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丹毒-360百科

1 癥狀體征

  發病前常有活動期足癬、鼻、口腔內感染病灶及皮膚外傷史,皮損出現前常有惡寒、發熱、頭痛、噁心、嘔吐等全身癥狀,嬰兒有時可發生驚厥,潛伏期一般為2~5天。

  皮疹初起為紅腫發硬的斑片,後迅速向周圍蔓延而成為大片猩紅色斑狀損害,表面緊張灼熱有光澤,稍微高起,境界清楚,以後皮損向外擴延,中央紅色消退為棕黃色並有輕微脫屑,觸痛明顯。皮損部出現含有漿液或膿性分泌物的水皰或大皰時稱水皰或大皰性丹毒(erysipelas vesiculosum or erysipelas bullosum),癥狀極嚴重時患部可以迅速發生壞疽成為壞疽性丹毒(erysipelas gangrenosum)。此情況多見於新生兒,多由臍部或生殖器部開始,後迅速擴延,病情兇險,易引起敗血症和腹膜炎甚至死亡。

  損害也可向他處蔓延(遊走性丹毒)或在原發損害部位屢次發生(複發性丹毒)。多次複發者稱慢性複發性丹毒,局部往往繼發淋巴性水腫。可發生於任何部位,以小腿、顏面、前臂、手足及嬰兒腹部多見。其他部位也可發生。局部淋巴結腫大。全年均可發病,但常見於春、秋兩季。

2 用藥治療

  1.全身治療 原則為除去誘發因素,積極治療原發病灶,全身癥狀嚴重者應給予必要的支持療法。

  2.抗生素治療 首選青黴素,可靜脈或肌肉注射,體溫恢復正常後仍要堅持治療2周左右。磺胺類藥物或其他抗生素也可應用。

  3.局部治療 原則為消炎。局部可選用各種抗生素軟膏、丹毒軟膏、20%魚石脂軟膏或純魚石脂貼敷。患部周圍可塗2%碘酊或用0.1%依沙吖啶(利凡諾)溶液濕敷。

  對慢性複發性足癬及以下肢靜脈曲張為其病因者,氦氖激光、紫外線及淺層X線照射治療有效,鏈球菌抗毒素局部注射可預防複發。

  4.中醫療法

  (1)辨證用藥及方劑:

  ①風熱毒蘊證:治法:宜清熱解毒,涼血疏風。方劑:普濟消毒飲加犀角地黃湯:雙花15g、地丁15g、野菊花15g、蒲公英15g、牛蒡子10g、蚤休15g、丹皮10g、生地15g、赤芍10g、生石膏30g、知母10g、羚羊角粉0.6g。

  ②濕熱感毒證:治法:清熱利濕,涼血解毒。方劑:解毒清熱湯加除濕胃苓湯加減:野菊花15g、地丁15g、蒲公英15g、蚤休15g、大青葉15g、丹皮10g、赤芍10g、豬苓15g、六一散(布包)30g、黃柏10g、牛膝10g、萆薜10g。

  (2)單方成藥:可選用銀翹解毒丸(片)、連翹敗毒丸、小敗毒膏、活血消炎丸。

  (3)外用藥物:初期紅腫熱痛時可用馬齒莧水劑煎液冷敷,敷後可用涼茶水調如意金黃散30g、化毒散1.5g、混勻粉劑外敷,或鮮白菜取汁混勻外敷;或鮮馬齒莧洗凈,搗如糊狀調敷。若出現水皰、血皰時可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皰液,如水皰破潰可用甘草油調祛濕散30g,紅腫未破潰者可用化毒散膏、芙蓉膏等量調勻外敷。

3 飲食保健

  1.丹毒食療方:

  治療丹毒的食療方一、柳葉棗湯

  【配方】 嫩柳葉50g,大棗100g,白糖250g。

  【製作】 將嫩柳葉洗凈,剁爛,裝入潔凈紗布袋內備用;再將大棗同柳葉包一同故人沙鍋內,加清水500mL,浸泡30分鐘,置武火上燒沸,改文火煮至棗爛時,再加人500m1清水煎煮.直至所余煎汁為500m1左右時,熄火待涼,棄渣,用細籮把煎汁慮凈,取汁加入白糖煮沸,待晾溫,裝入已消毒瓶內,密封待用。

  【用法】 每次服25—50ml,

4 預防護理

  積極預防和治療足癬,預防小腿丹毒。避免和糾正挖鼻的習慣,以預防面部丹毒。

5 病理病因

  本病是由A族B型溶血性鏈球菌侵入而致。其誘發因素主要有皮膚或黏膜擦傷或其他輕微外傷,也可由血行感染引起。常繼發於鼻炎、口腔黏膜及牙齒感染病灶。足癬、小腿潰瘍、瘙癢性皮膚病、接種、放射性損傷及皮膚皸裂或輕微摩擦、搔抓及輕微外傷均可誘發。尤以不清潔的傷口更易感染。有些傷口可小至不易被發現,如面部丹毒可由鼻腔內被抓破的小傷口引起。複發性丹毒系由於細菌潛伏於淋巴管內,當機體抵抗力降低時,即可複發。

6 疾病診斷

  主要應與以下疾病相鑒別:

  1.接觸性皮炎 有明顯的刺激物及過敏性物質接觸史,皮損發生在接觸部位,境界清楚,瘙癢明顯,病人無全身癥狀。

  2.蜂窩織炎 為細菌侵入皮下組織引起的急性炎症,炎症浸潤較深,可有深部化膿、紅腫,境界不清,炎症中央紅腫最著,破潰後可排出膿液及壞死組織。

  3.血管性水腫 發病及消退均較快,局部潮紅不明顯,無明顯性水腫,自覺癥狀較輕,無全身癥狀。

  4.癬菌疹 發於小腿部的癬菌疹,常呈紅斑樣,水腫不明顯,足癬癥狀減輕或治癒後癥狀即隨之消失。

  5.類丹毒 有接觸家畜、魚類或屠宰工作中受傷史,損害多發生於手部為紫紅色,不化膿,不易發生水皰,往往沒有明顯的全身癥狀,豬丹毒桿菌培養及接種試驗陽性。

7 檢查方法

  實驗室檢查:

  血常規檢查可見白細胞總數或中性粒細胞增多,血沉加快,抗鏈球菌溶血素增多。

  其他輔助檢查:

  組織病理:真皮高度水腫,毛細血管及淋巴管擴張,結締組織腫脹,中、小動脈內皮細胞腫脹。管腔為纖維蛋白栓塞,真皮及擴張的淋巴管中有瀰漫的炎性細胞浸潤(以中性粒細胞為主),有時可見鏈球菌,水腫劇烈者可見表皮內水腫或大皰。

8 併發症

  嬰兒和年老體弱的患者,如治療不及時,常可發生腎炎、皮下膿腫及敗血症等併發症。

9 預後

  嬰兒和年老體弱的患者,如治療不及時,常可發生腎炎、皮下膿腫及敗血症等併發症,預後危重。嬰兒如發生丹毒可導致敗血症,死亡率較高。

10 發病機制

  本病多在身體免疫功能降低時發生,全身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腎炎、低γ球蛋白血症以及酗酒者均可成為本病的發病誘因。嬰兒如發生丹毒可導致敗血症,死亡率較高。


推薦閱讀:

量子糾纏(科學)—搜狗百科
玉器百科:玉衣、玉塞和玉握
惆悵 百科名片
生活小常識,生活常識百科,常識寶典大全13
張歐—搜狗百科

TAG: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