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政治與政治學

政治的涵義 一、政治觀的歷史演變 英文「政治」politics 是由希臘文演化來的。起先出現在荷馬的史詩里,指城堡或衛城,因此「政治」一詞開始指城邦中的統治、管理、參與、鬥爭等各種公共生活的總和;中國《尚書》「道洽政治,澤潤生民」,《周禮》「掌其政治禁令」。但更多情況下是將「政」與「治」分開使用。「政」指國家的權力、制度、秩序和法令。如「啟以商政,疆以周索」;「啟以夏政,而作禹刑」。(《左傳》)「治」則主要指管理人民和教化人民,如「安上治民,莫善於禮」(《禮記》)。而將「政」「治」兩個字完全結合使用,則始於中國近代,代表人物孫中山:「政就是眾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眾人的事便是政治。」[1] 1.神學性解釋:政治是一種上帝安排人世的力量

這是一種宗教性的思維向度。在這種思維向度下,政治生活是神意的安排。政治的神學性解釋為政治生活提供了一時的合法性基礎。

在中國盛行過兩千多年的皇帝制度是「奉天承運」或「君權神授」思想的實踐。殷人非常迷信,《禮記·表記》說:「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卜辭中及周代的史籍中王自稱「餘一人」。到漢時董仲舒明確提出了「君權神授」論:「天子受命於天,天下受命於天子。」從此,董仲舒以「天」為中心的「三綱」成了封建統治者的政治基石。

西方的「君權神授」說較之中國有過之而無不及。羅馬皇帝尼祿迫害教徒,保羅為之辯護說:「每一個人都應該服從至高無上的當權者。因為除了上帝,沒有權力。而現在所有的當權者都是上帝任命的。所以反叛當權者便是反對上帝的任命;而反叛者必自取懲罰。」[2]神權政治論的集大者是托馬斯·阿奎那。

2.價值性解釋:政治是一種治國之道

這是一種政治哲學的思維向度,無論從儒家「德治」的角度出發,還是從西方「正義」的角度出發,人們傾向於從應然的理想的角度來定義政治,認為政治應當具有某種價值性特徵或標準,背離這個特徵或標準的現實政治,就是不正義或不道德的。這種闡釋為確立政治的價值評判標準提供了依據。

孔子認為「為政必先正名」(《魯論》)。他對子路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子路》)除了「正名」,還要「為政以德」:

「政者正也,子帥以政,孰敢不正?」(《顏淵》)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子路》)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顏淵》)

在西方,柏拉圖認為政治就是建立「正義的理想國」,亞里士多德則要「全城邦可以得到自足而至善的生活」,即「人類真正的美滿幸福」。[3]

3.權力性解釋:政治即統治術,研究權力的形成和分享

這是一種現實主義的思維向度。這種現實主義的思維向度力圖從政治的核心要素出發來闡釋政治生活,把政治理解為圍繞權力而展開的活動。

具體表現是,中國古代以法家為代表的法、術、勢的政治之道。

韓非的「術」治:(1)權勢不可假人;(2)深藏不露;(3)把人當做壞蛋;(4)毀壞一切倫理價值;(5)厲行愚民政策;(6)罰須嚴峻,賞須審慎;(7)必要時不擇手段。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思想家馬基雅弗利要君王學會同時扮演「獅子和狐狸」兩種角色,把政治的核心理解為奪取權力、維護權力和擴大權力;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認為,政治是指力求分享權力或力求影響權力的分配;美國政治學中權力理論奠基人哈羅德·拉斯韋爾認為:「政治行為是為覬覦權力而採取的行為。」「政治學是一門經驗科學,研究權力的形成和分享。」(《權力與社會》)。

4.管理性解釋:政治就是政府的活動

這是一種現代管理的思維向度。它把政治視為公共管理活動。所以,從公共管理政策的角度講,政治可以被定義為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執行過程;從公共管理協調的角度講,政治又可以被定義為協調不同利益群體之間利益關係的過程;從公共管理的參與角度講,政治還可以被定義為社會成員從事社會公共活動的方式、方法和途徑等等。

孫中山說:「政就是眾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眾人的事便是政治。」

馬克斯·韋伯:「如果在一特定疆土內,命令得以持續實行是憑藉行政人員運用武力和武力威脅」,那麼這個社團的活動就是政治性的。[4]

美國政治學家阿爾弗雷德·格拉齊亞說,政治「包括的是圍繞政府決策中心發生的事件」。查理斯·海尼曼進一步總結道:「美國政治學所關注的中心是……以政府為中心的那部分國家事務,以及通過法律來說話的那種政府。」[5]

5.馬克思主義政治觀

(1)「政治是經濟的最集中的表現。」揭示了政治的基本特徵,分析了政治與經濟的關係。

(2)「政治就是各階級之間的鬥爭」:確定了政治的屬性。

(3)「政治就是參與國家事務,給國家定方向,確定國家活動方式、任務和內容。」這是關於政治內容的規定。

(4)「政治是一門科學,是一種藝術。」確立了政治的科學性。

二、政治的定義

王惠岩:政治是階級社會的產物,是有階級社會的經濟基礎的上層建築,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是以政權為核心的階級關係和人民內部的全局性的關係。

王浦劬:政治應該定義為,在一定的經濟基礎上,人們圍繞著特定利益,藉助於社會公共權力來規定和實現特定權利的一種社會關係。這一定義有三個基本點。其一,強調社會政治關係是圍繞著一切特定利益,藉助於一切社會公共權力而形成的,這就概括了一切政治現象的特徵。其二,強調一切藉助於社會公共權力來實現和形成的利益要求和社會關係才具有政治性,否則則不具有政治性,這就區分了政治現象與非政治現象。其三,指出了政治的全部本質內容。一方面,上述政治定義把政治的本質歸結為一定經濟基礎之上的一種社會關係。另一方面,它指出政治的本質內容應包括利益、政治權力和政治權利三個基本方面。

《布萊克維爾政治學百科全書》中關於政治的定義:

[制度卷]政治是在共同體中並為共同體的利益而作出決策和將其付諸實施的活動。從這一定義,可以得出三項重要的推論。第一,政治是一種活動,這種活動具有能動性,隨著時間的推移,它以各種不同的方式發展演化,其形式實際上是極其複雜的。第二,政治是作出決策並付諸實施的活動,在這一活動中與權力和意識形態是緊密相關的。第三,政治是發生於某個社會共同體之中,並為該共同體服務的一種活動。

[思想卷]政治可以定義為一群在觀點或利益方面本來很不一致的人們作出集體決策的過程,這些決策一般被認為對這個群體具有約束力,並作為公共政策加以實施。這個定義包括如下幾個要素:(1)政治預先假定存在著觀點上的分歧,它們即使不涉及最終目標,至少也與實現終極目標的最佳手段有關。如果人們在行動中能夠自發地取得一致,或者更為主要的是,如果人們只要通過不受約束的討論便能達到一致,那麼他們就沒有必要從事政治;(2)政治意味著某種與作出集體決策的方式有關的東西。它主要包括三個要素:勸說、討價還價和達成最後決定的機制;(3)政治還意味著無論一種決策的作出有多麼神秘,有關群體卻仍把它看作是權威性的。(4)儘管政治沒有權威是可想像的,但在實際上政治卻是與權力分不開的,即將決策強加給不願服從的成員。

綜上,我們對政治的定義為:

政治就是人們圍繞公共權力而展開的活動以及政府運用公共權力而進行的資源的權威性分配的過程。

對此定義可作如下理解:

