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你好,我叫鮮卑(六)

文/楊博 圖/網路

這回我們講的是北魏歷史上極其有名的兩個人,一個是馮太后,確切的說是馮太皇太后,另一個是拓跋宏。講這兩個人之前,還得承上啟下交代一下,畢竟他們也不是憑空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

年輕時的馮太后(錦繡未央劇照)

上文書說到拓跋珪的事迹,英明神武,但是,他晚年並未得到善終。人說「創業難,守業更難」,前半生的摸爬滾打架不住後半生的揮霍,拓跋珪也是如此。在他的家族企業北魏公司規模壯大之後,想著不是發展研發核心科技、提高利潤,而是開啟了內部自殘的大門。

拓跋珪首先是對自己下手。當時沒有什麼海洛因、冰毒之類的,民間流傳的能提神的唯有提起「魏晉風骨」之氣的寒食散。這種葯適量使用確有讓人興奮的效果,但是如果不加控制就是毒藥。我們這位拓跋珪很不幸就不會控制量,結果戕害自身,表現出神經敏感、多疑的癥狀,常常因為一點點事而誅殺大臣,弄的人心惶惶,團隊渙散,政府面臨癱瘓的危險,最後被同樣害怕的兒子拓跋紹所殺。

接替他當上北魏董事長的是欽定的太子拓跋嗣。這位新領導一上台就是誅殺兇手拓跋紹,隨後他繼續在擴大公司規模上下功夫,北征柔然,南侵劉宋,拓展了北魏的土地。可惜這位因為連續加班,用力過猛,到32歲就過勞死。

拓跋嗣之後繼位的是拓跋燾,他是拓跋嗣的長子。這位在北魏的歷史中是一個很重要的承上啟下的人物。這位領導人不再內耗,而是繼續前輩的國際化道路,堅持實行海外擴張政策。在他的手上,滅掉了大夏國、北燕、北涼,打敗了柔然、鄯善、山胡、吐谷(yù)渾,打退劉隆之兩次北伐,後世辛棄疾留下了「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的感慨。

拓跋燾最大的貢獻就是統一了分裂一百多年的中國北方地區。

十六國示意圖

但是晚年的拓跋燾也未善終,因為他對屬下太過嚴厲,被神經敏感的中常侍宗愛殺害,終年45歲。

拓跋燾死後,宗爰立拓跋余即位,同年又殺掉拓跋余,大臣們擁立拓跋濬繼位。拓跋濬殺掉宗爰,並做了一件讓大同名垂千古的事情:開鑿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

拓跋濬只活了26歲。

繼任者是拓跋濬11歲的兒子拓跋弘(沒寫錯,就叫拓跋弘。)。由於政局混亂,大臣難制,拓跋弘請他的母親馮太后(沒錯,就是那個最有名的馮太后)臨朝聽政,後傳位於尚在襁褓中的拓跋宏,自稱太上皇帝。

拓跋弘23歲死。

拓跋弘之後是還不到5歲的最小領袖拓跋宏,因為年齡太小,因此處理日常政務是還是那位馮太后,現在的馮奶奶。

這位馮太后在歷史上可謂鼎鼎大名。她本是北燕皇族,北燕被北魏攻滅後,落入拓跋燾的皇宮,成為一名奴婢。在宮裡,她得到了姑母馮昭儀的照顧,想來日子應該過得不差。後來機緣使然,成為拓跋濬的貴人。拓跋濬登基後,14歲的馮氏成為中宮皇后。在宮裡,她一方面聰明的處理內務,另一方面積極支持丈夫的工作。除了工作之外,在家庭生活中,馮氏對拓跋濬和李氏所生的拓跋弘照顧有加。尤其是李氏按照規定被賜死之後,她成了拓跋弘的感情寄託。如果那時候評「感動大魏」年度人物,馮氏估計年年都會被評上。

馮太后(錦繡未央劇照)

