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講章】跨越死亡

跨越死亡

—— 左培友

來9:27約11:25詩90:12

  死亡是人世間最為重大且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人人皆要面對,不可逃避。據2015年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我國去年的死亡人口為975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11%,平均每分鐘死亡6770人。正因為此,古往今來,很多的文人哲士都在關注和探究有關生與死的秘密,在漫漫之路上形成了不同的見解和不同的生活之路。作為基督徒的我們,也會關心這個話題;當然,我們也會有從《聖經》而來的見解。

諱莫如深的話題

  對於死亡,《聖經》啟示的乾淨利落,「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來9:27)這處經訊明確的啟示我們,人兩個「定命」,即人人都有一死和死後且有審判。這兩個定命,是任何人都脫離不了的命運,人人皆要經歷。現在,我們把重點放在第一個定命上,即「人人都有一死」。

  首先,我們來看中國人如何對待死亡。死亡,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是個諱莫如深的話題,雖然人人皆會經歷死亡,但總是要千方百計地避免提及死和死亡的話題。這從人們對「死」的種種諱稱上,就可以看出,帝王之死稱為「駕崩」,平民之死稱為「離世」,老年之死稱為「登仙」,此外還有「夭折」、「正寢」、「遇難」、「逝世」等等。就連聖人孔子也是如此,「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問生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論語·述而》孔子雖然很重視祭祀,「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但對於死亡的話題,始終是諱莫如深,其主要的原因,不是不願談,而是對生死的未知,這從孔子對季路的回答中就可以看出來。

  然後,我們來看基督教如何看待死亡。我們基督教信仰,也可以看為是解決人死亡之後最終歸處的信仰。既是如此,自然就不會排斥死亡的話題,反而會解釋的清楚明白,並指明出路。聖經的第一卷書《創世記》,就清楚的記述了死亡的由來,「只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為倪賜的日子必定死。」(創2:17)聖經的最後一卷書《啟示錄》,為人類所不可戰勝的死亡,做出了最為圓滿的解決。

  因此,我們基督教的信仰正是要探討關於「死」的話題,也正是要解決關於「死」的問題,為人之死指明了一條出路。所以,我們基督徒不避諱死亡,更不會對死亡諱莫如深,懼怕之;反倒會以積極的心態正視死亡。正如當代著名學者劉小楓說:「理解死和生不是基督信仰的最終落腳點,戰勝死、敬重生才是基督信仰的關注要點。」

跨越束縛之路

  「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約11:25)我們基督徒之所以不避諱死亡,不懼怕死亡;反倒以積極的心態正視死亡,並不是因為基督徒膽子大;乃是因為,我們所信仰的耶穌基督,已經為我們圓滿的解決了死亡的問題。

  基督教《聖經》啟示我們,人之所以會死,乃是因為人犯了罪,影響了與造物主的關係,從而促使人類的身心靈處於亞健康的狀態,「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羅3:23)然而,當人類因為罪經歷死亡的時候,耶穌基督主動的為我們擔當了罪,「他被掛在木頭上,親身擔當了我們的罪,使我們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義上活」(彼前2:24)。

  正是因為,基督耶穌捨命戰勝了死亡,才使我們人類可以因此永存。所以,一切信靠他的人必不會受到死亡的束縛,反而會跨域死亡,「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約11:25)另外,我們之所以說,基督徒不會受到死亡的束縛,跨越了死亡。還是因為,我們相信死亡只是暫時的,到了一定的時候信靠耶穌的死人可以復活,「就在一霎時,眨眼之間,號筒末次吹響的時候;因號筒要響,死人要復活,成為不朽壞的,我們也要改變。這必朽壞的總要變成不朽壞的,這必死的總要變成不死的。」(林前15:52-53)因此,按照我們基督教會的傳統,一般會把死亡稱之為「睡覺」。(參約11:11-13)既然是睡了,總會有醒來的一天。我們不應當懼怕死亡,反而應當看的坦然一些,以無比坦然的心態來面對死亡,「我們若活著,是為主而活;若死了,是為主而死。所以我們或活或死,總是主的人。」。(羅14:8)

珍惜現在之道

  「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來9:27參詩90:2)這次我們把重點,放在第二個「定命」上,即「死後且有審判」。按照整本聖經的原則來看,此文中的,「一死」和「審判」,兩者的關係是相互關係。告誡我們,死亡並不是結束,而是另一個世界的開始,接下來會以我們生之時的所作所為為依據,而展開審判。從一個角度來說,我們現在生之時的質量和狀況,也決定著我們日後被審判的光景。是在地獄中,還是在天堂里,決定的因素就是現在。

  「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還有審判。」可以把之看為警句,這個警句在時刻提醒我們,有否抓住機會、有否盡職盡責、有否敬畏生命等等。根據整本《聖經》及財主與拉撒路的故事,所提供出來的相關原則,我們可從三個方面具體來看:

第一,要珍惜現在,就要抓緊機會仰望耶穌。

信主耶穌是在生之時,而不是在死之後,且要唯獨信靠耶穌。當年的財主沒有進入樂園,就是因為他沒有把握住時機,在死之後才有所迴轉,只是錯了時機,沒有起死回生的可能,「並且在你我之間,有深淵限定,以致人要從這邊過到你們那邊去是不可能的;要從那邊過到我們這邊也是不可能的。」(路16:26)

第二,要珍惜現在,就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信靠耶穌的人要有所為,有所不為,不能盡都所為,更不能妄為。財主之所以沒能與拉撒路在一起,得到拉撒路的幫助,也是因為他在世時該盡的人間責任沒有盡到,以至於下至陰間,「兒啊,你該回想你生前享過福,拉撒路也受過苦,如今他在這裡得安慰,你到受痛苦。」(路16:25)

第三,要珍惜現在,就要敬畏生命,這個生命包括你我他,也涵蓋人的靈魂體。

基督使我們跨越了死亡的束縛,並不意味著我們就可以肆無忌憚的的糟蹋生命。相反我們要更加愛惜生命,珍重自己,也珍重他人;以健康的靈魂體來榮耀神的名,不讓生命打折扣,更不讓主擔憂,「豈不知你們是上帝的殿,上帝的靈住在你們裡頭嗎?若有人毀壞上帝的殿,上帝必要毀壞那人,因為上帝的殿是聖的,這殿就是你們。」(林前3:16-17參羅12:1-2)

  從以上的論述中,我們可以略窺基督徒得以跨域死亡的原委。我們基督徒之所以能夠衝破諱莫如深的死亡禁忌,乃是因為我們靠著基督得能以正視死亡,更可以跨越死亡,得享新的人生境界,就如保羅所說:「我活著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處」。(腓1:21)當然,我們也要善待人生在世的日子,靠著基督使人生活的更為充實,有價值和意義,「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詩90:12),好以更好的面貌迎接主的審判。

【作者簡介】
推薦閱讀:

三島由紀夫,被瘋狂幻想成就與毀滅的人
《入殮師物語》:帶你走進這個不為人知的職業
你的心最接近死亡的時刻
光緒帝為何壯年離奇死亡,棺材裡的頭髮訴說了他的死因

TAG: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