1.社會需要進行資源分配

1)人性具有二重性,即為自然的人和社會的人。作為自然的人,有很多慾望,這意味著人有自然屬性。同時,為了達到共同目標,人們之間能夠相互合作,因此,人又是社會動物。

2)人是有慾望的,但是滿足人們需求的資源通常又是稀有的,不可能每個人都如自己期望的那樣富有、擁有權力和特權。

3)人們所需求的多數資源是有代價的,要得到它們,人們必須付出經濟、時間、有時甚至是生命的代價。

綜上,任何一個社會必須尋求一種途徑以決定這些資源和代價是如何分配的。這個分配過程就是政治。

2.分配必須是權威性的

權威性是指,在大多數社會,是擁有權威和權力的政府機構去作出決定。參與分配過程的還有政黨、社團及政治人。

一個政治體系不但是分配好處,還要分配代價。軍隊、警察和社會福利項目的存在都是要付出代價的。大多數人總是追求他們認為公平份額的好處,同時卻極力減輕他們支付代價的份額。政府靠徵稅和服役來分配這些代價。

3.權威性的分配是一個系統化過程

政治系統就是由政府機構、政黨、社團、領導人及公民構成的。在系統的要件中,其中一項的變化會引起其他項的變化。

政治系統(political system)就是由由政治生活的所有相互關聯的要素所構成的一個整體。借用美國政治學家阿爾蒙德和鮑威爾說法,所謂政治系統就是指導構成政治生活的所有方面,它不僅包括政府機構,如立法機關、法院和行政部門,而且包括所有結構中與政治有關的方面,其中有親屬關係、社會等級集團等傳統結構,還有諸如動亂之類的社會非正規現象,以及政黨、利益集團和大眾傳播工具之類的非政府性組織等。[6]

政治系統作為政治分析的一個基本概念,是系統分析理論在政治學及社會學科中應用的產物。根據系統分析理論,整個社會被看作一個完整的系統,由政治、經濟、文化等不同系統所構成。每一個完整的系統都可以分為「輸入」(input)和「輸出」(output)兩個過程。政治系統也由「輸入」和「輸出」兩個部分所構成,它接受來自公眾的「要求」和「支持」作為其「輸入」部分,通過政府決策,形成政策或法律作為其「輸出」部分。[7]

民眾

政府

守關人

(Gate Keeper)

要求

要求

支持

支持

輸出:決策和行動

輸出:決策和行動

政治系統的「輸入」部分包括兩方面內容:

(1)「要求」:即來自民眾的各種要求,包括提高生活水平,改善就業狀況,提供社會福利,保護個人權利等要求;

(2)「支持」:即民眾給予政府的物質的和非物質的支持,包括納稅、服從、自覺參與公共生活等。

「輸出」也包括(1)決策和(2)行動的兩個方面的內容,如制定某項政策,通過某一法律,強制徵稅,分配公共基金等。這就是說,政治系統運轉的基本原理就是,民眾在通過向政府納稅和服從政府管理而給政府以支持的同時,也向政府提出政治要求;政府根據民眾的支持和要求作出相應的決策和行動。政府的決策和行動作為輸出結果,又成為一種「反饋」(feedback),對民眾產生影響,從而形成新的「要求」和「支持」。政府系統分析顯示,不斷地將政治輸出轉化為輸入是保證政治系統長期平衡穩定的關鍵。

在現代政治生活中,公民被組織在各種團體中,通過不同的渠道,形成政治輸入。所以,政治組織、社會團體是公民進入政治體系(市場),形成政治輸入的中介。這樣,我們可以看到,現代政治系統基本呈現三級化的結構模式。(1)個體公民——(2)作為中介的非政府組織和社會團體——3)作為國家或公共權力代表的政府。

作為個體的公民是政治系統最基本的單元結構,也是政府權力的最終對象。每個公民都具有自身的利益和權利,他們從自己的利益和權利出發,提出種種初始的政治要求。

個體的公民通過各種自治的團體和社會組織,如商業組織、工作單位、利益集團、俱樂部、社區組織、行業協會、家庭等,過一種有組織的社會生活,從而形成「市民社會」(civil society)。市民社會組織介於公民個體和國家政府之間,成為公民和政府的中介組織,其作用在於實現利益聚集和表達,過濾公民所提出的個性化的利益要求,形成相對一致的組織化的團體利益,並有組織地表達給政府,以便政府作出進一步加工,形成決策。

政府是公共權力的象徵,代表公共利益行事,它以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務為職責。政府以決策和行動的方式來滿足和協調通過中介組織而形成的公民利益要求。

下圖顯示了政府、市民社會和個體公民所形成的政治系統三級化結構模式的全部特徵:

個體公民

個人利益

個體公民

個人利益

個體公民

個人利益

政府

(立法、司法、行政)

公共利益

社會團體

(商業組織、社區組織、行業協會、俱樂部、利益集團)

群體利益

政治性組織

(政黨)

黨團利益

在上述結構中,各結構要素之間存在著相互依賴、相互作用的關係。所有向上的箭頭表示著政治輸入,即給以支持和提出要求,它主要地表現為政治參與行為。在現代政治系統中,主要體現為公民的政治權利,即權利關係;而所有向下的箭頭表示著政治輸出或反饋,即通過政策和行動實現政治控制的行為(政治統治和政治管理),主要體現為政治權力,即權力關係。

如果這一政治系統能滿足這些要求,政治過程的各部分就皆大歡喜。如果不能滿足這些要求,要求者就面臨幾項選擇:

(1)接受該決定,因為政策制定者有能力去執行它;

(2)重新提出更溫和的要求;

(3)通過政治系統的其他渠道提出要求;

(4)撤回他們對政策制定者甚至整個政治系統的支持。

三.作為博弈的政治

「博弈」(Game )一詞指某些個人或組織作出相互有影響的決策。

博弈的結局不僅取決於本人或本組織的行動,還取決於對方或其他方的相應行動。

因此,博弈論又稱對策論。發生於個人、團體、政府和國家之間的政治事實上就是對策學,因為行動者必須不斷地考慮博弈中的其他方如何行動,忘記或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的政治家很難達到他們的目標。

博弈論(Game theory)在《布萊克維爾政治學百科全書》(制度卷)中的解釋:決策分析的一種方法。它建立在理性選擇範式的基礎上,而理性選擇則意味著政策和行動被理解為實現某些具體目標的手段。博弈論可用於這樣的情況:結局取決於兩個或多個參加者的選擇的相互作用。博弈論通過向每個參加者說明他所具有的各種選擇,以及參加者可能挑選的每種可能的選擇組合的預期結局而發生作用。博弈論假定,每個參加者都根據所有其他參加者的預期進行選擇,來作出其認為能最大限度地增進自身效益的那種抉擇。

1.政治博弈的要素

應具有如下要素:局中人(參加者)、資源、對策、規則及目標,即局中人運用他們的資源,在一定規則範圍內製定對策以達到他們的目標。

(1)局中人。包括個人、團體和國家。

(2)目標和結果。目標多種多樣且很複雜, 有些局中人探求個人利益,有些追求團體的好處,有些可能會追求諸如公正、自由、平等和秩序的社會目標,等等。

(3)資源。政治的資源多種多樣,最明顯的是財富、人數、威望、職位及說服技巧。

(4)規則

ⅰ.憲法

ⅱ.法律

ⅲ.行政機關的決定

ⅳ.習慣與傳統

(5)策略。博弈的核心就是策略的運用。每一位局中人都要設計一套策略或行動計劃以使贏得的機會最大化,損失的機會最小化。局中人制定策略時不但要考慮到自己的目標和資源,還要考慮到其他人會如何行動。

2.政治博弈的類型

(1)零和博弈(Zero-Sum Game)。是一種參加者一方所得為另一方所失的博弈。

(2)非零和博弈(Nonzero-Sum Game)。指一方參加者的所得不再恰好為另一方的所失,他們不再是完全敵對的,而且有可能一致認為博弈的某一結局比另一結局更佳。