拓跋濬病逝後,拓跋弘登基。當時朝廷內鬥嚴重,各個權臣站在不同陣營,分歧很大,無法調和。面對複雜的局面,馮太后臨朝聽政,一方面與權臣乙渾虛與委蛇,另一方面積極培植自己的勢力,讓拓跋弘皇位穩固。她此時能憑藉的就是自己最原始的武器,並靠這個武器籠絡了很多有能力的男人。比如她和自己的男寵李奕精心策劃,就一舉殺掉乙渾。

這位李奕也不是一般人,除了長的夠男人外,關鍵時刻還很勇敢。在拓跋濬的葬禮上,突發火災,是李奕挺身而出,沖入火場將馮氏救出的。拓跋濬死後,寂寞的馮氏自然想到了李奕。

不過後來李奕並沒有拿到「見義勇為」獎,等待他的是拓跋弘下的死亡命令。他看不慣自己的母親有別的男人,就如同嬴政看不過趙姬勾搭嫪毐一樣,在自己親政的短暫日子裡抓住機會將李奕給辦了。這讓馮太后很不爽。

拓跋弘還幹了一件讓實際掌權人馮太后很不爽的事情就是把馮太后不喜歡的李欣擢升為尚書,參與國事。馮太后怒了,她不經過董事會批准,直接要求拓跋弘退位。拓跋弘無奈之下將大位交給僅有3歲的拓跋宏,自稱太上皇帝,沒過幾年還是被馮太后給毒死了。

至此我們可以很輕鬆的得出一個結論:馮太后荒淫無道。

但是歷史往往不能只看表面,如果僅僅從一個側面推測全部的話容易被誤導。就拿武則天來說,她也好男風,身邊儘是些薛懷義、張易之、張宗昌之類的人,又大興告密之風,重用周興、來俊臣等酷吏,鎮壓了徐敬業的反叛,同時還大型佛教,大肆修建佛堂寺院,好像沒幹一件好事。而從歷史書中我們卻得知武則天幫助患有眼疾的丈夫打理大唐事業,積極招攬人才,尤其重視後備幹部考察工作,唐玄宗時期的宰相姚崇、宋璟就是武則天發現的。為中國影視業做出不朽業績的神探狄仁傑是武則天的心腹幹將,把自己打回原形的宰相張柬之也是武則天一手提拔的。

馮太后也是一樣。當時的社會男女大防沒有那麼講究,加上鮮卑自來有野合的傳統,人人比較開放,她的事迹並未引起太大轟動。

我們歷史書上常說北魏孝文帝改革,也叫「太和改革」,似乎功勞都是孝文帝一個人的。但是事實並不是這樣,改革其實也有馮太后的功勞,簡單羅列如下:

一、創設官員俸祿制。以前的鮮卑官員任職都是不拿俸祿的,收入靠征戰掠奪、貪污和皇帝賞賜,尤其是征戰掠奪的方式,在北魏建國初期戰事多的情況下還能實現,隨著戰事的減少,這種機會也越來越少了。為了增加收入,官員們就只能在貪污腐敗上下功夫,引發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影響到政權的穩固。因此在拓跋宏當政時期,在馮太后的主持下,太和八年,也就是公元484年,朝廷下發了「班俸祿」詔書,規定了俸祿和等次,力推俸祿制。同時加大糾查力度,對故意違反規定的予以嚴懲。

二、頒布均田令。太和九年(公元485年),馮太后接受大臣李安世的建議,頒布「均田令」,規定政府講無主荒地按一定標準授給百姓,除了農田之外,還有桑田等田。這一措施對發展農業、穩定經濟和促進社會安定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三、推行三長制。三長制就是五家立一鄰長,五鄰立一里長,五里立一黨長,負責查戶口、徵收租調、徵兵等工作,直接與豪強爭奪人力資源分配權,加強了中央的力量。

四、改革租調製。以前州縣都可以徵收租調,百姓要遭受多層盤剝,後來朝廷決定一律由縣一級政府進行徵收,一個口對外,減少了損耗,也在一定程度上給百姓減輕了負擔,有利於生產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看到這裡有人又問說了,「感情孝文帝什麼也沒幹么。」事實上也並非完全如此。由於馮太后和孝文帝祖孫關係比較好,在朝廷大事上,馮太后還是注意培養孝文帝獨立理政的能力的。可想而知,14年間,如果沒有兩個人配合無間,是不可能推行那麼多政策的。

