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城篇十:黨家村,明清宅
黨家村民居四合院是韓城明清民居的典型代表。從普照寺過去2公里出頭。整個黨家村分山上的泌陽堡和山下的村落2部分構成。我們的時間主要在泌陽堡。
黨家村的看點主要集中在形式多樣千姿百態的高大門樓,考究的上馬石,莊嚴的祠堂,挺拔的文星閣、華美的節孝碑與布局合理的四合院,精美奇巧的門楣、木雕、磚雕、與壁刻家訓。
使黨家村飲譽中外,首先應歸功於日本九州大學。1991年,日文寫成的《黨家村》一書問世。標誌著對黨家村的重新發現。而後,國內相繼作了專題報導,才使黨家村有了今天這樣的知名度。
黨家村全村多數為黨、賈二姓,因黨姓居住在早,故稱黨家村。始建於元至順二年(1331年),地處東西走向的葫蘆狀溝谷之中
走進黨家村,高大氣派的,走馬門樓列於巷道兩側,建築裝飾十分講究,樸實精美,三雕俱全,是雕刻藝術薈萃。家門外有上馬石、拴馬樁、拴馬環。門枕為方形或鼓式,均為石雕。有獅子門墩、鼓兒門墩、獅子鼓兒相結合的門墩,還有形體單純的豎立雙體線雕門墩。
門樓兩側有美觀的磚雕峙頭,內容非常豐富,有琴棋書畫、梅蘭竹菊、鹿兔象馬,虎牛麒麟以及幾何圖案、萬字拐、八卦圖等等,更為奪目的是門額題字,幾乎家家都有,或木雕或磚刻,名家書寫,相當講究,成為書法藝術的展示。從內容上看,大致有炫宗耀祖、倫理道德、理想追求三類。
兩柱外側以及同列山牆,牆頭都砌著寬約一尺的「螭頭子」。「螭頭子」呈弧形,支撐房檐,也起裝飾作用。古書上把無角的龍叫「螭」。《辭海》「螭頭」條:古代彝器,碑額,殿柱,殿階及印章等上面所刻的花飾那麼,它在這裡是「借稱」了。「螭頭子」下部為座斗,建築師恨不能把自己滿腹巧思全用在這座鬥上。座斗靠內一面與牆砌在一起,整體突出牆外,呈懸空狀,雕刻的是外露的三面,黨家村門樓外露部分又分兩層同上層多為透雕須彌座,下飾流蘇,雲頭等形狀。上層多為二級「斗」形構件,能刻六幅畫面。年代較早的畫面簡單,如明朝,清朝前期的內容多為字,卦爻符號之類。後來發展為瓶爐三事,盆景瓶子插,琴棋書畫,人物故事等。至乾隆年間,藝術上可說是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有人調查統計,黨家村走馬門樓的「螭頭子」的樣式有四十多種呢。
門為黑色,配以紅綠色門框。門上面為木質門匾,浮雕著諸如「耕讀世家」,「安樂居」,「忠厚」,「文魁」,「登科」,「太史弟」之類的題字,白底黑字或藍底金字,有的表白心志情趣,有的顯示身份地位,書法刻工都十分講究。匾下左右兩個「管扇」頭,雕成雲頭,蓮花等樣式,塗著金粉或銀粉,點綴著門樓外觀,增了不少色彩。門兩邊有「門墩石」,分方形,鼓形,獸形幾類,方形,鼓形上也都雕有人物,禽獸,花卉等,形態生動逼真,臨街有「上馬石」,就近牆上安有「栓馬環」,有的豎著「栓馬樁」,為主人出入,賓客來往上爬乘騎騾馬提供方便。因這幾樣設施,這種門樓才冠以「走馬門」的大名。
黨家村四合院一般都是一個獨立的院落,佔地四分左右,雖有帶後院、偏院的,但數量較少。上首的廳房和下首門房都將地基的橫向基本佔盡,兩側廂房嵌在二者之間,圍在中間的院落比較狹窄。廳房門房前坡的大部分檐水,先要流入廂房山牆上用磚懸砌的。
黨家村四合院院門分牆門和走馬門樓兩類。牆門窄小樸素;走馬門樓高大氣派。門大多開在門房偏左或偏右的一間上,中門較少。
設在門房一側的偏門式內門道迎面山牆上,都有青磚浮雕,有的是字有的是景。字以「福」,「壽」為多,只雕一字,兩米見方。「福」字瀟洒開放,「壽」字平和厚重,各自形態相同,當是出自昔日大手筆,輾轉臨摹而成。景則多以喜鵲,梅花及青松,仙鶴為題材,構圖雕琢絕無雷同,皆取福慶長壽之意。
凝結著希望的文峰塔
著名的黨家村家訓
巾幗碑
黨家村全景
推薦閱讀:
※明清時期-明朝道教
※「天要亡我,非戰之罪」,明清遼東大戰,血淚痛史!-
※隋煬帝最被唾罵的工程,卻奠定了唐宋元明清的繁華,至今這個工程仍在使用
※古建中的明清時期石雕藝術
TAG:明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