ⅰ.積極的非零和博弈:贏家多於輸家的非零和博弈。

ⅱ.消極的非零和博弈:輸家多於贏家的非零和博弈。

現代博弈論大都建立在對一定數量的博弈進行細節分析的基礎之上,旨在導出社會互動的極為深刻的模式。這種模式包括「小雞遊戲」(把雙方互不相讓,針鋒相對,看誰最後「服軟」的局面稱為「小雞遊戲」,或稱「膽小鬼遊戲」。用以模擬核對抗、打擊和其他戰爭邊緣政策的事例)和「囚徒困境」(用以模擬污染、資源枯竭和其他集體行為問題的事例)。

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是博弈論里最經典的例子之一。講的是兩個嫌疑犯(A和B)作案後被警察抓住,隔離審訊;警方的政策是「坦白從寬,抗拒從嚴」,如果兩人都坦白則各判8年;如果一人坦白另一人不坦白,坦白的放出去,不坦白的判10年;如果都不坦白則因證據不足各判1年。

在這個例子里,博弈的參加者就是兩個嫌疑犯A和B,他們每個人都有兩個策略即坦白和不坦白,判刑的年數就是他們的支付。可能出現的四種情況:A和B均坦白或均不坦白、A坦白B不坦白或者B坦白A不坦白,是博弈的結果。A和B均坦白是這個博弈的納什均衡。這是因為,假定A選擇坦白的話,B最好是選擇坦白,因為B坦白判8年而抵賴卻要判十年;假定A選擇抵賴的話,B最好還是選擇坦白,因為B坦白判不被判刑而抵賴確要被判刑1年。即是說,不管A坦白或抵賴,B的最佳選擇都是坦白。反過來,同樣地,不管B是坦白還是抵賴,A的最佳選擇也是坦白。結果,兩個人都選擇了坦白,各判刑8年。在(坦白、坦白)這個組合中,A和B都不能通過單方面的改變行動增加自己的收益,於是誰也沒有動力遊離這個組合,因此這個組合是納什均衡。

囚徒困境反映了個人理性和集體理性的矛盾。如果A和B都選擇抵賴,各判刑1年,顯然比都選擇坦白各判刑8年好得多。當然,A和B可以在被警察抓到之前訂立一個「攻守同盟」,但是這可能不會有用,因為它不構成納什均衡,沒有人有積極性遵守這個協定。

[實證分析]

1.電信價格競爭

根據我國電信業的實際情況,我們來構造電信業價格戰的博弈模型。假設此博弈的參加者為電信運營商A與B,他們在電信某一領域展開競爭,一開始的價格都是P0。A(中國電信)是老牌企業,實力雄厚,佔據了絕大多數的市場份額;B(中國聯通)則剛剛成立不久,翅膀還沒有長硬,是政府為了打破壟斷鼓勵競爭而籌建起來的。

正因為B是政府扶植起來鼓勵競爭的,所以B得到了政府的一些優惠,其中就有B的價格可以比P0低10%。這一舉動,還不會對A產生多大的影響,因為A的根基實在是太牢固了。在這樣的市場分配下,A、B可以達到平衡,但由於B在價格方面的優勢,市場份額逐步壯大,到了一定程度,對A造成了影響。這時候,A該怎麼做?不妨假定:

A降價而B維持,則A獲利15,B損失5,整體獲利10;

A維持且B也維持,則A獲利5,B獲利10,整體獲利15;

A維持而B降價,則A損失10,B獲利15,整體獲利5;

A降價且B也降價,則A損失5,B損失5,整體損失10。

從A角度看,顯然降價要比維持好,降價至少可以保證比B好,在概率均等的情況下,A降價的收益為15×50%-5×50%=5,維持的收益為5×50%-10×50%=-2.5,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A就不可避免地選擇了降價。從B角度看,效果也一樣,降價同樣比維持好,其降價收益為5,維持收益為2.5,它也同樣會選擇降價。在這輪博弈中,A、B都將降價作為策略,因此各損失5,整體損失10,整體收益是最差的。這就是此博弈最終所出現的納什均衡。我們構造的這一電信業價格戰博弈模型是典型的囚徒困境現象,各個局部都尋求利益的最大化,而整體利益卻不是最優,甚至是最差。

許多其他行業的價格競爭都是典型的囚徒困境現象,如可口可樂公司和百事可樂公司之間的競爭、各大航空公司之間的價格競爭等等。

2.OPEC組織成員國之間的合作與背叛

「囚徒困境」告訴我們,個人理性和集體理性之間存在矛盾,基於個人理性的正確選擇會降低大家的福利,也就是說,基於個人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帕累托改進得不到進行,帕累托最優得不到實現。

上述我們在對電信價格競爭的博弈分析中,只是一次性的「囚徒困境」博弈,因此得到了互相降價的納什均衡。而在現實生活當中,信任與合作很少達到如此兩難的境地,無論在自然界還是在人類社會,「合作」都是一種隨處可見的現象。比如中東石油輸出國組織的成立,本身就是要限制各石油生產國的產量,以保持石油價格,以便獲取利潤,是合作的產物。OPEC之所以能夠成立,各組織成員國之間之所以能夠合作,是因為囚徒困境如果是一次性博弈(Oneshotgame)的話,基於個人利益最大化,得到納什均衡解,但如果是多次博弈,人們就有了合作的可能性,囚徒困境就有可能破解,合作就有可能達成。連續的合作有可能成為重複的囚徒困境的均衡解,這也是博弈論上著名的「大眾定理」(FolkTheorem)的含義。

但合作的可能性不是必然性。博弈論的研究表明,要想使合作成為多次博弈的均衡解,博弈的一方(最好是實力更強的一方)必須主動通過可信的承諾(Crediblecommitment),向另一方表示合作的善意,努力把這個善意表達清楚,並傳達出去。如果該困境同時涉及多個對手,則要在博弈對手中形成聲譽,並用心地維護這個聲譽。這裡「可信的承諾」是一個很牽強的翻譯,「Crediblecommitment」並不是什麼空口諾言,而是實實在在的付出。所以合作是非常困難的。所以OPEC組織經常會有成員國不遵守組織的協定,私自增加石油產量。每個成員國都這樣想,只要他們不增加產量,我增加一點點產量對價格沒什麼影響,結果每個國家都增加產量,造成石油價格下跌,大家的利潤都受到損失。當然,一些產量增加較少的國家損失更多,於是也更加大量生產,造成價格進一步下降--結果,陷入一個困境:大家都增加產量,價格下跌,大家再增加產量,價格再下跌……。

四.政治的地位

對於政治的地位,可以通過政治的作用得到認識。

1.政治權力的首要功能是維護社會秩序。

2.作為政治上層建築的政治對經濟具有巨大的反作用,作為上層建築核心的政治權力又決定著其他上層建築。

3.政治可以提升被統治者或民眾的地位。

4.政治對個人而言是一種工具性的價值,即政治是取得或達成其他價值的工具。

5.政治的副作用:殘酷、敵對、壟斷、自私等。

政治學 一、什麼是政治學

對於什麼是政治學,或者說政治學研究的範疇到底是什麼,至今還沒有一個令人普遍接受的說法。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政治學是一門發展的學科,不同的時代人們對政治學的認識也不一樣。19世紀末,從政治學正式作為一門課程開設之始,人們認為政治學就是研究國家的。美國的政治學家威廉姆·科雷尼和比爾德·莫斯認為政治學就是研究國家活動的形式和意義。W.W.威路比認為政治學由三部分構成:「第一,決定基本原則;第二,描述政治機制或政府組織;第三,決定政治生活與政治發展的法律。」應該說,對國家的重視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特點 ,也抓住了政治學的中心議題。政治學研究的許多問題,如階級、革命、政黨、民族、行政管理等,都與國家密不可分。但國家不等同於政治,史前國家有政治的存在,國家消亡之後仍然會有政治。