馮太后去世後,孝文帝拓跋宏繼續祖母未竟的事業,而且走的更遠。

從太和十四年底到太和二十三年這九年時間裡,拓跋宏又實施了一系列的改革,主要內容和影響簡要羅列一下:

一、遷都。太和十七年,也就是公元493年,拓跋宏打著南征的旗號帶三十萬兵力南下,並以此為籌碼,逼大臣同意遷都,具體細節不講,這裡只講遷都的原因。事實上,這不是拓跋鮮卑第一次遷都。看過前幾期的你一定會注意到,他們千百年來是一步步從大興安嶺遷到呼倫湖,又從呼倫湖遷到匈奴故地,築城盛樂,後來又遷都於平城。

平城作為國都,在北魏初期基本能滿足需求,但是隨著疆域的擴大,人口的增多,「首都病」出現了,表現在糧食供應線過長,人口過於密集,城市發展空間過於狹窄,離前線太近而又離國土腹地太遠等問題。而遷都洛陽又能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更重要的是,在文化上,洛陽一直代表著中原正統,入主洛陽,就意味著北魏有資本和以正統自我標榜的南朝爭奪正統地位。

孝文帝遷都示意圖

二、改姓。遷都後,拓跋宏就著手改革姓氏。他先拿自己開刀,將「拓跋」改為「元」,寓意天下第一。到唐朝出了有名的詩人元結、元稹,到金代還出了元好問。改獨孤為劉姓、步六孤改賀姓等等。

劉姓之所以能成為中國十大姓之一,其中也是有原因的,其一是因為兩漢皇族都姓劉,枝繁葉茂;其二因為匈奴和漢王朝結為兄弟之國,被賜姓劉,因此西晉時候劉淵雖然是匈奴人,但是叫著漢姓。少數民族一人改姓往往整個部族都改了。其三就是鮮卑改姓這次,他們嫌本姓不易交流,直接改多音節姓為單音節,同時還能去掉身上野蠻色彩,認祖歸宗,歸入炎黃子孫。

改姓之後,鮮卑人表面上漢化了,但實際上還是有很多特權,地位比漢人要高上一等。

三、與漢族通婚。有人說,這是民族血統不純潔的表現。事實上,鮮卑從來就不是一個純種民族,鮮卑人也從不拒絕與外族通婚,前面說的馮太后自己本身就是漢族人。相反,與漢族尤其是北方郡望清河崔氏、太原王氏、弘農楊氏、范陽盧氏等大族通婚,恰恰是提升了鮮卑人的地位。直到唐代,這些郡望仍然被世人趨之若鶩,以至於到了唐後期韓愈都得給人說自己出身於昌黎韓氏,雖然那時士族已完全沒落。

四、習俗漢化。遷都洛陽之後,除了改姓和與漢族通婚外,拓跋宏還規定鮮卑人停止說胡語而該說漢語,停止穿鮮卑民族服裝而改穿漢服,積極向正統文化的繼受者靠攏。同時改革儀典,各種規程與中原王朝基本無二致。

事實證明,馮太后和孝文帝的改革是成功的。成功的原因我想可能是兩個:第一,改革是自上而下的,戰略制定者和執行者是同一個人,遇到的阻力小。第二,改革對鮮卑貴族的利益並沒有大的觸動,改革派受益較多,有足夠的力量對付反對改革的人。

在後世的唐代修史的時候,北魏被認為是中原正統王朝,中國歷史長同時出現了南北朝並立的局面,而並非如一些歷史書上講的「衣冠南渡」,正統也隨之而去。

下期將主要講孝文帝改革之後舊勢力的反撲,主要是六鎮起義帶來的北魏大分裂,請繼續關注「讀史小堂。」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推薦閱讀:

史上最風流鐵腕女太后,扶立史上最年輕太上皇,親自改革埋葬鮮卑
永遠的鮮卑17
五胡亂華,5分鐘帶你看懂鮮卑人慕容氏的興衰與滅亡
永遠的鮮卑14
鮮卑帝王的「中國」夢

TAG:鮮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