦中混在一起,真是不亦樂乎。
誰說讀菲茨傑拉爾德必須聽爵士樂,就因為20世紀20年代的美國正是「爵士年代」?於是我又想到理論家(也是古典音樂愛好者)賽義德所謂的「對等讀法」――把文本和其所產生的社會脈絡作「對等」讀,我為何又不可以把莫扎特和菲茨傑拉爾德對著讀?也許真的犯了「政治不正確」的大忌!管他呢,反正我閱讀文學經典和聽古典音樂都是為了同一個目的――個人身心的愉悅。
到晚飯時間,老婆為我做了各樣素食,美味可口,但我還是先要選出一張莫扎特的唱片助興,他的夜曲,不是一般常聽到的《小夜曲》,吃著吃著,我又跳起舞來,老婆罵我一句「神經病」,我說這樣可以幫助消化,又是養生之道,何樂而不為。
* 李歐梵與李玉瑩
II. Romance - Andante Camerata Academica;Wolfgang Amadeus Mozart - Mozart: Serenade No. 13,
不錯,我有時也用勃拉姆斯的四首交響曲來運動健身,聽著他那種欲言又止的哀怨樂句,我又會「揭竿而起」――只要手邊有任何像指揮棒的東西,如鋼筆、鉛筆、刀叉或筷子皆可,大力揮舞,把情緒揮發出來,一個樂章尚未告終,我早已大汗淋漓,這也是一種很好的運動。
如果勃拉姆斯的四首交響曲仍然太沉悶,還有他的《匈牙利舞曲》,可以隨歌起舞。聽不慣勃拉姆斯,也可以聽較輕鬆的德沃夏克,他和貝多芬一樣,作了九首交響曲,尤以第九(別號「新世界」)最有名,也是我在家對老婆表演的拿手好戲。當然,更輕盈也更適合運動的是他的《斯洛伐克舞曲》,優美的節奏可以帶你神遊波希米亞的草原。
Slavonic Dances, Op. 46 No. 3 in A Flat Major: Poco allegro 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 Dvorak: Slovanic Dances
走筆至此,才發現自己又在為古典音樂做廣告,在香港這可能是一種反潮流的行為。年輕人或會怪我:「老頭子才會用古典音樂來健身養生,我們不要慢板,只要快板!」不錯,流行曲抓住了年輕人的慾望脈搏和節奏,但內容未免太單薄了一點吧!其實古典音樂中以性和慾望為主題的也不少,拉威爾的《波萊羅》一向被視為做愛的音樂,其實不然,它只能作「前奏曲」,後面的「重頭戲」要配以奧爾夫的《布蘭詩歌》,那才是高歌狂歡、高潮迭起的音樂!但最好還是雙方帶了耳機聽,以免影響鄰居的睡眠,因為他們明天一大早還要起床上班,為賺錢而「搏命」。
Fortuna Imperatrix Mundi - Chor der Deutschen Oper Berlin;Orchester Der Deutschen Oper Berlin;Eugen Jochum - Orff: Carmina Burana
田藝苗的田音樂是生命的一份禮物。只要你有心聆聽,總會聽見幸福。
推薦閱讀:
※音樂與心共舞
※論音樂發展的幾種思維方式(下)
※一些常見樂器的基本的麥克風架設技巧
※美國究竟是不是古典音樂大國
※喜相逢後再相見,複雜情感交織的歌曲《相約再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