在當代西方政治學中,關於政治學的定義可分為兩大類:一是關注政府的結構及影響政府構成的因素、政府的政策及行為;二是認為政治學主要是集中在權力及其影響力方面。「權力」是政治的中心概念,而「政府」是權力運作的基本框架。「政府說」關注結構,而「權力說」強調過程與結果。二者都未能充分揭示政治學的本質。

政治學是研究公共權力的形式及運作規律的科學。含有規範性與科學性兩方面內容:

1.政治學的規範性方面是指解釋、指導社會及使政治組織合法化的那些原則與信仰,它試圖決定政治現象是什麼、它們的意義及其對與錯。規範性活動的核心是「應當是什麼」(What should be),即「應然」,這也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政治哲學。

政治哲學的核心概念是公平、平等、正義、自由、民主等政治價值。但是,政治哲學家們往往不是基於對現實政治的實際考察來論證他們的觀念的合理性,而是依據哲學思辨,有時甚至藉助於神學的權威。其貢獻在於提出問題、啟發人們去思考,而不在於能解釋或回答什麼問題。政治哲學上的一系列規範性命題,是人們判斷政治的好與壞、善與惡的標準。

2.政治科學研究政治究竟是什麼(what is),即「實然」。「科學」泛指知識的群集與掌握知識的方法。18世紀的哲學家大衛·休謨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現代哲學與現代科學的基礎。他曾設想,一旦掌握了政治現象的普遍真理,政治紛爭便可迎刃而解了。如果按照任何研究必須遵循的科學的方法,任何社會科學都不像自然科學那樣具有科學性。自然科學研究的一般程序是:(1)觀察和收集資料。(2)把資料按意義和作用加以歸類。(3)得出結論和預測性判斷。(4)判斷作為規律、趨勢或傾向的結論的真實性。顯然,政治學家能夠遵循前三個程序,他可以觀察他期望檢驗的政治現象和收集相關資料,把他的資料按意義和作用加以歸類並形成他的歸納和判斷。但到第四階段時,就會遇到麻煩。這是因為政治學家面對的對象是非決定性的、極具變化性的人類。再說,人是有偏見的,而政治學家本身也可以帶有偏見地去觀察和研究政治現象。所以,政治學要成為自然科學那樣的科學,還面臨著難以逾越的障礙。但也不能因此說科學地研究政治學是不可能的。

二、政治學的歷史發展

1.中國政治學的歷史發展

(1)中國古代政治學

以孔子、孟子為代表的儒家學派;

以韓非為代表的法家學派;

以老子和莊子為代表的道家學派。

中國古代政治學的特點:

ⅰ.在維護政治統治秩序及其如何調整階級關係方面,內容蔚為壯觀;

ⅱ.特別重視人的問題,人文主義的色彩很濃;

ⅲ.政治倫理化;

ⅳ.對社會演變特別感興趣;

ⅴ.思想的體系性或系統性較弱。

(2)中國近代政治學

張之洞的「中體西用」理論;

康有為、梁啟超的維新理論;

孫中山的民有、民治、民享思想。

(3)中國現代政治學

李劍農《政治學概論》;

王亞南《中國官僚政治研究》

(4)中國當代政治學

馬克思主義政治學

中國政治學百年歷程(趙寶煦)

中國古代的政治學遺產非常豐富。四千多年來,在政治學理論和實踐方面,它積累了世界上人口最多,歷史最悠久的一個國家長期的政治理論和治國經驗,並且絕大部分被完整地用文字保存了下來。當然,其中有許多是過時了,但更多的卻是直至今天,仍然閃耀著智慧光芒的瑰寶。

近代西方政治學被介紹到中國來,是從19世紀末葉開始的。

19世紀中葉洋務運動興起時,中國人通過洋務派的鼓吹、宣傳,開始對西方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有些了解。但是通過譯書、著書、雜誌、報刊大規模把西方的國家學說、契約論、三權分立、民主、自由、天賦人權等等理念和議會、政黨等等國家制度介紹到中國來的,則是清末維新運動時的事。當時維新運動的代表人物康有為、梁啟超、嚴復等,都在這方面做過不少工作。嚴復因曾留學英國,故譯、著尤多。戊戌變法,雖以六君子遇難而告終,但興學堂、開書局、辦報紙的維新風氣,卻不可遏止。這時,政治學在西方也開始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以《政治學》、《政治學史》命名的著作,在歐美及日本均陸續出版。中國維新之士,也就及時地翻譯過來在中國傳播。據統計,從1901年到1904年間,中國翻印出版西方政治學的專著就有66本之多。其中,美國伯蓋斯所著《政治學》就有「譯書彙編」社(1900年)和上海作新社(1902年)兩種中譯本;德國那特所著《政治學》,也有上海廣智書局(1902年)和上海商務印書館(1904年)兩種中譯本。此外,還有英國賴烈的《政治原論》,美國威爾遜的《政治泛論》,日本小野冢喜平次的《政治學大綱》,以及日本浮田和民的《政治學史》等等。

1898年(光緒24年),也就是戊戌政變這一年的12月,在北京成立了京師大學堂,它就是北京大學的前身(1912年改名為北京大學)。到1903年,京師大學堂的課程共分八科,其中就包括「政治科」。這是中國在大學中開設的第一門政治學課。隨後,陸續興辦起來的大學都設立了政治學系。到1948年為止,據不完全統計,在當時全國100餘所大學中已有40幾所大學設立了政治學系,培養政治學專業人才。在這些大學政治學系中教書的著名教授有:張慰慈、高一涵、錢端升、張忠紱、浦薛風、張奚若、張匯文、蕭公權、蔣延黻、周鯁生、李亞農、薩孟武、鄧初民、樓邦彥、吳恩裕、王鐵崖等。

這時期出版的政治學專著,比較著名的有:張慰慈的《政治學大綱》,高一涵的《政治學綱要》、鄧初民的《新政治學大綱》、錢端升的《中國政府》、蕭公權的《中國政治思想史》和浦薛風的《西洋近代政治思潮》等等。其中如鄧初民的《新政治學大綱》,是較早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來研究政治學問題的較有影響的著作。此外,中國的政治學者們還於1932年在南京成立了中國政治學會。並分別在1935年、1936年和1942年召開過三屆年會,至1946年,擁有會員140人。當時積極發起建立或參與活動的中國政治學會的老一代政治學家有王世傑、錢端升、浦薛風、周鯁生、蕭公權、張匯文、張奚若、錢昌照、許德珩等。

總起來說,1949年以前,中國政治學的教學與研究曾經取得了一定成績,出現了一批著名學者,出版了一些有價值的著作,也培養了一些政治學方面的專業人才。但是當時在政治學的教學與研究中,存在著兩個問題:第一,介紹西方的研究成果多,對中國問題研究得少,特別是研究中國現實政治問題的就更少。第二,培養出來的學生,除去極少數幸運者畢業後有機會出國深造,回來在大學找個教職教政治學外,其餘大部分在政治學的教學與研究方面找工作,非常困難。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之初,奪取政權的任務已經完成。當時國家面臨的迫切問題,首先是如何建設一個穩定的、高效能的社會主義政權體制。既然中國有著自己的歷史、社會和文化傳統等方面的特殊條件,顯然,只是照搬前蘇聯的一套現成模式並非善策,而且當時已經可以看出「蘇聯模式」本身也存在著不少弊端。這時,在國內正需要大力開展政治學的研究。政治學藉此時機,理應大有用武之地。然而眾所周知,當時的高等教育體制以前蘇聯的高教體製為藍本,於1952年取消了大學中的政治學系科。與此同時,政治學在新中國,也不再作為一門獨立學科而存在了。

