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思維體系
「四書」包括《論語》、《孟子》和《禮記》中的《大學》、《中庸》。「五經」包括《周易》、《尚書》、《詩經》、《禮記。
①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②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③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⑤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⑥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1) 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是「仁」和「禮」。孔子提出「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為政以德」,要求統治者體察民情,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提倡廣泛的理解和體貼他人,以愛人之心調節與和諧社會人際關係,穩定社會秩序。孔子主張「克己復禮」,就是說做人要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為符合「禮」的要求。為了實現「禮」,孔子進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張,即按照周禮的制度把當時已經混淆了的社會等級秩序矯正過來,達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名正言順,貴賤有序。(2)孔子注重政治與人事,對鬼神抱有敬而遠之的態度。孔子並不否認天命鬼神的存在,但他明確表示:「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他還認為「不能事人,焉能鬼神」、「未知生,焉知死」,把探討和解決人世間的實際問題放在優先位置。(3)孔子的教育思想也比較進步。他還提出「有教無類」,認為不分貧富貴賤,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資格;主張「因材施教」和採取啟發誘導的方式去教育學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小不忍則亂大謀 當仁不讓 有教無類 道不同不相為謀 分崩離析 血氣方剛 殺雞焉用牛刀 色厲內荏 道聽途說 患得患失 飽食終日,無所用心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 學而優則仕 天下歸心
(1)杯水車薪(《孟子·告子上》):用一杯水去救一車著了火的柴。比喻無濟於事。 (2)浩然正氣((孟子·公孫丑上》):正大剛直的精神。 (3)岌岌可危(《孟子·萬章上》):形容十分危險,快要傾覆或滅亡。 (4)拒人於千里之外(《孟子·告子下》):形容態度傲慢,不願跟人接近。 (5)明察秋毫(《孟子·梁惠王上》):比喻為人非常精明,任何小問題都看得很清楚。 (6)挾泰山以超北海(《孟子·梁惠王上》):夾著泰山跨過北海,比喻難以做到的事。 (7)揠苗助長(《孟子·公孫丑上》):比喻違反事物的發展規律,急於求成,反而壞事。 (8)摩頂放踵(《孟子·盡心上》):從頭頂到腳跟都擦傷了。形容不辭勞苦,捨生忘死。多用來稱頌捨己為人的行為。 (9)簞食壺漿(《孟子·梁惠王下》):古時老百姓用簞盛飯,用壺盛湯來歡迎他們愛戴的軍隊。後用來形容軍隊受歡迎的情況。
孟子繼承和發展了肯定在進行教育時,必須採取因人而異的多種方法。孔子教育方法中「因材施教」。但是,對孔子的「因材施教」有了發展。認為教育學生必須要有一定的標準,使學生有一個明確的奮鬥目標。孟子所倡導的學習方法和教育方法是我國古代教育學的結晶,對我們今天的學習和教育仍然有著一定的參考價值。 此外,孟子還非常重視修養。在心性修養方面,孟子從「性善論」這一根本思想出發,認為實行「仁政」的最重要的動力,完全< xmlnamespace prefix ="st1"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仰仗於君子大發「仁心」。這種「良知」、「良能」,「操之所存,舍之所亡」,貴在一個「養」字。孟子以子思的「思誠之道」為依據,提出了「盡心」、「知性」、「知天」等觀點,從而形成了一套含有主觀唯心主義成分的思想體系。
孟子以「仁政」為根本的出發點,創立了一套以「井田」為模式的理想經濟方案。提倡「省刑罰、薄稅斂」、「不違農時」等主張。要求封建國家在徵收賦稅的同時,必須注意生產,發展生產,使人民富裕起來,這樣財政收入才有充足的來源。這種思想,是應該肯定的。作為新興地主階級的思想家,孟子還提出重農而不抑商理論,改進了傳統的「重農抑商」的思想,這種經濟觀念在當時是進步的。孟子的「井田制」理想,對後世確立限制土地兼并,緩和階級矛盾的治國理論有著深遠的影響及指導意義。
總體上,「和」的本質要求是在不同複雜事物之間準確把握平衡,協調各種利益,綜合不同意見,化解複雜矛盾,最終實現和諧。