蘇聯當時沒有政治學系,並不是所謂社會主義國家的獨創。有些歐洲大陸國家也是如此。許多政治學問題在蘇聯不是不研究,而是他們把國家問題都放到法學中去了。因此,蘇聯大學的法律系,實際上包括了政治系的內容。例如他們法律系有「國家與法的理論」、「國家與法的歷史」等課程,把國家與法律放在一起講。此外,他們的國際法、政治思想史等課程也都在法律系中開設。

當時我國幾十所大學的政治系都是在1952年一起取消的。到了1960年,中蘇兩黨的爭論公之於世,中國感覺到需要大量對馬列主義有較好的理解,並能宣傳馬列主義的理論家,因此全國不少大學,包括北京大學在內,又重新建立了政治學系。但這時建立的政治學系,主要是講授馬列主義基本理論,並不涉及到政治學廣闊領域的其他方面問題。

到了1964年春天,根據中央一個關於加強外國問題研究的決定,又把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的三個政治學系改成了三個國際政治系,任務是培養關於外國政治問題的教學和研究人才。

簡單說來,中國大學裡的政治學系是在1952年高等教育院系調整時被取消了。當然,和前蘇聯一樣,關於國家問題、中國憲法、比較憲法、西方議會政府、中國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思想史以及國際法等等課程,都放在大學法律系裡講授,這些課程並沒有取消。儘管如此,政治學卻不再作為一門獨立科學而存在了。

2.西方政治學的歷史發展

美國政治哲學教授薩拜因曾經用圖表勾畫了西方文明產生髮展的大致景觀。按照一般的歷史發展線索,我們可以將西方政治研究分為不同時期:

(1)古希臘—羅馬時期:被稱為「古典政治學時代」

①.時間:公元前500—公元前200年;公元前200—公元476年。

②.研究主題:關於城市國家的觀念和城邦的理論,而後轉變為關於世界國家的觀念和理論。古代希臘以城市國家為政治共同體,polis是希臘人生活的基本單位。這種城市國家的特點是:小國寡民,市民朝夕相見,彼此熟知。城市國家到了希臘末年,無力保護自己的安全,城市國家的觀念也便漸漸地走向衰落。隨著羅馬帝國的日漸擴張,希臘各國最終被征服統一,代替城市國家觀念而興起的就是羅馬帝國的世界國家論。這種觀念由於後來基督教思想的滲入和傳播而逐漸完整,成為整個中世紀的主導思想。

③.理論內容:政治思想與倫理學相結合。以古希臘為代表的早期西方文化和以孔孟為代表的東方文化一樣,都把人類的善、幸福和正義作為社會生活的最高目標和政治生活的首要目標。

④.理論貢獻:柏拉圖創立了「理念論」,並由此出發,闡述了「理想國」和「哲學王」統治的理論,這為以後理性主義、絕對主義和專制主義傾向的政治理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亞里士多德則區分了倫理學和政治學的界限,認為倫理學研究個人的善;而政治學則研究人群的善。政治學是人類最高的學問科學,它以研究最高的善為目的,是一門專門研究組織和安排人類群體生活的學問。而政治的最高形式就是國家,國家是最高的社會團體和組織,所以,他著重探討了希臘城邦和各種政體形式。此外,他還研究了政治變遷的原因等,這為政治研究沿著現實主義、歷史主義和經驗主義的方向發展奠定了基礎。

⑤.古羅馬時代被分為三個時期:①公元前700年以前;②公元前510年—公元前27年共和制時代;③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帝國時代。人們對政治問題的思考主要體現在對法律的研究和思考當中,羅馬的法學家以及早期基督教的思想是西方政治研究在這一時期的主要體現。他們的理論被薩拜因稱為「關於世界社會的學說」。世界國家觀的始祖首推塞涅卡,他以斯多葛派的自然法理論為基礎,闡述了世界國家理論。這種理論作為羅馬帝國的政治觀念,造成了空前絕後的大一統帝國。

(2)中世紀時期:被稱為「神學政治學時代」

①.時間:476年—14世紀。隨著羅馬帝國的衰落,西方世界進入了中世紀時代。中世紀的前半段時間被稱為「黑暗的時代」。期間,西歐的學問幾乎消失,拉丁語只在伴侶階層保持活力,歐洲大陸遭到武力蹂躪。中世紀的後半段時間,也就是從11世紀開始,出現學術和藝術的復活。同時,王國的發展促成了民族國家的產生,進而導致後來教會權力和國王世俗權力的衝突權力的衝突。此時,封建主義的權利義務體系和嚴格的社會等級制度決定著現實政治關係。

②.研究主題:關於政治世界的神學性解釋。在人類發展史上,必然有一個宗教和神學佔主導地位的時代。西方的這個時代就是中世紀時代。對於世界「終極原因」的探討導致了神學理論的產生。

③.理論內容:中世紀的主導力量來自羅馬教會。期間,人們對政治問題的討論只能被置於神學架構之下。在政治問題上,人們要為現實社會中的政治組織、政治秩序和各種政治現象尋找一種終極性的解釋,為政治的合法性提供說明。中世紀人們對政治問題的神學性解釋形成了神學政治學。

④.理論貢獻:中世紀最有影響的人物是聖·奧古斯丁和阿奎那。他們為天主教辯護,主張神權至上,君權神授,進一不闡述了世界國家的觀念。他們所闡述的神學政治觀念稱為當時的正統思想。另外,中世紀也存在著教派的鬥爭和專利權與君權的鬥爭。這種鬥爭在政治領域的反映,就是「經院哲學」與「異端邪說」的鬥爭。

⑤.使神學政治學逐漸衰弱下去的重大歷史事件:一是民族國家的興起;二是被稱為現代資本主義搖籃的城市的興起;三是14世紀興起的思想文化文化領域的文藝復興運動;四是15—16世紀的宗教改革運動。使神學和政治理論分家的是義大利思想家馬基雅維利,他的理論以研究現實政治為核心,提出政治的目的不是神而是人,這標誌著政治觀念的歷史性變革。

(3)現代時期:被稱為「理性主義」政治學時代

①.時間:1500年—19世紀末。城市的興起,民族國家開始產生,羅馬基督教的統治走向衰落,現代歐洲的政治格局和政治理念開始形成。

②.研究主題:關於民族國家的理論(國家學說):國家如何形成,政府的目的和形式,政府權力的基礎和構建等。

③.理論內容和方法:人們開始用理性的頭腦重新思考社會政治生活中最為根本的問題。因而產生了理性主義學說。這種理性主義主要體現在:

ⅰ.以人本主義為指導,擺脫神學思維的影響,恢復了西方文化的世俗性;

ⅱ.以個人主義為本位,從人的切身利益出發探討政治問題;

ⅲ.以理性思考、邏輯推理和假設、抽象觀念(共相)等為手段,對政治問題進行哲學討論。

④.理論貢獻:中世紀時期,古代世俗文化由於基督教文化的興起和教會的統治而中斷。文藝復興運動和宗教改革分別從外部和內部瓦解了宗教文化,恢復了西方文化的世俗性,喚起了資本主義精神。反對教會的鬥爭和民族國家的統一與形成,使世俗王權的政治地位得到了鞏固。在此背景下,以法國的布丹和英國的菲爾默闡述了絕對君主的理論。16—17世紀以後,王權的專斷和貪婪上升成為繼教權專斷和腐敗之後的一個新的政治問題。「第三等級」要求廢除等級制度和限制君權的想法,反映在政治思考和研究中,就形成了反對專制主義的社會契約理論、君主立憲理論和人民主權理論的誕生。18世紀,工業革命興起,自由競爭的進一步擴大以及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開闢了一個新的時代,而以邊沁和約翰·密爾為代表的功利主義和自由主義理論成為這一時期政治研究的重要成果。在政治實踐中,民主政治成為發展的主流,而托克維爾就成為揭示這一歷史趨勢的最偉大的思想家。19世紀以後,西方世界的社會結構發生了新的變化,而此時,舊的以貴族和王權為政治主軸的社會基本上瓦解,而以工業社會為基礎的社會結構開始形成。在這種結構中,社會出現了新的不和諧:經濟危機、貧富懸殊、勞資矛盾緊張等等。在這種背景下,傳統的價值觀念受到了嚴重的挑戰,理性主義的幻想開始破滅。於是,出現了叔本華的悲觀主義哲學、尼採的反傳統和否定理性的超人學說;孔德、斯賓塞的實證主義社會學和韋伯對政治權力的社會學解釋,以及馬克思的資本主義批判理論和階級鬥爭理論。從西方現代政治研究的發展歷程可見,其主流理論經歷了一個由君權主義向民權主義的轉變過程。在民權政治理念得到確立以後,學術和思想界發生了分化,一部分堅持民權主義的消極自由主義者,走上了漸進改良,完善憲政的道路,這就是現代和當代西方世界佔主導地位的自由民主主義理論;一部分堅持激進變革,徹底打碎舊的國家機器,走一條類似積極自由主義者的道路,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見到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學說。而介乎二者之間的則是當今歐洲流行的福利主義國家理論。

(4)當代時期:被視為「科學主義」政治學時代

①.時間:進入20世紀以後。自由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引發了新的社會問題:經濟危機和貧富差別,進而導致全面的社會動蕩。解決這些問題的政治思考,使人們開始重視政府的積極作用。然而,政府之間所發動的戰爭以及戰後一些國家的高度的政府集權模式,又使人們對政府公共權力產生深深的憂慮。

②.研究主題:政治學術界和思想界圍繞政府和公共權力的作用問題,似乎出現了兩種傾向:對政府和公共權力給以積極肯定的人,在謹慎地探索政府權力的限度,期待能夠建立一個「積極政府」來調節社會矛盾;對政府和公共權力的消極作用異常敏感的人,抱著一種「寧缺毋濫」的態度,堅決反對政府干涉和集權。

③.理論內容和方法:此時,政治理論出現較大的調整,傳統政治哲學研究開始向政治科學研究轉變,確立了新的政治思維模式。

ⅰ.從研究對象上講,個人被視為是真正實在、真正應當關心的對象;

ⅱ.在價值觀念上,相對主義盛行;

ⅲ.在研究方法上,經驗主義、實證主義、科學主義成為主要方法;(現代)

ⅳ.在研究內容上,人們對以前的政治理論如社會契約論、國家理論、民主理論等問題進行普遍反思。熊彼特對自由主義的進一步闡釋、哈耶克對社會主義的批判以及行為主義政治學的興起,都是這一時代政治研究深入發展的體現。

④.理論貢獻:1880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研究院成立,政治學由此獲得獨立學科地位。進入20世紀,當代西方政治學大體上沿著兩個方向發展:一是政治理論方向,在17、18、19世紀西方政治理論延續發展的基礎上,出現了各種不同的理論和方案,如新自由主義、新保守主義、存在主義、新馬克思主義、民主社會主義、弗洛伊德主義、新黑格爾主義、現代無政府主義、法西斯主義、女權主義、生態主義等等。這些理論和方案,力圖運用社會學、經濟學等學科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對社會政治現象作出新的解釋,從而引起了政治理論研究方法和體系的多樣性。當代西方政治學發展的另一個方面是行為主義政治學。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美國政治學家主張採用社會學、心理學和統計學方法來研究政治,發起了「新政治科學運動」,為行為主義政治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行為主義政治學在美國得到了迅速發展,並一度成為西方政治學的主流。行為主義政治學有自己鮮明的特點。第一,行為主義關注的是政治活動者的行為,斷然拒絕機構研究法。第二,運用科學的方法研究政治現象。資料的量化是科學的重要目標。第三,強調「社會科學的統一」,即政治學要合法地利用社會學、經濟學和心理學的資料來描述和解釋政治現象。第四,行為主義研究主張「價值祛除」(value-free)或「價值中立」(value-neutral)。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行為主義政治學逐漸向後行為主義政治學嬗變,出現了與政治理論研究匯合的趨向,並主張放棄價值中立,回歸現實政治,進行政策分析等。在後行為主義時期,國家又重新成為政治學的一個中心概念。在歐洲,結構主義的馬克思主義由阿爾都塞和普朗查思發展起來,同時這種研究方法也影響到美國的政治學家,使政治學重新意識到歷史的重要性和經濟的、社會階級的、意識形態的以及整個社會關係的重要意義。在突出價值和道德研究的後行為主義之初,哈佛大學哲學教授羅爾斯的《正義論》打破了政治哲學長期以來的沉寂。《正義論》運用經濟學模型和博弈論方法,討論「社會的基本結構」中滿足各個社會成員的「基本益處」的正義原則。羅爾斯企圖把正義變成一個可論證的標準。《正義論》的出版引起大轟動,不管其出發點如何,它表明,科學進步並未消滅政治哲學,道德問題依然是人們關心的對象。對道德問題的關心,使政治學家們更加關注公共政策了,即政府如何決策,為什麼會採取某種政策。對政策的興趣實際上表明了後行為主義者對現實的社會、政治和經濟問題的關心。

(5)後行為主義時期(從60年代開始):阿爾都塞及羅爾斯

三、政治學的範圍

1.政治研究的概念體系

(1)政治概念的類型

ⅰ.規範性(normative)概念

規範性概念通常也被描述為價值性概念,它所指的是一些道德原則或理想,用來表述那些被認為是「應該」或「必需」(should,ought or must)的事情。此類概念包括「自由」(liberty)、「權利」(rights)、「正義」(justice)、「平等」(equality)、「寬容」(tolerance)等等。它們都有價值負載。價值性或規範性概念用來預設和規定行為的方式,並對行為作出評價。

ⅱ.解釋性(descriptive)概念

解釋性概念也被稱之為實證性(positive)概念。所謂「實證」,就是指事物具有肯定或確定的性質。這類概念所指的是客觀的、可以顯示其存在的事實,用來描述一個客觀事物的實際狀況(what is)。此類概念如「權力」(power)、「權威」(authority)、「秩序」(order)、「法律」(power)等等。解釋性概念不是用來規範行為,而是用來描述一個事實。

把事實(facts)和價值(values)區別對待是正確思維的必要前提。價值被認為屬於主觀意見的範疇,不存在真假的問題;而事實則屬於客觀狀態的範疇,可以被證明真假。基於此,解釋性概念被認為是「中性的」或「價值中立的」,通常被用在科學研究當中。而規範性概念被認為是「價值負載的」,通常被用於哲學研究當中。

(2)政治學的概念體系

安德魯·海伍德(Mndrew Heywood)的政治學概念體系

基本概念方面

(Basic concepts)

涉及政治特性和政治分析參數的核心概念

如政治、人性、權力、權威、國家、主權、政府、市民社會、政策、法律、秩序、意識形態、合法性、左派/右派等

意識形態方面

(Ideologies)

涉及傳統政治思想,提供政治理解的各種角度

如無政府主義、基督教民主主義、共產主義、保守主義、生態主義、自由主義、女權主義、馬克思主義、社會民主主義、第三條道路、宗教原教旨主義、自由意志主義、新左派、新右派等