數千年來,這種和諧理念經過長期熏陶,紮根於中國的歷史文化傳統,滲透於中國的社會生活,造就了中華民族成為一個愛好和平的民族。聞名世界的絲綢之路聯結亞歐大陸,綿延千年,運送的是中國的絲綢瓷器,是名副其實的和平之路。中國明代航海家鄭和率當時世界最大船隊七下西洋,六次駐停東南亞,最遠到達北非,帶去的是貿易貨物,傳播的是友誼和文化,沒有戰爭和侵略。中國歷史上這兩大最為著名的與外部世界的和諧交往,集中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和平精神,體現了儒家文化的和平特徵,也是儒家文化不靠武力,能遠播海外,並為周邊不少國家接受的根本原因。
中國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歷史淵源中,也有儒學源遠流長的和平理念的積澱。中國宣布不參加軍事同盟和軍備競賽,不謀求勢力範圍,不在海外設立軍事基地,反對核及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主張全面禁止和徹底銷毀核武器,承諾無條件不對無核國家和無核武器區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中國提出以鄰為善、與鄰為伴的周邊外交方針以及睦鄰、安鄰、富鄰的周邊外交政策。中國在外交實踐中突出和貫穿合作,追求以合作謀和平,以合作促發展,以合作解決問題。為此中國積極促成六方會談,為朝鮮半島無核化及和平穩定奔走斡旋,將核問題納入對話談判軌道。
儒學早在漢唐時期便超出中國範圍,向東南亞和東北亞國輻射,形成"儒教文化圈"。在整個人類文明發展史上佔有重要位置。 孔子創立的儒學不僅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構成,蘊含著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而且是東亞地區的文化傳統和文明精神,在世界思想史和世界文明史中佔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 許多學者認為,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不靠武力,遠播海外,輻射到周邊國家,形成了廣大的儒學文化圈,覆蓋的人口超過全人類的四分之一。孔子文化於16世紀末、17世紀初傳到歐洲,造成很大震動。中國的文官制度經歐洲人改造,成為西方的文官制度;孔子、儒家思想還啟發了歐洲啟蒙思想家,在思想啟蒙運動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法國霍爾巴赫主張以儒家道德代替基督教,狄德羅認為中華民族的歷史、藝術、智慧、政治、哲學趣味,無不在所有民族之上;伏爾泰認為儒家是最好最合人類理性的哲學,並將"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寫入法國最早的《人權和公民權宣言》中;萊布尼茲主張中國文化與歐洲文化相互結合、溝通;沃爾夫主張以儒家倫理來補充基督教的不及,而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所用的精神辯證法與中國儒家經典《大學》的辯證法相吻合;費爾巴哈汲取孔子"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思想,強調對己以合理的自我節制,對人以愛,並試圖把這種道德推廣到家庭、集團、社會、民族和國家中去。 東亞經濟騰飛與儒學文化 日、韓等東亞各國幾十年來在經濟上取得了巨大成就,這和對這些國家社會和文化影響極深的儒學文化不能說沒有關係,就此,海內外學者進行了探討和交流。 日本學者田久孝翁談到日本能成為經濟大國時,認為其中一條主要原因即日本經濟是貫徹和平經濟學思想,而和平經濟學的出發點則應歸之於經世濟民的思想,經世濟民正是儒學思想的成分。他滿懷激情地倡議儒教文化圈的確立。李#平(中國社科院)分析了儒學文化為基礎的"東亞意識"與東亞"金融危機"的關係:東亞地區曾出現過的經濟高速發展的奇蹟是實實在在的,做為東亞奇蹟的文化基礎是"東亞意識",而形成東亞地區這次金融危機的主要原因是東亞經濟長期高速增長過程中積累起來的深層次問題和矛盾:產業結構問題、泡沫經濟問題、銀行系統問題等。這場危機已基本過去了,而克服這場危機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充分調動東亞社會內部的因素,而"東亞意識"是其積極因素之一。 湯恩佳認為,日本經濟的成就和社會形態是利用儒學思想的最佳成果。儒學對日本社會和文化具有深刻影響,日本早在明治維新時代,突出王陽明的儒學精神、孔子思想,後來與現代化相結合,實踐出今天國強民富、社會安定的日本。 "和"則興,"同"則衰。黎紅雷(中山大學)指出,東亞地區在"後現代化"過程中充分發揮了"和則多力"優勢,實行"舉國一致"體制,動員全民族全社會力量,創造出像日本那樣的"政企聯合體"和"企業命運共同體"的協作模式,形成了建設現代化的"合力"。在短短二三十年里趕上了歐美國家幾百年的現代化進程。但實踐中未把握好"和諧"與"同一"的分寸。偏愛追求和諧,為和而求同趨同,甚至去和而取同,出現了像韓國那樣的"官商合一"之僵硬體制,結果窒息了社會的生命力和創造力,陷入"同則不繼"局面,帶來了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的惡果。這也可以是一個前車之鑒。
推薦閱讀:
※漢孝元時的黨爭
※《四庫全書》子部26儒家類(119)
※佛說的中道與儒家提倡的的中庸有區別嗎?
※儒家的三綱五常 - 大森講堂 - udn部落格
※儒家養生大道:行走坐卧皆學問