研究路徑方面

(Approaches)

涉及如何研究和理解政治

如行為主義、經驗主義、功能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理想主義、現實主義、制度主義、實證主義、後現代主義、功利主義、烏托邦主義、政治哲學、政治科學、理性選擇、理性主義、系統理論等

政治價值方面

(Values)

涉及規範原則和政治理想,構成傳統意識形態的基礎

如責任、義務、自治、自由、民主、平等、權利、正義、人權、寬容、福利、憲政主義、集體主義、個人主義、財產等

政治體系方面

(Systems)

涉及政治權力的組織和制度安排

如絕對主義、權威主義、極權主義、資本主義、合作主義、獨裁主義、精英主義、共和主義、自由的民主、多元主義、總統制政府、議會制政府等

政治結構方面

(Structures)

涉及特別的制度和政府機構等政治體系的構成

如憲法、兩院制、官僚、內閣、行政、司法、立法、大眾傳媒、政黨、政治文化、君主、總統、總理、壓力集團、權力分開、社會階級、選舉、霸權等

政治層級方面

(Levels)

涉及政治統治的地域性組織和政治權威的不同層級

如集權化/分權化、聯邦主義、全球化、帝國主義、地方政府、民族國家、民族主義、愛國主義、區域主義、分離主義等

燕繼榮的政治學概念體系

結構層次

應用層面

主要概念

基本功能

5

政治環境層面

·分析性概念:市場、全球化、區域化、國際組織、國際法等

·綜合性概念:帝國主義、霸權主義、民族國家、民族主義、愛國主義、區域主義、分離主義等

說明一個政治體系所面臨的外部環境

4

政治行為層面

·分析性概念:統治、管理、政策、政治參與、選舉、獨裁、治理、階級鬥爭

·綜合性概念:法治/人治、集體主義/個人主義

描述政治的實際過程

3

政治組織結構和制度層面

·分析性概念:政治體系、民族、國家、政府、政黨、社團、公民、階級、階層、主權、權力、權威、政治合法性、集權與分權、三權分立、憲法、兩院制、官僚、內閣、行政、司法、立法、大眾傳媒、政黨、君主、總統、總理、壓力集團、單一制、聯邦制和邦聯制等

·綜合性概念:民主制、共和制、君主制、貴族制、議會制、總統制、極權主義、權威主義、聯邦主義等

具體說明政治體系的內部構成和制度安排

2

政治文化和政治意識形態層面

·分析性概念:人性、政治文化、政治思想、政治心理、意識形態、政治社會化等

·綜合性概念:無政府主義、基督教民主主義、共產主義、保守主義、生態主義、自由主義、女權主義、馬克思主義、社會民主主義、社會主義、第三條道路、原教旨主義、社群主義、自由意志主義、新左派、新右派等

闡釋政治體系精神方面的構成要素

1

政治哲學層面

·價值性概念:正義、自由、民主、平等、權利(人權)、寬容、福利、自治等

構成政治價值坐標系

2.政治學的分支學科

(1)政治理論與方法論

政治理論主要包括政府理論、國家理論、政治思想史、以及刺激和指導政治行為的各種意識形態,如社會主義理論、共產主義理論、個人主義理論、集體主義理論、民主主義理論、法西斯主義理論等。

在西方政治科學中,非常強調科學地測量和處理政治信息的技巧或方法。

(2)本國政府與政治

涉及國家的基本結構、政府內外的基本政治組織,以及國家的歷史與發展。在中國,至少要涉及中央政府(立法機關、行政機關、司法機關、軍隊等)、中央與地方關係、政黨及政治社團等。

(3)比較政府與政治

當代比較政治學起源於歐美,主要是把不同國家的政治機制加以分類。50年代以後,比較政治學發展到政治文化、公共政策、政治態度和政治行為的跨國研究。

(4)行政管理

(5)國際關係

3.政治學與其他社會科學的關係

(1)歷史學

(2)心理學

(3)社會學

(4)經濟學

(5)地理學

(6)人類學

(7)法學

四、政治學的研究途徑

從歷史角度概括,我們可以把政治學科的研究途徑分為以下三大種類:

1.哲學研究傳統(philosophical)

政治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臘,從那時起就開始了政治哲學的研究傳統,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被認為是這一傳統的創始人。哲學研究傳統採用政治思想史的研究方法,主要分析和討論各種政治思想觀念,收集主要思想家的觀點,進行文獻研究和分析,說明思想家們所提出的觀念的含義及其發展,從而說明政治的價值和理念,回答「為什麼應當有政治服從」?「價值應當如何分配」?以及「個人自由應當限定在什麼範圍」?從科學的觀點看,這不是一種客觀的研究。

2.經驗研究傳統(empirical)

經驗研究的傳統也可以回溯到早期的政治思想年代。亞里士多德對不同政治制度的區分,就應是其體現。經驗研究方法力圖對政治現實作出冷靜客觀的分析。如果說規範研究方法是說明性的,因為它提供的是評價和建議,那麼,經驗研究方法則是描述性的,因為它提供的是客觀經驗的總結和分析。

經驗研究的描述性政治分析得到了17世紀以來洛克、休謨所闡發的經驗主義觀念的哲學支持。經驗主義觀念堅信,經驗是知識的唯一基礎。因此,一切假定和理論都應當在觀察過程中得到驗證。到19世紀時期,這種觀點發展成為由法國思想家孔德所闡發的實證主義理論。這種理論堅持認為,社會科學和所有的哲學研究應該嚴格採用自然科學的方法。

3.科學研究傳統(scientific)

第一個運用科學術語來解釋政治問題的理論家是馬克思。他應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努力揭示歷史發展的動力。這使他得以憑藉自然科學的法則來預測未來。科學分析的時尚在19世紀成為一種主流。19世紀70年代,牛津、巴黎和哥倫比亞大學開設了政治科學課程;1906年,美國出版了《美國政治科學》雜誌。20世紀50—60年代,隨著行為主義的興起,政治科學的熱情達到了頂點。此時,人們對政治科學充滿信心,因為它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東西,即客觀和量化的數據,從而使各種假說得以驗證。政治學家如伊斯頓就宣稱,政治學可以採用自然科學的方法,它對於適合採用量化研究方法的領域,如投票行為、立法者行為和地方政治家和遊說者行為研究,會大有幫助。

除上述三種研究傳統之外,政治學的最新發展也提供了一些新研究途徑和方法。這些最新的研究包括「政治經濟學」、「公共選擇理論」、「理性選擇理論」。這些研究分析利用經濟學理論方法,在個人行為純屬理性自利行為的假設之上建立分析模型。這些被稱為「正規理論」的學說,至少提供了非常有用的分析設計,藉此可以研究選民、官僚、說客和政治家們的行為,也可以分析國家關係中的國家行為。這些研究方法廣泛影響了所謂「制度的公共選擇理論」。政治學家安東尼·唐、曼瑟爾·奧爾森和威廉·尼斯卡恩運用這些方法和技術,在政黨競爭、利益集團行為和官僚政策影響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這種研究方法在博弈論中也得到了應用,此理論用來分析個人行為所面臨的困境,其著名的例子就是「囚徒困境」的理論。

從宏觀角度概括,也可以把政治學研究途徑分為以下七個方面:

(1)權力研究途徑

特點:可以說,所有的政治活動都是圍繞權力而展開的。權力被認為是政治的根本問題。所以通過研究權力來研究政治,是最常見、最傳統的方法。權力研究包括如下問題:權力的性質和來源;政治體系中權力的制度安排,權力的實踐方式等。

(2)制度研究途徑

特點:政治制度是政治活動的基本框架和組織方式,所以,制度研究可以描述一個政治體系最基本的制度安排,提供關於一種政治生活的規範性方面的知識,它也可以告訴我們一種制度的起源、變遷過程、運作程序和規範作用。

(3)政策過程研究途徑

特點:政治往往以公共政策為表現形式。政策制定和實施過程是一個較為複雜的政治過程,政策過程研究目的在於分析政策制定和實施的實際過程,考察這個過程中各種要素的作用,分析某一政策的實際效果。

(4)政治功能研究途徑

特點:政治生活中的各種政治組織和機構承擔各種功能。各個組織制度的功能的正常發揮是維持一個良好政治秩序的基本條件。政治功能研究就是通過考察一個政治體系的功能的發揮狀態來「診斷」政治生活中存在的問題。

(5)政治意識形態研究途徑

特點:政治意識形態是對政治現實的反應。它表達了人們對政治生活的理解和觀念。所以,政治意識形態的爭論也是政治衝突的重要原因。通過研究各種政治意識形態,可以理解現實政治生活,把握政治衝突。

(6)國際關係研究途徑

特點:國際關係是一國政治的外部環境,它與國內的其他因素一樣,對一國政治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在全球化趨勢日益強化的今天,來自國際方面的影響更加值得重視。國際關係的研究途徑就是在國際背景下研究某一國家政治的某一個方面與國際因素的關係。

(7)政治行為研究途徑

特點:政治行為研究屬於微觀政治研究,它研究政治體系中具體的個人行為的動機、方式和結果。通過個人行為研究,我們可以知道某一個體的或群體的政治行為或政治決定的產生過程。

五、政治學的研究方法

1.傳統的政治學研究方法

(1)哲學研究方法

哲學研究方法主要從哲學思辨的角度對政治展開研究,它以人類追求的政治價值如自由、民主、正義、平等、權利等概念和觀念為研究對象,採用哲學推理的方式,以揭示政治的價值基礎和根本原則。

(2)歷史研究方法

歷史研究方法注重於政治史料的搜集,注重於政治史和政治思想史的描述,期望通過研究政治觀念和政治實踐的發展歷史,來闡釋政治現象的規律,揭示政治生活的規則。在傳統的政治研究中,歷史的方法經常被運用在政治制度的發展過程、政治思想的演變過程和政治事件的變化過程等研究方面。它以時間維度為標準,揭示政治現象的因果關係。

(3)制度研究方法

制度研究方法注重對正式的政治制度的結構、關係和原則的研究。傳統政治學研究中,制度研究經常被運用在立法、行政和司法等政治組織和制度的研究方面。它的目的是要描述一個政治體系的組織安排。它著力從制度出發分析特定的社會政治價值,並且儘力從政治價值出發設計被認為合理的制度。制度研究方法屬於對政治的靜態研究。

2.現代的政治學研究方法

(1)來自其他社會科學的理論與方法

①社會學研究方法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如政治精英分析、政治團體分析、政治角色分析及政治文化分析。

政治精英分析以社會學的社會分層學說和精英理論為背景,以政治統治階層和精英人物為分析對象並試圖由此出發揭示政治的內容及其發展規律。

政治團體分析受益於社會團體和利益集團分析,以政治團體作為分析的基本單元,認為政治本質上是不同政治團體的相互作用。

政治角色分析借用了社會角色理論,把政治分析的任務歸結為對於具有不同行為規定性的政治角色及其相互關係的分析。

政治文化分析以社會文化和社會化研究為背景,著力從政治文化及其變遷的角度分析影響政治生活的精神因素。

②經濟學研究方法

在政治研究中得以運用的主要經濟學研究方法包括理性選擇理論、博弈論、公共選擇。

理性選擇分析來自於當代西方福利經濟學,以單個的政治人作為分析對象,研究一個理性的人的行為選擇模式;

博弈論是理性選擇的成熟模式。

以上兩種方法主要用於分析政治決策和選擇。

公共選擇分析以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的關係為分析對象,以此揭示政治運行的基礎和機制。

③心理學研究方法

政治學從價值研究轉向行為研究後,政治行為的心理基礎成為政治學研究的重要課程。為此,政治學家把心理學研究方法引進了政治研究領域,主要研究人的政治心理,包括政治態度、情感、動機、性格等等,尤其重視人的潛意識和人的政治本能。

(2)來自自然科學的理論與方法

①政治系統分析方法

政治系統分析來源於生物學發展而系統理論和方法,它包括一般政治系統分析和結構—功能分析。一般政治系統分析根據系統理論,建立了政治系統的一般框架,並著力就政治系統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展開了輸入—輸出分析。結構—功能分析則以政治系統內部的結構和功能作為分析對象,揭示政治系統運行的狀況和規律。

②政治溝通分析方法

政治溝通分析方法是對政治系統獲取、輸送、存貯和處理信息的過程展開的分析,它是根據資訊理論和控制論的原理而發展起來的。政治溝通分析以政治信息為主要研究對象,按照反饋和自控原則對政治系統展開模擬研究,因此,政治溝通分析又被稱為「政治控制論」。

3.馬克思主義的政治學研究方法

(1)歷史分析法

馬克思主義政治學的歷史分析法的首要的絕對要求,就是把政治現象和政治事物放到特定的歷史範圍和背景中去加以考察和研究,同時,還要求從歷史的因果聯繫中去把握政治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一方面,它分析政治與特定歷史條件下其他社會因素的本質聯繫,另一方面,它考察不同歷史條件下的政治現象之間的因果聯繫。

(2)經濟分析法

馬克思主義政治分析的經濟方法,是從政治經濟學的意義上來理解經濟這一範疇的,即把經濟看作是人與人之間生產關係的總和。經濟分析方法包含著唯物辯證法的思想,它把社會劃分為經濟基礎、上層建築和意識形態三大結構,從它們之間的辯證關係中把握政治現象。

(3)階級分析法

按照馬克思主義關於階級的定義,馬克思主義政治學的階級分析方法把階級看作是「經濟範疇的人格化」,是經濟關係的社會承擔者,因此,它認為,階級首先是一個經濟範疇,在此基礎上形成的階級力量,是階級社會政治生活的主體,階級力量之間圍繞著統治地位形成的相互關係和相互鬥爭,構成了階級社會政治的基本格局和內容,政治分析就是要運用階級學說說明政治現象。

(4)利益分析法

馬克思主義政治學的利益分析法從利益角度分析人們結成經濟關係、階級關係和政治社會關係的動因,分析政治的內容和特性,分析不同社會背景,不同社會階級、社會群體、社會集團乃至個人之間的政治關係及其發展變化,它是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經濟分析方法、階級分析方法的進一步具體化,就其本質內容而言,經濟分析方法和階級分析方法本質上都是利益分析方法。


[1] 《孫中山選集》下,661頁。

[2] 轉引自馬起華:《政治理論》,台北商務印書館,1984,346頁。

[3] 亞里士多德:《政治學》,商務印書館,1986,140頁。

[4] 轉引自[美]羅伯特·達爾:《現代政治分析》,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16頁。

[5]轉引自[美]阿蘭·艾薩克:《政治學的視野與方法》,南京大學出版社,1988,23頁。

[6] [美]阿爾蒙德和鮑威爾:《比較政治學》,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年,5頁。

[7] 參閱[美]戴維·伊斯頓:《政治生活的系統分析》,華夏出版社,1989年。


推薦閱讀:

從政治學的視角理解這個世界——第1篇 開始
走向一種科學技術政治學理論
英國憲政民主簡史(9):內戰爆發和共和國時期
試論毛澤東「革命犧牲」的政治學
【文獻推薦】實證檢驗:個人奮鬥能否影響歷史進程?

TAG:政治 | 政治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